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4103U -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 Google Patents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4103U
CN211474103U CN202020178840.8U CN202020178840U CN211474103U CN 211474103 U CN211474103 U CN 211474103U CN 202020178840 U CN202020178840 U CN 202020178840U CN 211474103 U CN211474103 U CN 211474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lock
semicircular
semicircular tub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88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炜
韩宾
孟志峰
李诚慧
蔡小聪
陈林
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788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4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4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41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包括读数仪和通过导线与读数仪电性连接的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上活动套设有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对称设置,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构成一个圆形管,所述第一半圆形管的内壁和第二半圆形管的内壁上均粘接固定有半圆形橡胶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在检测探头使用完成后对其进行遮挡防护,防止检测探头长时间暴露在外出现被误碰造成损坏的风险,同时避免了检测探头长时间暴露在外灰尘进入到检测探头内的现象,有利于使用。

Description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随钻测斜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处于高含水、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利用水平井挖掘油田检测剩余油量成为一项重要工艺措施,水平井钻井技术、装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日趋完善,随钻测量技术也随之提高,现有的大都通过随钻测斜仪对半径、中半径、短半径和超短半径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进行测量,现有的随钻测斜仪大都由读数仪、导线和检测探头等组成,工作人员将检测探头通过导线下放至水平井内进行测量。
但是现有的随钻测斜仪用检测探头大都不具备保护的功能,当检测探头使用完成后,大都直接暴露在外,在移动或者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与其他物体碰撞造成损坏的风险,检测探头长时间暴露在外,灰尘容易进入到检测探头内,造成检测探头损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包括读数仪和通过导线与读数仪电性连接的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上活动套设有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对称设置,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构成一个圆形管,所述第一半圆形管的内壁和第二半圆形管的内壁上均粘接固定有半圆形橡胶垫,检测探头的外侧与半圆形橡胶垫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第一半圆形管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块,第二半圆形管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块,第二块靠近第一块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块靠近第二块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远离第一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卡槽内,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卡装,第二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两个竖杆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L形卡杆,L形卡杆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块外,L形卡杆的底部与第一矩形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竖杆上,第一块靠近第二块的一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三角槽,三角槽的顶部内壁设置为倾斜面,三角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二卡槽,L形卡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卡槽内并嵌套有滚珠,L形卡杆与第二卡槽相卡装,L形卡杆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L形拉杆,滚珠与三角槽的倾斜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形管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一半圆形孔,第二半圆形管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二半圆形孔,第一半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构成一个圆孔,圆孔的侧壁与导线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L形卡杆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侧与第一卡槽的侧壁活动接触,卡块远离第一块的一侧与第一卡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L形卡杆的外侧与第二卡槽的侧壁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L形卡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三角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读数仪、检测探头、第一半圆形管、第二半圆形管、半圆形橡胶垫、第一块、第二块、第一卡槽、卡块、第一矩形孔、竖杆、L形卡杆、弹簧、三角槽、第二卡槽和L形拉杆相配合,需要将检测探头取出使用时,握住第一半圆形管然