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9795U - 一种升降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9795U
CN211449795U CN201922036862.0U CN201922036862U CN211449795U CN 211449795 U CN211449795 U CN 211449795U CN 201922036862 U CN201922036862 U CN 201922036862U CN 211449795 U CN211449795 U CN 211449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aucet
lifting
water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68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黄春生
曾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68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9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9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9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龙头,包括本体及出水组件,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贯通形成第一通道,还包括:套管,其插入第一通道并固接于本体;升降管,其插接于套管并沿套管长度方向运动,其端部与出水组件固接;定位胶圈,其套设固定于升降管并紧配于套管内壁。采用上述结构的升降龙头,可以实现出水高度的改变及高度位置的固定,同时还可实现龙头的自由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龙头。
背景技术
出水龙头是一种用于控制水路出水或停水的阀门,现有的出水龙头一般为一体式结构,其出水高度固定,且无法实现自由旋转,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对于身高较高的人来说,对于固定高度的出水龙头需要弯腰才能使用,较为不便;或者在安装台面高度较低时,也需要弯腰才能使用,进行清洗较为不便;用户在洗头或者清洗大件物品时,也容易产生磕碰,操作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升降龙头,其能够改变龙头出水高度,实现龙头的自由转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龙头,包括本体及出水组件,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贯通形成第一通道,还包括:套管,其插入第一通道并固接于本体;升降管,其插接于套管并沿套管长度方向运动,其端部与出水组件固接;定位胶圈,其套设固定于升降管并紧配于套管内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件,其可拆卸地装设于本体;所述定位胶圈通过抵接限位件限制升降管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定螺栓,其螺接于本体,并卡接于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底端与所述套管的顶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定位胶圈抵接限位件时陷入所述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弯管,所述出水弯管与所述升降管固接,且通过抵靠本体限制升降管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弯管底部固接有螺接件,所述升降管顶端螺接于所述的螺接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进水的阀体组件;所述本体设有筒部,所述筒部用于装设所述的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与筒部内侧壁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胶圈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套管伸出本体底部,所述固定螺母螺接于套管的伸出部分,并与本体底端配合将本体固定于台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设置套管与升降管,并在升降管上套设可与套管内壁紧配的定位胶圈,通过拉动出水组件即可令升降管沿套管的长度方向运动,实现出水高度的改变;同时利用定位胶圈与套管的摩擦力作用,可令升降管固定在当前的高度,无需用户手持固定;此外由于升降管在水平方向上未存在限制结构,其可实现自由转动。
2、设置限位件,通过定位胶圈顶抵限位件限制升降管的移动范围的上限。
3、设置锁定螺栓,其通过与本体螺接固定,并通过与限位件卡接固定限位件;且旋出锁定螺栓时限位件与其脱离卡接,从而使限位件可以从本体上拆下,进而使升降管可以从套管中脱离,方便对定位胶圈进行更换。
4、在限位件底端与套管顶端之间设置间隙,定位胶圈在陷入该间隙时会产生档位感,令用户知晓升降管已经升至上限位置,同时进一步提高升降管在该位置的牢固程度,可长时间地令升降管保持在上限位置。
5、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弯管,出水弯管的底端抵靠本体,从而限制了升降管的移动范围的下限。
6、在出水弯管底部固接螺接件,令升降管可以与出水弯管螺接固定。
7、在本体上设置用于装设阀体组件的筒部,同时令阀体组件的阀座与筒部的内壁密封配合,避免本体底端漏水。
8、设置多个定位胶圈,保证升降管的位置固定不滑落。
9、设置固定螺母,从下往上螺接于套管,从而与本体底端配合将本体固定于台面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龙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升降龙头位于下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升降龙头位于上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本体;11、筒部;20、套管;30、升降管;31、限位件;32、定位胶圈;33、固定螺母;34、垫圈件;35、锁定螺栓;41、出水弯管;42、螺接件;43、出水软管;50、台面;60、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龙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本体10、套管20、升降管30、限位件31、定位胶圈32、固定螺母33、垫圈件34、锁定螺栓35、出水组件和阀体组件。
