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3894U -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3894U
CN211483894U CN201921881020.9U CN201921881020U CN211483894U CN 211483894 U CN211483894 U CN 211483894U CN 201921881020 U CN201921881020 U CN 201921881020U CN 211483894 U CN211483894 U CN 211483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ater
tea making
kettle body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10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jia Fashion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jia Fashion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jia Fashion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jia Fashion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10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3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3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3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本申请所述的泡茶器具,包括用于调节泡茶水温的茶壶和可拆卸的茶隔,所述茶壶包括壶身、壶嘴、壶盖和手柄,壶嘴设在壶身的一侧,手柄设在与壶嘴相对的壶身的另一侧;壶身的底部自底部向壶身内凹陷,在壶身内形成一个凸起,壶身底部外表面形成凹陷空间。通过以壶身内底部的凸起的最高点作为水位的最高点,从而确定倒入茶壶内的常温水的水量,再通过倒入沸水与壶内的常温水混合得到能使茶汤和茶香气完美释放的水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饮茶时使用的茶壶大多数由壶身、茶隔、壶盖等构成,将茶叶放入茶隔内,浸泡在茶壶中,对茶叶进行过滤,但仍然会出现小杂质散落在茶壶内。并且由于许多人在泡茶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在泡茶时容易出现无法使茶叶的茶香味完全释放进入茶汤中,从而导致茶汤的味道不尽如人意。
由于泡茶对水量、水温和浸泡时间都有着一定的要求,三者都不可或缺,否则将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其中对于泡茶的水温,而一般人都会出现难以把握的问题,以致于品茶的体验感不够好。
因此泡出的茶汤口感好坏、释放的茶香味都与泡茶时使用的水温有关,并且不同的茶叶需要搭配使用不同的水温,才能将茶汤口感和茶香味都被完整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为解决泡茶时水温不合适而导致泡出的茶汤口感欠佳、释放出的茶香味不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泡茶器具,优选为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本申请所述的泡茶器具,包括用于调节泡茶水温的茶壶,所述茶壶包括壶身、壶嘴、壶盖和手柄,壶嘴设在壶身的一侧,手柄设在与壶嘴相对的壶身的另一侧,壶盖密封扣合在壶身顶部的开口处;
壶身的底部自底部向壶身内凹陷,在壶身内形成一个凸起,壶身底部外表面形成凹陷空间。
优选地,壶嘴与壶身中空连通且壶嘴的高度大于壶身的高度。
优选地,壶盖的下端向壶身内部伸出一个圆柱状的盖合部。
优选地,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茶隔,茶隔为一端面开口的笼状结构,优选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茶隔的开口端设有外翻的外沿,所述壶身的开口处向内设有内沿,所述外沿搭扣在内沿上。
更优选地,所述内沿低于所述开口端的上表面。
更优选地,搭扣在内沿上的所述外沿低于所述开口端的上表面。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壶盖的顶部与盖合部的连接处覆盖在开口端的上表面所围成的区域内,并覆盖在所述外沿上。
更优选地,茶隔的开口端搭放在壶身上部的开口处,盖合部伸入茶隔的开口端内,壶盖的顶部与盖合部的连接处盖在壶身上部的开口处。
更优选地,所述壶盖的顶部与盖合部的连接处套设有用于密封壶盖与壶身的开口处的橡胶圈。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与连接处密封接触。
优选地,壶盖的顶部设有一个用于提起壶盖的提钮。
优选地,壶盖顶部朝向壶身的表面,设有一个向上的弧顶。
