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8599U -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8599U
CN211448599U CN201921709201.3U CN201921709201U CN211448599U CN 211448599 U CN211448599 U CN 211448599U CN 201921709201 U CN201921709201 U CN 201921709201U CN 211448599 U CN211448599 U CN 211448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le
slip
connec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92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强法
朱峰
付悦
吕维平
盖志亮
陈智
贾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CNPC Jiangha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CNPC Jiangha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CNPC Jiangha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7092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8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8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8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该卡瓦式悬挂器包括连接体组件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连接体组件内的副密封组件、副悬挂组件、主悬挂组件和主密封组件,其中:连续管的底端穿过连接体组件并伸入至井口的下方,副密封组件、副悬挂组件、主悬挂组件和主密封组件均套设在连续管的外侧,副悬挂组件的内壁和主悬挂组件的内壁分别与连续管的外壁固定卡接,副密封组件的内壁和主密封组件的内壁分别与连续管的外壁密封连接,副密封组件的外壁和主密封组件的外壁分别与连接体组件的内壁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连续管井口悬挂器双重悬挂和密封结构复杂、长期重载悬挂和较高压力密封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井生产完井技术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连续完井管柱井口的卡瓦式悬挂器。
背景技术
连续管完井管柱技术是利用连续管柱代替常规的单根管柱,在不压井的情况下投放入井内作为生产管柱的一项技术。利用连续管柱能够有效解决两类气井生产难题:一是可解决新投产页岩气井和煤层气井在不压井的情况下投放生产管柱的问题,实现全程带压作业,避免了压井伤害地层和复产困难的风险,提高了单井产量和储量动用程度,降低开发成本;二是可解决低压井排水采气难题,根据临界携液流量理论,利用小管径连续管柱二次完井可以有效提高气体流速、增强携液能力,降低井底液面高度,减少井底流动压力,维持气井的正常生产,达到排水采气的效果,一次投入,稳定生产。
目前,气井连续管完井普遍做法是采用专用卡瓦式井口悬挂器将连续管悬持于井口,具有施工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井口悬挂器最重要的两个作用是对连续管进行悬持以及隔离生产通道。
市面上绝大多数连续管井口悬挂器都采用的是一套卡瓦悬挂连续管,且卡瓦无配套压紧机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气流流动以及通过连续管循环泵注等因素都会使连续管产生抖动,悬挂卡瓦与连续管之间发生蠕动滑脱的潜在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配套双卡瓦,确保连续管在井口长期悬挂的可靠性,避免生产过程中发生溜管落井事故。在对连续管柱的悬持方面,虽然现有的部分连续管井口悬挂器使用了双卡瓦配置和卡瓦压紧机构,但卡瓦压紧机构必须使用大尺寸预紧法兰,加工制造和现场安装都很麻烦,且双卡瓦之间悬持作用没有关联性,只有一套卡瓦会起到悬持作用,因生产蠕动等原因双卡瓦逐一失效的几率增加。另外,在对生产通道的隔离方面,现有井口卡瓦式悬挂器通常采用一套密封结构及组件,且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卡瓦座与密封胶筒一体式结构,密封胶筒依靠悬挂后的连续管管重压缩自身变形进行密封,此类密封胶筒在连续管管重的长期过载压缩和井内恶劣油气环境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胶筒开裂和提前失效,进而使生产通道互相窜通,丧失可循环通道和管柱的高速携液能力,虽然,现有部分井口卡瓦式悬挂器针对上述缺点进行了改进,但仍然存在根据具体井况灵活调节能力差、加工精度控制难度大、损伤后修复难度大等问题。
此外,现有的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连续管井口悬挂器在施工完毕后,仅能通过气井井口现有压力对采气树各连接处的法兰进行试压,无法做到按照标准规定的压力级别对悬挂器自身连接法兰进行试压,开井生产后可能存在漏气的安全风险,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连续管井口悬挂器双重悬挂和密封结构复杂、长期重载悬挂和较高压力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该卡瓦式悬挂器具有双重悬挂结构和双重密封结构,确保连续管在悬挂状态下能够经受长期生产过程中的振动,悬持连续管不脱落,安全可靠,满足试压要求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瓦式悬挂器,固定安装在井口处,且固定套设于连续管的外侧,所述卡瓦式悬挂器包括连接体组件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组件内的副密封组件、副悬挂组件、主悬挂组件和主密封组件,其中:
