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0462U -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0462U
CN211430462U CN201922313487.XU CN201922313487U CN211430462U CN 211430462 U CN211430462 U CN 211430462U CN 201922313487 U CN201922313487 U CN 201922313487U CN 211430462 U CN211430462 U CN 211430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bed
seedling
activit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34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晓波
王彤伟
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34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0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0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0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螺纹连接有转盘以及两个螺母,所述转盘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螺母拧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育苗床与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上移动至第三螺纹杆顶部,此时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幼苗受光较好,对幼苗观察时,调节电机反转从而使得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幼苗观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背景技术
无土育苗是近代培养植物所用的新技术,即不用土壤,而用非土壤的固体材料作基质,浇营养液,或不用任何基质,而利用水培或雾培的方式进行育苗,幼苗生长迅速,苗龄短,根系发育好,幼苗健壮、整齐,定植后缓苗时间短,易成活,无土栽培使农业,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为了高效利用生产空间,现有的育苗床大多将多个育苗床直接叠加在一起,但是多个育苗床叠加在一起后,若相邻两个育苗床之间的距离较大,则育苗床叠加高度过高,不便于对顶部的育苗床观察,若相邻两个育苗床之间的距离较小,则幼苗受光效果变差,导致育苗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通过将两个螺母拧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育苗床与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上移动至第三螺纹杆顶部,此时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幼苗受光较好,对幼苗观察时,将两个螺母拧松,调节电机反转从而使得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幼苗观察,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螺纹连接有转盘以及两个螺母,所述转盘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两个所述圆杆之间连接有固定育苗床,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所述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两端的固定块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育苗床两端的固定块与圆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对应位置的所述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螺纹密度为第三螺纹杆螺纹密度的二倍。
优选的,两个所述圆杆底部与转盘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圆杆通过对应位置的轴承与转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母分别设置在转盘顶部以及底部,所述转盘通过两个螺母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转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顶部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圆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圆杆外部、两个第二螺纹杆外部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外部均固定设置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以及两个圆杆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三个所述齿轮之间连接有链条。
优选的,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呈圆形分布,四个所述支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滑槽,四个所述滚轮均滚动设置于滑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将转盘顶部以及底部的螺母分别向顶部以及底部拧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转动,在两个第二螺纹杆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转动时,第一活动育苗床与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上移动至第三螺纹杆顶部,此时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幼苗受光较好,便于幼苗成长,在调节完成时,将两个螺母拧紧实现将转盘与螺纹杆固定,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进一步使得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转动,使得幼苗收光均匀,使得幼苗成长效果更好,在对幼苗观察时,将两个螺母拧松,调节电机反转从而使得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对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内的幼苗观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使得幼苗受光变好,同时便于对幼苗观察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横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的局部结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滑槽;3、电机;4、滚轮;5、支腿;6、转盘;7、轴承;8、圆杆;9、固定育苗床;10、第一活动育苗床;11、链条;12、齿轮;13、第一螺纹杆;14、螺母;15、第二活动育苗床;16、圆孔;17、固定块;18、第三螺纹杆;19、第二螺纹杆;20、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外部螺纹连接有转盘6以及两个螺母14,所述转盘6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两个所述圆杆8之间连接有固定育苗床9,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9之间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18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所述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的固定块17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育苗床9两端的固定块17与圆杆8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应位置的所述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螺纹密度为第三螺纹杆18螺纹密度的二倍,使得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上升的高度是第一活动育苗床10的二倍;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圆杆8底部与转盘6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7,两个所述圆杆8通过对应位置的轴承7与转盘6转动连接,实现圆杆8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螺母14分别设置在转盘6顶部以及底部,所述转盘6通过两个螺母14与第一螺纹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3与转盘6转动连接,便于电机3转动带动转盘6转动,使得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