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0373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0373U
CN211480373U CN202020232031.0U CN202020232031U CN211480373U CN 211480373 U CN211480373 U CN 211480373U CN 202020232031 U CN202020232031 U CN 202020232031U CN 211480373 U CN211480373 U CN 211480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e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ductive terminals
protruding
conductiv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20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敏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20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0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0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0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组导电端子、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突出于所述基部前侧的舌板,每根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表面的接触部、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位于其后端以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板上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收容空间,所述舌板突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焊接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暴露于所述基部外,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遮罩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较佳的抗干扰性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传统的USB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然而当传统电连接器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时,其导电端子后侧的焊接部会突露出绝缘本体及遮蔽壳体以便于焊接至电路板,从而致电连接器抗电磁干扰的性能较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组导电端子、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突出于所述基部前侧的舌板,每根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表面的接触部、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位于其后端以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板上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收容空间,所述舌板突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焊接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暴露于所述基部外,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遮罩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顶壁、底壁及将所述顶壁和底壁相连的一对侧壁,所述顶壁及侧壁向后延伸以使其后端面均位于所述底壁的后端面后方,所述焊接部至少部分突设于所述底壁的后端面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壁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定位槽,所述基部具有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并向前插入相应定位槽内的一对定位凸部,于前后方向上,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底壁的后端面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具有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部,所述一对延伸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焊接部至少部分突露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后侧,且所述焊接部的后端面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后端面前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根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上且呈弯曲状的第一接触部,每根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上且呈平直状的第二接触部,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数量为四根,第二导电端子的数量为五根且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根中导电端子及对称设置于该中导电端子两侧的两对外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导电端子的固定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且位于相应侧的一对外导电端子的固定部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具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两个收容腔且将所述两个收容腔隔开的间隔部,所述两个收容腔位于所述间隔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中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埋设于所述间隔部内,每一所述收容腔内暴露有一对第一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还具有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前端设置且自所述连接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一侧撕裂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底壁均设置有一对弹性臂,每一所述弹性臂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开设有一对缺槽,每一所述弹性臂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第二突出部均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内部突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弹性臂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前段及位于其后侧且沿自前向后的方向呈渐宽状的后段,所述第一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前段,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后段,且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形状及结构不同。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焊接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遮罩范围内,从而使得遮蔽壳体能对导电端子进行良好的遮蔽,进而防止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至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组装图。
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至少一组导电端子2、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的遮蔽壳体3。
请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基部11及突出于所述基部11前侧的舌板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舌板12自所述基部11的前端面一体地向前延伸形成,且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舌板12的上、下表面均位于所述基部11的上、下表面之间。
所述基部11具有主体部112及自所述主体部112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部113,所述一对延伸部113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2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
另外,所述基部11还具有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定位凸部114,所述一对定位凸部114沿横向方向向外突设于所述基部11的两侧,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定位凸部114的后表面与所述延伸部113的后表面共面。
所述舌板12具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两个收容腔121且将所述两个收容腔121隔开的间隔部122,所述两个收容腔121位于所述间隔部122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
请参图2至图7所示,每根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12表面的接触部2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固定部22及位于其后端以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板上的焊接部23,所述焊接部23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暴露于所述基部11外,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遮蔽壳体3的遮罩范围内,也即,从电连接器100的侧方及上方来看,所述焊接部23均未向外暴露,从而使得遮蔽壳体3能对导电端子2进行良好的遮蔽,可吸收外界电磁波,也可抑制自身的电磁波,进而实现防止电磁干扰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23至少部分突露于所述主体部112的后端面后侧,以便焊接于外部电路板上;且所述焊接部23的后端面位于所述延伸部113的后端面前侧,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23的后端面也可与所述延伸部113的后端面共面,只要不向后超出所述延伸部113的后端面即可。
同时,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一组第一导电端子2a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2b,每根第一导电端子2a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12上且呈弯曲状的第一接触部21a,每根第二导电端子2b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12上且呈平直状的第二接触部21b,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部21b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a前方,如此,通过第二导电端子2b来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a的数量为四根,第二导电端子2b的数量为五根且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根中导电端子201及对称设置于该中导电端子201两侧的两对外导电端子20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a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导电端子201的固定部22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且位于相应侧的一对外导电端子202的固定部22的内侧。