所述连接体组件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连续管的底端穿过所述连接体组件并伸入至所述井口的下方,所述副密封组件、所述副悬挂组件、所述主悬挂组件和所述主密封组件均套设在所述连续管的外侧,所述副悬挂组件的内壁和所述主悬挂组件的内壁分别与所述连续管的外壁固定卡接,所述副密封组件的内壁和所述主密封组件的内壁分别与所述连续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副密封组件的外壁和所述主密封组件的外壁分别与所述连接体组件的内壁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体组件包括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所述上连接体的底部与所述下连接体的顶部连接,所述上连接体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容置孔,所述副密封组件和所述副悬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孔内,所述下连接体上设置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第一容置孔连通的第二容置孔,所述主悬挂组件和所述主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接体的顶部外壁上和底部外壁上均设置有法兰盘结构,所述下连接体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法兰盘结构,所述上连接体的顶部与井口采气树连接,所述下连接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载丝法兰,所述卡瓦式悬挂器与所述井口处的井口主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接体的底部与所述下连接体的顶部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接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孔连通的测压孔,所述测压孔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测压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测压接头与所述测压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测压接头为由外至内单向导通的连接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连接体为三通结构,在所述下连接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容置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地面的生产管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连接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载丝法兰,所述下连接体通过所述第二载丝法兰与所述生产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副密封组件包括副密封主体,所述副密封主体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副密封主体的下部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一限位凸台,所述副密封主体的外壁和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顶面均与所述第一容置孔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副密封主体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密封环,各所述第二密封环压紧在所述副密封主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容置孔的内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孔为上部孔径小于下部孔径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容置孔的上部与下部相连接位置的内壁为锥形面,所述副密封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孔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孔的下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顶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容置孔的内壁抵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副密封主体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容置孔,所述第三容置孔包括由上至下依连通的导引段、容置段和密封段,所述导引段为倒置的锥形孔,所述容置段和所述密封段均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柱形孔,所述导引段的顶部孔径和所述容置段的孔径均大于所述连续管的外径,所述密封段的孔径等于所述连续管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段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固定设置有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三密封环压紧在所述密封段的内壁与所述连续管的外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密封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连续管外侧的上连接件、胶筒和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二限位凸台,所述下连接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顶部抵靠连接,所述胶筒压紧于所述下连接件的顶部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底部之间,所述下连接体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孔连通的多个第二通孔,在各所述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顶丝,所述顶丝的一端位于所述下连接体的外部,所述顶丝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置孔内且与所述上连接件的顶部抵靠连接,所述顶丝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接件的顶部为锥形面,所述顶丝的端部为与所述上连接件的顶部相配合的锥形面,所述顶丝的端部与所述上连接件的顶部抵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为径向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连接件的顶部与所述胶筒的底部之间以及所述上连接件的底部与所述胶筒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环状金属垫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悬挂组件包括主悬挂卡瓦和主悬挂卡瓦座,所述下连接体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三限位凸台,所述主悬挂卡瓦座的底部边缘与所述第三限位凸台的顶部抵靠连接,所述主悬挂卡瓦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倒锥形第三通孔,所述主悬挂卡瓦的外壁为倒锥形面,所述主悬挂卡瓦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主悬挂卡瓦的外壁