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3126U - 防洪闸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洪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3126U
CN211523126U CN201922117065.5U CN201922117065U CN211523126U CN 211523126 U CN211523126 U CN 211523126U CN 201922117065 U CN201922117065 U CN 201922117065U CN 211523126 U CN211523126 U CN 211523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gate
flood control
flood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70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军涛
孙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filed Critical Heb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to CN2019221170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3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3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3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洪闸结构,其包括防洪前架体、防洪后架体、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与防洪后架体之间的防洪顶架体与水平架体、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上和/或防洪后架体上的支撑横梁、设置在防洪前架体和/或防洪后架体上的升降轨道、设置在防洪前架体的升降轨道中的前闸门、设置在防洪后架体的升降轨道中的后闸门、以及设置在防洪顶架体上且带动对应的前闸门和/或后闸门的闸门升降件;前闸门与后闸门将河道依次分为上游水区、中间蓄水区、下游水区;当合闸后,后闸门的水位线低于前闸门的水位线。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防洪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洪闸结构。
背景技术
防洪闸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常常安装在水闸上,用于对洪水的拦截,避免发生洪涝灾害。防洪闸一般是由驱动装置带动闸板沿着闸门两侧的导轨上下滑动来开关闸门,为防止泄漏,一般在闸板正下方的闸底上设有和闸门两侧导轨相连接的底槽。现有的防洪闸一般同时具有排水排涝功能,平时闸门处于打开状态,内河的水经闸门流向外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闸门的底槽和两侧的导轨经常会被泥沙堆积,一旦发生洪水,闸板往往关闭不到位,导致泄漏。
另外,城市排水大都是通过雨水口收集、雨水管道汇集排入防洪渠,防洪渠一般采用明渠或者暗涵,最终排入河道。河道的防洪标准较高,管道和渠道的标准低于河流,中小雨量的降雨时,即使管道和渠道水位较高,而河道的水位也相对较低,雨水可通过渠道自流排入河道。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渠道与河道的高差较小,大暴雨时河道水位上涨,河水倒灌至防洪渠就有造成内涝的危险。因此,许多地势平坦地区防洪渠排入河道的位置都设有防洪闸,防止河水倒灌形成内涝。现有技术的防洪闸一般都是采用手动或电动启闭机,通过人工操作控制闸门的开启与关闭,如果暴雨发生在夜晚,人工没有及时关闭防洪闸,就有可能造成内涝,防洪闸关闭后河水水位下降而没有及时开启防洪闸,渠道内的水不能及时排出,都会给城市带来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防洪闸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洪闸结构,包括防洪前架体、防洪后架体、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与防洪后架体之间的防洪顶架体与水平架体、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上和/或防洪后架体上的支撑横梁、设置在防洪前架体和/或防洪后架体上的升降轨道、设置在防洪前架体的升降轨道中的前闸门、设置在防洪后架体的升降轨道中的后闸门、以及设置在防洪顶架体上且带动对应的前闸门和/或后闸门的闸门升降件;前闸门与后闸门将河道依次分为上游水区、中间蓄水区、下游水区;
当合闸后,后闸门的水位线低于前闸门的水位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前闸门上设置有高于水位线且低于安全警戒线的溢水孔,在前闸门背侧设置有环绕溢水孔的背面环形槽,在水平架体沿水流方向设置连接驱动件,在连接驱动件上设置有连接驱动座,在连接驱动座上设置有连接溢水管路接头;连接溢水管路接头还连接有排水泵站。
闸门升降件或连接驱动件为推杆、油缸、轮齿条、或钢丝绳。
本发明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通过设计二级闸门,形成背压,降低前闸门两侧的压力差,提高闸门强度,通过高水位的溢流孔实现自动泄洪到缓冲区,保护大坝,泵站工作负荷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洪前架体;2、防洪顶架体;3、防洪后架体;4、中间蓄水区;5、上游水区;6、下游水区;7、支撑横梁;8、水平架体;9、升降轨道;10、前闸门;11、闸门升降件;12、后闸门;13、溢水孔;14、背面环形槽;15、连接驱动件;16、连接驱动座;17、连接溢水管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洪闸结构,如图1,包括设置在堤坝上的防洪前架体1与防洪后架体3,其作为防洪闸的支撑,起到受力、导向等基础作用、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与防洪后架体3之间的防洪顶架体2与水平架体8起到加强的作用,同时方便安装驱动部件,以及行走、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上和/或防洪后架体3上的支撑横梁7起到加强强度与辅助支撑,从后面承载闸门因为承受水压的形变、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和/或防洪后架体3上的升降轨道9起到导向、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的升降轨道9中的前闸门10、设置在防洪后架体3的升降轨道9中的后闸门12、以及设置在防洪顶架体2上且带动对应的前闸门10和/或后闸门12的闸门升降件11实现闸门的升降控制;前闸门10与后闸门12将河道依次分为上游水区5、中间蓄水区4、下游水区6从而将河流在此处分为三个区域;
