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4437U -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4437U
CN211434437U CN201922182390.XU CN201922182390U CN211434437U CN 211434437 U CN211434437 U CN 211434437U CN 201922182390 U CN201922182390 U CN 201922182390U CN 211434437 U CN211434437 U CN 211434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tube
seepage
draina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23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嘉联
彭雄
宋江涛
喻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chua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anchu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chua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anchu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21823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4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4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44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负压防渗吸盘、负压引流管、冲洗管与防渗负压管,其中,负压防渗吸盘包括外凸台与台环面,台环面的中部设置有凹陷的渗液腔,外凸台上开设有与渗液腔相通的防渗插管口、引流插管口,负压引流管的右端依次穿经引流插管口、渗液腔后延伸至台环面的右侧,负压引流管上位于外凸台左侧之外的部位与防渗负压管的左端相联通,防渗负压管的右端经防渗插管口与渗液腔相联通,且在负压引流管的内部插入有一根冲洗管。本设计不需新增切口,引流、冲洗、防渗效果都较好,无需麻醉配合,患者接受程度高,适合长期置管,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高。

Description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洗及引流装置,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脊柱后路手术往往涉及软组织广泛剥离、高温电刀烧灼、手术时间长等问题,术后切口深部积液及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外科手术。目前临床上在切口积液出现炎性反应时通常采取切口清创,皮肤分别戳孔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的做法,虽然能达到再次引流及冲洗的目的,但往往需要在手术室麻醉下进行,新增皮肤切口及软组织隧道,增加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及经济支出,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此外,单管长期置管,大于三天后往往出现冲洗管及引流管与皮肤间因异物反应出现间隙,导致负压效果降低及渗漏等问题,而如果长期置管负压吸引,则易引起新生肉芽及组织堵塞引流孔致引流不畅的问题,影响治疗。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新增切口、引流及冲洗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不需新增切口、引流及冲洗效果较好的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负压防渗吸盘、负压引流管、冲洗管与防渗负压管,所述负压防渗吸盘包括外凸台及与其周围相连接的台环面,台环面的中部设置有与外凸台的右侧面正对接触的渗液腔,外凸台上开设有与渗液腔相通的防渗插管口、引流插管口;
所述负压引流管的右端依次穿经引流插管口、渗液腔后延伸至台环面的右侧,负压引流管的左端位于外凸台的左侧,负压引流管上位于外凸台左侧之外的部位与防渗负压管的左端相联通,防渗负压管的右端经防渗插管口与渗液腔相联通,所述负压引流管的内部插入有一根冲洗管,该冲洗管的右端位于台环面的右侧,冲洗管的左端穿经负压引流管后延伸至台环面的左侧。
所述冲洗管近负压引流管的管壁设置。
所述引流插管口位于外凸台的中部,防渗插管口位于引流插管口的旁侧,且冲洗管远离防渗插管口设置。
所述外凸台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环绕引流插管口的密封筒,该密封筒的外端与密封伸缩薄膜相连接,该密封伸缩薄膜包裹于负压引流管的外部,且密封伸缩薄膜位于防渗负压管、负压引流管之间。
所述台环面的外周围与医用自粘固定膜相连接。
