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3859U -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3859U
CN211453859U CN201921640765.6U CN201921640765U CN211453859U CN 211453859 U CN211453859 U CN 211453859U CN 201921640765 U CN201921640765 U CN 201921640765U CN 211453859 U CN211453859 U CN 211453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upled
input
power switch
output
demagnetiz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07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qi Y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hao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ao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hao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07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3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3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3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以及采用了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的电源装置。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应用于具有一储能电感和一功率开关的开关电路中,包括一退磁时间检测模块,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的结束点,在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结束以后,输出端输出一退磁时间结束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电阻分压去检测储能电感退磁结束以后的LC谐振电压,并与自适应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克服了由于功率开关寄生电容带来的影响,提升了退磁时间检测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以及采用了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的一种开关电路,储能电感L1第一端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第二端与开关管M1的输入端耦接,同时还与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电耦接,开关管M1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输出端电耦接,开关管M1的输出端与地电耦接,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输出电容C1第一端和负载第一端电耦接,所述输出电容C1第二端和负载第二端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退磁时间检测模块输出端电耦接,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管M1的控制端电耦接。在储能电感L1从充电状态转为退磁状态,控制模块先输出低电平将功率管M1断开,后输出端变成高阻状态,功率管M1由下拉电阻保持断开状态,储能电感L1退磁结束时,储能电感L1会和功率管M1输入端的寄生电容形成LC振荡,现有开关电路退磁时间检测的原理是利用功率管M1的寄生电容Cgd将所述LC振荡电压信号耦合到功率管M1的控制端与零电平进行比较,当所述功率管M1的控制端信号变成负电压时,退磁时间检测模块输出的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变成高电平,实现退磁时间结束点的检测。
现有开关电路中的退磁时间结束点检测存在的缺点是,退磁时间结束点会受到功率管M1寄生电容的影响,不同大小或是不同结构的功率管M1具有不同的寄生电容,导致开关电路对不同功率管M1的兼容性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以及采用了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的电源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应用于具有一储能电感和一功率开关的开关电路中,包括一退磁时间检测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电耦接,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的结束点,在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结束以后,输出端输出一退磁时间结束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包括:一电阻分压电路,所述电阻分压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分压输出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第二端与地电耦接,分压输出端输出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压成比例的分压信号;一采样保持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分压信号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电耦接,输出端输出一采样保持信号;一迟滞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分压信号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采样保持信号电耦接,输出端输出一退磁时间结束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述采样保持模块,包括:一单脉冲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一反相器输出端电耦接,所述反相器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电耦接,所述单脉冲电路在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下降沿时刻输出一单脉冲信号;第一开关,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电阻分压电路输出的分压信号电耦接,控制端与所述单脉冲电路输出端电耦接,接收所述单脉冲信号;一采样保持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电耦接,第二端与地电耦接,所述采样保持电容在所述单脉冲信号高电平时间内采样和保持所述电阻分压电路输出的分压信号;第二开关,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电容第一端电耦接,控制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电耦接,输出端与地电耦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一储能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第二端电耦接;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一储能电感为一变压器的主级电感,所述主极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变压器次级电感的第一端电耦接;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次级电感的第二端电耦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一储能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第一端电耦接;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第二端电耦接,阴极与输入电压电耦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一储能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第二端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阴极与输入电压电耦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还包括:一控制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输出端电耦接,接收所述退磁时间结束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电耦接,所述功率开关输出端与地电耦接,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对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结束点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功率开关导通,使得输入电压通过所述功率开关对所述储能电感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装置,包括有所述的任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退磁时间检测电路,通过电阻分压去检测储能电感退磁结束以后的LC谐振电压,并与自适应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克服了由于功率开关寄生电容带来的影响,提升了退磁时间检测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退磁时间检测模块示意图;
