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4648U -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4648U
CN211454648U CN202020603246.9U CN202020603246U CN211454648U CN 211454648 U CN211454648 U CN 211454648U CN 202020603246 U CN202020603246 U CN 202020603246U CN 211454648 U CN211454648 U CN 211454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ope
clamping
mark
counterfe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32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美
李慧颖
薛娟
巴海
苏建国
吕德东
樊庆亮
于示
邹燕
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Technology Inspection Center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Shengli Oilfield Testing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Technology Inspection Center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Shengli Oilfield Testing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Technology Inspection Center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Shengli Oilfield Testing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6032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4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4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4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壳体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壳体设有中空的内腔,壳体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壳体一侧设有标识槽,标识槽内卡接有标识壳;锁紧扣包括与按压部和卡接部,卡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卡接部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壳体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的凸块组,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与弹性片之间形成与卡绳孔对应的穿绳腔。其密封性好,防止标识损坏,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标识,具体涉及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背景技术
目前,一个计量仪器仪表会产生多个代码编号。制造企业在计量仪器仪表出厂时会编制了一个出厂编号;到了使用单位时,为管理方便,使用单位又会对该计量器具给予一个设备编号;而到了第三方检定机构时,鉴定机构又会对计量器具发放一个另外编号的检定证书。生产、流通、检定、维修各个环节都是各自为营,自行管理,信息难以打通,无法满足物联网发展的需要。现有仪表身份标识多为纸质二维码黏贴,破损或者沾染油污率达60%,一旦破损或者污染则无法读取信息将无法识别仪表身份,所以这种黏贴纸质二维码只适合新采购仪表,不适用与油田野外仪表身份标识。再者,计量管理岗、检定机构无法获取仪表基础数据库信息,重复录入工作量大。如果采用一种溯源标识,一旦标识损坏将造成数据丢失。一种标识也容易被伪造,例如:铅封用于计量设备的封锁,防止有人私自打开计量器具调整器具的精度。在实施铅封时,一般采用专用的铅封钳,钳上刻有防伪的图样,从铅封的钳印上判断铅封的真伪。由此可知,一般的铅封防伪能力是靠钳印实现的。就目前制造者能力而言,复制一把铅封钳是非常容易的,因此一般的铅封很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目前,社会上通过私自更换铅封而实施盗电、盗水、盗煤气、偷油的不法行为,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中国专利CN104169998B公开了一种安全铅封,这种安全铅封具有铅封脚以及与铅封脚相连的铅封头,铅封脚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凸起,而铅封头上设有至少一个止动夹板,每个止动夹板都通过至少一个铰链元件与铅封头可活动地相连。本发明同时涉及一种安全闭锁器,这种安全闭锁器具有第一闭锁部和第二闭锁部,第二闭锁部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第一闭锁部可来回运动,第一闭锁部具有容纳部,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铅封的铅封脚按以下方式啮合到该容纳部上:即在第二闭锁部位处于闭合位置时,安全铅封的至少一个止动夹板在第二闭锁部与第一闭锁部相反的侧边上至少局部地与第二闭锁部重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全容器,这种安全容器具有容器盆体、盖子和安全闭锁器,第一和第二闭锁部分别布置在容器盆体和盖子上。此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铅封的部件或整个铅封不会由于失效而从铅封的闭锁器上脱落。它在铅封失效之后能够阻止铅封闭锁器重新闭合。