更优选地,盖合部沿弧顶底部边缘设置,并且盖合部顶部内表面与弧顶内表面平滑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顶内部表面的截面为抛物线y=-px2,p为>0的实数。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p为0.10~0.17,更优选地,p为0.12~0.16,更优选地,p为0.13~0.15。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p为0.2~0.8,更优选地,p为0.3~0.7,更优选地, p为0.4~0.6。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p为1.0~1.2,更优选地,p为0.9~1.1,更优选地, p为0.8~1.0。
优选地,弧顶与盖合部高度之和与壶身高度的比例范围是1:2-1:4。
优选地,壶身内凸起的高度与壶身高度的比例范围是1:2-1:5。
优选地,壶身内凸起最高点处的容积和整个壶身的容积的比例为(25-30): 100,优选为(26.5-29):100,优选为(27-28):100,如(27.6-27.8):100。
优选地,壶身内凸起最高点处的容积和整个壶身的容积的比例为(10-15):100,优选为(12-14.5):100,优选为(12.5-14):100,如13.5:100、13.2:100、 13:100、12.9:100、12.7:100。
优选地,茶隔的高度小于壶身内底部凸起最高点到壶身开口处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茶隔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茶隔的网孔的目数是35-40目,茶隔的内径范围是50mm-65mm,如60mm、62mm、52mm;茶隔的外沿范围是55mm-75mm,如70mm、72mm、 60mm。
优选地,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取放茶隔的茶隔夹,所述茶隔夹为弹性U 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端的两端部设有向外侧弯曲形成的挂钩。
更优选地,茶隔设有至少两个供茶隔夹的挂钩插入的孔洞,其中至少有两个孔洞位于一直径方向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壶嘴的嘴口与竖直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45度至50度。
优选地,所述壶盖的顶部的提钮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壶盖的顶部也可以是平顶。
优选地,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茶杯。
更优选地,所述茶杯的杯体下部分呈球状,杯口内径小于杯体下部分最大内径,杯体的上部分与下部分的连接处由杯体外部向杯体内部凹陷,凹陷处所形成的最小内径小于杯口内径。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6.5cm,所述杯体下部分的最大内径为7.2cm。
更优选地,所述茶杯的杯体侧壁为内凹的弧形,杯体内径由底部向杯口增大。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7.7cm。
更优选地,所述茶杯的杯体侧壁为直线形,杯体内径由底部向杯口增大。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7.3cm。
更优选地,所述茶杯的杯体外壁设有一个手柄。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9cm。
更优选地,所述茶杯的杯体底部向内部凹陷,在背离杯体容腔的表面形成内陷空间,并在杯体容腔内形成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放置茶壶的茶壶底托、和/或用于放置茶杯的茶杯底托、和/或用于放置茶隔的茶隔底托。
优选地,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加热茶壶的温壶器,所述温壶器为内部镂空的圆台状结构,在圆台状结构的上端设有一个圆形的置物板,置物板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孔,圆台状结构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两个等距离分布的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分茶的分茶器。
优选地,所述茶壶采用陶瓷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通过以壶身内底部的凸起的最高点作为水位的最高点,从而确定倒入茶壶内的常温水的水量,再通过倒入沸水与壶内的常温水混合得到能使茶汤和茶香气完美释放的水温,并且壶身宽扁比壶身细长更容易散热;利用内部镂空的壶盖充当闻香杯;利用网孔细密的茶隔放置茶叶中的细小杂质进入茶汤中,使茶汤的色泽更清透明亮、口感更润滑;利用茶隔夹将茶隔取出,避免直接手持触碰高温的茶隔而被烫伤。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例一的泡茶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实施例一的泡茶器具的爆炸图;
图2a是实施例二的泡茶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实施例二的泡茶器具的爆炸图;
图3a是实施例三的泡茶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实施例三的泡茶器具的爆炸图;
