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4969U -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4969U
CN211484969U CN201922328354.XU CN201922328354U CN211484969U CN 211484969 U CN211484969 U CN 211484969U CN 201922328354 U CN201922328354 U CN 201922328354U CN 211484969 U CN211484969 U CN 211484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ruciate ligament
handle
attachment poin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83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第
李江伟
石豪
董亮宏
杨嘉飞
刘日光
叶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tong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3283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4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4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4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握把和头部连接杆,所述握把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头部连接杆通过连接件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头部连接杆远离握把的一端设置有工具头部,所述工具头部上设置有限深块,所述工具头部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半圆形结构的工具头部和握把,方便将工具头部打入到后交叉韧带胫骨内,不仅方便握持,而且代替传统的直杆型工具,在术中操作时能够改善工具头部的观测空间,能够根据刻度线的标识判断工具头部的打入深度,不需要多次将工具头部打入后交叉韧带胫骨内,还能够保证工具头部打入深度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背景技术
膝关节交叉韧带又称十字韧带,位于股骨内外髁之间,前后两条,互相交叉。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起于股骨髁间窝外后部,向前、内、下止于胫骨棘前侧;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起于股骨髁间窝内前部,向后、外、下止于胫骨棘后侧。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已为全世界广泛接受并且保持快速发展。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CR假体)与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S假体)是当前主要的两种假体类型;CR假体保留了自身的PCL,PS假体不保留PCL。其中,CR假体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是:可减少髁间窝自体骨损失;保留后交叉韧带的本体感受器;CR假体要求等量截骨,恢复正常关节线位置和股骨后髁偏心距,更接近于术前的自然状态;保留了后交叉韧带的应力传导功能,可以避免向假体固定界面传递不良剪切应力的风险;避免了PS型关节假体凸轮结构处聚乙烯磨损或立柱断裂等带来的失败风险。CR假体虽然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手术操作过程中后交叉韧带(PCL)的平衡和完整性保护等,均是手术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较多CR假体置换手术的失败是因为PCL的完整性缺失、强度减弱,甚至功能失效而造成。因此,能成功利用CR型假体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PCL结构完整性的保护是关键。
人工膝关节置换过程,主要需分步处理股骨侧和胫骨侧两个部分,按照每个患者合适的假体大小型号,进行股骨侧、胫骨的病变骨的切除,最终分别在股骨侧、胫骨侧安放上大小型号合适的人工假体。其中,在胫骨侧需要水平截除一定厚度的胫骨平台,以适应胫骨侧假体的平稳安放。截骨厚度通常平均为8-12mm,并随患者个体化情况而有所不同。手术过程中往往没有合适的工具,对PCL胫骨平台后方附着点进行有效的保护。大多数医生只能凭借摆锯操作的“手感”,或者常规手术工具中的圆凿、骨刀等进行临时保护。从而不能保证达到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目前,各膝关节置换器械厂家,并未提供专门的PCL胫骨侧保护装置或专用工具,临床上常以“直杆形”的圆骨凿、峨眉凿、骨刀等临时给予替代使用,虽然圆骨凿、峨眉凿、骨刀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工具形状的特性决定了在使用中的操作不便、不宜稳固把持,同时无法准确把握打入平台骨质的深度,有打入过深或过浅的风险,均造成PCL附着处“骨岛”的保护效果不确切,造成胫骨平台截骨过程中PCL损伤机率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对后交叉韧带胫骨起到有效的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包括握把和头部连接杆,所述握把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头部连接杆通过连接件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头部连接杆远离握把的一端设置有工具头部,所述工具头部上设置有限深块,所述工具头部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使用时,握住握把,将头部连接杆一侧的工具头部打入到平台骨质中,根据工具头部上的刻度线判断工具头部的打入深度,利用工具头部对后交叉韧带胫骨进行保护,而握把结构方便使用和握持,术中操作时改善工具头部的观测空间,使用刻度线能够一次性将工具头部打入到后交叉韧带胫骨内,能够有效对后交叉韧带胫骨进行保护。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把采用木质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方便握把的生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连接杆和工具头部均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连接杆和工具头部为一体成型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头部为半圆形结构设置,所述工具头部的两翼固定设置有直线延伸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延伸块的高度为3-6mm,有利于打入骨质时进行切割。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刻度线精确到毫米,且所述刻度线设置到15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深块设置于刻度线的后侧,靠近头部连接杆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半圆形结构的工具头部和握把,方便将工具头部打入到后交叉韧带胫骨内,不仅方便握持,而且代替传统的直杆型工具,在术中操作时能够改善工具头部的观测空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刻度线,能够根据刻度线的标识判断工具头部的打入深度,不需要多次将工具头部打入后交叉韧带胫骨内,还能够保证工具头部打入深度的准确性,能够提高人工膝关节CR假体置换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具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具头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握把、2头部连接杆、3连接件、4工具头部、401反向的工具头部、5限深块、6刻度线、7直线延伸块、8受力基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包括握把1和头部连接杆2,所述握把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头部连接杆2通过连接件3与握把1固定连接,所述头部连接杆2远离握把1的一端设置有工具头部4,所述工具头部4上设置有限深块5,所述工具头部4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刻度线6。
