CN211527217U -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7217U
CN211527217U CN201922187889.XU CN201922187889U CN211527217U CN 211527217 U CN211527217 U CN 211527217U CN 201922187889 U CN201922187889 U CN 201922187889U CN 211527217 U CN211527217 U CN 211527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lastholes
tunnel
holes
den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78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肃
席小武
费立勇
吕振家
曲丙武
刘石磊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878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7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7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7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包括沿被爆破的掌子面的开挖轮廓线边缘均匀周向开设有边缘密孔幕,边缘密孔幕为钻孔形成的半圆弧状聚集而成的孔槽群,还包括有掌子面内部纵向间隔设置的内层密孔组,掌子面内相邻内层密孔组之间设有多个内掏槽孔,多个所述内掏槽孔呈波浪形分布,多个所述内掏槽孔构成的相邻波峰和波谷之间设有空炮孔,所述内层密孔组由于炸药的爆炸而形成径向的冲击力,内掏槽孔内的炸药,形成S型分布的冲击力,扩大了冲击范围,内层密孔组与内掏槽孔之间空炮孔受到冲击,不仅促进了岩土的塌陷与崩解,同时中空结构对掌子面内部的冲击波进行削弱与缓冲,使得爆破过程更加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爆破具有高风险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爆破工程中除了爆破可能引起的施工安全问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在于爆破作业引起的震动会波及建筑物基础从而影响建筑物安全,而且会造成周围居民居住的不舒适,因此爆破作业采用有效的减震方法被爆破工程师和业主高度重视;
现有的爆破炮孔布设结构爆破冲击力较小,冲击范围较小,只能形成纵向或者横向的冲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包括沿被爆破的掌子面的开挖轮廓线边缘均匀周向开设有边缘密孔幕,边缘密孔幕为钻孔形成的半圆弧状聚集而成的孔槽群,还包括有掌子面内部纵向间隔设置的内层密孔组,掌子面内相邻内层密孔组之间设有多个内掏槽孔,多个所述内掏槽孔呈波浪形分布,多个所述内掏槽孔构成的相邻波峰和波谷之间设有空炮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内层密孔组由多个等距间隔设置的内层密孔构成。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相邻所述内层密孔组之间的夹角为二十到四十度之间。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空炮孔的直径大于内掏槽孔的直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内层密孔组由于炸药的爆炸而形成径向的冲击力,内掏槽孔内的炸药,形成S型分布的冲击力,扩大了冲击范围,内层密孔组与内掏槽孔之间空炮孔受到冲击,不仅促进了岩土的塌陷与崩解,同时中空结构对掌子面内部的冲击波进行削弱与缓冲,使得爆破过程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内掏槽孔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边缘密孔幕、2-内层密孔组、3-内掏槽孔、4-空炮孔、5-掌子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包括沿被爆破的掌子面5的开挖轮廓线边缘均匀周向开设有边缘密孔幕1,边缘密孔幕1为钻孔形成的半圆弧状聚集而成的孔槽群,还包括有掌子面5内部纵向间隔设置的内层密孔组2,内层密孔组2由多个等距间隔设置的内层密孔构成,相邻内层密孔组2之间的夹角为二十到四十度之间,掌子面5内相邻内层密孔组2之间设有多个内掏槽孔3,多个所述内掏槽孔3 呈波浪形分布,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内掏槽孔3构成的相邻波峰和波谷之间设有空炮孔4,空炮孔4的直径大于内掏槽孔3的直径,在进行爆破前,在内层密孔组2内装填炸药,进一步的,在掌子面5内相邻内层密孔组2之间设有多个内掏槽孔3,多个所述内掏槽孔3 呈波浪形分布,然后装填炸药,依次引爆内层密孔组2和内掏槽孔3内的炸药,内层密孔组2由于炸药的爆炸而形成径向的冲击力,内掏槽孔3内的炸药,形成S型分布的冲击力,扩大了冲击范围,内层密孔组2与内掏槽孔3之间空炮孔4受到冲击,不仅促进了岩土的塌陷与崩解,同时中空结构对掌子面5内部的冲击波进行削弱与缓冲,使得爆破过程更加平稳,最后将边缘密孔幕1装药起爆。