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抵靠连接,所述主悬挂卡瓦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第一板牙,所述主悬挂卡瓦通过各所述第一板牙与所述连续管的外壁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悬挂组件包括副悬挂卡瓦座和副悬挂卡瓦,所述副悬挂卡瓦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倒锥形第五通孔,所述副悬挂卡瓦的外壁为倒锥形面,所述副悬挂卡瓦设置于所述第五通孔内,且所述副悬挂卡瓦的外壁与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壁抵靠连接,所述副悬挂卡瓦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第二板牙,所述副悬挂卡瓦通过各所述第二板牙与所述连续管的外壁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悬挂卡瓦座的底部与所述主悬挂卡瓦的顶部抵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悬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悬挂卡瓦座上方的锁紧盖,所述锁紧盖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的上部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第四限位凸台,所述锁紧盖通过所述第七通孔套设在所述副悬挂卡瓦座的外侧,所述锁紧盖的下部内壁与所述副悬挂卡瓦座的上部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副悬挂卡瓦的顶部与所述第四限位凸台的底部抵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所述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连续管和上述的卡瓦式悬挂器,所述卡瓦式悬挂器的底部与井口主阀连接,所述卡瓦式悬挂器的顶部与井口采气树连接,所述卡瓦式悬挂器固定套设在所述连续管的外侧,且与所述连续管的外壁密封连接。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的特点及优点是:在该卡瓦式悬挂器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副密封组件、副悬挂组件、主悬挂组件和主密封组件,副悬挂组件、主悬挂组件均套设在连续管的外侧,且副悬挂组件的内壁和主悬挂组件的内壁分别与连续管的外壁固定卡接,通过设置副悬挂组件和主悬挂组件的双重悬挂结构,大大提高对连续管悬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悬挂组件承担主要悬挂作用,副悬挂组件辅助主悬挂组件提高卡瓦式悬挂器整体的抗振能力和保持悬持稳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悬持的可靠性。另外,副密封组件和主密封组件均套设在连续管的外侧,副密封组件的内壁和主密封组件的内壁分别与连续管的外壁密封连接,副密封组件的外壁和主密封组件的外壁分别与连接体组件的内壁密封连接,通过设置副密封组件和主密封组件的双重密封结构,保证了卡瓦式悬挂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卡瓦式悬挂器对生产通道的隔离能力,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卡瓦式悬挂器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都大大降低,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瓦式悬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瓦式悬挂器中副悬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瓦式悬挂器中副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
1、上连接体; 101、第一容置孔;
102、测压孔; 2、下连接体;
201、第二容置孔; 202、第一通孔;
203、第二限位凸台; 204、第三限位凸台;
205、第二通孔; 3、主悬挂组件;
301、主悬挂卡瓦; 302、主悬挂卡瓦座;
4、副悬挂组件; 401、副悬挂卡瓦座;
4011、第五通孔; 402、副悬挂卡瓦;
4021、第六通孔; 403、锁紧盖;
4031、第七通孔; 4032、第四限位凸台;
5、主密封组件; 501、上连接件;
502、胶筒; 503、下连接件;
6、副密封组件; 601、副密封主体;
602、第一限位凸台; 603、第三容置孔;
6031、导引段; 6032、容置段;
6033、密封段; 7、测压接头;
8、顶丝; 9、第二密封环;
10、第三密封环; 11、连续管;
12、第一密封环; 13、第四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瓦式悬挂器,其固定安装在井口处,且固定套设于连续管11的外侧。该卡瓦式悬挂器包括连接体组件、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连接体组件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连续管11的底端由上至下穿过连接体组件并伸入至井口的下方,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连接体组件的内部,且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均套设在连续管11的外侧,其中,副悬挂组件4的内壁和主悬挂组件3的内壁分别与连续管11的外壁固定卡接,副密封组件6的内壁和主密封组件5的内壁分别与连续管11的外壁密封连接,副密封组件6的外壁和主密封组件5的外壁分别与连接体组件的内壁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在卡瓦式悬挂器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通过设置副悬挂组件4和主悬挂组件3的双重悬挂结构,大大提高对连续管11悬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悬挂组件3承担主要悬挂作用,副悬挂组件4辅助主悬挂组件3提高卡瓦式悬挂器整体的抗振能力和保持悬持稳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连续管11悬持的可靠性。另外,通过设置副密封组件6和主密封组件5的双重密封结构,保证了卡瓦式悬挂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卡瓦式悬挂器对生产通道的隔离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副悬挂组件4的底部与主悬挂组件3的顶部抵靠连接,提高副悬挂组件4与主悬挂组件3的一体性和关联性,增强卡瓦悬挂器抗生产振动的能力和抗上顶力影响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体组件包括上连接体 1和下连接体2,上连接体1的底部与下连接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上连接体1 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容置孔101,副密封组件6和副悬挂组件4位于第一容置孔101内,下连接体2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容置孔201,第二容置孔201与第一容置孔101相连通,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位于第二容置孔201内。