中国专利CN203054035U公开了一种具有四重防窃功能的电表,包括底壳、上盖、尾盖和电表标牌;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一自断螺钉,自断螺钉将上盖紧固安装在底壳上;所述安装孔内自断螺钉的上方设置有铅封帽;所述安装孔的侧面设置有两个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内穿设有铅封线;所述铅封线位于铅封帽的上方;所述尾盖与上盖通过铰链可翻转的连接,上盖和尾盖扣设在底壳上;所述安装孔位于尾盖与底壳扣合后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尾盖与底壳之间通过铅封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四重防窃功能的电表通过设置自断螺钉、铅封帽、铅封线和铰链尾盖加铅封螺钉等实现了四重防窃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自断螺钉通过在普通螺钉的基础上增加旋紧部和扭断部,使得将螺钉旋入电表上盖和底壳并拧紧后,扭断部自动断裂,从而使得该自断螺钉无法旋出,即无法打开上盖和底壳之间的连接,起到了一定的防窃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表标牌的固定结构通过四个弹性钩钩住标牌,实现了电表标牌的固定;该电表标牌的固定结构安装标牌简洁方便,可以显著节约成本和工时,而且钩接关系可靠、永不脱落。
以上几种铅封标识,虽然结构不同,但都无法解决密封问题,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对标识产生损坏,导致仪表基础数据库信息丢失,而且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好,防止标识损坏,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所述壳体设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标识槽,所述标识槽内卡接有与壳体密封固定连接的标识壳;
所述锁紧扣包括与开口密封的按压部和设置在按压部下方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所述卡接部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卡接部表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壳体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的凸块组,所述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与弹性片之间形成与卡绳孔对应的穿绳腔。
优选的,所述标识壳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工业识别码识别区。
优选的,所述凸块组包括上层的两个穿绳凸块和下层的两个卡接凸块。
优选的,所述按压部的下端周边设有弹性密封翻边,所述密封翻边的尺寸略大于壳体上端开口尺寸。
优选的,所述卡绳台阶的内侧与卡绳孔在垂于与壳体底面的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对弹性片下移时导向的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PS透明塑料封印壳体。
优选的,所述标识壳与标识槽为密封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相反方向设置的弹性片能保证卡接后整体平衡受力,一方面在保证卡接防盗的同时,保证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平衡卡紧,防止损坏;
2、通过按压部下端的密封翻边,能防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被油污、雨水浸湿而损坏,保证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
3、一次性使用;产品能够自锁,具有防撬功能,结构可靠;产品加封方便,采用手工即可完成加封,操作简单方便;
4、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可将仪表的唯一标识码通过二维码、工业识别码和电子标签的方式封装在封印壳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穿绳后的结构状态图;
图7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卡绳孔,3、开口,4、锁紧扣,5、标识槽,6、标识壳,7、按压部,8、卡接部,9、卡绳台阶,10、弹性片,11、穿绳凸块,12、穿绳腔,13、卡接凸块,14、密封翻边,15、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7所示,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1,壳体1为PS透明塑料封印壳体。壳体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2,壳体1设有中空的内腔,壳体1上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4,壳体1一侧设有标识槽5,标识槽5内卡接有与壳体1密封固定连接的标识壳6,标识壳6与标识槽5为密封卡扣连接,此为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
上述的锁紧扣4包括与开口3密封的按压部7和设置在按压部7下方的卡接部8,卡接部8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9,卡接部8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卡接部8表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弹性片10,两个弹性片10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通过相反方向的弹性片10在使卡接部8与壳体1内卡接后保证受力平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疲劳受力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10的凸块组,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10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10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形成与卡绳孔2对应的穿绳腔12。这样当线绳穿过卡绳孔2后进入穿绳腔12,通过穿绳腔12能保证线绳顺利穿过壳体1的正反面,通过弹性片10可以卡入壳体1时让线绳刚好嵌入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的穿绳腔内,继续下压弹性片10,使线绳卡在卡绳台阶9上,使线绳位置不会偏离。
