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7484U -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7484U
CN211457484U CN201921964358.0U CN201921964358U CN211457484U CN 211457484 U CN211457484 U CN 211457484U CN 201921964358 U CN201921964358 U CN 201921964358U CN 211457484 U CN211457484 U CN 211457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ooling
heat
defectoscop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43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iuke Spectr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iuke Spectr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iuke Spectr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iuke Spectr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43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7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7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7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开设有收纳孔,收纳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小型行走轮,小型行走轮的顶面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底面,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的内部,螺纹套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面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管与散热筒之间的组装连接,在冷却液箱、吸水管和小型水泵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水冷结构,可对放置在散热筒内部的探伤机进行全方位冷却,加快探伤机的散热冷却的效率,缩短其冷却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散热筒的顶部活动套接的散热风扇,配合探伤机内部自身的散热器,可进一步提高探伤机内部热量散出速率,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管系便携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主要是由高压管头、控制器、以及低压连线组成,其中高压管头是由内置于密封金属管筒内的陶瓷X射线管以及高变压器构成,金属管筒被抽成真空并填充有SF60气体以保持绝缘,在金属管筒的尾端设有散热片以及换热扇。
目前,便携式陶瓷管工业X射线探伤机在使用中主要以间歇方式工作,缓冲时间与工作时间比例为一比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探伤机的X射线陶瓷管在工作时极易产生高温,而便携式探伤机受到其自身结构制约,所携带的散热装置结构单一、散热性能差,探伤机恢复到正常使用的温度的作业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具备对探伤机整体快速散热、使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兼具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开设有收纳孔,所述收纳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小型行走轮,所述小型行走轮的顶面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底面,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的内部,所述螺纹套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面两端,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冷却液箱的底面,所述冷却液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液箱的内部,所述小型水泵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固定套接在散热筒的外侧,所述散热筒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套接在保温壳体的内部,所述保温壳体的底部外侧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散热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探伤机,所述散热筒的顶部内侧活动套接在活动盖的底面,所述活动盖的底面活动连接在保温壳体的顶面,所述活动盖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冷却液箱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冷却液箱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保温壳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把手。
精选的,所述散热筒内部开设的冷却型腔深度值大于探伤机的高度值,且散热筒的底面开设有通孔。
精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外形为螺旋状,且冷却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冷却液箱的底部一侧。
精选的,所述活动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罩,且活动盖底面的过滤罩固定套接在散热风扇的底部。
精选的,所述把手的底部两端固定套接有固定轴,且把手底部的固定轴活动套接在保温壳体的顶部。
精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收纳孔,且收纳孔的深度值大于小型行走轮的高度值。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管与散热筒之间的组装连接,在冷却液箱、吸水管和小型水泵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水冷结构,可对放置在散热筒内部的探伤机进行全方位冷却,加快探伤机的散热冷却的效率,缩短其冷却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散热筒的顶部活动套接的散热风扇,配合探伤机内部自身的散热器,可进一步提高探伤机内部热量散出速率,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孔、小型行走轮和螺纹杆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可将小型行走轮活动收放在底座的内部,进而使得装置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兼具,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并且保温壳体顶部的把手可再增加一种整体装置的小范围的移动方式,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冷却筒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活动盖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活动盖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收纳孔;3、小型行走轮;4、螺纹杆;5、螺纹套;6、冷却液箱;7、固定板;8、小型水泵;9、吸水管;10、冷却管;11、散热筒;12、支撑块;13、保温壳体;14、通气孔;15、探伤机;16、活动盖;17、散热风扇;18、进水口;19、出水口;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两端开设有收纳孔2,收纳孔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小型行走轮3,小型行走轮3的顶面固定连接在螺纹杆4的底面,螺纹杆4的顶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套5的内部,螺纹套5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面两端,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冷却液箱6的底面,冷却液箱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小型水泵8,小型水泵8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吸水管9,吸水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液箱6的内部,小型水泵8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冷却管10,冷却管10固定套接在散热筒11的外侧,散热筒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支撑块12固定套接在保温壳体13的内部,保温壳体13的底部外侧开设有通气孔14,散热筒1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探伤机15,散热筒11的顶部内侧活动套接在活动盖16的底面,活动盖16的底面活动连接在保温壳体13的顶面,活动盖1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散热风扇17,冷却液箱6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18,冷却液箱6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9,保温壳体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把手20。