图2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采样保持模块示意图;
图2D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脉冲电路示意图;
图2E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2F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2G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退磁时间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典型工作波形图;
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典型工作波形图;
图3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典型工作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材料。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应当理解,当称元件“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图2A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应用于具有一储能电感201和一功率开关205的开关电路200中,包括一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Vdrain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电耦接(为了表述方便,元器件输入端或输出端,和其输入端信号或输出端信号名称等同),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检测所述储能电感201退磁时间的结束点,在所述储能电感201退磁时间结束以后,输出端输出一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
图2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的电路示意图,包括:一电阻分压电路221,所述电阻分压电路22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分压输出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耦接,接收所述输入端电压Vdrain,第二端与地电耦接,分压输出端输出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压Vdrain成比例的分压信号VN2,所述VN2=k*Vdrain,其中k为一常数;一采样保持模块222,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分压信号VN2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电耦接,输出端输出一采样保持信号Vsmp;一迟滞比较器223,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分压信号VN2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采样保持信号Vsmp电耦接,输出端输出一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分压电路221包括分压上电阻和分压下电阻,其中,分压上电阻第一端与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耦接,接收所述输入端电压Vdrain,第二端与所述分压下电阻第一端电耦接,分压下电阻第二端与地电耦接,分压上电阻和分压下电阻的公共端为分压输出端,输出分压信号VN2,其中VN2=k*Vdrain。
图2C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采样保持模块222的电路示意图,包括:一单脉冲电路2221,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一反相器2222输出端电耦接,所述反相器2222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电耦接,所述单脉冲电路2221在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下降沿时刻输出一单脉冲信号Vpulse;第一开关2223,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电阻分压电路221输出的分压信号VN2电耦接,控制端与所述单脉冲电路2221输出端电耦接,接收所述单脉冲信号Vpulse;一采样保持电容222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2223输出端电耦接,第二端与地电耦接,所述采样保持电容2224在所述单脉冲信号Vpulse高电平时间内采样和保持所述电阻分压电路221输出的分压信号VN2;第二开关2225,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电容2224第一端电耦接,控制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电耦接,输出端与地电耦接,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变成高电平以后,所述第二开关2225将采样保持电容2224上的采样保持信号Vsmp清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单脉冲电路2221包括一上升沿延时电路2221a,所述上升沿延时电路2221a对其输入端信号PWMB的上升沿进行延时,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反相器2222输出端电耦接;一反相器2221b,输入端与所述上升沿延时电路2221a输出端电耦接,输出端与一与门2221c第一输入端电耦接;所述与门2221c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上升沿延时电路2221a的输入端电耦接,所述与门2221c输出端输出一单脉冲信号Vpulse。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200包括:一储能电感20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耦接;一续流二极管202,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和所述储能电感201第二端电耦接;一输出电容203和一负载204,其中,所述输出电容203和负载204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202的阴极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所述开关电路200组成了一种升降压电路结构。
结合升降压电路结构典型工作波形图图3A所示,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高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导通,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低电平,所述采样电容2224被复位到零电平,储能电感201被充电,电感电流IL线性升高;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低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高电平,对于升降压电路结构,Vdrain=VIN+Vout,其中Vout为负载电压,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中的电阻分压电路221将对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压Vdrain进行分压,得到分压信号VN2=k*Vdrain,采样保持电路222中的单脉冲电路输出采样脉冲Vpulse,在其高电平期间,采样保持模块222将所述分压信号VN2采样保持在所述电容2224中,作为比较器223的同相端参考电压Vsmp,当Vdrain电压高时,所述参考电压Vsmp就高,当Vdrain电压低时,所述参考电压Vamp就低,因此所述参考电压Vsmp具有自适应调节的功能。在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期间,储能电感201处于退磁放电状态,储能电感201电流IL线性降低;当储能电感201电流IL下降到零,退磁结束以后,储能电感201与其第二端寄生的电容发生LC谐振,导致所述功率开关205的输入端电压Vdrain也出现振荡,同时所述分压信号VN2也会振荡,当分压信号VN2的电压幅值振荡到低于比较器的参考电压Vsmp一个设定阈值时,所述比较器223输出的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变成高电平,表示此时储能电感201退磁结束。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E所示,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300包括的储能电感301为一变压器T1的主级电感,所述主极电感30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耦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电感305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一续流二极管302,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变压器T1次级电感305的第一端电耦接;一输出电容303和一负载304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303和负载304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302的阴极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T1次级电感305的第二端电耦接,所述开关电路300组成了一种反激电路结构。