后向下拉动L形拉杆带动L形卡杆在两个竖杆上向下移动并对弹簧进行压缩,L形卡杆带动滚珠与第二卡槽相分离,紧接着向右移动L形拉杆通过L形卡杆带动两个竖杆向右移动,竖杆通过第二块带动第二半圆形管向右移动并与第一半圆形管分离,便可以将检测探头取出进行使用,当检测探头使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防护时,将检测探头放入至第一半圆形管内,握住第二半圆形管将第一卡槽与卡块相对齐,紧接着向左移动第二半圆形管通过第二块带动两个竖杆移动,两个竖杆通过L形卡杆带动滚珠在三角槽的倾斜面上滚动并产生挤压力,滚珠带动L形卡杆在两个竖杆上向下滑动并对弹簧进行压缩,当L形卡杆与第二卡槽相对齐时,弹簧弹力复位通过L形卡杆带动滚珠移动至第二卡槽内,使得第一半圆形管和第二半圆形管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在检测探头使用完成后对其进行遮挡防护,防止检测探头长时间暴露在外出现被误碰造成损坏的风险,同时避免了检测探头长时间暴露在外灰尘进入到检测探头内的现象,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测探头、第一半圆形管、第二半圆形管和半圆形橡胶垫的连接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读数仪、2检测探头、3第一半圆形管、4第二半圆形管、5半圆形橡胶垫、6第一块、7第二块、8第一卡槽、9卡块、10第一矩形孔、11竖杆、12L形卡杆、13弹簧、14三角槽、15第二卡槽、16L形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包括读数仪1和通过导线与读数仪1电性连接的检测探头2,检测探头2上活动套设有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对称设置,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构成一个圆形管,第一半圆形管3的内壁和第二半圆形管4的内壁上均粘接固定有半圆形橡胶垫5,检测探头2的外侧与半圆形橡胶垫5的内壁活动接触,第一半圆形管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块6,第二半圆形管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块7,第二块7靠近第一块6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8,第一块6靠近第二块7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9,卡块9远离第一块6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卡槽8内,卡块9与第一卡槽8相卡装,第二块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10,第一矩形孔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11,两个竖杆11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L形卡杆12,L形卡杆12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块7外,L形卡杆12的底部与第一矩形孔10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3,弹簧13活动套设在对应的竖杆11上,第一块6靠近第二块7的一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三角槽14,三角槽14的顶部内壁设置为倾斜面,三角槽14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二卡槽15,L形卡杆12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卡槽15内并嵌套有滚珠,L形卡杆12与第二卡槽15相卡装,L形卡杆12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L形拉杆16,滚珠与三角槽14的倾斜面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在检测探头2使用完成后对其进行遮挡防护,防止检测探头2长时间暴露在外出现被误碰造成损坏的风险,同时避免了检测探头2长时间暴露在外灰尘进入到检测探头2内的现象,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半圆形管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一半圆形孔,第二半圆形管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二半圆形孔,第一半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构成一个圆孔,圆孔的侧壁与导线的外侧活动接触,L形卡杆1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卡块9的外侧与第一卡槽8的侧壁活动接触,卡块9远离第一块6的一侧与第一卡槽8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L形卡杆12的外侧与第二卡槽15的侧壁活动接触,L形卡杆1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三角槽14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在检测探头2使用完成后对其进行遮挡防护,防止检测探头2长时间暴露在外出现被误碰造成损坏的风险,同时避免了检测探头2长时间暴露在外灰尘进入到检测探头2内的现象,有利于使用。
工作原理:此时检测探头2位于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构成的一个圆形管内,需要将检测探头2取出使用时,握住第一半圆形管3然后向下拉动L形拉杆16,L形拉杆16带动L形卡杆12向下移动,L形卡杆12在两个竖杆11上向下移动并对弹簧13进行压缩,L形卡杆12带动滚珠与第二卡槽15相分离,紧接着向右移动L形拉杆16,L形拉杆16带动L形卡杆12向右移动,在第二矩形孔的作用下,L形卡杆12带动两个竖杆11向右移动,竖杆11带动第二块7移动,第二块7带动第一卡槽8移动,第一卡槽8与卡块9相分离,第二块7带动第二半圆形管4向右移动并与第一半圆形管3分离,便可以将检测探头2取出进行使用,当检测探头2使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防护时,将检测探头2放入至第一半圆形管3内,握住第二半圆形管4将第一卡槽8与卡块9相对齐,紧接着向左移动第二半圆形管4,第二半圆形管4带动第二块7移动,第二块7带动第一卡槽8移动,使得卡块9与第一卡槽8相卡装,第二块7带动两个竖杆11移动,竖杆11带动L形卡杆12移动,L形卡杆12与三角槽14的倾斜面相接触,继续移动第二半圆形管4,使得L形卡杆12带动滚珠在三角槽14的倾斜面上滚动并产生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滚珠带动L形卡杆12向下移动,L形卡杆12在两个竖杆11上向下滑动并对弹簧13进行压缩,当L形卡杆12与第二卡槽15相对齐时,此时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弹力带动L形卡杆12向上移动,L形卡杆12带动滚珠移动至第二卡槽15内,L形卡杆12与第二卡槽15相卡装,使得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被固定。