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3319U - 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03319U CN211503319U CN202020110773.6U CN202020110773U CN211503319U CN 211503319 U CN211503319 U CN 211503319U CN 202020110773 U CN202020110773 U CN 202020110773U CN 211503319 U CN211503319 U CN 2115033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water
- well
- source heat
- heat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包括井道、设置在井道中的固定管和填充料,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螺旋设置有第一通水管道,所述第一通水管法兰连接有第二通水管道,所述第二通水管外接有水泵;所述填充料填补在固定管内及固定管与井道之间的空隙;所述固定管分为外管和内管,所述第一通水管道螺旋设置在外管和内管的侧壁。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地源热泵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
背景技术
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成熟,地源热泵节能效果明显,环保清洁和可再生的优势,地源热泵作为建筑热能,用于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调日益得到普及。
授权公告号为CN2071469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包括:管井、U型管、水平管、回填料、循环水泵,所述U型管设于所述管井内,所述管井与所述U型管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所述回填料,所述U型管的开口两端分别连接两段水平管,并与所述水平管连通,两段所述水平管分别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还包括滴水管,所述滴水管设于管井内,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插入所述U型管中间的回填料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U型管竖直放置在管井内,其与井道内部的填充物接触的面积和U型管的长度有限,通过循环水泵的启动工作,管内的水流快速流动,没有充足的热交换时间将管井深处的热量传递到U型管内,使地源热泵的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具有提高地源热泵热交换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包括井道、设置在井道中的固定管和填充料,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螺旋设置有第一通水管道,所述第一通水管法兰连接有第二通水管道,所述第二通水管外接有水泵;所述填充料填补在固定管内及固定管与井道之间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一通水管道的固定管设置在井道中,地下的地热能量传递到第一通水管中,并通过水泵将第一通水管道中的水流抽送至地面上的建筑中,用于对建筑供热,第一通水管道的螺旋设置,可延长其与地下井道侧壁的连接面积,提高热传递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管分为外管和内管,所述第一通水管螺旋设置在外管和内管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和内管的设置,可使第一通水管道在井道中的长度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导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通水管道为聚乙烯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水管道为柔性,方可螺旋盘设在固定管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通水管道为塑料或者金属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水管道距离地面的距离较为接近,塑料或金属材质可承受来自地面的压力而防止形变,提高其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井道的侧壁为地下的土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建筑材料成本,使第一通水管道直接接触填充物,提高地下热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井道与地面垂直,且井道的深度至少为50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填充料的材质为沙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井道内设置的固定管,可使柔性材质的第一通水管道盘设在其表面上,固定管竖直放置在井道内,可使第一管道与地表下的深层物质接触,将地下的稳定热量传递至第一管道中的水流,并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建筑物内,并将建筑物内的冷水,通过第二管道传递至井道中,重新获取热量,如此循环;
2.固定管分为外管和内管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通水管道与地下物质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地下能量的传递面积,提高地源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井道;2、固定管;21、外管;22、内管;23、固定槽;231、承载板;232、挡板;233、盖板;24、搭接块;25、通孔;3、填充料;4、第一通水管;5、第二通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包括井道1、放置在井道1中的固定管2、通水管道和填充料3,井道1与地面垂直,且井道1的深度至少为50米;固定管2的侧壁上螺旋设置有固定槽23,固定槽2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管2侧壁上的承载板231和垂直设置在承载板231背离固定管2一侧的挡板232,固定槽23内放置有第一通水管4道,固定管2的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一通水管4道连通的通水口,通水口连接有第二通水管5道,第二通水管5道呈水平状态,连接至地面上室内的散热片,第二通水管5道上连接有水泵;
井道1的侧壁为地下的土壤层,可减少建筑材料成本,使第一通水管4道直接接触填充物,提高地下热能的利用率;填充料3为沙土,均填补在固定管2内及固定管2与井道1之间的空隙,对固定管2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其倾倒。