通过上连接体1和下连接体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进行维护、更换和安装,确保卡瓦式悬挂器长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上连接体1的顶部外壁上和底部外壁上均设置有法兰盘结构,在下连接体2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法兰盘结构,上连接体1的顶部通过法兰盘结构与井口采气树连接,上连接体1的底部与下连接体2的顶部通过螺栓和螺母拧紧在对应的法兰盘结构上,从而对上连接体1与下连接体2固定连接。另外,在下连接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载丝法兰,卡瓦式悬挂器可通过第一载丝法兰与井口处的井口主阀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上连接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圆环形第一卡槽,在下连接体2的顶面上开设有圆环形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位置相对,在上连接体1的底部与下连接体2的顶部之间沿水平方向压紧有第一密封环12,第一密封环12的上部嵌入第一卡槽内,第一密封环12的下部嵌入第二卡槽内。通过第一密封环12的设置保证上连接体1与下连接体2的连接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确保了卡瓦式悬挂器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连接体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上连接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容置孔101连通的测压孔 102,测压孔102位于副密封组件6的下方,测压孔10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测压接头7。外部泵源可通过测压孔102和测压接头7对卡瓦悬挂器的内部进行试压操作,从而确保卡瓦悬挂器的密封性和生产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测压接头7与测压孔10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中,测压接头7可为但不限于现有的具有由外至内单向导通功能的快速连接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连接体2为三通结构,在下连接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容置孔201连通的第一通孔202,第一通孔202位于主密封组件5的下方,第一通孔202为径向孔,第二容置孔201通过第一通孔202与地面的生产管道连通,从而使生产管道能够与连续管11的外侧环空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下连接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载丝法兰,下连接体2通过第二载丝法兰与生产管道上的闸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副密封组件6包括副密封主体601,副密封主体60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副密封主体 601的上部伸出至第一容置孔101的外部,副密封主体601的下部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圆环状第一限位凸台602,副密封主体601的外壁和第一限位凸台602 的顶面均与第一容置孔101的内壁紧密贴合,副密封主体60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条环状第三卡槽,在副密封主体60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密封环 9,各第二密封环9嵌入对应的第三卡槽内,各第二密封环9压紧在副密封主体 601的外壁与第一容置孔101的内壁之间,确保副密封组件6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容置孔101为上部孔径小于下部孔径的阶梯孔,第一容置孔101的上部与下部相连接位置的内壁为锥形面,副密封主体601位于第一容置孔101的上部,第一限位凸台602位于第一容置孔101的下部,第一限位凸台602的顶面为锥形面,第一限位凸台602的顶面与第一容置孔101的上部与下部相连接位置的内壁抵靠连接,通过第一限位凸台602对副密封组件6的上移距离进行限位,防止副密封组件6与上连接体1脱离,同时保证副密封组件6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副密封主体601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容置孔603,第三容置孔603包括由上至下依连通的导引段6031、容置段6032 和密封段6033,其中,导引段6031为倒置的锥形孔,容置段6032和密封段6033 均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柱形孔,导引段6031的顶部孔径和容置段6032的孔径均大于连续管11的外径,密封段6033的孔径等于连续管11的外径。在下入连续管11时,导引段6031能够对连续管11起到导向和扶正的作用,容置段6032保证连续管11的下部能够顺利通过副密封主体601,密封段6033对的内壁与连续管11的外壁紧密贴合,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图3所示,密封段6033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第四卡槽,在第四卡槽内嵌设有第三密封环10,第三密封环10压紧在密封段6033的内壁与连续管11的外壁之间,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密封组件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连续管11外侧的上连接件501、胶筒502和下连接件503,下连接体2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二限位凸台203,下连接件503的底部与第二限位凸台203的顶部抵靠连接,胶筒502压紧于下连接件503的顶部与上连接件501的底部之间,下连接体2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与第二容置孔201 连通的多个第二通孔205,在各第二通孔205内均设置有顶丝8,顶丝8的一端位于下连接体2的外部,顶丝8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容置孔201内且与上连接件 501的顶部抵靠连接,顶丝8的外壁与第二通孔20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环13。