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包括读数仪(1)和通过导线与读数仪(1)电性连接的检测探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2)上活动套设有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对称设置,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第一半圆形管(3)和第二半圆形管(4)构成一个圆形管,所述第一半圆形管(3)的内壁和第二半圆形管(4)的内壁上均粘接固定有半圆形橡胶垫(5),检测探头(2)的外侧与半圆形橡胶垫(5)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第一半圆形管(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块(6),第二半圆形管(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块(7),第二块(7)靠近第一块(6)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8),第一块(6)靠近第二块(7)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9),卡块(9)远离第一块(6)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卡槽(8)内,卡块(9)与第一卡槽(8)相卡装,第二块(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10),第一矩形孔(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11),两个竖杆(11)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L形卡杆(12),L形卡杆(12)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块(7)外,L形卡杆(12)的底部与第一矩形孔(10)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3),弹簧(13)活动套设在对应的竖杆(11)上,第一块(6)靠近第二块(7)的一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三角槽(14),三角槽(14)的顶部内壁设置为倾斜面,三角槽(14)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二卡槽(15),L形卡杆(12)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卡槽(15)内并嵌套有滚珠,L形卡杆(12)与第二卡槽(15)相卡装,L形卡杆(12)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L形拉杆(16),滚珠与三角槽(14)的倾斜面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管(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一半圆形孔,第二半圆形管(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二半圆形孔,第一半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构成一个圆孔,圆孔的侧壁与导线的外侧活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卡杆(1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9)的外侧与第一卡槽(8)的侧壁活动接触,卡块(9)远离第一块(6)的一侧与第一卡槽(8)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卡杆(12)的外侧与第二卡槽(15)的侧壁活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卡杆(1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三角槽(14)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
CN202020178840.8U 2020-02-18 2020-02-18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4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8840.8U CN211474103U (zh) 2020-02-18 2020-02-18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8840.8U CN211474103U (zh) 2020-02-18 2020-02-18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4103U true CN211474103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4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884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4103U (zh) 2020-02-18 2020-02-18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4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6012A (zh) 一种测量仪器刻度激光标刻系统
CN107390013A (zh) 一种便携式漏电安全检测装置
CN211474103U (zh) 超短半径水平井有线随钻测斜仪
CN206601468U (zh) 接触供电测试装置
CN109541270B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电气故障诊断仪
CN108828495A (zh) 一种电力仪表检测装置
CN108005565B (zh) 一种建筑监测扶梯
CN116660037A (zh) 一种拖链检测用的拉力测试仪
CN217237071U (zh) 一种推拉力测试机传感器测试机构
CN108598805B (zh) 一种防止挤压变形的密封型承荷探测电缆
CN215263018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渗漏检测定位装置
CN209879932U (zh) 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装置
CN212321604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具有保护装置的土壤水分速测仪
CN21060315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装置
CN210119523U (zh) 一种测量方便的电阻测试仪
CN20987896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漏电检测装置
CN218724927U (zh) 一种连接器测试用插拔力测试机
CN217191404U (zh) 一种声测管通管设备
CN216669648U (zh) 一种粉尘采样器
CN220471390U (zh) 一种管道渗漏排查快速定位装置
CN217443250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超声波钢轨探伤系统
CN216386270U (zh) 一种连接器耐久性试验装置
CN21422417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节能检测装置
CN212253968U (zh) 一种钢结构水平度检测装置
CN212917094U (zh) 一种用于钢管生产的矫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