其中,散热筒11内部开设的冷却型腔深度值大于探伤机15的高度值,且散热筒11的底面开设有通孔,利用冷却管10与散热筒11之间的组装连接,在冷却液箱6、吸水管9和小型水泵8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水冷结构,可对放置在散热筒11内部的探伤机15进行全方位冷却,加快探伤机15的散热冷却的效率,缩短其冷却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冷却管10的外形为螺旋状,且冷却管10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冷却液箱6的底部一侧,通过冷却管10螺旋状外形设计,可增大冷却管10与散热筒11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筒11的冷却质量,进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对探伤机15进行高效率冷却散热。
其中,活动盖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罩,且活动盖16底面的过滤罩固定套接在散热风扇17的底部,利用散热风扇17配合探伤机15内部自身的散热器,可进一步提高探伤机15内部热量散出速率,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把手20的底部两端固定套接有固定轴,且把手20底部的固定轴活动套接在保温壳体13的顶部,利用把手20底部的固定轴,可使得把手20与保温壳体13活动连接,避免出现结构冲撞问题,提高装置的合理性,并且利用把手20可再增加一种整体装置的小范围的移动方式,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收纳孔2,且收纳孔2的深度值大于小型行走轮3的高度值,通过收纳孔2、小型行走轮3和螺纹杆4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可将小型行走轮3活动收放在底座1的内部,进而使得装置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兼具,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需要冷却的探伤机15放置在散热筒11的内部,然后将活动盖16的底部套接在散热筒11顶部内侧,启动活动盖16内部固定套接的散热风扇17,配合探伤机15自身的散热器,将热量通过散热筒11底部的通孔和保温壳体13底部外侧开设的通气孔14导出,加快探伤机15的冷却散热效率,再启动小型水泵8,通过吸水管9和冷却管10将冷却液箱6中的冷却液输送到散热筒11的外侧,降低散热筒11的内部的温度,对探伤机15进行全面冷却,进一步提高探伤机15的冷却散热效率,缩短探伤机15的缓冲时间,当整体装置需要移动时,拧转螺纹套5内部的螺纹杆4,将小型行走轮3从收纳孔2的伸出并接触地面后,便可以快速移动,若实际环境不适合使用小型行走轮3,也可拎起把手20移转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开设有收纳孔(2),所述收纳孔(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小型行走轮(3),所述小型行走轮(3)的顶面固定连接在螺纹杆(4)的底面,所述螺纹杆(4)的顶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套(5)的内部,所述螺纹套(5)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面两端,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冷却液箱(6)的底面,所述冷却液箱(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小型水泵(8),所述小型水泵(8)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吸水管(9),所述吸水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却液箱(6)的内部,所述小型水泵(8)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冷却管(10),所述冷却管(10)固定套接在散热筒(11)的外侧,所述散热筒(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固定套接在保温壳体(13)的内部,所述保温壳体(13)的底部外侧开设有通气孔(14),所述散热筒(1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探伤机(15),所述散热筒(11)的顶部内侧活动套接在活动盖(16)的底面,所述活动盖(16)的底面活动连接在保温壳体(13)的顶面,所述活动盖(1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散热风扇(17),所述冷却液箱(6)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18),所述冷却液箱(6)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9),所述保温壳体(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把手(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11)内部开设的冷却型腔深度值大于探伤机(15)的高度值,且散热筒(11)的底面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0)的外形为螺旋状,且冷却管(10)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冷却液箱(6)的底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罩,且活动盖(16)底面的过滤罩固定套接在散热风扇(17)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的底部两端固定套接有固定轴,且把手(20)底部的固定轴活动套接在保温壳体(13)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收纳孔(2),且收纳孔(2)的深度值大于小型行走轮(3)的高度值。
CN201921964358.0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Active CN211457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4358.0U CN211457484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4358.0U CN211457484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7484U true CN211457484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0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4358.0U Active CN211457484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7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6133U (zh) 一种辅助逆变器冷却的装置
CN106197109A (zh) 一种液冷均温板复合散热器
CN213341062U (zh) 一种用于激光熔覆光纤激光器的水冷设备
CN109945704A (zh) 多段板式热管及散热器
CN211457484U (zh) 一种探伤机用高效率散热装置
CN210725823U (zh) 一种相变散热器及散热系统
CN103811976B (zh) 一种脉冲式大功率激光器的散热装置及散热方法
CN104834363A (zh) 电脑cpu散热机箱
CN205069285U (zh) 一种油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CN206895115U (zh) 一种电子通讯设备的散热器
CN211828407U (zh) 高效降温油浸变压器
CN103953907A (zh) 一种led液冷散热系统及大功率led聚光灯
CN203940392U (zh) 一种led液冷散热系统及大功率led聚光灯
CN210298392U (zh) 一种复合散热系统
CN210952375U (zh) 一种真空烧结炉的炉体冷却水循环装置
CN104930890B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半导体酒柜
CN207118197U (zh) 脉络均热板及使用该均热板的电视机
CN216869256U (zh) 一种用于列管式冷却器的冷油器
CN216388901U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223198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散热装置
CN214614329U (zh) 一种空气制水装置
CN215182823U (zh) 一种照片互动墙装置
CN212928162U (zh) 一种热水泵的泵体散热装置
CN22045398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凝器
CN203719459U (zh) 一种双散热箱的上吹式空气交换冷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