通过拧紧顶丝8可增大对上连接件501的抵靠力,从而增大上连接件501 对胶筒502的压力,保证胶筒502发生形变,以使得胶筒502的外壁与下连接体 2的内壁紧密贴合,胶筒502的内壁与连续管11的内壁紧密贴合,保证主密封组件5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连接件501和下连接件503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上连接件501的顶部为锥形面,顶丝8的端部为与上连接件501 的顶部相配合的锥形面,顶丝8的端部与上连接件501的顶部抵靠连接。通过拧紧顶丝8可向下挤压上连接件501,从而使得上连接件501向下方缓慢移动,达到对胶筒502的压缩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二通孔205为径向孔,保证顶丝8的端部锥形面与上连接件501的顶部锥形面相贴合,以达到通过顶丝8控制上连接件501下移的目的。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连接件501和下连接件503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下连接件503的顶部与胶筒502的底部之间以及上连接件501的底部与胶筒502 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环状金属垫片,各金属垫片对应压紧于下连接件503与胶筒 502之间以及上连接件501与胶筒502之间。保证在受到挤压时上连接件501和下连接件503不会发生形变,并能够将挤压力充分传递至胶筒502,以对胶筒502 充分压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悬挂组件3包括主悬挂卡瓦301和主悬挂卡瓦座302,主悬挂卡瓦座302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主悬挂卡瓦301为由多瓣主悬挂卡瓦体拼接形成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直通外锥形的筒状结构,下连接体2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三限位凸台204,主悬挂卡瓦座302的底部边缘与第三限位凸台204的顶部抵靠连接,主悬挂卡瓦座302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倒锥形第三通孔,主悬挂卡瓦301的外壁为与第三通孔相配合的倒锥形面,主悬挂卡瓦301设置于第三通孔内,且主悬挂卡瓦301 的外壁与第三通孔的内壁抵靠连接,主悬挂卡瓦301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内壁上由上至下设置有连续且间隔的多个环形第一板牙,主悬挂卡瓦301通过各第一板牙与连续管11的外壁卡接,从而达到对连续管11悬持的效果。
具体的,第二容置孔201为由上至下孔径依次减小的三段阶梯孔,第三限位凸台204和第二限位凸台203为由上至下三段阶梯孔的台阶位置,第三限位凸台 204的内径大于第二限位凸台203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副悬挂组件4包括副悬挂卡瓦座401和副悬挂卡瓦402,副悬挂卡瓦座40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副悬挂卡瓦402为由多瓣副悬挂卡瓦体拼接形成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直通外锥形的筒状结构,副悬挂卡瓦座401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倒锥形第五通孔4011,副悬挂卡瓦402的外壁为与第五通孔4011相配合的倒锥形面,副悬挂卡瓦402设置于第五通孔4011内,且副悬挂卡瓦402的外壁与第五通孔4011 的内壁抵靠连接,副悬挂卡瓦402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六通孔4021,第六通孔4021的内壁上由上至下设置有连续且间隔的多个环形第二板牙,副悬挂卡瓦402通过各第二板牙与连续管11的外壁卡接,从而提高对连续管11悬持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副悬挂卡瓦座401的底部与主悬挂卡瓦301的顶部抵靠连接,一旦主悬挂组件3与连接管11之间发生滑脱,副悬挂卡瓦402 将会自动启用,副悬挂卡瓦座401将连续管11的管重所产生的轴向力作用在主悬挂卡瓦301上,使主悬挂卡瓦301沿径向进一步收缩,重新恢复对连续管11 的悬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副悬挂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副悬挂卡瓦座401 上方的锁紧盖403,锁紧盖403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锁紧盖403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七通孔4031,第七通孔4031的上部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圆环形第四限位凸台4032,锁紧盖403通过第七通孔4031套设在副悬挂卡瓦座401的外侧,且锁紧盖403的下部内壁与副悬挂卡瓦座401的上部外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副悬挂卡瓦402的顶部与第四限位凸台4032的底部抵靠连接。通过向下拧紧锁紧盖403,能够为副悬挂卡瓦402悬持连续管11提供稳定的轴向预紧力,有效防止副悬挂卡瓦402因振动或上顶力等原因与副悬挂卡瓦座401之间产生松动和脱离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主密封组件5安装于下连接体2内,调节各顶丝8的端部与主密封组件5的顶部接触。作业时,将下连接体2的底部安装在井口主阀上,再将操作窗、防喷器和注入头等井口作业装置依次与下连接体2 顶部的法兰盘结构连接,利用连续管作业机将底端带有堵塞器的连续管11下投至井口下方的预设深度,转动各顶丝8,使胶筒502受压发生形变,从而对连续管11与井口处的环空进行密封。主密封组件5完成密封后,打开操作窗的活动窗口,向下连接体2中投入主悬挂组件3,待主悬挂组件3中的主悬挂卡瓦301 悬持住连续管11后,对连续管11的上部进行剪切,并拆卸连接在下连接体2上井口作业装置,完成对连续管11的第一重密封和悬挂。剪切后的连续管11在井口上方预留一定长度,利用割刀工具对连续管11的上部进行再次剪切,将副悬挂组件4套设与连续管11的外侧,副悬挂卡瓦座401的底部与主悬挂卡瓦301 的顶部抵靠连接,拧紧锁紧盖403,使锁紧盖403的第四限位凸台4032压紧副悬挂卡瓦402的顶部,再将副密封组件6套设在连续管11的顶端,将原井口的采气树与上连接体1顶部的法兰盘结构连接,并对采气树进行试压,将连接有采气树的上连接体1整体吊装至井口处(即:下连接体2的上方),从副密封组件6 的上部套入,将下连接体2顶部的法兰盘结构与上连接体1底部的法兰盘结构配合连接,完成对连续管11的第二重密封和悬挂。最后,将试压泵与测压接头7 连接,按照井口标准试压等级和要求,对卡瓦式悬挂器的内部环空进行试压,然后使用气井自身压力对卡瓦式悬挂器以上井口连接部位进行试压,完成对连续管完井管柱在井口处的悬挂以及完井井口的试压操作。