当合闸后,后闸门12的水位线低于前闸门10的水位线,这是本发明的一大亮点,一般仅需要一个闸门工作即可,当发生特大洪水超过前闸门的承载能力的时候,将后闸门下方,从而在中间蓄水区4形成一个背压,从而加大缓冲前闸门两侧的压力差,提高其防洪能力。
当水位超过设定高度的时候,可采用图2的技术方案,在前闸门10上设置有高于水位线且低于安全警戒线的溢水孔13,在前闸门10背侧设置有环绕溢水孔13的背面环形槽14,在水平架体8沿水流方向设置连接驱动件15,在连接驱动件15上设置有连接驱动座16,在连接驱动座16上设置有与背面环形槽14对应的连接溢水管路接头17;连接溢水管路接头17还连接有排水泵站。连接驱动座16将连接溢水管路接头17端头的密封圈顶在背面环形槽14中,高于水位线的河水自动流出,减轻泵站负荷,当排水不及时的时候,启动泵站,提高排水效果,通过溢流孔,提高了闸门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外排设计,其进水高度高,极大减少泵站的负荷,实现自动泄洪到缓冲区,防止闸门损坏。
闸门升降件11或连接驱动件15为推杆、油缸、轮齿条、或钢丝绳。
本发明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防洪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大坝上的防洪前架体(1)与防洪后架体(3)、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与防洪后架体(3)之间的防洪顶架体(2)与水平架体(8)、分别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上和/或防洪后架体(3)上的支撑横梁(7)、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和/或防洪后架体(3)上的升降轨道(9)、设置在防洪前架体(1)的升降轨道(9)中的前闸门(10)、设置在防洪后架体(3)的升降轨道(9)中的后闸门(12)、以及设置在防洪顶架体(2)上且带动对应的前闸门(10)和/或后闸门(12)的闸门升降件(11);前闸门(10)与后闸门(12)将河道依次分为上游水区(5)、中间蓄水区(4)、下游水区(6);
当合闸后,后闸门(12)的水位线低于前闸门(10)的水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闸门(10)上设置有高于水位线且低于安全警戒线的溢水孔(13),在前闸门(10)背侧设置有环绕溢水孔(13)的背面环形槽(14),在水平架体(8)沿水流方向设置连接驱动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洪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驱动件(15)上设置有连接驱动座(16),在连接驱动座(16)上设置有与背面环形槽(14)接触后密封对应的连接溢水管路接头(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洪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溢水管路接头(17)还连接有用于给水到缓冲区的排水泵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洪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升降件(11)或连接驱动件(15)为推杆、油缸、轮齿条或钢丝绳。
CN201922117065.5U 2019-12-02 2019-12-02 防洪闸结构 Active CN211523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7065.5U CN211523126U (zh) 2019-12-02 2019-12-02 防洪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7065.5U CN211523126U (zh) 2019-12-02 2019-12-02 防洪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3126U true CN211523126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7065.5U Active CN211523126U (zh) 2019-12-02 2019-12-02 防洪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3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2162B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
CN104532796B (zh) 一种自控式带抗磨钢板的橡胶坝
CN203383854U (zh) 用于解决隧道局部突发涌水的缓冲系统
CN211523126U (zh) 防洪闸结构
CN105756179A (zh) 一种污水流量可控及拦渣防倒灌截流井
CN211172272U (zh) 一种用于冲洗分流制市政污水管的系统
CN202644491U (zh) 城市景观钢闸门
KR101184643B1 (ko) 펌프 일체형 수문
JPH09221736A (ja) 起伏ゲート
CN212896214U (zh) 一种具有加强防漏结构的水利闸门
WO2010058336A2 (en) System for preventing overflows 2
CN208009531U (zh) 一种静水发电的压力前池
CN2641123Y (zh) 漫水桥型拦河坝
CN216586870U (zh) 液动下开堰门调控设备
CN216197723U (zh) 一种翻转式地下空间挡水机构
CN108166459B (zh) 一种曲臂钢坝闸门
CN213390485U (zh) 一体化截流井
KR20080037749A (ko) 후랩밸브가 부착된 배수문
CN106836153B (zh) 一种利用现有封堵闸门下泄生态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CN214784639U (zh) 一种双向开启的下开式堰门
CN112502092A (zh) 水闸与泵站双层一体化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220365030U (zh) 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地铁车辆基地雨水泵站
CN220184214U (zh) 一种雨污分流智慧截流井
CN113107077A (zh) 一种双向开启的下开式堰门
CN111119141A (zh) 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