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6134U -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6134U
CN211486134U CN201921366342.XU CN201921366342U CN211486134U CN 211486134 U CN211486134 U CN 211486134U CN 201921366342 U CN201921366342 U CN 201921366342U CN 211486134 U CN211486134 U CN 211486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eptic
box body
auxiliary
box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63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精健
苟菊香
周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3663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6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6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6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附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方便对CVC附加装置进行操作,降低附加装置操作风险的固定保护系统。所述的固定保护系统包括固定连接结构和带有固定组件的无菌防护盒体,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可自由的开启和关闭,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的至少三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管穿过结构,所述的附加装置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可拆卸的固装在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活动的固装在外部的基础上;各根中心静脉导管分别通过一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伸入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附加装置连通。

Description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保护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附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症患者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代谢常处于失代偿状态,疾病严重程度高,病情复杂,需要通过静脉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给药治疗。因此,快速建立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对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十分关键。而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Catheter,CVC)是一种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途径经皮置入,尖端位于上下腔静脉的静脉导管。它能够快速补液扩充血容量,长时间留置,输注高渗透压和非血管相容性药物,保护了外周静脉避免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产生及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可非手术置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减少护理工作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救治重危患者和保证患者术中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但是中心静脉置管本身是一种创伤侵入性操作,虽然因置管导致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Infection,CRBSI)越来越少,但因导管维护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MDRPI)、非计划拔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CVC作为救治危患者和保证患者术中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CVC的附加装置,如三通的保护多采用纱布或治疗巾包裹,在对其附加装置操作时,需逐层打开纱布或治疗巾,步骤繁琐且浪费时间容易污染,而对该保护用物未进行外固定随意放置在患者床上,这些都将增加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非计划拔管和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对CVC附加装置进行操作,降低附加装置操作风险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所述的固定保护系统包括固定连接结构和带有固定组件的无菌防护盒体,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可自由的开启和关闭,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的至少三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管穿过结构,所述的附加装置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可拆卸的固装在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活动的固装在外部的基础上;各根中心静脉导管分别通过一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伸入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附加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包括盒盖和无菌盒底板,所述的固定组件固装在所述无菌盒底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的外侧,含有容纳腔的盒盖可自由开启和关闭的盖接在所述的无菌盒底板上,各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盒盖的相应侧壁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无菌盒底板朝向盒内一侧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的盒盖通过其敞开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凸起的配合自由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盒盖包括一个顶板和四个侧壁,四个所述的侧壁通过各自的一条侧边与顶板的对应边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个侧壁的另一条侧边与所述的无菌盒底板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各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另外三个侧壁上,所述的盒盖通过各处的弯折构成容纳腔并盖接在所述的无菌盒底板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另外三个侧壁的外侧边缘处以及无菌盒底板的侧面或背面上分别设置有互相适应的魔术扣,盖接在所述无菌盒底板上的各个侧壁分别通过相互适应的所述魔术扣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的盒盖上的开口槽。