本实用新型卡瓦式悬挂器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卡瓦式悬挂器中设置有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 和主密封组件5,通过设置副悬挂组件4和主悬挂组件3的双重悬挂结构,大大提高对连续管11悬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悬挂组件3承担主要悬挂作用,副悬挂组件4能够为主悬挂组件3提供额外的轴向预紧力,提高卡瓦式悬挂器整体的抗振能力和保持悬持稳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连续管11悬持的可靠性,另外,通过设置副密封组件6和主密封组件5的双重密封结构,保证了卡瓦式悬挂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卡瓦式悬挂器对生产通道的隔离能力。
二、该卡瓦式悬挂器中副悬挂组件4为备用悬挂,副悬挂组件4中副悬挂卡瓦座401的底部与主悬挂组件3中主悬挂卡瓦301的顶部抵靠连接,在主悬挂组件3失效、连续管11发生下滑时,副悬挂卡瓦402立即生效且对连续管11起到悬持作用,连续管11在下滑过程中会带动主悬挂卡瓦301下移,从而将连续管 11的管重所产生的轴向力转化为主悬挂卡瓦301的轴向预紧力,使主悬挂卡瓦 301进一步收缩,而且连续管11在下滑过程中也会带动副悬挂组件4下移,从而通过副悬挂卡瓦座401向主悬挂卡瓦301提供向下的压紧力,也能够促进主悬挂卡瓦301的进一步收缩,直至主悬挂卡瓦301重新恢复对连续管11稳定悬持的状态。
三、该卡瓦式悬挂器中主密封组件5采用顶丝8对胶筒502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和精细化控制,副密封组件6采用密封环结构进行密封,既保证了主密封组件 5密封效果的可靠长效性,又简化了副密封组件6的结构,使副密封组件6具有二次密封作用的同时,能够对连续管11起到扶正和导引的作用,便于后续工作过程中井口投堵和起管等作业配套工具顺利通过。
四、该卡瓦式悬挂器中主悬挂卡瓦座302与下连接体2之间为分体设计,更加便于加工、维修和更换。
五、该卡瓦式悬挂器中在上连接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容置孔101连通的测压孔102,测压孔10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测压接头7,可对卡瓦悬挂器的内部进行试压操作,有效保证卡瓦悬挂器的密封性和生产的安全性。
六、该卡瓦式悬挂器中将下连接体2的底部和侧壁上的连接法兰替换为载丝法兰,便于加工生产和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该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连续管11和上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卡瓦式悬挂器的底部与井口主阀连接,卡瓦式悬挂器的顶部与井口采气树连接,卡瓦式悬挂器固定套设在连续管11的外侧,且与连续管11的外壁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的特点及优点是:
该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中通过卡瓦式悬挂器对连续管11进行悬持,在卡瓦式悬挂器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达到对连续管11的双重悬挂和双重密封效果,大大提高对连续管11悬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卡瓦式悬挂器在对连续管11悬持状态下的抗振能力和保持悬持稳定的能力,另外,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卡瓦式悬挂器对生产通道的隔离能力,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卡瓦式悬挂器,固定安装在井口处,且固定套设于连续管(1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式悬挂器包括连接体组件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组件内的副密封组件(6)、副悬挂组件(4)、主悬挂组件(3)和主密封组件(5),其中:
所述连接体组件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连续管(11)的底端穿过所述连接体组件并伸入至所述井口的下方,所述副密封组件(6)、所述副悬挂组件(4)、所述主悬挂组件(3)和所述主密封组件(5)均套设在所述连续管(11)的外侧,所述副悬挂组件(4)的内壁和所述主悬挂组件(3)的内壁分别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壁固定卡接,所述副密封组件(6)的内壁和所述主密封组件(5)的内壁分别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副密封组件(6)的外壁和所述主密封组件(5)的外壁分别与所述连接体组件的内壁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组件包括上连接体(1)和下连接体(2),所述上连接体(1)的底部与所述下连接体(2)的顶部连接,所述上连接体(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容置孔(101),所述副密封组件(6)和所述副悬挂组件(4)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内,所述下连接体(2)上设置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连通的第二容置孔(201),所述主悬挂组件(3)和所述主密封组件(5)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孔(2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1)的顶部外壁上和底部外壁上均设置有法兰盘结构,所述下连接体(2)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法兰盘结构,所述上连接体(1)的顶部与井口采气树连接,所述下连接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载丝法兰,所述卡瓦式悬挂器与所述井口处的井口主阀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1)的底部与所述下连接体(2)的顶部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环(1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连通的测压孔(102),所述测压孔(102) 