其中,本体10为出水龙头的主体部分,其具有一长度方向,且沿长度方向竖直安装在台面50上,同时其沿第一方向贯通形成第一通道,具体而言,所述的第一方向即为图1中所示的竖直方向,所述的第一通道即为图1中本体10沿竖直方向上下贯通的贯穿孔道。此外,贯穿孔道与本体10内其余部分的空间共同形成本体10内部的容纳空间。在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筒部11,筒部11为沿水平方向从本体10的侧壁上延伸得到的圆筒状结构,其朝外的一端开口,形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与本体10内部容纳空间连通。
套管20插入第一通道并固接于本体10,具体的,套管20为硬质的金属或塑料管道,其顶端外侧壁设有螺纹,本体10在相应的位置同样设有螺纹,套管20由本体10的底端向上插入至第一通道中,直至套管20的端部到达本体10内的螺纹位置,通过旋转套管20使其与本体10螺接固定。在套管20与本体10固接之后,套管20占据了原本的第一通道的位置,形成了一在竖直方向延伸的规则管道。在套管20的下侧外壁设有螺纹,其用于与固定螺母33配合将本体10固定在台面50上。
升降管30插接于套管20并沿套管20的长度方向运动,其端部与出水组件固接。具体而言,升降管30为与套管20的内壁相配合的长管,其顶端外侧壁设有螺纹,用于与出水组件螺接固定,其底端与外部的快装进水软管连接。升降管30可以通过对其施力在套管20的延伸方向上相对套管20进行运动。同时,在升降管30的侧壁上套设固定有定位胶圈32,由于升降管30的尺寸与套管20内壁相适应,因此在定位胶圈32的安装位置,升降管30的管壁向内凹陷形成槽部,定位胶圈32即安装在槽部之中。
定位胶圈32套设固定于升降管30并紧配于套管20内壁,其具体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圈,其在被套设固定至升降管30的外壁时,受到套管20和升降管30的相对的压迫而变形,受压产生的摩擦阻力阻止了升降管30在仅承受自重及出水组件的重量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在一稳定的高度位置。定位胶圈32可以设置有多个,进一步地提高竖直方向上与升降管30和出水组件自重的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使出水高度更为稳定。
如图2所示,限位件31可拆卸地装设于本体10,定位胶圈32通过抵接限位件31限制升降管30的运动范围。限位件31的可拆卸结构由锁定螺栓35实现,锁定螺栓35在螺接于本体10时与限位件31卡接,在旋出本体10时与限位件31脱离卡接。具体的,限位件31为设置在本体10的第一通道上侧内壁的衬套,其材质为塑料或橡胶,升降管30贯穿限位件31,通过衬套31的隔绝作用,避免升降管30在该处位置直接与本体10接触,从而解决升降管30在升降时发出异响的问题。在本体10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一台阶面,限位件31即被放置在该台阶面上,且其一部分端面突出于台阶面以供定位胶圈32抵接。
在限位件31的外侧壁设有一环形凹槽,在本体10上对应该环形凹槽的位置设有一贯穿本体10内外的螺纹孔,锁定螺栓35螺接于该螺纹孔时,其朝向限位件31的端部插入至限位件31上的环形凹槽之中,从而形成与限位件31的卡接关系,此时限位件31的位置固定;当锁定螺栓35被旋出时,其端部从限位件31上的环形凹槽离开,从而与限位件31脱离卡接,此时限位件31可以从本体10上脱出。
由于升降管30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其上限位置是通过定位胶圈32抵接限位件31的底端所限定的。在限位件31被固定在本体10上时,升降管30到达上限位置后无法再继续移动;在限位件31不与锁定螺栓35卡接时,升降管30到达上限位置后可以继续往上运动,从而带动限位件31脱离本体10,此时可以对定位较全32进行更换。
此外,如图5所示,限位件31的底端与套管20的顶端之间形成间隙,定位胶圈32抵接限位件31时陷入该间隙之中。具体的,该间隙的形成是由于本体10上用于与套管20螺接的螺纹的上缘与用于承接限位件31的台阶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套管20螺接固定且限位件31放置在该台阶面上之后,二者之间也相应的形成了间隙,如图3所示,定位胶圈32在抵接限位件31底端的同时,也陷入至该间隙之中,从而提供了明显的档位感,可提醒使用者已经达到升降高度已经达到上限位置。
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弯管41、出水软管43、螺接件42、抽拉管和花洒,抽拉管一端与出水软管43连接,另一端与花洒连接,出水弯管41与花洒为可分离的插接关系,花洒可插入至出水弯管41的端部固定,也可脱离出水弯管41。出水弯管41的底部内侧壁固接有螺接件42,螺接件42上设有螺纹,升降管30的顶端外侧与螺接件42螺接固定,同时螺接件42还在出水弯管43抵接本体10时增大抵接面积。出水弯管41通过抵靠本体10限制升降管30的运动范围,在出水弯管41抵靠在本体10的顶端位置时,升降管30到达其下限位置,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
阀体组件用于控制出水龙头的进水与停水,其可采用常规的开关阀,其主体部分装设在本体10的筒部11之中,其阀座60与本体10固接,且如图4所示,在阀座60与筒部1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可隔绝本体10内部的容纳空间与阀体组件的水路,从而避免阀体组件漏水时从本体10的底端开口流出。
在装配时,先在阀座60上安装密封圈,再将阀座60与阀体组件的其他结构进行组装,之后将阀体组件整体装设至筒部11之中,令阀座60与筒部11的内侧壁密封配合;之后将限位件31插入至本体10的第一通道的上侧开口处,旋入锁定螺栓35,将限位件31固定;然后将套管20由下往上插入至本体10之中,并旋转套管20使其与本体10螺接固定;之后将定位胶圈32套设固定在升降管30的管壁上的槽部位置,再将升降管30与出水弯管41上的螺接件42螺接固定,同时令出水软管43穿过升降管30,最后将升降管30从上往下插入至套管20之中。