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无菌盒底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侧的无菌敷料层、中间的缓冲泡沫层和外侧的抗菌敷料层,顺序布置的所述无菌敷料层、缓冲泡沫层和抗菌敷料层压接为一体的所述无菌盒底板,所述的固定组件布置在所述的无菌敷料层上,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固定组件为粘接在所述无菌敷料层上的魔术扣,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为固定在抗菌敷料层外侧的双面胶带和/或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周向上的别针。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固定保护系统还包括无菌防护副盒体,所述的无菌防护副盒体包括一块无菌盒副底板和一个副盒盖,在所述无菌盒副底板与无菌防护盒体连接的一侧上设置有魔术扣,所述的副盒盖包括一个副顶盖和三个副侧壁,三个所述的副侧壁通过各自的一条侧边与副顶盖的对应边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个副侧壁的另一条侧边与所述的无菌盒副底板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各个副侧壁的外侧边缘处以及无菌盒副底板的侧面或背面上分别设置有互相适应的魔术扣,在副盒盖敞开一侧的边缘上也设置有魔术扣,所述的无菌防护副盒体通过其敞开的一侧在相互适应的魔术扣的配合下与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可拆的连接为一个整体。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无菌防护副盒体内布置的魔术扣为一组,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内布置的魔术扣为一组、两组或三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一套包括固定连接结构和带有固定组件的无菌防护盒体的固定保护系统,并使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可自由的开启和关闭,然后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的至少三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管穿过结构,使所述的附加装置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可拆卸的固装在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使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活动的固装在外部的基础上;使用过程中使各根中心静脉导管分别通过一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伸入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附加装置连通。这样,通过先将以二通或三通为代表的附加装置固定到所述的无菌附护盒体内,然后再将所述的无菌附护盒体固定到患者衣服上或身体上或病床上,然后再在使用直接将各根导管穿入所述无菌附护盒体内的附加装置上实现连接,连接操作十分简单方便,避免了二通、三能固定的繁锁以及复杂的无菌操作,同时,在需要再次进行操作时,只需打开无菌防护盒体即可进行二通、三通的拆除或连接,进行而使复操作也变得十分的简单,同样不需要反复的进行无菌纱布之类的反复打开和包裹,降低了附加装置频繁操作带来的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该系统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附加装置数量动态调整构成固定保护系统的无菌防护盒体和/或无菌盒副底板的数量,且能从固定保护系统外部观察保护固定系统内部附加装置的情况,达到有效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无菌防护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固定连接结构1、固定组件2、无菌防护盒体3、导管穿过结构4、盒盖5、无菌盒底板6、顶板7、侧壁8、开口槽9、无菌敷料层10、缓冲泡沫层11、抗菌敷料层12、无菌防护副盒体13、无菌盒副底板14、副盒盖15、副顶盖16、副侧壁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对CVC附加装置进行操作,降低附加装置操作带来的相关并发症风险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所述的固定保护系统包括固定连接结构1和带有固定组件2的无菌防护盒体3,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可自由的开启和关闭,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3的至少三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管穿过结构4,所述的附加装置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2可拆卸的固装在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中,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活动的固装在外部的基础上;各根中心静脉导管分别通过一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4伸入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中,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附加装置连通。本申请通过设置一套包括固定连接结构和带有固定组件的无菌防护盒体的固定保护系统,并使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可自由的开启和关闭,然后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的至少三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管穿过结构4,使所述的附加装置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可拆卸的固装在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使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活动的固装在外部的基础上;使用过程中使各根中心静脉导管分别通过一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伸入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中,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附加装置连通。这样,通过先将以二通或三通为代表的附加装置固定到所述的无菌附护盒体内,然后再在使用直接将各根导管穿入所述无菌附护盒体内的附加装置上实现连接,最后再将所述的无菌附护盒体固定到患者衣服上或身体上或病床上,连接操作十分简单方便,避免了二通、三能固定的繁锁以及复杂的无菌操作,同时,在需要再次进行操作时,只需打开无菌防护盒体即可进行二通、三通的拆除或连接,进行而使复操作也变得十分的简单,同样不需要反复的进行无菌纱布之类的反复打开和包裹,降低了附加装置操作带来的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无菌防护盒体3最简单的结构为包括一个带有容纳腔的方形盒子和与之适应的盒盖,然后再在方开形盒子的侧壁上设置穿过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如三通、延长管、输液器穿入。但是这种结构存的缺点是,打开盒盖后盒盖无处安放,操作很不方便,而且在侧壁上设置的孔也不方便中心静脉导管的安装。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以下结构的无菌防护盒体3以及与之适应的固定连接结构1,即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包括盒盖5和无菌盒底板6,所述的固定组件2固装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的外侧,含有容纳腔的盒盖5可自由开启和关闭的盖接在所述的无菌盒底板6上,各组所述的脉导管穿过结构4分别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盒盖5的相应侧壁上。