所述冲洗管的左端穿经负压引流管上开设的出管口之后与输液器接口相连接。
所述负压引流管的左端与负压吸引管接口相连接,防渗负压管、负压引流管的交接处位于负压吸引管接口、外凸台之间。
所述防渗负压管包括横负压管与竖负压管,所述横负压管的右端与防渗插管口相连接,横负压管的左端与竖负压管的顶端相连接,竖负压管的底端与负压引流管的侧壁相连接;
所述竖负压管的内壁与左弧形片、右弧形片的固定端相连接,左弧形片、右弧形片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左弧形片的中部向右弧形片凸起,右弧形片的中部向左弧形片凸起。
所述横负压管的上、下侧壁内各设置有一个弹性膜,每个弹性膜上都开设有一个检修孔,每个检修孔内都嵌入有一个密封塞。
所述横负压管、竖负压管的制造材料都为柔性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中,包括负压防渗吸盘、负压引流管、冲洗管与防渗负压管,负压防渗吸盘上开设有与渗液腔相通的防渗插管口、引流插管口,防渗负压管导通负压引流管、渗液腔,冲洗管设置在负压引流管的内部,该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本设计将负压引流管、冲洗管、防渗负压管集合到一管中,术后观察到切口有深部积液、感染迹象需再次置管冲洗及负压引流时,不需要新增切口以插入引流管或冲洗管,而只需在更敷时,直接由原手术切口置入切口深部即可,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其次,本设计在插入时,利用了原手术切口,故不需要在麻醉状态下进行,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医疗费用,避免医患纠纷;再次,单管盲视置入能确保冲洗管及引流管置于同一组织腔隙内,实现充分冲洗及负压引流,提高冲洗与引流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不需新增切口,而且引流及冲洗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中,负压引流管、冲洗管、防渗负压管都需要穿经负压防渗吸盘而过,而不是直接插在切口上,负压防渗吸盘能有效防止因长期置管引起引流管与皮肤间液体渗漏,保证负压吸引的持续有效性,此外,还能实现无创粘贴,在皮肤上的吸附固定效果较强,防止脱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防止渗漏效果较好,而且能避免负压效果降低。
3、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中,负压引流管在引流插管口中可以往复运动,以随时微调冲洗管和引流管的深度,预防新生肉芽及组织堵塞负压引流孔致冲洗引流不畅,此外,密封伸缩薄膜包裹于负压引流管的外部,该设计能确保在微调冲洗管和引流管的深度时,有效密封负压防渗吸盘与负压引流管之间的移动间隙,预防二次渗漏,并确保负压防渗吸盘内的负压。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微调冲洗管和引流管的深度,避免堵塞,而且密封效果较好,避免二次渗漏与泄压。
4、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中,台环面的外周围与医用自粘固定膜相连接,该设计能粘附固定于皮肤上,并密封负压防渗吸盘,起到粘附固定与吸附固定的双重无创固定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无创固定,而且固定效果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密封伸缩薄膜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负压防渗吸盘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防渗负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医用自粘固定膜1、负压防渗吸盘2、外凸台21、防渗插管口211、引流插管口212、台环面22、渗液腔23、密封筒24、负压引流管3、出管口31、负压吸引管接口32、冲洗管4、输液器接口41、防渗负压管5、横负压管51、竖负压管52、左弧形片53、右弧形片54、弹性膜55、检修孔56、密封塞57、密封伸缩薄膜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负压防渗吸盘2、负压引流管3、冲洗管4与防渗负压管5,所述负压防渗吸盘2包括外凸台21及与其周围相连接的台环面22,台环面22的中部设置有与外凸台21的右侧面正对接触的渗液腔23,外凸台21上开设有与渗液腔23相通的防渗插管口211、引流插管口212;
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右端依次穿经引流插管口212、渗液腔23后延伸至台环面22的右侧,负压引流管3的左端位于外凸台21的左侧,负压引流管3上位于外凸台21左侧之外的部位与防渗负压管5的左端相联通,防渗负压管5的右端经防渗插管口211与渗液腔23相联通,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内部插入有一根冲洗管4,该冲洗管4的右端位于台环面22的右侧,冲洗管4的左端穿经负压引流管3后延伸至台环面22的左侧。
所述冲洗管4近负压引流管3的管壁设置。
所述引流插管口212位于外凸台21的中部,防渗插管口211位于引流插管口212的旁侧,且冲洗管4远离防渗插管口211设置。