结合反激电路结构典型工作波形图图3C所示,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高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导通,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低电平,所述采样电容2224被复位到零电平,储能电感301被充电,电感电流IL线性升高;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低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高电平,对于反激电路结构,Vdrain=VIN+Nps*Vout,其中Vout为负载电压,Nps为变压器原边和副变的绕组匝数比,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中的电阻分压电路221将对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压Vdrain进行分压,得到分压信号VN2=k*Vdrain,采样保持电路222中的单脉冲电路输出采样脉冲Vpulse,在其高电平期间,采样保持模块222将所述分压信号VN2采样保持在所述电容2224中,作为比较器223的同相端参考电压Vsmp,当Vdrain电压高时,所述参考电压Vsmp就高,当Vdrain电压低时,所述参考电压Vamp就低,因此所述参考电压Vsmp具有自适应调节的功能。在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期间,变压器T1的次级电感305处于退磁放电状态,电流IL线性降低;当次级电感电流IL下降到零,退磁结束以后,储能电感301与其第二端寄生的电容发生LC谐振,导致所述功率开关205的输入端电压Vdrain也出现振荡,同时所述分压信号VN2也会振荡,当分压信号VN2的电压幅值振荡到低于比较器的参考电压Vsmp一个设定阈值时,所述比较器223输出的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变成高电平,表示此时变压器T1次级电感305退磁结束。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F所示,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400中包括:一储能电感40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耦接;一输出电容403和一负载404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403和负载404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感401第一端电耦接;一续流二极管402,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和所述储能电感401第二端电耦接,阴极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所述开关电路400组成了一种降压电路结构。
结合降压电路结构典型工作波形图图3B所示,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高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导通,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低电平,所述采样电容2224被复位到零电平,储能电感401被充电,电感电流IL线性升高;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低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高电平,对于降压电路结构,Vdrain=VIN-Vout,其中Vout为负载电压,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中的电阻分压电路221将对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压Vdrain进行分压,得到分压信号VN2=k*Vdrain,采样保持电路222中的单脉冲电路输出采样脉冲Vpulse,在其高电平期间,采样保持模块222将所述分压信号VN2采样保持在所述电容2224中,作为比较器223的同相端参考电压Vsmp,当Vdrain电压高时,所述参考电压Vsmp就高,当Vdrain电压低时,所述参考电压Vamp就低,因此所述参考电压Vsmp具有自适应调节的功能。在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期间,储能电感401处于退磁放电状态,储能电感401电流IL线性降低;当储能电感401电流IL下降到零,退磁结束以后,储能电感401与其第二端寄生的电容发生LC谐振,导致所述功率开关205的输入端电压Vdrain也出现振荡,同时所述分压信号VN2也会振荡,当分压信号VN2的电压幅值振荡到低于比较器的参考电压Vsmp一个设定阈值时,所述比较器223输出的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变成高电平,表示此时储能电感401退磁结束。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G所示,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500中包括:一储能电感50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一输出电容503和一负载504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503和负载504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电感501第二端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耦接;一续流二极管502,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耦接,阴极与输入电压VIN电耦接,所述开关电路500组成了一种降压电路结构。
结合降压电路结构典型工作波形图图3B所示,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高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导通,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低电平,所述采样电容2224被复位到零电平,储能电感501被充电,电感电流IL线性升高;当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信号PWM为低电平时,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其输入端电压Vdrain变成高电平,对于降压电路结构,Vdrain=VIN-Vout,其中Vout为负载电压,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中的电阻分压电路221将对功率开关205输入端电压Vdrain进行分压,得到分压信号VN2=k*Vdrain,采样保持电路222中的单脉冲电路输出采样脉冲Vpulse,在其高电平期间,采样保持模块222将所述分压信号VN2采样保持在所述电容2224中,作为比较器223的同相端参考电压Vsmp,当Vdrain电压高时,所述参考电压Vsmp就高,当Vdrain电压低时,所述参考电压Vamp就低,因此所述参考电压Vsmp具有自适应调节的功能。在所述功率开关205断开期间,储能电感501处于退磁放电状态,储能电感501电流IL线性降低;当储能电感501电流IL下降到零,退磁结束以后,储能电感501与其第二端寄生的电容发生LC谐振,通过输出电容503的耦合,导致所述功率开关205的输入端电压Vdrain也出现振荡,同时所述分压信号VN2也会振荡,当分压信号VN2的电压幅值振荡到低于比较器的参考电压Vsmp一个设定阈值时,所述比较器223输出的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变成高电平,表示此时储能电感501退磁结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述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如图2A,图2E,图2F和图2G所示,还包括:一控制模块240,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输出端电耦接,接收所述退磁时间结束信号ZXC,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205控制端电耦接,所述功率开关205输出端与地电耦接,所述控制模块240基于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220对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结束点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功率开关205导通,使得输入电压VIN通过所述功率开关205对所述储能电感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功率开关205为NMOS管,所述NMOS管的控制端栅极与所述控制模块240的输出端电耦接,输出端源级与地电耦接,输入端漏极与所述储能电感电耦接;或所述功率开关205为NPN三极管,所述NPN三极管的控制端基极与所述控制模块240的输出端电耦接,输入端发射极与地电耦接,输出端集电极与储能电感电耦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装置,包括有如所述的任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应用于具有一储能电感和一功率开关的开关电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退磁时间检测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电耦接,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的结束点,在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结束以后,输出端输出一退磁时间结束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包括:
一电阻分压电路,所述电阻分压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分压输出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第二端与地电耦接,分压输出端输出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压成比例的分压信号;
一采样保持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分压信号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电耦接,输出端输出一采样保持信号;
