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1954U -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1954U
CN211451954U CN201922435602.0U CN201922435602U CN211451954U CN 211451954 U CN211451954 U CN 211451954U CN 201922435602 U CN201922435602 U CN 201922435602U CN 211451954 U CN211451954 U CN 211451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tank body
stainless steel
extension pipe
steel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56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九根
赵同伟
尚建强
孙旭东
张秀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oming Test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iolog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iolog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iolog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356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1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1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1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提升降温过程中的可控性,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的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不锈钢盘管盘绕安装于控温循环罐体的内壁上;不锈钢盘管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的第一延伸管连接样品罐、另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的第二延伸管连接收集罐;第一延伸管和/或第二延伸管上设有泵体,泵体用于将样品罐中的样品依序经第一延伸管、不锈钢盘管、第二延伸管泵入收集罐中;第一延伸管和第二延伸管分别与控温循环罐体连接;控温循环罐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进液口、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出液口;控温循环罐体的容积与不锈钢盘管的管内腔体积之比大于50:1。

Description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试规模的液体控温过程中:对没有控温夹套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胞培养液采用自然降温;对样品冷藏后采用整体水浴控温实现回温操作;对部分设备温度升高的控温方式采用不锈钢盘管降温,即控制样品流经不锈钢盘管,并将不锈钢盘管置于盛有冷水的不锈钢桶中,达到控温目的。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自然降温耗时较长;不易精确控制降温过程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所需温度;样品冷藏后回温水浴耗时较长,且存在泄露风险;不锈钢盘管降温则需要耗费人力全程监不锈钢桶中的液面高度和水温度,耗费人力成本比较高。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液体控温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能够提升降温过程中的可控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包括: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不锈钢盘管,控温循环罐体,样品罐和收集罐;所述不锈钢盘管盘绕安装于控温循环罐体的内壁上;所述不锈钢盘管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的第一延伸管连接样品罐、另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的第二延伸管连接收集罐;所述第一延伸管和/或第二延伸管上设有泵体,所述泵体用于将样品罐中的样品依序经第一延伸管、不锈钢盘管和第二延伸管泵入收集罐中;所述第一延伸管和第二延伸管分别与控温循环罐体连接;所述控温循环罐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进液口、所述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出液口;所述控温循环罐体的容积与不锈钢盘管的管内腔体积之比大于50:1。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样品从样品罐中抽入不锈钢盘管、使不锈钢盘管的管内腔构成样品腔。同时,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将控温液循环输入控温循环罐体中,使不锈钢盘管的管体外壁浸没于控温液中。由于控温循环罐体的容积远大于盘管内腔中样品的体积,使得样品流经不锈钢盘管过程中样品温度与罐体内腔中水温基本一致,外加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水泵可以持续稳定的控制罐体内腔温度,从而达到样品快速控温的目的。
优选的是,上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分别设有TC头、隔膜阀和压力表。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所述隔膜阀通过阀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进入控温循环罐体的溶液的速度;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出口压力,以防止超压损坏泵体;TC头设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两端,用于实现对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和控温循环罐体的快速连接或断开,方便移动操作。
优选的是,上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中:在所述第一延伸管和第二延伸管分别与控温循环罐体连接的连接处,实施有焊接密封。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对延伸管与控温循环罐体连接的连接处加强密封性,从而降低泄露风险。
优选的是,上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中:所述控温循环罐体底部设有滚轮。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实现对控温循环罐体的移动和位置调节,使本设备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空间布局。
更优选的是,上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中:所述控温循环罐体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圆锥顶、圆柱形罐身和圆锥底;所述进液口设于圆锥底的尖部;所述出液口设于圆锥顶的侧部。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圆锥顶和出液口的设计有利于排除循环罐体的空气,利于不锈钢盘管与控温水的热交换;圆锥底和进液口设计,有利于在使用结束后排空控温水,防止腐蚀罐体。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中:所述不锈钢盘管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中:所述控温循环罐体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皆为硅胶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降温过程中的可控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2、不锈钢盘管;3、控温循环罐体;4、样品罐;5、收集罐;61、第一延伸管;62、第二延伸管;63、泵体;71、第一连接管;72、第二连接管;73、隔膜阀;74、压力表;31、进液口;32、出液口;33、圆锥顶;34、圆柱形罐身;35、圆锥底;3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面将结合各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一种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包括: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不锈钢盘管2,控温循环罐体3,样品罐4和收集罐5。