图4a是实施例一的泡茶器具的茶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实施例二的泡茶器具的茶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实施例三的泡茶器具的茶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茶隔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实施例五的一号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实施例五的二号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c是实施例五的三号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d是实施例五的四号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e是实施例五的五号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茶壶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茶隔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分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温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茶杯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提钮,12-壶盖,13-橡胶圈,14-茶隔,15-手柄,16-壶嘴,17- 壶身,18-凸起,21-提钮,22-壶盖,23-橡胶圈,24-茶隔,25-手柄,26-壶嘴, 27-壶身,28-凸起,31-提钮,32-壶盖,33-橡胶圈,34-茶隔,35-手柄,36-壶嘴,37-壶身,3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包括用于调节泡茶水温的茶壶和可拆卸的茶隔,所述茶壶包括壶身、壶嘴、壶盖和手柄,壶嘴设在壶身的一侧,手柄设在壶身的另一侧;
壶身的底部自底部向壶身内凹陷,在壶身内形成一个用于确定水量的凸起;壶嘴与壶身中空连通且壶嘴的高度大于壶身的高度;壶盖的内部镂空,壶盖的上端自壶盖内向顶部凸出形成一个弧顶,壶盖的下端伸出一个圆柱状的盖合部,壶盖的顶部设有一个用于提起壶盖的提钮;茶隔为一端面开口的圆柱状结构,茶隔的侧面和另一端面均为带有网孔的镂空结构,茶隔的开口端搭放在壶身的开口处,盖合部伸入茶隔的开口端内,壶盖的顶部与盖合部的连接处盖在壶身上部的开口处。
所述茶隔的开口端设有外翻的外沿,所述壶身的开口处向内设有内沿,所述外沿搭扣在内沿上。更优选地,所述内沿低于所述开口端的上表面。更优选地,搭扣在内沿上的所述外沿低于所述开口端的上表面。更优选地,所述壶盖的顶部与盖合部的连接处覆盖在开口端的上表面所围成的区域内,并覆盖在所述外沿上。
茶隔的高度小于壶身内底部凸起最高点到壶身开口处的距离,通过底部凸起与茶隔高度的配合,使茶隔底端不与底部凸起接触,从而使茶叶完全不会接触到常温水。
所述壶身内的凸起,从茶壶底部外侧向内看,是呈半球形的凹槽。
在茶壶内放置的茶隔为304不锈钢材料制造,内径为6cm,此种茶隔的规格能使茶叶有足够的伸展空间,使茶叶与水充分接触;并且由于茶隔不固定在茶壶内,使茶隔取放方便,同时由于茶隔6cm的内径,使茶隔在清洗时也十分便利。
茶隔的内径为60mm,茶隔外沿的宽度是70mm;
和/或茶隔的内径为62mm,茶隔外沿的宽度是72mm;
和/或茶隔的内径为52mm,茶隔外沿的宽度是60mm。
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取放茶隔的茶隔(14、24、34)夹,如图5所示,所述茶隔(14、24、34)夹为弹性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端的两端部设有向外侧弯曲形成的挂钩。
茶隔两侧的孔洞,可以让使用者通过茶隔夹勾住孔洞提起,从而在取出时可以避免直接手持触碰,简单易行,也可以避免被高温的茶隔烫伤。
内部镂空的壶盖具有闻香杯的功能,本申请的茶壶形状和高度可以使茶壶能够聚拢茶汤香气,同时由于茶壶的材质是陶瓷,因此不会吸附香气,使壶盖更适合作为凝聚香气的闻香壶盖,只需将壶盖提起,靠近鼻端,即可闻见茶香,操作简单易行。
壶盖顶部的提钮,外观是参考海芋花的流线形状,符合人体工学,取拿时更顺手。
所述壶盖的顶部也可以是平顶。
所述壶盖的顶部与盖合部的连接处套设有用于密封壶盖与壶身的开口处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连接处密封接触。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放置茶壶的茶壶底托、用于放置茶隔的茶隔底托和用于分茶的分茶器,如图7-9所示。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加热茶壶的温壶器。如图 10所示,所述温壶器为内部镂空的圆台状结构,在圆台状结构的上端设有一个圆形的置物板,置物板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孔,圆台状结构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两个等距离分布的通风孔。
本申请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打开壶盖,注入常温水,当水位至与茶壶内底部凸起的最高点相齐平时,停止注水;
