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1886U -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1886U
CN211501886U CN202020111067.3U CN202020111067U CN211501886U CN 211501886 U CN211501886 U CN 211501886U CN 202020111067 U CN202020111067 U CN 202020111067U CN 211501886 U CN211501886 U CN 211501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ferrule
pipe hoop
ho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10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耀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pin A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gpin A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gpin A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gpin Aseis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10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1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1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1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属于建筑物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上管箍和一下管箍,所述的上管箍和下管箍均呈拱形且两者面对面设置而在中间构成有一管腔,该上管箍与下管箍的左右两端彼此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特点:所述上管箍的中部向上突起有一上平台,该上平台的中间形成有一上让位腔,在上平台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为上连接孔,在所述上连接孔内设置有一连接螺钉,该连接螺钉从下往上穿过上连接孔后与一拉杆的下端连接,该拉杆的上端与上方墙体连接,所述上让位腔的深度与连接螺钉的螺钉帽的高度相匹配。由连接螺钉的螺钉帽消除了平台与管道之间存在的间隙,提高管箍的强度,防止管箍发生形变;能有效提高管道的固定与整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背景技术
建筑用室内支架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电器管路、消防管路、空调水管、燃气管等管道都通过支架吊装在墙体上,业界通常会采用对夹管箍夹固住管道并用拉杆与夹管箍固定的结构将管道吊装在墙体上,为了提高管箍的防震性能,还可以在管箍上连接多个与墙体连接的防震支架,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器管路、消防管路、空调水管、燃气管等管道在建筑内的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对夹管箍已经无法满足管道的需求,管箍与管箍之间相对独立,无法进行有效的连接。
目前的对夹管箍主要包括上管箍和下管箍,上管箍和下管箍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管箍上一般会焊接一个连接座来与拉杆及防震支架固定连接。但这种结构的管箍在连接座与上管箍的焊接处会受到较大的应力,焊接点往往会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界将上管箍的中部折弯成连接座的形状来避免管箍存在焊接的薄弱点,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管箍在固定过程中,其连接座的上侧面和左右两侧面会分别与拉杆和防震支架连接,虽然连接座的两侧弹性张开,有利于提高管箍的固定强度和抗震、抗形变能力,但随着管箍使用时间的延长和外力的影响,管箍所折弯出的连接座在防震支架的拉扯下会慢慢形变,管箍对管道的固定会逐渐发生松动,严重影响到了管道的安全性。
已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816869U所提供的“一种建筑物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包括一上管箍和一下管箍,特点:所述的上管箍的中部具有开口并向上延伸突起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与上管箍一体成型。该技术方案不但存在上述管箍的诸多缺点,而且上下相邻管箍与管箍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连接,不利于管道的固定与整合。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强度高,能够防止管箍发生形变且上下管箍之间能够相互连接的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有助于改进管箍结构来提高管箍的强度并防止管箍发生形变,有利于管箍之间的相互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包括一上管箍和一下管箍,所述的上管箍和下管箍均呈拱形且两者面对面设置而在中间构成有一管腔,该上管箍与下管箍的左右两端彼此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上管箍的中部向上突起有一上平台,该上平台的中间形成有一上让位腔,在上平台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为上连接孔,在所述上连接孔内设置有一连接螺钉,该连接螺钉从下往上穿过上连接孔后与一拉杆的下端连接,该拉杆的上端与上方墙体连接,所述上让位腔的深度与连接螺钉的螺钉帽的高度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管箍的中部向下凸起有一下平台,该下平台的中间形成有一下让位腔,在下平台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为下连接孔,在所述下连接孔内设置有一连接螺钉,该连接螺钉从上往下穿过下连接孔后与一拉杆的上端连接,该拉杆的下端与另一管箍的上管箍固定连接,所述下让位腔的深度与连接螺钉的螺钉帽的高度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管箍的中部为平整的圆弧面且无需与另一管箍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管箍和下管箍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翻折有一夹边,该夹边与上管箍和下管箍的前后两侧边沿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拉杆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防震支架,所述防震支架的一端分别与周围的墙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管箍的左右两侧分别构成有一上紧固座,所述下管箍的左右两侧分别构成有一下紧固座,在所述上紧固座的近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为上紧固孔,在所述下紧固座的近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下紧固孔,上下相邻两上紧固孔和下紧固孔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在上管箍和/或下管箍上突设有平台并采用与平台构成的让位腔高度相匹配的连接螺钉与拉杆固定的结构,因此由连接螺钉的螺钉帽消除了平台与管道之间存在的间隙,不仅提高了管箍的强度,而且有效防止了管箍发生形变;其次,上下相邻两管箍之间通过连接螺钉配合拉杆的结构,解决了已有技术中管箍之间无法相互连接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管道的固定与整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应用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上管箍、11.上平台、111.上连接孔、12.上让位腔、13.上紧固座、131.上紧固孔;2.下管箍、21.下平台、211.下连接孔、22.下让位腔、23下紧固座、231.下紧固孔;3.螺栓;4.管腔;5.拉杆、51.连接螺钉、511.螺钉帽;6.防滑套、61.夹边;7.