所述外凸台21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环绕引流插管口212的密封筒24,该密封筒24的外端与密封伸缩薄膜6相连接,该密封伸缩薄膜6包裹于负压引流管3的外部,且密封伸缩薄膜6位于防渗负压管5、负压引流管3之间。
所述台环面22的外周围与医用自粘固定膜1相连接。
所述冲洗管4的左端穿经负压引流管3上开设的出管口31之后与输液器接口41相连接。
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左端与负压吸引管接口32相连接,防渗负压管5、负压引流管3的交接处位于负压吸引管接口32、外凸台21之间。
所述防渗负压管5包括横负压管51与竖负压管52,所述横负压管51的右端与防渗插管口211相连接,横负压管51的左端与竖负压管52的顶端相连接,竖负压管52的底端与负压引流管3的侧壁相连接;
所述竖负压管52的内壁与左弧形片53、右弧形片54的固定端相连接,左弧形片53、右弧形片54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左弧形片53的中部向右弧形片54凸起,右弧形片54的中部向左弧形片53凸起。
所述横负压管51的上、下侧壁内各设置有一个弹性膜55,每个弹性膜55上都开设有一个检修孔56,每个检修孔56内都嵌入有一个密封塞57。
所述横负压管51、竖负压管52的制造材料都为柔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各部件的作用如下:
医用自粘固定膜1:粘附固定于皮肤,并密封负压防渗吸盘2,起到粘附固定与吸附固定的双重无创固定的效果。
负压防渗吸盘2:为中央向负压吸引管接口32端凹陷的结构,优选为软质硅胶圆盘,该圆盘的中部开设的引流插管口212环抱于负压引流管3的外壁,并能进行相互之间的往复移动,凹陷部(即渗液腔23)用于收集、承接渗漏液并经防渗插管口211与防渗负压管5相互连通。外凸台21上设置的密封筒24的外端与密封伸缩薄膜6相连接,该密封伸缩薄膜6环绕并固定于负压引流管3的外侧壁,用于密封负压防渗吸盘2与负压引流管3之间的移动间隙,并能在负压引流管3上伸缩移动调节置管深度,确保负压防渗吸盘2能紧密贴合皮肤吸附,并可随时调整负压引流管3的引流端长度。
负压引流管3:连接负压装置以保证持续负压。负压吸引管接口32负责与外部设施连接。
冲洗管4:附着于负压引流管3内壁上,可持续或间断给液冲洗。输液器接口41负责连接外围设施。
防渗负压管5:连接负压防渗吸盘2与负压引流管3,保持负压防渗吸盘2内的负压,并将渗漏液引流至负压引流管3中。
密封伸缩薄膜6:有效密封负压防渗吸盘2与负压引流管3之间的移动间隙,预防二次渗漏及确保负压防渗吸盘2内的负压。
此外,竖负压管52的内壁上连接有左弧形片53、右弧形片54,在应用时,左弧形片53、右弧形片54能起到单向阀的作用,避免负压引流管3中的液体经防渗负压管5回流至切口内。
横负压管51上增设有弹性膜55、检修孔56、密封塞57的作用在于:弹性膜55能对防渗负压管5中流动的液体进行缓冲,避免堵塞(如随渗液一起的组织等),在此基础之上,一旦出现堵塞,还能通过检修孔56对防渗负压管5进行清理,而不用整体更换本装置,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负压防渗吸盘(2)、负压引流管(3)、冲洗管(4)与防渗负压管(5),所述负压防渗吸盘(2)包括外凸台(21)及与其周围相连接的台环面(22),台环面(22)的中部设置有与外凸台(21)的右侧面正对接触的渗液腔(23),外凸台(21)上开设有与渗液腔(23)相通的防渗插管口(211)、引流插管口(212);
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右端依次穿经引流插管口(212)、渗液腔(23)后延伸至台环面(22)的右侧,负压引流管(3)的左端位于外凸台(21)的左侧,负压引流管(3)上位于外凸台(21)左侧之外的部位与防渗负压管(5)的左端相联通,防渗负压管(5)的右端经防渗插管口(211)与渗液腔(23)相联通,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内部插入有一根冲洗管(4),该冲洗管(4)的右端位于台环面(22)的右侧,冲洗管(4)的左端穿经负压引流管(3)后延伸至台环面(22)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4)近负压引流管(3)的管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插管口(212)位于外凸台(21)的中部,防渗插管口(211)位于引流插管口(212)的旁侧,且冲洗管(4)远离防渗插管口(21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台(21)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环绕引流插管口(212)的密封筒(24),该密封筒(24)的外端与密封伸缩薄膜(6)相连接,该密封伸缩薄膜(6)包裹于负压引流管(3)的外部,且密封伸缩薄膜(6)位于防渗负压管(5)、负压引流管(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环面(22)的外周围与医用自粘固定膜(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4)的左端穿经负压引流管(3)上开设的出管口(31)之后与输液器接口(4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左端与负压吸引管接口(32)相连接,防渗负压管(5)、负压引流管(3)的交接处位于负压吸引管接口(32)、外凸台(2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负压管(5)包括横负压管(51)与竖负压管(52),所述横负压管(51)的右端与防渗插管口(211)相连接,横负压管(51)的左端与竖负压管(52)的顶端相连接,竖负压管(52)的底端与负压引流管(3)的侧壁相连接;
