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8853U -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8853U
CN211448853U CN201921698323.7U CN201921698323U CN211448853U CN 211448853 U CN211448853 U CN 211448853U CN 201921698323 U CN201921698323 U CN 201921698323U CN 211448853 U CN211448853 U CN 211448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affle
sound
intake system
honeycomb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83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oll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oll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oll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oll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83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8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8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88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包括本体组件和消音组件,所述本体组件由外壳、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所述进气管位于外壳的左侧,所述出气管位于外壳的右侧,所述消音组件由数量为两个的导流管与扣合装置和若干个所述隔板与吸音装置组成,若干个所述隔板位于外壳的内壁上下侧之间,所述隔板与隔板之间和隔板与外壳之间均形成空腔室,两个所述导流管分别位于外壳的内壁左右侧且贯穿隔板,所述吸音装置位于外壳与隔板之间和隔板与隔板之间,所述扣合装置位于导流管的外侧且处于隔板的内部。该可消音的进气系统,解决了普通的进气系统消音装置,在消音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对气流进行降噪且灵活性差并不方便维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附加空气阀、怠速控制阀、谐振腔、动力腔和进气歧管等组成,进气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为发动机输送清洁、干燥、充足而稳定的空气以满足发动机的需求,避免空气中杂质及大颗粒粉尘进入发动机燃烧室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进气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降低噪声,进气噪声不仅影响整车通过噪声,而且影响车内噪声,这对乘车舒适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进气系统进行消音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两管道构成声波波长的一般与空腔室配合进行消音,消音方式较简易,其声音虽能得以降低,但噪音还是有那么大,其效果并不佳,且消音室内部构件大都是刚性一体式的,灵活性较差,在内部出现瑕疵时,需要强力破坏才能进行维护,使用效果并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解决了普通的进气系统消音装置,在消音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对气流进行降噪且灵活性差并不方便维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包括本体组件和消音组件,所述本体组件由外壳、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所述进气管位于外壳的左侧,所述出气管位于外壳的右侧,所述消音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导流管与扣合装置和若干个隔板与吸音装置,若干个所述隔板位于外壳的内壁上下侧之间,所述隔板与隔板之间和隔板与外壳之间均形成空腔室,两个所述导流管分别位于外壳的内壁左右侧且贯穿隔板,所述吸音装置位于外壳与隔板之间和隔板与隔板之间,所述扣合装置位于导流管的外侧且处于隔板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导流管与外壳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头,进气管、出气管和导流管均与外壳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流管由上导音壳、下导音壳和若干个导流板组成,所述上导音壳与下导音壳通过螺栓连接,若干个所述导流板位于上导音壳与下导音壳之间且导流板朝向出气管方向,所述上导音壳与下导音壳外部均开设有导音孔。
进一步,两个所述导流管的长度相同且呈上下错位分布在外壳内部,所述导流管远离外壳的一端与隔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音装置由卡位板和吸音板构成,所述卡位板位于隔板左右侧和外壳内壁左右侧,所述吸音板位于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和隔板与外壳之间。
进一步,所述卡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吸音板左右侧均设置有T形头,所述吸音板与卡位板卡接。
进一步,所述扣合装置由吻合板和卡位块组成,靠近外壳内壁左右侧的两个所述隔板内部均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吻合板位于隔板的内部且处于导流管的外部,所述卡位块位于吻合板的上下侧且处于卡位槽内,所述吻合板与隔板卡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在消音装置与进气系统连接使用时,将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外壳拧紧连接,再将吻合板从隔板内抽出,导流管组装好后放置至隔板内部,形成错位分布,同时导流管与外壳拧紧连接后,将吻合板卡合上,对导流管进行固定,使气流导通,同时可将吸音板顺着卡位块卡入,放置在两个导流管之间即可完成消音装置的安装,其连接方式较灵活,在拆卸时也只需抽出吻合板和消音板并拧出导流管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拆装和维护。
2、在消音装置使用时,气流从进气管导入并通过内部的导流板,且导流板朝向出气管方向,气流在各导流板之间流通,形成涡流,可降低中心部位的压力达到消音降噪的效果,且导流管外部开设有导气孔,气流在导流板内流通时可从导气孔流出,使声波在空腔室内反射抵消达到消音的效果,同时声波传出在空腔室内时,会通过吸音板,吸音板可在气流流动过程中进行阻性消音,使噪音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使得气流从出气管流出后的噪音得到有效的降低,使进气系统的消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壳,11、上壳体,12、下壳体,2、进气管,3、出气管,4、导流管,41、上导音壳,42、下导音壳,43、导流板,5、扣合装置,51、吻合板, 52、卡位块,6、隔板,7、吸音装置,71、卡位板,72、吸音板,8、空腔室, 9、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3所示,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包括:
本体组件,本体组件由外壳1、进气管2和出气管3组成,进气管2位于外壳1的左侧,出气管3位于外壳1的右侧,进气管2、出气管3和导流管4 与外壳1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头,进气管2、出气管3和导流管4均与外壳1螺纹连接。
进一步,外壳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成,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 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9,密封垫片9可在壳体连接时进行密封,防止气流的溢出导致消音箱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通过螺栓连接。
