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2462U - 门栏组件 - Google Patents

门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2462U
CN211422462U CN201921401356.0U CN201921401356U CN211422462U CN 211422462 U CN211422462 U CN 211422462U CN 201921401356 U CN201921401356 U CN 201921401356U CN 211422462 U CN211422462 U CN 211422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assembly
seat
door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13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udemon Child Protectiv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udemon Child Protecti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udemon Child Protectiv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udemon Child Protecti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13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2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2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2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幼儿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用于门栏、围栏门等防护装置的门栏组件。本实用新型的门栏组件,将传统的双操作解锁变革为两段式解锁,这样的解锁方式和结构是独创和新颖的,杜绝了婴幼儿误操作或是模仿学习成人操作而擅自打开门组件情况的发生。并且,还通过固定柱贯穿门组件框体的方式与门组件连接以实现门栏主要部件的连接,使得该连接机构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其与门组件的连接强度满足使用需求;使得门栏组件在生产装配过程中以及后续维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降低、装配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门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幼儿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用于门栏、围栏门等防护装置的门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安全防护方面,近些年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不断升级。一般来说,一岁以上的婴幼儿即可以自行行走或扶墙行走,这会给日常看护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人们开发出门栏、围栏等防护用品,用以限制婴幼儿的活动区域,使其只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或是不允许进入某些风险区域(例如厨房)。
现有的门栏或围栏等类似的防护装置,多具有一可打开的门,为防止婴幼儿自行打开,一般会设置双按钮解锁;即需要先打开童锁按钮再操作解锁按钮才可以打开门体,甚至于有些产品还需要持续施力于童锁按钮确保方可以打开门体。例如,申请人于2014年申请的201420436205.X一种安全门栏实用新型专利即是通过同时握住手柄主体4上的上按钮5(即解锁按钮)和下按钮6(即童锁按钮),方能打开上锁头41而解锁门体。
这样的结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婴幼儿误操作的几率,但在实际中也并不能起到非常充分的阻止效果;婴幼儿误操作或模仿成人操作而打开门的情况也会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门栏组件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婴幼儿自行操作的新型门栏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婴幼儿自行操作而打开的两段式解锁门栏组件,以及门栏的限位方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栏组件,包括外框组件和门组件,外框组件呈U形形状以用于门栏组件的整体固定,门组件设置于外框组件内;所述门栏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转轴的上转轴机构和下转轴机构,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
所述上转轴机构包括转轴座和转接件,转轴座和转接件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轴体和轴孔,轴体置于轴孔内以使得转接件相对于轴座转动地设置;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以实现限位功能的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锁舌和作动件,第二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座。
所述限位座包括第一限位座,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设置于限位座或锁舌上;锁舌配合于第一限位座内并形成为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初段限位受作动件控制而二段限位由导向部作用。
