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4502U - 卡线结构及塔扇 - Google Patents

卡线结构及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4502U
CN211474502U CN201922456296.9U CN201922456296U CN211474502U CN 211474502 U CN211474502 U CN 211474502U CN 201922456296 U CN201922456296 U CN 201922456296U CN 211474502 U CN211474502 U CN 211474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long
hole
siz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62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余良
黄雪珍
刘哲
白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4562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4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4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45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线结构及塔扇,塔扇包括卡线结构、扇体及电源线。使用时,转动卡线结构,使得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与扇体上的配合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相对应,卡接部穿过配合孔,转动部插设于配合孔内。使转动部在配合孔内转动,并带动卡接部相对于配合孔转动,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对应于配合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由于配合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进而使得卡接部抵接于扇体形成有配合孔的内壁上。同时安装部与卡接部分别设置于转动部的相对两端上,使得安装部位于扇体的外侧,方便电源线等线路卡设于安装部的卡槽内。

Description

卡线结构及塔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线结构及塔扇。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电器设备在使用后,电器设备的电源线一般较长,经常散落在地面上。不仅造成电源线凌乱放置影响美观,同时,电源线散落在地面上,容易出现磨损或损坏,影响电源线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电源线的收纳的卡线结构及塔扇。
一种卡线结构,包括安装部、转动部及卡接部,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源线的卡槽,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相对的两端上,所述卡接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转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转动部朝向所述卡接部的方向相交;所述卡接部用于穿过配合孔,所述转动部能够在所述配合孔内转动。
上述卡线结构在使用时,转动卡线结构,使得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与配合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相对应,使得卡接部插设于配合孔内。进一步使得转动部插设于配合孔内,卡接部穿过配合孔。使转动部在配合孔内转动,并带动卡接部相对于配合孔转动,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对应于配合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使卡接部抵接于形成有配合孔的内壁上,避免了卡接部脱离配合孔。同时安装部与卡接部分别设置于转动部的相对两端上,使得安装部位于形成配合孔的内壁的外侧,方便电源线等线路卡设于安装部的卡槽内,实现电源线或其他线路的收集。上述卡线结构的安装过程方便,只需将卡接部穿过配合孔并转动,即可安装卡线结构。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为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条形结构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一端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部另一端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入口,所述卡入口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卡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能够沿竖直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所述转动部及所述卡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塔扇,包括:
如上所述的卡线结构;及
扇体,形成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配合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卡接部能够伸入所述配合孔内,所述转动部能够在所述配合孔内转动;及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扇体上,所述电源线能够卡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卡槽内。
上述塔扇在使用时,转动卡线结构,使得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与扇体上的配合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相对应,由于配合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使得卡接部能够插设于配合孔内。进一步使得转动部插设于配合孔内,卡接部穿过配合孔。使转动部在配合孔内转动,并带动卡接部相对于配合孔转动,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对应于配合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由于配合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进而使得卡接部抵接于扇体形成有配合孔的内壁上,避免了卡接部脱离配合孔。同时安装部与卡接部分别设置于转动部的相对两端上,使得安装部位于扇体的外侧,方便电源线等线路卡设于安装部的卡槽内,实现电源线或其他线路在扇体上的收集。