所述不锈钢盘管2盘绕安装于控温循环罐体3的内壁上;所述不锈钢盘管2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3的第一延伸管61连接样品罐4、另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3的第二延伸管62连接收集罐5;所述第一延伸管61上设有泵体63,所述泵体63用于将样品罐4中的样品依序经第一延伸管61、不锈钢盘管2和第二延伸管62,最终泵入收集罐5中,也可以仅在所述第二延伸管62上或在所述第一延伸管61和所述第二延伸管62双方设有泵体63;所述第一延伸管61和第二延伸管62与控温循环罐体3的连接处焊接密封。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底部设有滚轮36。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圆锥顶33、圆柱形罐身34和圆锥底35;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上还设有进液口31和出液口32,所述进液口31设于圆锥底35的尖部;所述出液口32设于圆锥顶33的侧部。所述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的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71连接进液口31、所述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的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72连接出液口32;所述第一连接管71和第二连接管72上分别设有TC头(未图示)、隔膜泵73和压力表74。在本例中: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的容积与不锈钢盘管2的管内腔体积之比为100:1。在此,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的容积与不锈钢盘管2的管内腔体积之比仅是例示,该比值只要大于50:1即可,优选为100:1以上。所述不锈钢盘管2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所述第一连接管71和第二连接管72皆为硅胶管。
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1.开启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电源并设定目标温度;2.使用第一连接管71连接如图所示,断开第二连接管72与出液口32,打开隔膜阀73,然后开启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等控温循环罐体3充满溶液时即出液口32有溶液流出时,将第二连接管与出液口32连接;3.等待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温度达到设定温度;4.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启泵体63,进行样品的控温操作;5.控温结束并排空样品后,停止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6.断开第一连接管71与进液口31的连接,并排空控温循环罐体3,同时清洗不锈钢盘管2;7.设备归位备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不锈钢盘管(2),控温循环罐体(3),样品罐(4)和收集罐(5);
所述不锈钢盘管(2)盘绕安装于控温循环罐体(3)的内壁上;所述不锈钢盘管(2)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3)的第一延伸管(61)连接样品罐(4)、另一端通过伸出控温循环罐体(3)的第二延伸管(62)连接收集罐(5);所述第一延伸管(61)和/或第二延伸管(62)上设有泵体(63),所述泵体(63)用于将样品罐(4)中的样品依序经第一延伸管(61)、不锈钢盘管(2)、第二延伸管(62)泵入收集罐(5)中;所述第一延伸管(61)和第二延伸管(62)分别与控温循环罐体(3)连接;
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上还设有进液口(31)和出液口(32),所述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的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71)连接进液口(31)、所述快速低温冷却循环泵(1)的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72)连接出液口(32);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的容积与不锈钢盘管(2)的管内腔体积之比大于5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管(71)和第二连接管(72)上分别设有TC头、隔膜阀(73)和压力表(7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延伸管(61)和第二延伸管(62)分别与控温循环罐体(3)连接的连接处,实施有焊接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底部设有滚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圆锥顶(33)、圆柱形罐身(34)和圆锥底(35);所述进液口(31)设于圆锥底(35)的尖部;所述出液口(32)设于圆锥顶(33)的侧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盘管(2)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循环罐体(3)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1)和第二连接管(72)皆为硅胶管。
CN201922435602.0U 2019-12-30 2019-12-30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Active CN211451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5602.0U CN211451954U (zh) 2019-12-30 2019-12-30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5602.0U CN211451954U (zh) 2019-12-30 2019-12-30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1954U true CN211451954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5602.0U Active CN211451954U (zh) 2019-12-30 2019-12-30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1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8492B (zh) 一种带声发射测试的高温高压循环水恒载拉伸实验装置
CN104677000B (zh) 一种利用液氮致冷的低温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04987622U (zh) 热能回收装置及节能冷冻系统
CN211451954U (zh) 可移动液体快速控温装置
CN113606805B (zh) 一种加氢站用集成化冷水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96012A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台架试验的冷热液循环系统
CN205194806U (zh)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213936276U (zh) 一种锌基单液流电池的电池组测试台
CN209808515U (zh) 一种pid控制的自增压冷冻消融系统
CN201497185U (zh) 商用余热回收热泵热水器
CN214203753U (zh) 可自动调节正负极桶电解液容量的双液流电池测试台单元
CN213680656U (zh) 一种发酵罐通用降温保温装置
CN204111762U (zh)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发酵的低温贮存装置
CN207775254U (zh) 用于工业生物发酵的设备
CN210425557U (zh) 一体化高低温水箱
CN209278830U (zh) 一种低温潜液泵池
CN201645774U (zh) 具有内置冷却系统的弦波式模温机
CN207427500U (zh) 一种免装水路的感应加热设备
CN103969288A (zh) 一种低温区导热系数测试装置
CN203955255U (zh) 腐蚀性试验溶液恒温循环供液器
CN213630962U (zh) 一种新型空气能即热式热水器
CN215274902U (zh) 一种全自动冷水循环系统
CN213090521U (zh) 一种水温控制系统
CN210657180U (zh) 一种用于电泳液的温控装置
CN103353201B (zh) 一种高压釜循环冷却系统及循环冷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8

Address after: 201208 building 10, No. 860, Xinyang Road, Lingang xinpian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aoming Tes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9, Fute Middl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1

Patentee before: WUXI BIOLOGICS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