此时,由于构成本申请无菌防护盒体3的盒子为无菌盒底板6,当然也可以盖用盖接的方式,即在所述无菌盒底板朝6向盒内一侧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的盒盖5通过其敞开一侧与所述安装凸起的配合自由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这种方式同样存在盒盖无处安放的问题。于是,本申请对盒盖进行了改进,即所述的盒盖5包括一个顶板7和四个侧壁8,四个所述的侧壁8通过各自的一条侧边与顶板7的对应边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个侧壁的另一条侧边与所述的无菌盒底6板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各组所述的脉导管穿过结构4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另外三个侧壁上,所述的盒盖5通过各处的弯折构成容纳腔并盖接在所述的无菌盒底板6上。相应的,在另外三个侧壁的外侧边缘处以及无菌盒底板6的侧面或背面上分别设置有互相适应的魔术扣,盖接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上的各个侧壁分别通过相互适应的所述魔术扣固定。而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4最优的选择为设置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的盒盖上的开口槽9。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无菌环境,所述的无菌盒底板6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侧的无菌敷料层10、中间的缓冲泡沫层11和外侧的抗菌敷料层12,顺序布置的所述无菌敷料层10、缓冲泡沫层11和抗菌敷料层12压接为一体的所述无菌盒底板6,所述的固定组件2布置在所述的无菌敷料层10上,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的外侧。所述的固定组件2为粘接在所述无菌敷料层10上的魔术扣,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为固定在抗菌敷料层外侧的双面胶带和/或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周向上的别针。
上述由一个盒体构成的固定保护系统存在当需要静脉补液及静脉泵药时,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三个附加装置同时使用的情况,为此,本申请的固定保护系统还包括无菌防护副盒体13,所述的无菌防护副盒体13包括一块无菌盒副底板14和一个副盒盖15,在所述无菌盒副底板14与无菌防护盒体3连接的一侧上设置有魔术扣,所述的副盒盖15包括一个副顶盖16和三个副侧壁17,三个所述的副侧壁17通过各自的一条侧边与副顶盖16的对应边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个副侧壁17的另一条侧边与所述的无菌盒副底板14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各个副侧壁17的外侧边缘处以及无菌盒副底板14的侧面或背面上分别设置有互相适应的魔术扣,在副盒盖16敞开一侧的边缘也设置有魔术扣,所述的无菌防护副盒体13通过其敞开的一侧在相互适应的魔术扣的配合下与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可拆的连接为一个整体。相应的,在所述无菌防护副盒体13内布置的魔术扣为一组,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3内布置的魔术扣为一组、两组或三组。
同时,为了便于使用过程中观察盒内附加装置与中心管的连接情况,本申请至少所述的顶板7和副顶盖16是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
本申请所述的魔术扣又叫魔术贴,即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快速捆绑,并可反复使用的粘接扣,包括相互适应的子母两个件构成,子件和母件分别布置在不同的物件上形成连接。
为了对本申请的固定保护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本申请从设置创新理论、技术以及应用上作进一步的说明。
1)理论创新
目前尚无官方推荐的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固定保护系统,将从传统无菌纱布或治疗巾保护附加装置到新的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固定保护系统,以达到病人安全、有效预防感染的目的。
2)应用创新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固定包括一块无菌纱布及几根一次性胶布,在临床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需要输入及泵入多种药物,当添加或减少药物时,需要调整三通阀开关或是移除多余的三通,往往需要护士打开无菌保护套在更换三通、延长管、输液器,护士操作极其不方便,还有可能意外污染三通,造成病人感染甚至死亡的可能。而新型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置管附加保护敷料完全改变现在这种“一裹二揭三消毒”的现状。
3)技术创新
目前,临床对附加装置的保护观念不强、缺乏有效的实用性强的保护装置,导致因为保护不当感染、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拔管的发生,而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出的新型的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固定保护系统,能够简化操作流程,预防感染、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拔管,根据附加装置数量进行动态调整,且便于观察。
综上该“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能够简化操作流程,每天更换一次,可以改善患者目前采用的无菌纱布或治疗巾保护附加装置,弥补保护用物无预防非计划拔管、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无外固定、不可观察包裹处、治疗用药步骤繁琐耗费时间,达不到有效控制感染的弊端;并且解决了产品功能单一,无成型的附加装置保护器材等方面问题,并可根据附加装置数量进行动态调整,且便于观察等优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保护系统包括固定连接结构(1)和带有固定组件(2)的无菌防护盒体(3),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可自由的开启和关闭,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3)的至少三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管穿过结构(4),所述的附加装置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2)可拆卸的固装在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中,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活动的固装在外部的基础上;各根中心静脉导管分别通过一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4)伸入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中,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附加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包括盒盖(5)和无菌盒底板(6),所述的固定组件(2)固装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的外侧,含有容纳腔的盒盖(5)可自由开启和关闭的盖接在所述的无菌盒底板(6)上,各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