上述卡线结构在扇体上的安装过程方便,只需将卡接部穿过配合孔并转动,即可将卡线结构安装在扇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体上形成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孔形成为所述配合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包括线体及插头,所述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扇体上,所述线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头,所述线体靠近所述插头的部分能够卡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卡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塔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卡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省略电源线的塔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塔扇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塔扇,100、卡线结构,110、安装部,112、卡槽,114、安装孔,116、卡入口,120、转动部,130、卡接部,200、扇体,210、配合孔,220、排风孔,300、电源线,310、线体,320、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塔扇10,包括卡线结构100、扇体200及电源线300。卡线结构100包括安装部110、转动部120及卡接部130,安装部110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源线300的卡槽112。安装部110与卡接部130分别设置于转动部120相背对的两端上,卡接部130沿第一方向a的尺寸小于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大于转动部12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其中,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均与转动部120朝向卡接部130的方向相交。
扇体200上形成有配合孔210,配合孔210沿第一方向a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配合孔21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小于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卡接部130能够伸入配合孔210,转动部120能够在配合孔210内转动。电源线300的一端连接于扇体200上,电源线300能够卡设于安装部110的卡槽112内。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上述塔扇10在使用时,转动卡线结构100,使得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与扇体200上的配合孔210沿第一方向a的尺寸相对应,由于配合孔210沿第一方向a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使得卡接部130能够插设于配合孔210内。进一步使得转动部120插设于配合孔210内,卡接部130穿过配合孔210。使转动部120在配合孔210内转动,并带动卡接部130相对于配合孔210转动,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对应于配合孔21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由于配合孔21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小于卡接部13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进而使得卡接部130抵接于扇体200形成有配合孔210的内壁上,避免了卡接部130脱离配合孔210。同时安装部110与卡接部130分别设置于转动部120的相对两端上,使得安装部110位于扇体200的外侧,方便电源线300等线路卡设于安装部110的卡槽112内,实现电源线300或其他线路在扇体200上的收集。上述卡线结构100在扇体200上的安装过程方便,只需将卡接部130穿过配合孔210并转动,即可将卡线结构100安装在扇体200上。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垂直。当卡接部130插设于配合孔210内后,转动90°即可使得卡接部130有效卡设于形成配合孔210的内壁上。
具体地,卡接部130为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a,所述条形结构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b。卡接部130能够插设于配合孔210内,转动卡接部130能够使得卡接部130有效抵接于扇体200形成有配合孔210的内壁上。进一步地,配合孔210为条形孔结构,卡接部130的长度尺寸大于配合孔210的宽度尺寸方便卡接部130抵接于形成配合孔210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部120与卡接部130形成“鱼尾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为水平方向。当卡接部130穿过配合孔210后,转动卡接部130使得卡接部130能够抵接于扇体200形成有配合孔210的内壁上。同时转动部120穿设于配合孔210内,第一方向a为水平方向,利用配合孔210位于水平方向的底壁有效支撑转动部120,进而支撑卡线结构100,提高卡线结构100安装在扇体200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二方向b为竖直方向,能够提高卡接部130能够抵接于扇体200形成有配合孔210的内壁上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还可以呈非直角设置。例如,卡接部130还可以为多边体结构,只要能够使得卡接部130穿过配合孔210,且转动卡接部130能够使得卡接部130抵接于形成有配合孔210的内壁上即可。
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均垂直于转动部120朝向卡接部130的方向。当卡接部130插设于配合孔210内时,方便转动部120进一步沿朝向卡接部130的方向进一步伸入到配合孔210内,进而方便卡接部130穿过配合孔210。
在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和/或第二方向b还可以与转动部120朝向卡接部130的方向呈非平角设置,只要能够方便转动部120穿设于配合孔210,且卡接部130穿过配合孔21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扇体200上形成有排风孔220,排风孔220形成为所述配合孔210。可以避免在扇体200上单独开设配合孔210,利用排风孔220即可实现卡线结构100的安装,进一步提高卡线结构100安装的便利性。
具体地,扇体200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排风孔220,进而能够将卡线结构100安装到不同的排风孔220内,以使卡线结构100能够安装于扇体200的不同位置上,以适应卡线位置的要求。
一实施例中,电源线300包括线体310及插头320,线体310的一端连接于扇体200上,线体310的另一端连接于插头320,线体310靠近插头320的部分能够卡设于安装部110的卡槽112内。电源线300插头320的重量较重,将线体310靠近插头320的部分卡设于卡槽112内,能够避免由于插头320的重力作用,导致线体310由卡槽112内脱离。将线体310靠近插头320的部分卡设于卡槽112内,能够保持插头320在卡线结构100上卡设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源线300卡设于卡槽112内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10一端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部110另一端的安装孔114,安装部110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入口116,卡入口116与安装孔114相连通形成所述卡槽112,卡入口116的宽度小于安装孔114的直径。通过开设安装孔114,方便电源线300的穿设,通过卡入口116方便电源线300卡入安装孔114内。