顶部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圆孔16,便于插苗;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圆杆8外部、两个第二螺纹杆19外部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18外部均固定设置有挡块20,防止第一活动育苗床10与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下降幅度将大,压坏幼苗;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纹杆13顶部以及两个圆杆8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12,三个所述齿轮12之间连接有链条11,实现第一螺纹杆13与两个圆杆8同时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6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腿5,四个所述支腿5呈圆形分布,四个所述支腿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4,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滑槽2,四个所述滚轮4均滚动设置于滑槽2内,实现对转盘6支撑同时减小滑动摩擦;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将转盘6顶部以及底部的螺母14分别向顶部以及底部拧开使得第一螺纹杆13实现转动,接通电机3,电机3带动第一螺纹杆13转动,在齿轮12、链条11以及轴承7的作用下,第一螺纹杆13带动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转动,由于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的固定块17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螺纹连接,在两个第二螺纹杆19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18转动时,第一活动育苗床10与第二活动育苗床15向上移动至第三螺纹杆18顶部,此时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幼苗受光较好,便于幼苗成长,在调节完成时,将两个螺母14拧紧实现将转盘6与螺纹杆固定,接通电机3,电机3带动转盘6转动进一步使得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转动,使得幼苗收光均匀,使得幼苗成长效果更好,在对幼苗观察时,将两个螺母14拧松,调节电机3反转从而使得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对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内的幼苗观察,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育苗床大多将多个育苗床直接叠加在一起,但是多个育苗床叠加在一起后,若相邻两个育苗床之间的距离较大,则育苗床叠加高度过高,不便于对顶部的育苗床观察,若相邻两个育苗床之间的距离较小,则幼苗受光效果变差,导致育苗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将两个螺母14拧开,电机3带动第一螺纹杆13、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育苗床10与第二活动育苗床15向上移动至第三螺纹杆18顶部,此时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幼苗受光较好,对幼苗观察时,调节电机3反转从而使得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幼苗观察。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外部螺纹连接有转盘(6)以及两个螺母(14),所述转盘(6)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两个所述圆杆(8)之间连接有固定育苗床(9),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9)之间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18)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所述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的固定块(17)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育苗床(9)两端的固定块(17)与圆杆(8)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螺纹密度为第三螺纹杆(18)螺纹密度的二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杆(8)底部与转盘(6)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7),两个所述圆杆(8)通过对应位置的轴承(7)与转盘(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母(14)分别设置在转盘(6)顶部以及底部,所述转盘(6)通过两个螺母(14)与第一螺纹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3)与转盘(6)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顶部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圆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杆(8)外部、两个第二螺纹杆(19)外部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18)外部均固定设置有挡块(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3)顶部以及两个圆杆(8)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12),三个所述齿轮(12)之间连接有链条(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腿(5),四个所述支腿(5)呈圆形分布,四个所述支腿(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4),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滑槽(2),四个所述滚轮(4)均滚动设置于滑槽(2)内。
CN201922313487.X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Active CN211430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3487.XU CN21143046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3487.XU CN21143046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0462U true CN211430462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29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3487.XU Active CN21143046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0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17468U (zh) 一种适用于水培生菜的收割装置
CN109122276A (zh) 一种方便拔出的蔬菜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06294505U (zh) 一种植树挖坑装置
CN207201456U (zh) 一种育苗器
CN107983630A (zh) 一种水溶肥分级筛分装置
CN211430462U (zh)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CN107182545A (zh) 一种自动采收的循环式栽培架
CN206078282U (zh) 一种园林绿化环保育苗装置
CN206486234U (zh) 用于梨树拉枝装置的移动式底座
CN207095893U (zh) 一种农业土样采集装置
CN206564898U (zh) 一种玫瑰嫁接装置
CN212813076U (zh) 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多功能蔬菜种植架
CN21448186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智慧农业数据采集终端
CN211458385U (zh) 一种垂直旋转果蔬种植设备
CN205040312U (zh) 一种草莓多层种植床
CN207543937U (zh) 草莓无土种植箱
CN108371098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蔬菜无土栽培设备
CN206895441U (zh) 多功能蔬菜栽培架
CN208387440U (zh) 一种可改变光照时间的果蔬幼苗养殖架
CN207825041U (zh) 一种地膜打孔机
CN220000199U (zh) 一种大栅蔬菜种植架
CN206196477U (zh) 一种分层移动式育苗装置
CN216601159U (zh) 一种种植面积可调节的家用阳台蔬菜无土种植装置
CN214482199U (zh) 一种黑花生栽培用开沟装置
CN111149556A (zh) 一种大棚蔬果种植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