解锁时,作动件驱动锁舌于第一限位座内位移以实现初段解锁,并使导向部处于可配合状态,在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下,使得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纵向位移,经由导向部的导向作用,锁舌从限位座内完全分离,以实现二段解锁使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解锁。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座还包括第二限位座,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相邻地设置;第一限位座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座的深度,锁舌配合于第一限位座时形成初段限位,配合于第二限位座时形成二段限位;解锁时,作动件驱动锁舌从第一限位座中解锁,并在第二限位座内被其限位,使导向部处于可配合状态,以实现初段解锁;锁舌配合于第二限位座内壁以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使得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纵向移动,由于导向部的导向作用,锁舌从第二限位座内分离,以实现二段解锁使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解锁。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部为斜面或曲面,其设置于限位座的顶部或底部,或者设置于锁舌的顶部或底部,并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纵向的相对位移驱使锁舌活动。
作为优选,所述作动件包括第一导向部,锁舌包括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为斜面或曲面;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相配合使得作动件的按压位移转化为锁舌的伸缩位移;或,所述作动件沿锁舌的位移方向设置。即:所述作动件与锁舌的位移方向相同并驱动其位移;或,所述作动件与锁舌的位移方向不相同,并经由斜面或曲面导向而驱动锁舌位移。并且,所述作动件和锁舌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一限位组件之间优选还设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相互固接的第二限位主体和限位件,限位座和限位导向部设置于限位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主体与限位件之间优选通过卡接、螺钉或热熔而固接形成为第二限位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转接件和第一限位组件中的至少一者是经由连接机构而与门组件相连接的;所述门栏连接机构包括: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者固接形成为该连接机构;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间形成有用于供门组件的第一框体设置的腔室,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还分别设有固定柱和固定孔;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时,固定柱贯穿第一框体并配合于固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腔室内还设有框体固定座,使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时,第一框体配合于腔室内并被框体固定座进一步固定;所述框体固定座为与第一框体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卡槽或与第一框体的端部相配合的卡座。
作为优选,所述腔室设置于第一主体内;第一主体包括一平面部及两侧面部,三者围成腔室;所述第一主体还包括若干加强筋,其设置于平面部和侧面部中的至少一者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主体,第三主体配合于第一主体外;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第三主体之间卡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上转轴机构还包括封头和弹簧,封头与轴体的自由端相配合,并且配合后封头外径大于轴体外径;轴孔靠近轴体的连接端处还设有限位件,其内径小于封头外径;弹簧配合于轴体外,其两端分别与限位件和封头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栏限位方法,其包括:
配置门栏组件,使其包括外框组件和门组件,门组件可打开或关闭地设置于外框组件内,并于外框组件和门组件之间设置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锁舌和作动件,第二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座;限位座包括第一限位座,限位机构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设置于限位座或锁舌上。
配置所述锁舌使其配合于第一限位座内并形成为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初段限位受作动件控制而二段限位由导向部作用;解锁时,操控作动件驱动锁舌于第一限位座内位移以实现初段解锁,使得导向部处于可配合状态;在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下,驱动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纵向位移,经由导向部的导向作用,锁舌从限位座内完全分离,以实现二段解锁,使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解锁。
作为优选,配置所述限位座进一步包括第二限位座,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相邻地设置;第一限位座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座的深度,锁舌配合于第一限位座时形成初段限位,配合于第二限位座时形成二段限位。
解锁时,操控作动件以驱动锁舌从第一限位座中解锁,并在第二限位座内被其限位,以使导向部处于可配合状态,实现初段解锁;锁舌配合于第二限位座内壁以保持该解锁的状态,驱动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纵向移动,由于导向部的导向作用,锁舌从第二限位座内分离实现二段解锁,以使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解锁。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部被配置为是斜面或曲面,其设置于限位座的顶部或底部,或者设置于锁舌的顶部或底部;并使在二段限位情况下,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纵向的相对位移能驱使锁舌收缩。