固定槽23的挡板232上铰接有若干个盖板233,固定管2的侧壁设置有搭接块24,盖板233的自由端搭接在搭接块24上,用于防止第一通水管4道承受过大的压力;盖板233上和固定槽23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5,使固定槽23内与其外部的填充物接触,使温度能够通过固定槽23的挡板232、承载板231以及通孔25传递至第一通水管4道,提高热传递的效率;通孔25的设置可使部分填充物落进固定槽23内,并提高第一通水管4道的接触面积,同时并不会对第一通水管4道形成压迫,使第一通水管4道内的水流通畅流通。
固定管2分为外管21和套设在外管21内部的内管22,外管21与内管22的结构相同,其外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槽23,第一通水槽设置在固定槽23内,使外管21上的水流朝向井道1的下方螺旋移动,井道1下方的热量传递至第一通水管4道内的水流之后,沿内管22的侧壁螺旋向井道1的上方流动,从而将地源热量带出。外管21和内管2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通水管4道与井道1内填充物的接触面积,并延长第一通水管4道在井道1下方的移动距离,从而提高井道1下方热传递的效率。
通水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分别连通至第一通水管4道的两端,通水口连接有第二通水管5道,地面上建筑物内散热片散发出热量之后,其内部的冷水通过第二通水管5道进入至第一通水管4道,进行采取地热,再从出水口通过第二通水管5道输送至建筑物内的散热片,对室内提供热能量,形成水流循环。
第一通水管4道为聚乙烯材料,具有无臭、无毒,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等优点,并可放置在呈螺旋状的固定槽23内。第二通水管5道为塑料或者金属材质,第二通水管5道距离地面的距离较为接近,塑料或金属材料质地较硬,可承受来自地面的压力而防止形变,提高其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通水管4道、第二通水管5道与地面上建筑内的散热片连通,通过水泵的作用使其内部的水流循环流动,第一通水管4道位于井道1内,冬天较冷时,可采取地下的热量,通过水流的循环,将热水输送至地面上的散热片内,对室内提供热量,散热片散发热量后的冷水再次通过第二推动水管道,流动至井道1内的第一通水管4道,重新采集地下热量;夏天较热时,地面上室内的散热片吸收室内的热量,通过水流的循环,将温度较高的水流送至井道1内的第一通水管4道,将热量散发到地下,对室内起到散热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1)、设置在井道(1)中的固定管(2)和填充料(3),所述固定管(2)的侧壁上螺旋设置有第一通水管(4)道,所述第一通水管(4)法兰连接有第二通水管(5)道,所述第二通水管(5)外接有水泵;所述填充料(3)填补在固定管(2)内及固定管(2)与井道(1)之间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分为外管(21)和内管(22),所述第一通水管(4)道螺旋设置在外管(21)和内管(2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水管(4)道为聚乙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水管(5)道为塑料或者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的侧壁为地下的土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与地面垂直,且井道(1)的深度至少为5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3)的材质为沙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0773.6U CN211503319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0773.6U CN211503319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03319U true CN211503319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40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1077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03319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03319U (zh) |
-
2020
- 2020-01-17 CN CN202020110773.6U patent/CN2115033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794320C (en) | Geothermal pipe system | |
CN102995627B (zh) | 一种地热能采集桩基 | |
CN209801840U (zh) | 一种中深层地热能增强型取热装置 | |
CN103968607B (zh) | 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地埋管换热器 | |
CN106885386A (zh) | 一种同心套管换热管 | |
CN207365483U (zh) | 一种同心套管换热管 | |
CN112923592A (zh) | 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高效同轴换热装置 | |
CN106196233A (zh) | 一种中深部地热能供暖系统 | |
KR101299826B1 (ko) | 고심도용 지중 열교환 시스템 | |
CN211503319U (zh) | 一种地源热泵井内地埋管 | |
CN2830984Y (zh) | 一种竖埋式地热换热装置 | |
KR101048398B1 (ko) | 관정형 지중 열교환기 | |
CN200968799Y (zh) | 地热换热式储能液库 | |
CN210119034U (zh) | 一种土壤热源热泵热交换管路 | |
CN210532722U (zh) | 一种地埋式换热器 | |
CN100561104C (zh) | 环保节能型地温交换器 | |
CN213020402U (zh) |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换热器 | |
KR200436894Y1 (ko) | 지열 및 지하수 공급장치 | |
KR101606830B1 (ko) | 히트펌프 시스템용 관정형 열교환기 | |
CN210718214U (zh) | 一种不抽取地下水的地环水源热泵系统 | |
CN216845800U (zh) | 一种地埋同心套管式换热器 | |
CN105651093A (zh) | 一种地源深井蓄能交换系统用地埋换热管 | |
CN102759222B (zh) | 异型地源热泵换热器换热管 | |
WO2018105629A1 (ja) | 太管横置傾斜式対流型地中熱交換器、太管横置傾斜式対流型地中熱交換装置、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 |
CN204854431U (zh) | 热管式岩层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