一迟滞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分压信号电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采样保持信号电耦接,输出端输出一退磁时间结束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保持模块,包括:
一单脉冲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一反相器输出端电耦接,所述反相器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电耦接,所述单脉冲电路在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下降沿输出一单脉冲信号;
第一开关,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电阻分压电路输出的分压信号电耦接,控制端与所述单脉冲电路输出端电耦接,接收所述单脉冲信号;
一采样保持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电耦接,第二端与地电耦接,所述采样保持电容在所述单脉冲信号高电平时间内采样和保持所述电阻分压电路输出的分压信号;
第二开关,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电容第一端电耦接,控制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信号电耦接,输出端与地电耦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
一储能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
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第二端电耦接;
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
一储能电感,为一变压器的主级电感,所述主级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变压器次级电感的第一端电耦接;
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次级电感的第二端电耦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
一储能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
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第一端电耦接;
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第二端电耦接,阴极与输入电压电耦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应用的开关电路包括:
一储能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电耦接;
一输出电容和一负载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第二端电耦接,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
一续流二极管,具有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与所述功率开关输入端电耦接,阴极与输入电压电耦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应用的开关电路,还包括:
一控制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输出端电耦接,接收所述退磁时间结束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控制端电耦接,所述功率开关输出端与地电耦接,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退磁时间检测模块对所述储能电感退磁时间结束点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功率开关导通,使得输入电压通过所述功率开关对所述储能电感充电。
9.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退磁时间检测电路。
CN201921640765.6U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Active CN211453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765.6U CN211453859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765.6U CN211453859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3859U true CN211453859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9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0765.6U Active CN211453859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3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4303A (zh) * 2019-09-27 2019-12-10 芯好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方法和电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4303A (zh) * 2019-09-27 2019-12-10 芯好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方法和电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91516B2 (en) Switching charger,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1480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ant voltage control and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US9431845B2 (en) Switching charger,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569903B1 (ko) 스위치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컨버터
US10886854B2 (en) Control circuit and related integrated circuit and switching-type converter
US8193797B2 (en) Self-oscillating switched mode converter with valley detection
US2014002931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urrent control of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CN102403900B (zh) 转换控制器
US1175736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of power supply systems
US8300432B2 (en) Power converter utilizing a RC circuit to conduct during the rising edge of the transformer voltage
US9136766B2 (en) Switching power converting apparatus
US7301786B2 (en) Quasi resonant typ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overcurrent limiting
CN211557145U (zh) 过零检测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
US20200127565A1 (en) Voltage regulator with an adaptive off-time generator
CN110707925A (zh) 过零检测电路、过零检测方法和开关电源电路
US10757774B1 (en) Current adjustment circuit
CN211453859U (zh)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和电源装置
CN115940944A (zh) 电流信号采样方法、采样电路和开关电源
CN210431988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和led照明设备
US10972013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with current limiting operation by feedback current
CN109470908B (zh) 一种无cs采样电阻的峰值电流检测方法
CN108153366A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JP4414446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110554303A (zh) 一种退磁时间检测电路、方法和电源装置
CN210578214U (zh) 一种线补偿电路和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6

Address after: 610000 room 1009, floor 10, unit 1, building 2, No. 68, Zhiquan section, East Street,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Zhongqi Yil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2126 and 2127, 21 / F, building 1, No.56, Tianhui middle street,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before: Xinhao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