步骤2:将装有茶叶的茶隔搭放在壶身开口处的凹槽位置,再向茶壶内注入 100度沸水,直至倒满茶壶停止注水,盖上壶盖;
步骤3:拿起茶壶,顺时针摇晃茶壶,利用茶壶内底部凸起形成茶汤旋涡,释放茶香;
步骤4:打开壶盖,使用茶隔夹夹起茶隔取出,放在茶隔底托上;
步骤5:取壶将茶汤倾倒入茶杯中。
本申请茶壶的底部凹陷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为流体提供流动条件,实现该功能的操作方法及原理如下:
泡茶时,以右手持壶,顺时针摇晃。其原理在于,当摇晃茶壶时,茶叶与茶汤接触,通过底部的凸起使茶汤产生旋涡,完整释放茶叶香韵,并使茶叶香气更易挥发,是提升茶汤香气的关键所在。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将泡茶水温调节至目标水温70度的泡茶器具,基于上述实施例一,采用底部凸起18标记的水量为180ml,容积为650ml的茶壶,如图 1a-1b所示。
目标水温70度的泡茶器具适用于泡绿茶、白茶、黄茶、轻发酵的乌龙茶,实现该功能的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在使用茶壶时第一个步骤为注入常温水,注水时使用者通过观察,倒入的常温水的水位与茶壶内底部凸起18处的最高点相切即可停止注水;再放置装有茶叶的茶隔14,并直接将100度的沸水通过茶叶和茶隔14注入壶内,当常温水与沸水混合后,此时能使刚好调节目标水温70度。
如图4a所示,茶隔14的网孔的孔径为35-40目,能使茶叶的味道通过细密的网孔释放到茶汤内,有效地过滤茶汤中残留的各种杂质碎末,使茶汤的色泽表现得更清透明亮,并且口感更润滑。
采用本实施例的泡茶器具与10种普通市售产品泡茶进行对比测试,随机选取50位爱茶人士对上述11种泡茶器具泡出的茶汤进行品尝,经多次测试后统计平均结果显示,其中认为采用本实施例的泡茶器具的茶汤和茶香气更怡人的人数达92%,因此使用本申请的泡茶器具能够获得更好的品茶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将泡茶水温调节至目标水温85度的泡茶器具,基于上述实施例一,采用底部凸起28标记的水量为90ml,容积为665ml的茶壶,如图 2a-2b所示。
目标水温85度的泡茶器具适用于泡普洱茶(生茶)、大吉岭的春收茶、来自广东省的乌龙茶,实现该功能的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在使用茶壶时第一个步骤为注入常温水,注水时使用者通过观察,倒入的常温水的水位与茶壶内底部凸起28处的最高点相切即可停止注水;再放置装有茶叶的茶隔24,并直接将100度的沸水通过茶叶和茶隔24注入壶内,当常温水与沸水混合后,此时能使刚好调节目标水温85度。
如图4b所示,茶隔24的网孔的孔径为35-40目,能使茶叶的味道通过细密的网孔释放到茶汤内,有效地过滤茶汤中残留的各种杂质碎末,使茶汤的色泽表现得更清透明亮,并且口感更润滑。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将泡茶水温调节至目标水温90度的泡茶器具,基于上述实施例一,采用底部凸起38标记的水量为80ml,容积为620ml的茶壶,如图 3a-3b所示。
目标水温90度的泡茶器具适用于中发酵的乌龙茶、红茶,实现该功能的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在使用茶壶时第一个步骤为注入常温水,注水时使用者通过观察,倒入的常温水的水位与茶壶内底部凸起38处的最高点相切即可停止注水;再放置装有茶叶的茶隔34,并直接将100度的沸水通过茶叶和茶隔34注入壶内,当常温水与沸水混合后,此时能使刚好调节目标水温90度。
如图4c所示,茶隔34的网孔的孔径为35-40目,能使茶叶的味道通过细密的网孔释放到茶汤内,有效地过滤茶汤中残留的各种杂质碎末,使茶汤的色泽表现得更清透明亮,并且口感更润滑。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具的茶隔的外沿搭扣在壶身开口处的内沿上,所述茶隔有着精准的内外径与壶身开口处的内沿精密契合,避免摇晃碰撞。
壶嘴高于壶身,且壶嘴的嘴口与竖直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45度至50度,使壶嘴出水时,茶汤能拉出一条利落的水线,并避免出水和收水时茶汤四溅,保持壶身及桌面干爽。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泡茶器具增设用于保留茶汤香气的茶杯,其中包括一号茶杯、二号茶杯、三号茶杯、四号茶杯、五号茶杯;
如图6a所示,一号茶杯的杯体下端呈球状,杯口内径小于杯体下端最大内径,杯体的上端与下端的连接处由杯体外部向杯体内部凹陷,所形成的最小内径小于杯口内径,杯体底部向内部凹陷,适用于深焙茶、高发酵的乌龙茶,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6.5cm,所述杯体下部分的最大内径为7.2cm;
如图6b所示,二号茶杯的杯体呈喇叭状,杯体侧壁为弧形,杯体内径由底部向杯口增大,杯体底部向内部凹陷,适用于普洱新茶(生茶)、轻发酵的乌龙茶、绿茶、白茶、黄茶,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7.7cm;
如图6c所示,三号茶杯的杯体呈喇叭状,杯体侧壁为直线形,杯体内径由底部向杯口增大,杯体底部向内部凹陷,适用于陈年普洱(生茶)、普洱(熟茶),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7.3cm;
如图6d所示,四号茶杯的杯体呈喇叭状,杯体侧壁为弧形杯体侧壁为弧形,杯体内径由底部向杯口增大,杯体底部向内部凹陷,适用于红茶、发酵的乌龙茶,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9cm;