所述竖负压管(52)的内壁与左弧形片(53)、右弧形片(54)的固定端相连接,左弧形片(53)、右弧形片(54)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左弧形片(53)的中部向右弧形片(54)凸起,右弧形片(54)的中部向左弧形片(53)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负压管(51)的上、下侧壁内各设置有一个弹性膜(55),每个弹性膜(55)上都开设有一个检修孔(56),每个检修孔(56)内都嵌入有一个密封塞(5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负压管(51)、竖负压管(52)的制造材料都为柔性材料。
CN201922182390.XU 2019-12-09 2019-12-09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34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2390.XU CN211434437U (zh) 2019-12-09 2019-12-09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2390.XU CN211434437U (zh) 2019-12-09 2019-12-09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4437U true CN21143443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2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23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34437U (zh) 2019-12-09 2019-12-09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4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647A (zh) * 2021-01-21 2021-06-0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647A (zh) * 2021-01-21 2021-06-0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0181B2 (en) Irrigation dressing with a tubular dam
CN211434437U (zh) 防渗型无创固定单管三通道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CN215425516U (zh) 一种多种用途的伤口敷料贴
CN112197011B (zh) 一种能控制负压输入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
CN104147681A (zh) 多功能的肛肠部引流管
CN108378988A (zh) 内埋式全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01192523Y (zh) 一次性使用的负压双套引流管
CN212575344U (zh) 一种吸盘式封闭引流装置
CN211560227U (zh) 一种卧床病人桡动脉血气采集后压迫装置
CN113081138A (zh) 一种经鼻腔止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0812841U (zh) 一种封闭式负压冲洗吸引装置
CN219940965U (zh) 一种一次性造口袋
CN208851803U (zh) 内埋式全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113082322A (zh) 一种造瘘口处的环状负压吸引器
CN112007223A (zh) 一种吸盘式封闭引流装置
CN211023412U (zh) 一种可自动冲洗的负压造瘘装置
CN219594703U (zh) 一种可视鼻腔球囊止血器
CN218220707U (zh) 一种颌骨囊肿开窗负压引流装置
CN208193331U (zh) 一种医用创面护理用具
CN2609511Y (zh) 鼻腔手术硅胶管
CN205127056U (zh)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装置
CN204864501U (zh) 一种负压封闭吸引流的自动冲洗装置及负压吸引流系统
CN215194257U (zh) 一种恒定负压引流式创口护理装置
CN210871936U (zh) 一种关节镜通道临时封堵器
CN211188452U (zh) 一种简易负压吸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