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测压接头(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接头(7)与所述测压孔(10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测压接头(7)为由外至内单向导通的连接接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体(2)为三通结构,在所述下连接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孔(201)连通的第一通孔(202),所述第二容置孔(20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02)与地面的生产管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载丝法兰,所述下连接体(2)通过所述第二载丝法兰与所述生产管道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密封组件(6)包括副密封主体(601),所述副密封主体(60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副密封主体(601)的下部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一限位凸台(602),所述副密封主体(601)的外壁和所述第一限位凸台(602)的顶面均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副密封主体(60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密封环(9),各所述第二密封环(9)压紧在所述副密封主体(601)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的内壁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为上部孔径小于下部孔径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容置孔(101)的上部与下部相连接位置的内壁为锥形面,所述副密封主体(601)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602)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的下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602)的顶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一限位凸台(602)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容置孔(101)的内壁抵靠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密封主体(60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容置孔(603),所述第三容置孔(603)包括由上至下依连通的导引段(6031)、容置段(6032)和密封段(6033),所述导引段(6031)为倒置的锥形孔,所述容置段(6032)和所述密封段(6033)均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柱形孔,所述导引段(6031)的顶部孔径和所述容置段(6032)的孔径均大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径,所述密封段(6033)的孔径等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段(6033)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固定设置有第三密封环(10),所述第三密封环(10)压紧在所述密封段(6033)的内壁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壁之间。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密封组件(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连续管(11)外侧的上连接件(501)、胶筒(502)和下连接件(503),所述下连接体(2)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二限位凸台(203),所述下连接件(503)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203)的顶部抵靠连接,所述胶筒(502)压紧于所述下连接件(503)的顶部与所述上连接件(501)的底部之间,所述下连接体(2)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孔(201)连通的多个第二通孔(205),在各所述第二通孔(205)内均设置有顶丝(8),所述顶丝(8)的一端位于所述下连接体(2)的外部,所述顶丝(8)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置孔(201)内且与所述上连接件(501)的顶部抵靠连接,所述顶丝(8)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20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环(13)。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501)的顶部为锥形面,所述顶丝(8)的端部为与所述上连接件(501)的顶部相配合的锥形面,所述顶丝(8)的端部与所述上连接件(501)的顶部抵靠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05)为径向孔。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503)的顶部与所述胶筒(502)的底部之间以及所述上连接件(501)的底部与所述胶筒(502)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环状金属垫片。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悬挂组件(3)包括主悬挂卡瓦(301)和主悬挂卡瓦座(302),所述下连接体(2)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第三限位凸台(204),所述主悬挂卡瓦座(302)的底部边缘与所述第三限位凸台(204)的顶部抵靠连接,所述主悬挂卡瓦座(302)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倒锥形第三通孔,所述主悬挂卡瓦(301)的外壁为倒锥形面,所述主悬挂卡瓦(301)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主悬挂卡瓦(301)的外壁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抵靠连接,所述主悬挂卡瓦(301)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第一板牙,所述主悬挂卡瓦(301)通过各所述第一板牙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壁卡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悬挂组件(4)包括副悬挂卡瓦座(401)和副悬挂卡瓦(402),所述副悬挂卡瓦座(40