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然后先将锁紧扣4通过开口3置入壳体1内腔,通过按压部7向下按压,当弹性片10与最上端的凸块组卡住时,此时穿绳腔12与卡绳孔2对应,将线绳穿入壳体的卡绳孔2内,然后继续按压锁紧扣4,使弹性片10继续沿壳体内腔向下移动,直至被第二排的凸块组卡住,此时即可将线绳卡于壳体与锁紧扣4之间,使其无法脱离,当锁紧扣4进入壳体后在凸块的作用下无法退出,以确保其防盗作用。
实施例二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2,壳体1设有中空的内腔,壳体1上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4,壳体1一侧设有标识槽5,标识槽5内卡接有与壳体1密封固定连接的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
上述的锁紧扣4包括与开口3密封的按压部7和设置在按压部7下方的卡接部8,卡接部8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9,卡接部8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卡接部8表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弹性片10,两个弹性片10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通过相反方向的弹性片10在使卡接部8与壳体1内卡接后保证受力平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疲劳受力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10的凸块组,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10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10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形成与卡绳孔2对应的穿绳腔12。这样当线绳穿过卡绳孔2后进入穿绳腔12,通过穿绳腔12能保证线绳顺利穿过壳体1的正反面,通过弹性片10可以卡入壳体1时让线绳刚好嵌入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的穿绳腔内,继续下压弹性片10,使线绳卡在卡绳台阶9上,使线绳位置不会偏离。
进一步的,凸块组包括上层的两个穿绳凸块11和下层的两个卡接凸块13。通过穿绳凸块11可将弹性片10卡住穿绳,而卡接凸块13能将线绳卡住。
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然后先将锁紧扣4通过开口3置入壳体1内腔,通过按压部7向下按压,当弹性片10与最上端的凸块组卡住时,此时穿绳腔12与卡绳孔2对应,将线绳穿入壳体的卡绳孔2内,然后继续按压锁紧扣4,使弹性片10继续沿壳体内腔向下移动,直至被第二排的凸块组卡住,此时即可将线绳卡于壳体与锁紧扣4之间,使其无法脱离,当锁紧扣4进入壳体后在凸块的作用下无法退出,以确保其防盗作用。
实施例三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2,壳体1设有中空的内腔,壳体1上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4,壳体1一侧设有标识槽5,标识槽5内卡接有与壳体1密封固定连接的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
上述的锁紧扣4包括与开口3密封的按压部7和设置在按压部7下方的卡接部8,卡接部8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9,卡接部8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卡接部8表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弹性片10,两个弹性片10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通过相反方向的弹性片10在使卡接部8与壳体1内卡接后保证受力平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疲劳受力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10的凸块组,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10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10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形成与卡绳孔2对应的穿绳腔12。这样当线绳穿过卡绳孔2后进入穿绳腔12,通过穿绳腔12能保证线绳顺利穿过壳体1的正反面,通过弹性片10可以卡入壳体1时让线绳刚好嵌入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的穿绳腔内,继续下压弹性片10,使线绳卡在卡绳台阶9上,使线绳位置不会偏离。
进一步的,凸块组包括上层的两个穿绳凸块11和下层的两个卡接凸块13。通过穿绳凸块11可将弹性片10卡住穿绳,而卡接凸块13能将线绳卡住。
为了防止恶劣环境下油污或雨水等进入,在按压部7的下端周边设有弹性密封翻边14,密封翻边14的尺寸略大于壳体1上端开口3的尺寸。
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然后先将锁紧扣4通过开口3置入壳体1内腔,通过按压部7向下按压,当弹性片10与最上端的凸块组卡住时,此时穿绳腔12与卡绳孔2对应,将线绳穿入壳体的卡绳孔2内,然后继续按压锁紧扣4,使弹性片10继续沿壳体内腔向下移动,直至被第二排的凸块组卡住,此时即可将线绳卡于壳体与锁紧扣4之间,使其无法脱离,当锁紧扣4进入壳体后在凸块的作用下无法退出,以确保其防盗作用。
实施例四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2,壳体1设有中空的内腔,壳体1上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4,壳体1一侧设有标识槽5,标识槽5内卡接有与壳体1密封固定连接的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