进一步的,所述握把1采用木质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连接杆2和工具头部4均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连接杆2和工具头部4为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工具头部4为半圆形结构设置,所述工具头部4的两翼固定设置有直线延伸块7。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延伸块7的高度为3-6mm。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6精确到毫米,且所述刻度线6设置到15mm。
进一步的,所述限深块5设置于刻度线6的后侧,靠近头部连接杆2设置。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握住握把1,将头部连接杆2一侧的工具头部4打入到平台骨质中,根据工具头部4上的刻度线6判断工具头部4的打入深度,利用工具头部4对后交叉韧带胫骨进行保护,而握把1结构方便使用和握持,术中操作时改善工具头部4的观测空间,使用刻度线6能够一次性将工具头部4打入到后交叉韧带胫骨内,能够有效对后交叉韧带胫骨进行保护。
实施例二:
根据图4所示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所述工具头部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便于骨锤击打时的受力基座杆8。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握把1和工具头部4对后交叉韧带胫骨进行保护时,利用骨锤击打时不方便,所以在工具头部4的一侧设置有便于骨锤击打时的受力基座杆8,操作方便。
实施例三:
根据图5所示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所述头部连接杆2远离连接件3的一侧设置有与工具头部4反向的工具头部401。通过设置有反向的工具头部401,所述反向的工具头部401一侧设置有受力基座杆8,可便于主刀医生自主操作,也可便于助手进行操作使用;或可便于左手操作,也便于右手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和头部连接杆(2),所述握把(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头部连接杆(2)通过连接件(3)与握把(1)固定连接,所述头部连接杆(2)远离握把(1)的一端设置有工具头部(4),所述工具头部(4)上设置有限深块(5),所述工具头部(4)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刻度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采用木质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连接杆(2)和工具头部(4)均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连接杆(2)和工具头部(4)为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头部(4)为半圆形结构设置,所述工具头部(4)的两翼固定设置有直线延伸块(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延伸块(7)的高度为3-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6)精确到毫米,且所述刻度线(6)设置到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块(5)设置于刻度线(6)的后侧,靠近头部连接杆(2)设置。
CN201922328354.X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Active CN211484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8354.XU CN211484969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8354.XU CN211484969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4969U true CN211484969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1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8354.XU Active CN211484969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4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094A (zh) * 2021-04-02 2021-07-09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一种单髁置换截骨保护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094A (zh) * 2021-04-02 2021-07-09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一种单髁置换截骨保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53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joint resurfacing and repair
US913824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patient's femur for patellofemoral knee arthroplasty
US984888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knee arthroplasty
US581082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y material removal
EP3319532B1 (en) Femoral finishing guide
US20130296869A1 (en) Spot facing trochlear groove
WO2003092522A3 (en) Determining femoral cuts in knee surgery
CN206333941U (zh) 一种截骨手术器械
CN106264752B (zh) 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股骨远端及前后髁测量定位截骨装置
US20100222782A1 (en) Spot facing trochlear groove
CN211484969U (zh) 一种人工膝关节cr假体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保护器
CN215960125U (zh) 一种单髁置换用股骨打孔装置
CN206372095U (zh) 一种保护后交叉韧带止点的骨刀
CN211131266U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截骨系统
CN219763474U (zh) 股骨远端五合一截骨导向器
CN108852457A (zh) 一种后交叉韧带保护器
CN213940877U (zh) 膝关节截骨工具
CN213489103U (zh) 髌骨切骨导向器
CN207734193U (zh) 一种股骨截骨规
CN208756080U (zh)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保护装置
CN209392069U (zh) 用于保留后交叉韧带的骨刀
CN209059340U (zh) 一种后交叉韧带保护器
CN113892999A (zh) 一种股骨打孔装置
AU2010253749B9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knee arthroplas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4

Address after: G358, 3rd floor, building 1, yard 9, CHENGW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g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8 Guiyi street,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