如图6e所示,五号茶杯的杯体外形与四号茶杯的杯体外形一致,在五号茶杯的杯体侧壁设有一个手柄,适用于红茶、发酵的乌龙茶,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的内径为9cm;
更优选地,二号茶杯的杯口内径大于三号茶杯的杯口内径,四号茶杯的杯口内径大于二号茶杯的杯口内径,五号茶杯的杯口内径等于四号茶杯杯口内径。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泡茶器具还增设用于放置茶杯的茶杯底托,如图11所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节泡茶水温的茶壶,所述茶壶包括壶身、壶嘴、壶盖和手柄,壶嘴设在壶身的一侧,手柄设在与壶嘴相对的壶身的另一侧,壶盖密封扣合在壶身顶部的开口处;
壶身的底部自底部向壶身内凹陷,在壶身内形成一个凸起,壶身底部外表面形成凹陷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壶嘴与壶身中空连通且壶嘴的高度大于壶身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壶盖的下端伸出一个圆柱状的盖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壶盖顶部朝向壶身的表面,设有一个向上的弧顶,所述弧顶内部表面的截面为抛物线y=-px2,p为>0的实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壶身内凸起的高度与壶身高度的比例范围是1:2-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茶隔的开口端设有外翻的外沿,所述壶身的开口处向内设有内沿,所述外沿搭扣在内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茶隔的高度小于壶身内底部凸起最高点到壶身开口处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壶盖高度与壶身高度的比例范围是1:2-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器具还包括用于取放茶隔的茶隔夹,所述茶隔夹为弹性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端的两端部设有向外侧弯曲形成的挂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的嘴口与竖直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45度至50度。
CN201921881020.9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Active CN211483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1020.9U CN211483894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1020.9U CN211483894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3894U true CN211483894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8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1020.9U Active CN211483894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3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4448B2 (en) Beverage dispenser
US20200352367A1 (en) Tea Bag Holder
CN211483894U (zh) 一种具有精准调节泡茶水温功能的泡茶器具
CN212066382U (zh) 一种泡茶器具
CN211722646U (zh) 一种便携旅行茶具
CN207754955U (zh) 多用途保温杯
US20160045058A1 (en) Container having filter
CN211533768U (zh) 一种带倒立把手的倒流壶
CN203195259U (zh) 饮茶器具
CN111317330A (zh) 多功能杯套
CN205947570U (zh) 杯子
CN213993184U (zh) 一种美观且具有防烫功能的茶盖碗
CN209826122U (zh) 一种高实用性组合冲泡器
CN215604981U (zh) 一种防溢陶瓷烧水壶
CN201675593U (zh) 可控制茶汤浓淡度的便利水杯
CN216569550U (zh) 一种冲泡器
CN208550888U (zh) 一种具有茶叶过滤功能的陶瓷茶碗
CN208030843U (zh) 一种滑移式半自动茶具
CN218515546U (zh) 一种茶杯
CN212606425U (zh) 一种一次性纸浆制杯子
CN210276727U (zh) 一种防烫茶具
CN213308860U (zh) 一种陶瓷泡茶套件
CN210810327U (zh) 一种易清洁便携式珠光彩茶具结构
JP3047470U (ja) 注ぎ口が2箇所に付いた急須状容器
CN208447146U (zh) 一种多功能陶制泡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