作为优选,所述作动件位移方向与锁舌伸缩方向相同,以驱动其向第一限位座内收缩实现初段解锁;或,所述作动件位移方向与锁舌伸缩方向不同,通过分设于作动件和锁舌的两斜面或曲面,将作动件的位移转化为锁舌的伸缩移动,以驱动其向第一限位座内收缩实现初段解锁。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转接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使其经由连接机构而设置于门组件上;该连接机构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者固接形成为该连接机构整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间形成有供门组件的第一框体设置的腔室,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别相应地设有固定柱和固定孔,使得所述门栏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时,固定柱贯穿所述第一框体并于固定孔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门栏组件和门栏限位方法,主要是对限位机构进行了革新,将传统的双操作解锁变革为两段式解锁,即初段通过操控作动件进行初段解锁,在保持初段解锁的情况下纵向提拉或按压第一限位组件以进行二段解锁,使得两限位组件相对限位解锁;这样的解锁方式和结构是独创和新颖的,考虑到婴幼儿在身高、力量及智能发育水平上的限制,其无法完成二段解锁所需的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门栏组件杜绝了婴幼儿误操作或是模仿学习成人操作而擅自打开门组件的情况的发生,相对于传统的限位机构,其安全性也有明显提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门栏组件的主要部件通过专门设计的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其通过固定柱贯穿门组件框体的方式与门组件完成连接,固定柱配合于固定孔时可以使得两部之间的固接牢固,能承受左右打开方向以及上下提按等方向上的施力并确保连接牢固;再配合优选的框体固定座以及加强筯,可以使得该连接机构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其与门组件的连接强度,均能满足门栏主要部件的使用需求;特别是当各部件之间均采用卡接方式相连接时,也能满足该要求,还可以显著降低装配和维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从而使得该连接机构在满足门栏相关部件所需功能的情况下,其生产装配以及后续维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降低、装配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的门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外框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其顶部和底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其顶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上转轴与门框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限位机构与门框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下转轴与门框的配合分解示意图;
图7、8分别是图6中下转轴座和下转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实施例下限位机构与门框的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1实施例限位机构两部分的配合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第二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限位座的主要结构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实施例第一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第一限位组件的主要功能部件配合示意图;
图16是将图15的第一限位组件的主要功能部件连接至框体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8是图16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6实施例的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后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实施例中限位机构与门栏的配合剖视图;
图21是图1实施例上转轴的主要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2是图21实施例转接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3是图21中第一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1的转接件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1中的第一主体件的剖视图;
图26是图1实施例转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7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座主要结构剖视图;
图27b、图27c分别是图27a实施例的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座主要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1-26所示,一种门栏组件,包括用于整体固定的外框组件11和用于该门栏的打开或关闭的门组件12,该外框组件11整体上呈如图2所示的U形形状,门组件12可打开/关闭地设置于外框组件11内,从而实现该门栏组件整体的打开或关闭。
该门栏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转轴的上转轴机构21和下转轴机构20,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300,上转轴机构21和下转轴机构20配合使得门组件12可打开/关闭地设置于外框组件11内;更佳地,其还包括用于限位的下限位机构33,以在门组件12下方进行限位以增强限位效果。所述上转轴机构21包括转轴座210和转接件220,转轴座210与转接件220相配合使得转接件220能绕转轴座210转动,以实现该转轴机构的基本功能;而所述限位机构300则主要由相互配合以实现限位功能的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所组成,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分设于外框组件11与门组件12上,从而实现门组件12相对于外框组件11的限位与锁止。