上述的锁紧扣4包括与开口3密封的按压部7和设置在按压部7下方的卡接部8,卡接部8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9,卡接部8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卡接部8表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弹性片10,两个弹性片10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通过相反方向的弹性片10在使卡接部8与壳体1内卡接后保证受力平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疲劳受力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10的凸块组,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10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10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形成与卡绳孔2对应的穿绳腔12。这样当线绳穿过卡绳孔2后进入穿绳腔12,通过穿绳腔12能保证线绳顺利穿过壳体1的正反面,通过弹性片10可以卡入壳体1时让线绳刚好嵌入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的穿绳腔12内,继续下压弹性片10,使线绳卡在卡绳台阶9上,使线绳位置不会偏离。
进一步的,凸块组包括上层的两个穿绳凸块11和下层的两个卡接凸块13。通过穿绳凸块11可将弹性片10卡住穿绳,而卡接凸块13能将线绳卡住。
为了防止恶劣环境下油污或雨水等进入,在按压部7的下端周边设有弹性密封翻边14,密封翻边14的尺寸略大于壳体1上端开口3的尺寸,且在安装时密封翻边14位于卡绳孔2的下方,防止雨水等从卡绳孔2内进入,密封性好。
为了方便卡住,保持良好的固定性,使卡绳台阶9的内侧与卡绳孔2在垂于与壳体1底面的同一条直线上。
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然后先将锁紧扣4通过开口3置入壳体1内腔,通过按压部7向下按压,当弹性片10与最上端的凸块组卡住时,此时穿绳腔12与卡绳孔2对应,将线绳穿入壳体的卡绳孔2内,然后继续按压锁紧扣4,使弹性片10继续沿壳体内腔向下移动,直至被第二排的凸块组卡住,此时即可将线绳卡于壳体与锁紧扣4之间,使其无法脱离,当锁紧扣4进入壳体后在凸块的作用下无法退出,以确保其防盗作用。
实施例五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2,壳体1设有中空的内腔,壳体1上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4,壳体1一侧设有标识槽5,标识槽5内卡接有与壳体1密封固定连接的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
上述的锁紧扣4包括与开口3密封的按压部7和设置在按压部7下方的卡接部8,卡接部8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9,卡接部8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卡接部8表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弹性片10,两个弹性片10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通过相反方向的弹性片10在使卡接部8与壳体1内卡接后保证受力平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疲劳受力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这种结构的弹性片10能方便进入壳体1的内腔。
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10的凸块组,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10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10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形成与卡绳孔2对应的穿绳腔12。这样当线绳穿过卡绳孔2后进入穿绳腔12,通过穿绳腔12能保证线绳顺利穿过壳体1的正反面,通过弹性片10可以卡入壳体1时让线绳刚好嵌入卡绳台阶9与弹性片10之间的穿绳腔内,继续下压弹性片10,使线绳卡在卡绳台阶9上,使线绳位置不会偏离。
进一步的,凸块组包括上层的两个穿绳凸块11和下层的两个卡接凸块13。通过穿绳凸块11可将弹性片10卡住穿绳,而卡接凸块13能将线绳卡住。
为了防止恶劣环境下油污或雨水等进入,在按压部7的下端周边设有弹性密封翻边14,密封翻边14的尺寸略大于壳体1上端开口3的尺寸。
为了方便卡住,保持良好的固定性,使卡绳台阶9的内侧与卡绳孔2在垂于与壳体1底面的同一条直线上。
为了方便锁紧扣4进入壳体1,并保持其顺利下移,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对弹性片10下移时导向的导向槽15。
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标识壳6,标识壳6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和工业识别码识别区。然后先将锁紧扣4通过开口3置入壳体1内腔,通过按压部7向下按压,当弹性片10与最上端的凸块组卡住时,此时穿绳腔12与卡绳孔2对应,将线绳穿入壳体的卡绳孔2内,然后继续按压锁紧扣4,使弹性片10继续沿壳体内腔向下移动,直至被第二排的凸块组卡住,此时即可将线绳卡于壳体与锁紧扣4之间,使其无法脱离,当锁紧扣4进入壳体后在凸块的作用下无法退出,以确保其防盗作用。
另外,电子标签技术:基于RFID技术,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博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以识别和交换数据为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使用RFID封印手持机,在30mm范围内,RFID信息可被识读设备正确识读,不出现误读或读取失败。读写次数不小于10万次,数据保存年限10年。
工业识别码技术:工业识别码的表现形式为二维码回型定位和条形码组合的结构——排列方式从左往右回字码、条形码、回字码。采用不定数位(10~64位)的二进制码分别表示领域表头、类别编码、使用单位代码、序列码、仪表名称、使用单位(三级)、检定有效期、检定结果和制造单位。有刻道表示1,无刻道表示0,通过编码可与后台数据库唯一电子标签编码相匹配。
二维码技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三重防伪追溯技术:鉴于在高温、磨损、震荡、腐蚀等恶劣工况下,单种溯源方式容易损坏或损坏后不能形成仪表等标的物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该技术方案从三重防伪追溯的角度,实现追溯载体的抗恶劣环境属性,并有所冗余备份,达到多重溯源的目的。
多重溯源方式封装技术:选择适合油田环境的材料,设计唯一标识的封装形式、安装方式,做到封装技术可使电子标签、工业识别码和二维码等溯源形式可靠工作,防风化,防水,抗氧化,抗磨损,耐高温。
(1)电子标签技术指标:
一次读码成功率:≥99%;安全性:数据唯一;
读写特性:非接触,被动式;