消音组件,消音组件由数量为两个的导流管4与扣合装置5和若干个隔板6与吸音装置7组成,若干个隔板6位于外壳1的内壁上下侧之间,隔板6 与隔板6之间和隔板6与外壳1之间均形成空腔室8,两个导流管4分别位于外壳1的内壁左右侧且贯穿隔板6,导流管4由上导音壳41、下导音壳42和若干个导流板43组成,上导音壳41与下导音壳42通过螺栓连接,若干个导流板43位于上导音壳41与下导音壳42之间且导流板43朝向出气管3方向,上导音壳41与下导音壳42外部均开设有导音孔,两个导流管4的长度相同且呈上下错位分布在外壳1内部,导流管4远离外壳1的一端与隔板6连接,吸音装置7位于外壳1与隔板6之间和隔板6与隔板6之间,扣合装置5位于导流管4的外侧且处于隔板6的内部,扣合装置5由吻合板51和卡位块52 组成,靠近外壳1内壁左右侧的两个隔板6内部均开设有卡位槽,吻合板51 位于隔板6的内部且处于导流管4的外部,卡位块52位于吻合板51的上下侧且处于卡位槽内,吻合板51与隔板6卡接。
进一步,吸音装置7由卡位板71和吸音板72构成,卡位板71位于隔板 6左右侧和外壳1内壁左右侧,吸音板72位于两个隔板6之间和隔板6与外壳1之间,卡位板7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吸音板72左右侧均设置有T形头,吸音板72与卡位板71卡接。
具体工作原理:在消音装置与进气系统连接使用时,将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与外壳1拧紧连接,再将吻合板51从隔板6内抽出,导流管4组装好后放置至隔板6内部,形成错位分布,同时导流管4与外壳1拧紧连接后,将吻合板51卡合上,对导流管4进行固定,使气流导通,同时可将吸音板72 顺着卡位块71卡入,放置在两个导流管4之间即可完成消音装置的安装,其连接方式较灵活,在拆卸时也只需抽出吻合板51和消音板72并拧出导流管4 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拆装和维护,在消音装置使用时,气流从进气管2 导入并通过内部的导流板43,且导流板43朝向出气管3方向,气流在各导流板43之间流通,形成涡流,可降低中心部位的压力达到消音降噪的效果,且导流管4外部开设有导气孔,气流在导流板43内流通时可从导气孔流出,使声波在空腔室8内反射抵消达到消音的效果,同时声波传出在空腔室8内时,会通过吸音板72,吸音板72可在气流流动过程中进行阻性消音,使噪音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使得气流从出气管3流出后的噪音得到有效的降低,使进气系统的消音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组件,所述本体组件由外壳(1)、进气管(2)和出气管(3)组成,所述进气管(2)位于外壳(1)的左侧,所述出气管(3)位于外壳(1)的右侧;
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导流管(4)与扣合装置(5)和若干个隔板(6)与吸音装置(7),若干个所述隔板(6)位于外壳(1)的内壁上下侧之间,所述隔板(6)与隔板(6)之间和隔板(6)与外壳(1)之间均形成空腔室(8),两个所述导流管(4)分别位于外壳(1)的内壁左右侧且贯穿隔板(6),所述吸音装置(7)位于外壳(1)与隔板(6)之间和隔板(6)与隔板(6)之间,所述扣合装置(5)位于导流管(4)的外侧且处于隔板(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出气管(3)和导流管(4)与外壳(1)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头,进气管(2)、出气管(3)和导流管(4)均与外壳(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由上导音壳(41)、下导音壳(42)和若干个导流板(43)组成,所述上导音壳(41)与下导音壳(42)通过螺栓连接,若干个所述导流板(43)位于上导音壳(41)与下导音壳(42)之间且导流板(43)朝向出气管(3)方向,所述上导音壳(41)与下导音壳(42)外部均开设有导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管(4)的长度相同且呈上下错位分布在外壳(1)内部,所述导流管(4)远离外壳(1)的一端与隔板(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装置(7)由卡位板(71)和吸音板(72)构成,所述卡位板(71)位于隔板(6)左右侧和外壳(1)内壁左右侧,所述吸音板(72)位于两个所述隔板(6)之间和隔板(6)与外壳(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7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吸音板(72)左右侧均设置有T形头,所述吸音板(72)与卡位板(71)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装置(5)由吻合板(51)和卡位块(52)组成,靠近外壳(1)内壁左右侧的两个所述隔板(6)内部均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吻合板(51)位于隔板(6)的内部且处于导流管(4)的外部,所述卡位块(52)位于吻合板(51)的上下侧且处于卡位槽内,所述吻合板(51)与隔板(6)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成,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9),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通过螺栓连接。
CN201921698323.7U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8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8323.7U CN211448853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8323.7U CN211448853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8853U true CN211448853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832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8853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8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9476U (zh) 一种柴油机消声装置
CN106015818B (zh) 一种消声节能管道
CN109682238B (zh) 一种带消声功能的船舶换热器
CN211448853U (zh) 一种可消音的进气系统
CN210768980U (zh) 一种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用消声器
CN205306900U (zh) 一种吸尘器消音装置
CN112097385B (zh) 一种消音管组
CN204783178U (zh) 排气消声器
CN212867742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CN213117998U (zh) 一种管道微型消声器
CN215007487U (zh) 一种工程机械消声器
CN217761119U (zh) 高性能低噪音摩托车新型排气管结构
CN213020280U (zh) 一种空调用消音器
CN218816596U (zh) 一种低噪音摩托车消声器
CN210106257U (zh) 用于空调机组矩阵式风机的消声器降噪装置
CN220036755U (zh)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消声器的出气管组件
CN217874773U (zh) 滤清式进气消音管
CN220415503U (zh) 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
CN219505815U (zh) 工程机械空调风道降噪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20539865U (zh) 一种罗茨风机主管用可拆式消音装置
CN217737512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通风消声器
CN220955778U (zh) 一种箱式发电机组用的挂壁式消声器
CN109162968B (zh) 消音器和吸油烟机
CN209892403U (zh) 一种交流气泵使用的螺旋式消声器
CN212132843U (zh) 一种分风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