具体地,卡入口116开设于安装部110背向于转动部120的一侧上。方便电源线300由卡入口116卡设于安装孔114,避免扇体200等其他结构对卡入口116形成阻挡。
可选地,安装孔114的轴线方向能够沿竖直方向设置。当电源线300线体310部分卡设于安装孔114内后,由于线体310的重力,使得电源线300能够呈竖直方向设置,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电源线300设置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1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大于卡接部130沿第一方向a的尺寸。具体地,安装部11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大于配合孔210沿第二方向b的尺寸。当卡接部130卡设于开设有配合孔210的内壁上时,能够避免安装部110伸入配合孔210,保证电源线300卡设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卡线结构100在塔扇10上设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0、转动部120及所述卡接部130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卡线结构100的稳定性,降低安装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10与卡接部130还可以通过胶结、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分别连接与转动部120的相对两端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卡线结构10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收纳电源线300或其他线路的电器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转动部及卡接部,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源线的卡槽,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相对的两端上,所述卡接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转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转动部朝向所述卡接部的方向相交;所述卡接部用于穿过配合孔,所述转动部能够在所述配合孔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条形结构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一端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部另一端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入口,所述卡入口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卡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能够沿竖直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所述转动部及所述卡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8.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卡线结构;
扇体,形成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配合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卡接部能够伸入所述配合孔内,所述转动部能够在所述配合孔内转动;及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扇体上,所述电源线能够卡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体上形成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孔形成为所述配合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包括线体及插头,所述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扇体上,所述线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头,所述线体靠近所述插头的部分能够卡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卡槽内。
CN201922456296.9U 2019-12-30 2019-12-30 卡线结构及塔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4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296.9U CN211474502U (zh) 2019-12-30 2019-12-30 卡线结构及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296.9U CN211474502U (zh) 2019-12-30 2019-12-30 卡线结构及塔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4502U true CN211474502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629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4502U (zh) 2019-12-30 2019-12-30 卡线结构及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4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4005207B1 (pt) Conector elétrico
US9812822B2 (en) Push wire connector having a spring biasing member
US20170204995A1 (en) Connectable Cable Organizer
CN104798261A (zh) 具有应力释放装置的rj45插头
JP2019519898A (ja) 電気的に導通する接続を形成する装置
CN211474502U (zh) 卡线结构及塔扇
WO2022179166A1 (zh)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电器箱体
CN212905598U (zh) 一种用于户外的快速防水接头
KR101744660B1 (ko) 컷아우트스위치의 상하 접속부 배전선로 연결체
CN204927592U (zh) 线夹、接线盒用插头和接线盒
KR20060085801A (ko) 세탁기의 파워코드 고정장치
CN208272744U (zh) 电机接线结构及电机
CN210006981U (zh) 一种发电机线束连接头
CN208158255U (zh) 电机
CN217306815U (zh) 固定座及电源连接装置
CN217741422U (zh) 接头支架、定子组件、电机及压缩机
CN220439976U (zh) 一种户外用电缆连接器
KR200443657Y1 (ko) 와이어 하네스 프로텍터
CN214038875U (zh) 一种叶片限制结构及空调器
CN110289531A (zh) 一种母线槽的柔性电源连接器
CN217469055U (zh) 一种高耐磨的风力发电机滑环
CN215869888U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108696027A (zh) 电机接线结构及电机
CN202586011U (zh) 一种可旋转式插头
CN205016768U (zh) 外接导线固定结构及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