实施例2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系统,包含实施例1所述的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爆破前,在内层密孔组2内装填炸药,进一步的,在掌子面5内相邻内层密孔组2之间设有多个内掏槽孔3,多个所述内掏槽孔3呈波浪形分布,然后装填炸药,依次引爆内层密孔组2和内掏槽孔3内的炸药,内层密孔组2由于炸药的爆炸而形成径向的冲击力,内掏槽孔3内的炸药,形成S型分布的冲击力,扩大了冲击范围,内层密孔组2与内掏槽孔3之间空炮孔4受到冲击,不仅促进了岩土的塌陷与崩解,同时中空结构对掌子面5内部的冲击波进行削弱与缓冲,使得爆破过程更加平稳,最后将边缘密孔幕1装药起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包括沿被爆破的掌子面(5)的开挖轮廓线边缘均匀周向开设有边缘密孔幕(1),边缘密孔幕(1)为钻孔形成的半圆弧状聚集而成的孔槽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掌子面(5)内部纵向间隔设置的内层密孔组(2),掌子面(5)内相邻内层密孔组(2)之间设有多个内掏槽孔(3),多个所述内掏槽孔(3)呈波浪形分布,多个所述内掏槽孔(3)构成的相邻波峰和波谷之间设有空炮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密孔组(2)由多个等距间隔设置的内层密孔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内层密孔组(2)之间的夹角为二十到四十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炮孔(4)的直径大于内掏槽孔(3)的直径。
CN201922187889.XU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Active CN211527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7889.XU CN211527217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7889.XU CN211527217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7217U true CN211527217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7889.XU Active CN211527217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7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4226B (zh) 一种中空孔直眼菱形掏槽爆破减震方法
CN108759596B (zh) 一种柔性聚能爆破切割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15061B (zh) 一种降低爆破振动的起爆控制方法
CN103175451A (zh) 一种隧道减震孔控制爆破的施工方法
CN104634199B (zh) 利用导爆索及导爆管雷管实现隧道周边眼光面爆破的方法
CN104197796B (zh) 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环形分层爆破减震方法
CN205262309U (zh) 中深孔大断面复合掏槽爆破结构
CN104406470B (zh) 西部白垩系软岩地区大直径冻结井筒深孔掏槽爆破方法
CN103541734A (zh) 下穿文保建筑隧道爆破综合减震方法
CN109839043A8 (zh) 一种预裂爆破减震方法
CN104913696A (zh) 边坡开挖光面爆破法施工方法
CN105157491A (zh) 隧道大断面成穹顶的爆破方法
CN103898842B (zh) 钢筋混凝土拱桥爆破拆除方法
CN108332626A (zh) 一种电子雷管单孔间隔微差减振爆破合理延时的计算方法
CN104457465A (zh) 一种深埋隧洞爆破开挖效应控制方法
CN106839906A (zh) 钢筋混凝土筒状结构高耸构筑物的定向爆破拆除方法
CN110331990A (zh) 一种用于隧道爆破的隔震结构及方法
CN104482817A (zh) 一种深埋隧洞应力解除预裂爆破方法
CN211527217U (zh) 一种隧道爆破炮孔的布置结构
CN103868419A (zh) 一种水利工程中隧洞开挖光面爆破施工方法
CN112880501B (zh) 一种控制隧道爆破飞石的限飞洞钻爆方法
CN104457466A (zh) 一种隧道明挖段的爆破方法
CN204495211U (zh) 一种隧道明挖段的爆破炮孔布置系统
CN102213574A (zh) 一种短期性边坡爆破成型方法
CN115655037B (zh) 一种隧洞近接扩挖爆破减振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