最小读写时间:≤100ms(只读);读写次数:10万次以上(只读);
读识距离:20-100mm。
(2)二维码技术指标:
信息容量大;
信息内容规范化。
(3)封装技术指标:
封体采用ABS工程塑料,除电子标签部分外,其他部分不能嵌入金属材质,以免对RFID无线通讯造成屏蔽或干扰。RFID线圈部分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封闭保护,环氧树脂不可裸露。封线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外包绝缘性材料。封线剪断后,无法使用普通锡焊方式复合导通。产品能够自锁,具有防撬功能,结构可靠;产品加封方便,采用手工即可完成加封,施封力≤100N;加封后,封线在不破坏产品的情况下不能拉出;产品外观、防撬测试合格。防风化,防水,抗氧化,抗磨损。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卡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伸入内腔的锁紧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标识槽,所述标识槽内卡接有与壳体密封固定连接的标识壳;
所述锁紧扣包括与开口密封的按压部和设置在按压部下方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绳台阶,所述卡接部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卡接部表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分别沿卡接部表面向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壳体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排用于卡住弹性片的凸块组,所述每组凸块为与弹性片位置对应的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壳体的相对面上,且最上层的凸块组与弹性片卡接配合后卡绳台阶与弹性片之间形成与卡绳孔对应的穿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壳内封印有电子标签区识别区、二维码区识别区、工业识别码识别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组包括上层的两个穿绳凸块和下层的两个卡接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周边设有弹性密封翻边,所述密封翻边的尺寸略大于壳体上端开口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绳台阶的内侧与卡绳孔在垂于与壳体底面的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对弹性片下移时导向的导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PS透明塑料封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壳与标识槽为密封卡扣连接。
CN202020603246.9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Active CN211454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3246.9U CN211454648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3246.9U CN211454648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4648U true CN211454648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9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3246.9U Active CN211454648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4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3810Y (zh) 一种防伪瓶盖
CN101515352A (zh) 一种射频识别与二维码组合的物品防伪系统
CN104443743B (zh) Rfid标签专用防伪瓶盖
CN203882548U (zh) 可屏蔽电子铅封
SE2130183A1 (en) Tamper evident RFID based system and method
CN211454648U (zh) 一种三重防伪追溯数字化标识
CN201588460U (zh) 电子射频卡封挂锁及用于封闭钥匙孔的卡片
CN110510249A (zh) 一种利用ras标签有效防止包装箱重复使用的封盖箱
CN2839123Y (zh) 一种带有电子标识的文物保管箱
CN104908463A (zh) 一种防伪打印机机芯组件和使用方法
EP3479370A1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recognition, identification, reading and traceability of a seal or label, seal or label and apparatus for the recognition, identification, reading and traceability of said seal or label
CN209720415U (zh) 一种酒瓶
CN207460244U (zh) 一种物联网射频识别文件管理系统
CN11555708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能够开合计数的安全瓶盖
CN214151751U (zh) 一种中压互感器标签
CN102306337A (zh) 具有信息标识功能包装箱及内置物品追溯系统和方法
CN205540847U (zh)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用硬质pc材质的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
CN205318431U (zh) 一种低压电流互感器电子铭牌
CN204774130U (zh) 防伪打印机加密装置
CN201845347U (zh) 香烟防伪装置
CN204045129U (zh) 表封
CN203515038U (zh) 一种有匙锁具及封条
CN204189382U (zh) 一种带电子铅封的流量计
CN107685554B (zh) 一种印章防伪系统
CN202362829U (zh) 物品追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