防震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包括一上管箍1和一下管箍2,前述的上管箍1和下管箍2均呈拱形且两者面对面设置而在中间构成有一管腔4,该上管箍1与下管箍2的左右两端彼此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前述上管箍1的中部向上突起有一上平台11,该上平台11的中间形成有一上让位腔12,在上平台1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为上连接孔111,在前述上连接孔111内设置有一连接螺钉51,该连接螺钉51从下往上穿过上连接孔111后与一拉杆5的下端连接,该拉杆5的上端与上方墙体连接,前述上让位腔12的深度与连接螺钉51的螺钉帽511的高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下管箍2的中部向下凸起有一下平台21,该下平台21的中间形成有一下让位腔22,在下平台2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为下连接孔211,在前述下连接孔211内设置有一连接螺钉51,该连接螺钉51从上往下穿过下连接孔211后与一拉杆5的上端连接,该拉杆5的下端与另一管箍的上管箍1固定连接,前述下让位腔22的深度与连接螺钉51的螺钉帽511的高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前述上管箍1和下管箍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防滑套6,前述防滑套6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翻折有一夹边61,该夹边61与上管箍1和下管箍2的前后两侧边沿相配合。
进一步地,前述的拉杆5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防震支架7,前述防震支架7的一端分别与周围的墙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上管箍1的左右两侧分别构成有一上紧固座13,前述下管箍2的左右两侧分别构成有一下紧固座23,在前述上紧固座13的近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为上紧固孔131,在前述下紧固座23的近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下紧固孔231,上下相邻两上紧固孔131和下紧固孔231之间分别通过螺栓3连接固定。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述下管箍2的中部为平整的圆弧面且无需与另一管箍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3,当需要对管道进行固定时,先将前述的连接螺钉51分别设置在上连接孔111和下连接孔211内,再将前述的上管箍1和下管箍2夹持在管道的上下两侧并通过两侧的螺栓3连接固定,此时,前述的螺钉帽511分别抵靠在防滑套6上,而前述的防滑套6包覆在管道四周,使前述的上平台11和下平台21与管道之间的间隙被填充,从而起到增加管箍强度及防止其发生形变的目的。而上下相邻的两管箍之间则通过一拉杆5连接,该拉杆5的上端与上方管箍中下管箍2上的连接螺钉51固定、而下端与下方管箍中上管箍1上的连接螺钉51固定,其中最上方的管箍通过一拉杆5向上延伸并与上方墙体连接,最下方的管箍中下管箍2采用平整的圆弧面结构。

Claims (6)

1.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包括一上管箍(1)和一下管箍(2),所述的上管箍(1)和下管箍(2)均呈拱形且两者面对面设置而在中间构成有一管腔(4),该上管箍(1)与下管箍(2)的左右两端彼此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箍(1)的中部向上突起有一上平台(11),该上平台(11)的中间形成有一上让位腔(12),在上平台(1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为上连接孔(111),在所述上连接孔(111)内设置有一连接螺钉(51),该连接螺钉(51)从下往上穿过上连接孔(111)后与一拉杆(5)的下端连接,该拉杆(5)的上端与上方墙体连接,所述上让位腔(12)的深度与连接螺钉(51)的螺钉帽(511)的高度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箍(2)的中部向下凸起有一下平台(21),该下平台(21)的中间形成有一下让位腔(22),在下平台(2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为下连接孔(211),在所述下连接孔(211)内设置有一连接螺钉(51),该连接螺钉(51)从上往下穿过下连接孔(211)后与一拉杆(5)的上端连接,该拉杆(5)的下端与另一管箍的上管箍(1)固定连接,所述下让位腔(22)的深度与连接螺钉(51)的螺钉帽(511)的高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箍(2)的中部为平整的圆弧面且无需与另一管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箍(1)和下管箍(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防滑套(6),所述防滑套(6)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翻折有一夹边(61),该夹边(61)与上管箍(1)和下管箍(2)的前后两侧边沿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5)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防震支架(7),所述防震支架(7)的一端分别与周围的墙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箍(1)的左右两侧分别构成有一上紧固座(13),所述下管箍(2)的左右两侧分别构成有一下紧固座(23),在所述上紧固座(13)的近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为上紧固孔(131),在所述下紧固座(23)的近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下紧固孔(231),上下相邻两上紧固孔(131)和下紧固孔(231)之间分别通过螺栓(3)连接固定。
CN202020111067.3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Active CN211501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067.3U CN21150188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067.3U CN21150188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1886U true CN211501886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1067.3U Active CN21150188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1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31117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房屋模块连接结构
CN211501886U (zh) 一种建筑用室内支架的防震管箍
CN201407470Y (zh) 液晶电视壁挂结构
CN106869384B (zh) 一种无角码连接的幕墙系统
CN205447185U (zh) 一种室外箱的立杆悬挂装置
CN213329602U (zh) 一种新型玻璃幕墙单元式装置
CN210684977U (zh) 一种钢架节能建筑的纵横梁安装用连接组件
CN210152026U (zh) 一种装配式幕墙可调节免焊转接系统
CN214364575U (zh) 装饰面板
CN216475839U (zh) 一种铝板的固定装置
CN216840514U (zh) 一种吊篮悬挂装置
CN214949444U (zh) 一种防坠落空调室外机挂架
CN212002666U (zh) 一种护栏连接结构
CN215166945U (zh) 一种幕墙支撑机构及幕墙系统
CN220868749U (zh) 一种未穿孔外墙悬挑安装架
CN216379950U (zh) 一种新型便于拼装拆卸的房屋钢结构构件
CN215368191U (zh) 一种绿色建筑装饰用便于安装的吊顶结构
CN215563621U (zh) 一种混凝土幕墙干挂连接结构
CN21424654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爬架
CN208964385U (zh) 一种安全快捷的空预器中心筒吊装装置
CN209538484U (zh) 一种节能幕墙的安装结构
CN211817421U (zh) 一种房建剪力墙施工轻质钢筋卡具
CN220704784U (zh) 一种钢结构梁连接结构
CN219175852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留洞预埋结构
CN215807755U (zh) 一种室内显示屏安装用悬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