转件件220和转轴座210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轴体231和轴孔232,何者设置轴体231何者设置轴孔232并不限定,轴体231置于轴孔232内,从而使得转接件220可以相对于轴座210转动地设置。更佳地,该转轴机构还包括封头233,封头233与轴体231自由端相配合,例如通过卡接、螺纹等方式,并且配合后封头233外径大于轴体231;与此同时,轴孔232靠近轴体231连接端处还设有限位块2321,并且其内径小于封头233外径,以使得轴体231被相对固定于轴孔232。即轴体231能在轴孔232内转动,并能有一定程度的轴向位移。
此外,虽然图21-25示出的是轴体231上端与转件件220相连接以形成为其连接端,下端与封头233相卡接,转轴座210包括轴孔232并于其上端设置限位块2321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表明必须如此设置,轴体231和轴孔232显然亦是可行的。最佳地,该转轴机构还包括轴向复位弹簧234,其配合于轴体231外,两端分别与限位块2321和封头233相抵;使得转件件220能相对于转轴座210旋转和一定程度的轴向位移,还可以进行轴向的自动复位。
所述下转轴机构20包括下转轴座201和下转轴件202,下转轴座201具有边沿以卡接于外框组件11上,为提升固定和定位效果,其还包括定位柱2011,外框组件11上相应地设有定位孔,定位柱2011配合于该定位孔中;并且定位柱2011内部中空以供下转轴座201的旋转柱2022进一步设置于其中。下转轴座201上设有一呈倾斜状的固定槽2012,于固定槽2012末端设有固定孔2015,固定槽2012两侧设有台阶2013,台阶2013临近固定孔2015处设有两定位孔2014。下转轴件202底部设有固定棱2021和旋转柱2022,固定棱2021与固定槽2012相配合,旋转柱2022配合于定位柱2011内以旋转,下转轴件202还包括用于与门组件12连接的连接件2023,连接件2023上设有辅助定位孔2024。
组装时,门组件12的下横框一端配合于连接件2023中,设置于下横框上的辅助定位机构(例如伸缩组件中广泛使用的弹簧与凸柱组合)配合入辅助定位孔2024中,使得下转轴件202与门组件12连接牢固;下转轴座201卡合于外框组件11上,其边沿的卡块卡入外框组件11的孔内,同时,定位柱2011配合入外框组件11上的相应的定位孔内,使得上转轴件201与外框组件11连接牢固。再将下转轴件202的旋转柱2022置于下转轴座201的中空的定位柱2011内,固定棱2021与固定槽2012相配合。使用时,将门组件12解锁,旋转门组件12直至固定棱2021配合入定位孔2014内,门组件12保持在该打开角度。
所述下限位机构33包括下限位座331和下限位件332,下限位座331的固定方式同下转轴机构20的下转轴座2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下限位件332同门组件12的下横框的连接方式亦与下转轴件202相类似。同时,在下限位件332和下限位座331上分别设有下锁块和下锁槽,两配合实现下限位机构33的锁止。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10包括锁舌312和作动件311,第二限位组件320包括限位座321;作动件311驱动锁舌312在限位座321内活动,锁舌312能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接近或远离以实现锁止或解锁功能。
所述限位座321包括第一限位座3211、第二限位座3212和导向部3213,第一限位座3211和第二限位座3212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座3211的深度H1大于第二限位座3212的深度H2,导向部3213设置于第二限位座3212远离第一限位座3211的一侧,并使其外沿与限位座321边沿齐平,以使锁舌312能从限位座321中分离。
由于锁舌312是可伸缩活动地设置于限位座321内的,并且其能伸入限位座321中以形成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以使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相对限位锁止;更具体地说,第一限位座3211的深度H1大于第二限位座3212的深度H2,第一限位座3211较第二限位座3212更深的部分(即H1-H2部分),形成为初段限位区域,而第二限位座3212则形成为二段限位区域,作动件311仅能驱动锁舌312收缩以从初段限位区域远离而无法进一步驱使其收缩;在此情况下,锁舌312仍是被第二限位座3212限位的,同时,此时导向部3213处于可配合状态,两限位组件310、320之间纵向的位移可以驱使锁舌312进一步收缩而从第二限位座3212中解锁;在此之前,其是处于不可配合状态,两限位组件纵向的位移不能使锁舌312活动(可配合状态是指其是可以起到导向作用的,而非是可以配合或不可以配合所指的选择状态)。
因此,解锁时,首先作动件311驱动锁舌312向第一限位座3211收缩位移,以使锁舌312插入限位座321的深度不超过第二限位座3212的深度H2,此时作动件311无法进一步驱动锁舌312朝向第一限位座3211移动以减小其插入限位座321的深度;也就是说,作动件311能驱动锁舌312从限位座321的第一限位座3211中解锁,但不能驱动其从限位座321的第二限位座3212中解锁,此时其仍在第二限位座3212内被其限位。在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下(初段解锁后,可以由第二限位座3212的内壁支撑锁舌312而使其保持在该解锁的状态),使得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沿纵向进行移动,或者说是沿限位座321的设置方向移动(即从第一限位座3211经第二限位座3212到导向部3213的方向),锁舌312与导向部3213接触,使得在导向部3213的作用下,两限位组件纵向的位移被转化为锁舌312的收缩移动,使其进一步朝向第一限位座3211移动而从限位座321中完全分离,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得以解锁。