在安装时,在台面50上挖孔,令套管20穿过台面50上的孔,使本体10的底端抵接台面50的上表面,之后将垫圈件34从下方往上套设至套管20上并抵接台面50的下表面,之后将固定螺母33从下往上旋入套管20并抵接垫圈件34,从而与本体10配合将本体10固定在台面50上。在该升降龙头安装完成之后,在伸出的出水软管43的底端连接快装进水管,将快装进水管与阀体组件的出水管连接,最后将阀体组件的进水管与外部的进水管道连接。
使用时,通过阀体组件启闭龙头,同时通过拉动出水弯管41,带动升降管30上升或下降,并通过定位胶圈32的作用使其在需要的高度固定,同时还可自由转动出水弯管41。
此外,通过旋出锁定螺栓35,可将升降管30整体从套管20中拉出,从而方便了定位胶圈32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龙头,设置套管20与升降管30,并在升降管30上套设可与套管20内壁紧配的定位胶圈32,通过拉动出水组件即可令升降管30沿套管20的长度方向运动,实现出水高度的改变;同时利用定位胶圈32与套管20的摩擦力作用,可令升降管30固定在当前的高度,无需用户手持固定;此外由于升降管30在水平方向上未存在限制结构,其可实现自由转动。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升降龙头,包括本体及出水组件,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贯通形成第一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管,其插入第一通道并固接于本体;
升降管,其插接于套管并沿套管长度方向运动,其端部与出水组件固接;
定位胶圈,其套设固定于升降管并紧配于套管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其可拆卸地装设于本体;所述定位胶圈通过抵接限位件限制升降管的运动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螺栓,其端部在螺接于本体时与限位件卡接,并在旋出本体时与限位件脱离卡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底端与所述套管的顶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定位胶圈抵接限位件时陷入所述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弯管,所述出水弯管与所述升降管固接,且通过抵靠本体限制升降管的运动范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弯管底部固接有螺接件,所述升降管顶端螺接于所述的螺接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进水的阀体组件;所述本体设有筒部,所述筒部用于装设所述的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与筒部内侧壁密封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胶圈设有多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套管伸出本体底部,所述固定螺母螺接于套管的伸出部分,并与本体底端配合将本体固定于台面。
CN201922036862.0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升降龙头 Active CN211449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6862.0U CN211449795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升降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6862.0U CN211449795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升降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9795U true CN211449795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6862.0U Active CN211449795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升降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9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3776B1 (en) Shower assembly
CA2688907C (en) Faucet
US20130042398A1 (en) Drain closure device
US7647939B2 (en) Water inlet device for a faucet
CN211449795U (zh) 一种升降龙头
US20210062924A1 (en) Water outlet member of faucet
CN211395839U (zh) 一种工业厨房龙头
CN2869145Y (zh) 浴缸排水及进水装置
CN215522138U (zh) 一种厨房用水龙头
US11280070B2 (en) Retractable hose structure of pull-out faucet
US20170044745A1 (en) Vertical Faucet Structure
CN215802003U (zh) 一种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和龙头
CN212643670U (zh) 一种可升降龙头
CN211288816U (zh) 一种龙头出水构件
KR101402480B1 (ko) 세면대용 팝업 관연결장치
CN214367845U (zh) 多功能可更换多头水龙头
CN215172445U (zh) 一种新型抽拉龙头结构
CN216628144U (zh) 杯盖组件及杯具
CN212203500U (zh) 一种厨房龙头接头
CN216090110U (zh) 一种蒸汽或开水龙头
CN216158354U (zh) 一种出水龙头
TWI727790B (zh) 水龍頭出水管可伸縮結構
CN211398696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15487894U (zh) 一种应用于台盆的新型水龙头
CN209977380U (zh) 抽拉式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