所述中导电端子201的固定部22埋设于所述间隔部122内,每一所述收容腔121内暴露有一对第一接触部21a。
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a还具有将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a相连的连接部24,所述连接部24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21a靠近所述连接部24的前端设置且自所述连接部24于横向方向上的一侧撕裂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21a偏置于所述连接部24在横向方向上的一侧。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b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且所述绝缘本体1的舌板12上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若干通孔123,所述通孔123与第二导电端子2b中的各导电端子2对应设置以将所述导电端子2部分地向外暴露。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一排所述通孔123靠近所述舌板12的前端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b的第二接触部21b对应暴露于所述通孔123处。
所述遮蔽壳体3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收容空间30,所述舌板12突露于所述收容空间30内。具体地,所述遮蔽壳体3具有顶壁31、底壁32及将所述顶壁31和底壁32相连的一对侧壁34,所述顶壁31、底壁32及一对侧壁34相连形成所述收容空间30。所述顶壁31及侧壁34向后延伸以使其后端面均位于所述底壁32的后端面320后方,同时,所述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至少部分突设于所述底壁32的后端面320后侧。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侧壁34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定位槽341,所述基部11的一对定位凸部114向前插入相应定位槽341内,于前后方向上,所述定位槽341位于所述底壁32的后端面320后侧,也即,形成所述定位槽341的前槽壁3410位于所述所述底壁32的后端面320的后侧。
所述遮蔽壳体3的顶、底壁31、32均设置有一对弹性臂301,每一所述弹性臂301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开设有一对缺槽302,每一所述弹性臂301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3011和第二突出部3012,所述第一、第二突出部3011、3012均朝向所述收容空间30内部突伸形成,以分别在前部和后部抵接对接连接器。
每一所述弹性臂301具有位于前侧的前段3013及位于后侧且沿自前向后的方向呈渐宽状的后段3014,所述第一突出部3011形成于所述前段3013,所述第二突出部3012形成于所述后段3014,且所述第一突出部3011和所述第二突出部3012形状及结构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3011呈朝向收容空间30内突伸的V形结构,所述第二突出部3012为朝向收容空间30内突出形成的圆形凸包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遮蔽壳体3还具有用以与外部电路板卡合固定的若干固定脚35,以便稳定地与外部电路板连接。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固定脚35自所述侧壁34撕破形成。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焊接部23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遮蔽壳体3的遮罩范围内,从而使得遮蔽壳体3能对导电端子2进行良好的遮蔽,进而防止电磁干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组导电端子、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突出于所述基部前侧的舌板,每根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表面的接触部、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位于其后端以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板上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收容空间,所述舌板突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暴露于所述基部外,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遮罩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顶壁、底壁及将所述顶壁和底壁相连的一对侧壁,所述顶壁及侧壁向后延伸以使其后端面均位于所述底壁的后端面后方,所述焊接部至少部分突设于所述底壁的后端面后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定位槽,所述基部具有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并向前插入相应定位槽内的一对定位凸部,于前后方向上,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底壁的后端面后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具有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部,所述一对延伸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焊接部至少部分突露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后侧,且所述焊接部的后端面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后端面前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根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上且呈弯曲状的第一接触部,每根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突露于所述舌板上且呈平直状的第二接触部,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数量为四根,第二导电端子的数量为五根且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根中导电端子及对称设置于该中导电端子两侧的两对外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导电端子的固定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且位于相应侧的一对外导电端子的固定部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具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两个收容腔且将所述两个收容腔隔开的间隔部,所述两个收容腔位于所述间隔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中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埋设于所述间隔部内,每一所述收容腔内暴露有一对第一接触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还具有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前端设置且自所述连接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一侧撕裂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底壁均设置有一对弹性臂,每一所述弹性臂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开设有一对缺槽,每一所述弹性臂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第二突出部均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内部突伸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臂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前段及位于其后侧且沿自前向后的方向呈渐宽状的后段,所述第一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前段,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后段,且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形状及结构不同。
CN202020232031.0U 2020-02-28 2020-02-28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1480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2031.0U CN211480373U (zh) 2020-02-28 2020-02-2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2031.0U CN211480373U (zh) 2020-02-28 2020-02-2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0373U true CN211480373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2031.0U Active CN211480373U (zh) 2020-02-28 2020-02-2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0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6930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009338B (zh) 电连接器
JP3680027B2 (ja) 耐磨耗性係合手段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US7008267B2 (en) Shielded board-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50255905A1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09410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hield members
US8337247B2 (en) Powe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lic shell
US20090215315A1 (en) Power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110854572B (zh) 连接器
US2013033768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US6749463B1 (en) Shield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961031B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20100297878A1 (en) Cable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gounding means
CN1070398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4505831U (zh) 电连接器
CN214478259U (zh) 电连接器
CN217387647U (zh) 电连接器
CN211480373U (zh) 电连接器
US6371810B1 (en) Shielded connector arrangement having inner and outer shells
CN209747832U (zh) 高速连接器
CN106961034B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9981537U (zh) 电连接器
CN209981590U (zh) 电连接器
CN210723448U (zh) 电连接器
US2023017893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hree metal shells joined togeth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