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倒锥形第五通孔(4011),所述副悬挂卡瓦(402)的外壁为倒锥形面,所述副悬挂卡瓦(402)设置于所述第五通孔(4011)内,且所述副悬挂卡瓦(402)的外壁与所述第五通孔(4011)的内壁抵靠连接,所述副悬挂卡瓦(402)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六通孔(4021),所述第六通孔(402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第二板牙,所述副悬挂卡瓦(402)通过各所述第二板牙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壁卡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悬挂卡瓦座(401)的底部与所述主悬挂卡瓦(301)的顶部抵靠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悬挂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悬挂卡瓦座(401)上方的锁紧盖(403),所述锁紧盖(40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七通孔(4031),所述第七通孔(4031)的上部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第四限位凸台(4032),所述锁紧盖(403)通过所述第七通孔(4031)套设在所述副悬挂卡瓦座(401)的外侧,所述锁紧盖(403)的下部内壁与所述副悬挂卡瓦座(401)的上部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副悬挂卡瓦(402)的顶部与所述第四限位凸台(4032)的底部抵靠连接。
21.一种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连续管(11)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瓦式悬挂器,所述卡瓦式悬挂器的底部与井口主阀连接,所述卡瓦式悬挂器的顶部与井口采气树连接,所述卡瓦式悬挂器固定套设在所述连续管(11)的外侧,且与所述连续管(11)的外壁密封连接。
CN201921709201.3U 2019-10-12 2019-10-12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Active CN211448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9201.3U CN211448599U (zh) 2019-10-12 2019-10-12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9201.3U CN211448599U (zh) 2019-10-12 2019-10-12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8599U true CN211448599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9201.3U Active CN211448599U (zh) 2019-10-12 2019-10-12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85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148A (zh) * 2021-01-12 2021-06-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速度管柱双重密封悬挂方法及装置
CN114922582A (zh) * 2022-05-16 2022-08-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穿光纤过双层连续管循环取地热井口装置
CN114961610A (zh) * 2021-02-19 2022-08-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井口式连续管悬挂器和悬挂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148A (zh) * 2021-01-12 2021-06-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速度管柱双重密封悬挂方法及装置
CN114961610A (zh) * 2021-02-19 2022-08-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井口式连续管悬挂器和悬挂工艺
CN114961610B (zh) * 2021-02-19 2024-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井口式连续管悬挂器和悬挂工艺
CN114922582A (zh) * 2022-05-16 2022-08-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穿光纤过双层连续管循环取地热井口装置
CN114922582B (zh) * 2022-05-16 2023-06-0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穿光纤过双层连续管循环取地热井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8599U (zh) 卡瓦式悬挂器及连续管完井管柱安装结构
CN101644149B (zh) 整体式水平采油井口装置
CN110725662B (zh) 一种石油工业用装置
CN111364936A (zh) 一种带有辅助密封的速度管柱密封悬挂装置及密封方法
CN113494259B (zh) 连续管悬挂装置、连续管井口芯轴式悬挂结构及方法
CN201486503U (zh) 整体式水平采油井口装置
CN204984329U (zh) 一种内置式连续油管悬挂器
CN108019179B (zh) 一种金属密封组件及油管悬挂器
CN202900149U (zh) 带压作业用可通过式油管堵塞器
CN104329046A (zh) 一种旋转液压封隔器
CN214330586U (zh) 油套环空密封工具及井内油套环空密封结构
CN114961610B (zh) 井口式连续管悬挂器和悬挂工艺
CN202745798U (zh) 定向井分层注水扶正式封隔器
CN216553811U (zh) 一种卡瓦式石油管套管头
CN212428689U (zh) 一种带有辅助密封的速度管柱密封悬挂装置
RU1270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ссовки устья скважины
CN201125704Y (zh) 一种滑板式套管头
CN210509098U (zh) 一种双层油管内注气采油井口装置
CN110259422B (zh) 一种双管分注带压作业装置及方法
CN200961463Y (zh) 一种新型简易套管头
CN211474075U (zh) 一种石油开采用高压安全阀
CN212671739U (zh) 一种同心双管带压作业注水封隔器
CN2179907Y (zh) 卡瓦式螺纹联接套管头
CN206625815U (zh) 一种防泄漏热采套管头
CN219435101U (zh) 一种永置式测井光缆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