4)分别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盒盖(5)的相应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朝向盒内一侧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的盒盖(5)通过其敞开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凸起的配合自由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5)包括一个顶板(7)和四个侧壁(8),四个所述的侧壁(8)通过各自的一条侧边与顶板(7)的对应边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个侧壁的另一条侧边与所述的无菌盒底板(6)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各组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4)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另外三个侧壁上,所述的盒盖(5)通过各处的弯折构成容纳腔并盖接在所述的无菌盒底板(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另外三个侧壁的外侧边缘处以及无菌盒底板(6)的侧面或背面上分别设置有互相适应的魔术扣,盖接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上的各个侧壁分别通过相互适应的所述魔术扣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穿过结构(4)为设置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的盒盖上的开口槽(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盒底板(6)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侧的无菌敷料层(10)、中间的缓冲泡沫层(11)和外侧的抗菌敷料层(12),顺序布置的所述无菌敷料层(10)、缓冲泡沫层(11)和抗菌敷料层(12)压接为一体的所述无菌盒底板(6),所述的固定组件(2)布置在所述的无菌敷料层(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2)为粘接在所述无菌敷料层(10)上的魔术扣,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为固定在抗菌敷料层外侧的双面胶带和/或布置在所述无菌盒底板(6)周向上的别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保护系统还包括无菌防护副盒体(13),所述的无菌防护副盒体(13)包括一块无菌盒副底板(14)和一个副盒盖(15),在所述无菌盒副底板(14)与无菌防护盒体(3)连接的一侧上设置有魔术扣,所述的副盒盖(15)包括一个副顶盖(16)和三个副侧壁(17),三个所述的副侧壁(17)通过各自的一条侧边与副顶盖(16)的对应边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个副侧壁(17)的另一条侧边与所述的无菌盒副底板(14)可弯折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各个副侧壁(17)的外侧边缘处以及无菌盒副底板(14)的侧面或背面上分别设置有互相适应的魔术扣,在副盒盖(15)敞开一侧的边缘上也设置有魔术扣,所述的无菌防护副盒体(13)通过其敞开的一侧在相互适应的魔术扣的配合下与所述的无菌防护盒体(3)可拆的连接为一个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菌防护副盒体(13)内布置的魔术扣为一组,在所述无菌防护盒体(3)内布置的魔术扣为一组、两组或三组。
CN201921366342.XU 2019-08-21 2019-08-21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Active CN211486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6342.XU CN211486134U (zh) 2019-08-21 2019-08-21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6342.XU CN211486134U (zh) 2019-08-21 2019-08-21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6134U true CN211486134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6342.XU Active CN211486134U (zh) 2019-08-21 2019-08-21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61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0018B (zh) * 2022-04-25 2022-10-01 邦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線尖端保護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0018B (zh) * 2022-04-25 2022-10-01 邦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線尖端保護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8732B1 (ko) 의료용 붕대
JP5837094B2 (ja) スナップ式封止の滅菌済み血管内カテーテルのドレッシングシステム
KR200442380Y1 (ko) 카테터 고정밴드
US20080051688A1 (en) Two part wound dressing
US20140060548A1 (en) Protective Bandage Device
US9950143B2 (en) Intravenous splint cov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926565B2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securement device
CN211486134U (zh) 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附加装置的固定保护系统
US20180318554A1 (en) Medical article securement system comprising a flap having mating surfaces of a mechanical fastener on opposing major surfaces
KR101459313B1 (ko) 의료용 흡인기 고정장치
US20180243537A1 (en) System for securing multi-lumen medical articles
US20230355865A1 (en) Infusion site retainer for maintaining infusion tubing
CN210933140U (zh) 一种输液港十字形固定贴膜
WO2022266605A1 (en) Hemostasi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CN204446804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1272679U (zh) 一种胸心外科临床用胸腹引流器
CN207412492U (zh) 一种中心静脉多管路固定装置
CN218484989U (zh) 股静脉置管专用敷贴
CN214911575U (zh) 一种超声留置针穿刺专用包
CN216222009U (zh) 一种输液港拔针后专用敷料
CN111000696A (zh) 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
CN206239866U (zh) 一种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敷贴
CN213100414U (zh) 一种手术中自带防压创功能的三通阀固定装置
CN215737091U (zh) 一种picc置管术用保暖袖套
US20220409872A1 (en) Chem-o-port c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