可见,该限位机构解锁时包括两步操作,即:第一步(初段解锁):作动件311控制锁舌312从第一限位座3211中解锁,并在第二限位座3212内被其限位;第二步(二段解锁):保持作动件311处于解锁状态下,使得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移动,由于导向部3213的作用使得锁舌312进一步收缩以完全从限位座321内分离,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的限位解锁。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二段解锁操作,通过第一限位座3211、第二限位座3212的配合,在第一限位座3211中比第二限位座3212深度更深的部分,实现初段限位,在第二限位座3212内实现二段限位;并且,在初段解锁完成后,锁舌312可以被第二限位座3212的内壁支撑而不必持续施力于作动件311而保持这一状态。这是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若取消第二限位座3212而只保留第一限位座3211,并于其顶部或底部设置导向部3213则亦是可行的。例如,如图27a所示的是不包括第二限位座3212的限位座的截面示意图,导向部3213设置于其第一限位座3211上方;图27b、27c分别示出了锁舌312前部与限位座321的配合示意图,更确切地说是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时的示意图;在图27b所示的初段限位的情况下,操控作动件311即可使其收缩至图27c所示的二段限位状态,持续施力于作动件311使锁舌312保持在这一状态,即图27c所示的状态下,使得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向上纵向移动,由于导向部3213的导向作用,可伸缩设置的锁舌312被压缩以完全从限位座321内分离,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被解锁。
此外,虽然各附图中显示的是将导向部3213设置于限位座321上方位置,但若将其改为设置于锁舌312上的斜面或曲面,亦可以使得二段解锁时可以经由斜面或曲面的导向作用而使得锁舌312被压缩;更佳地也可以同时在限位座321和锁舌312上同时设置导向部3212。并且,导向部3212的设置方向并不局限于在限位座321或锁舌312上方,如图28所示,将其改变为设置于下方以在二段解锁时进行按压解锁,对于限位机构来说即是可行的。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作动件311包括第一导向部313,锁舌312包括第二导向部314,第一导向部313和第二导向部314为相互相合的斜面或曲面,以使得作动件311与锁舌312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一导向部313和第二导向部314相配合可以使得作动件311的按压位移转化为锁舌312的伸缩位移,即通过两个相互相合的斜面或曲面将设置于不同方向上的作动件311的位移转化为锁舌312的伸缩移动。当然,若将作动件311设置为沿锁舌312的位移方向设置,以使其能驱动锁舌312相应地位移,亦是可行的方案,只是初段解锁方式有所改变。更佳地,作动件311和锁舌312与第一限位组件310之间还分别设有复位弹簧315,以使得作动件311与锁舌312均能自动复位;并且,在第二限位组件320相对于第一限位组件310复位时,可以不需要操控作动件311而只需向锁舌312施加外力即可使得其收缩至第一限位组件310内。不管作动件311采用何种设计方式,复位弹簧315均是可以适用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20还包括限位导向部322,限位导向部322为斜面或曲面,其设置于第二限位组件320侧面并与限位座321邻近地设置;从而使得锁止过程中,由于限位导向部322的作用使得锁舌312自动收缩以自动进入限位座321内而实现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的锁止。最佳地,所述限位导向部322具有两个且分设于第二限位组件320两侧,以确保第一限位组件310在任意一个方向上均可以实现自动锁止而无需操控作动件311。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20主要由相固接的第二限位主体323和限位件324组成,第二限位主体323与限位件324之间优选通过卡接、螺钉或热熔等方式相固接而形成为第二限位组件320;第二限位主体323优选经由卡接、螺钉等方式固接于门栏外框上。
在其他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220和第一限位组件310中的至少一者是经由专门的连接机构而与门组件12相连接的;更具体来说,是转接件220的轴体231,和第一限位组件310的作动件311和锁舌312所形成的功能件整体,它们分别设置于各自的连接机构上(如果有)。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两者固接形成为该连接机构整体,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之间的固接方式优选通过卡接、螺钉或热熔等方式相固接,其中卡接最为方便和实用;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间形成有用于供门组件的第一框体121设置的腔室401,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分别相应地设有固定柱403和固定孔404,以使得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时,固定柱403贯穿所述第一框体121并于固定孔404内固定,从而使得该连接机构被牢固地固接至门体的框体上。
该连接机构的主要固定效果,主要是通过固定柱与固定孔实现的,在门栏相关部件的使用中,主要是左右打开方向以及上下提按等侧向的受力,固定柱403和固定孔404的配合方式,能够很好地承受这样的施力,使得两主体41、42不会因为上述作用力而分离或损坏;固定柱403末端配合于固定孔404内,使得该连接机构在门组件上各个方向上的作用力,均可以被转化为固定柱403外壁与固定孔404内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了两主体41、42卡接件的受力,使得该连接结构在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能表现出非常好的固定效果,不需要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即可满足固定需求。这样的配合方式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即便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完成固定,其也能很好地胜任,这是申请人实地测试验证的;此外,卡接的方式在装配上来说非常方便的。
更佳地,所述腔室401内还设有框体固定座405,以使得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时,第一框体121前端配合于腔室401内并被框体固定座405进一步固定;框体固定座405可以是与门体框件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卡槽、与门体框件的端部相配合的卡座或其他能实现对于第一框体121前端进行固定的类似形状;例如,图18、25示出了采用卡座形式的框体固定座,其通过置入第一框体121前端的中空腔体内而实现对于第一框体121的固定效果增强。
同时,所述腔室401是完全设置于第一主体41内的;为此,第一主体41包括一平面部411及两侧面部412,三者共同围成所述腔室401(当然,腔室401此时仍是由第二主体42共同形成的,只不过在第二主体42未设置专门的腔室结构)。更佳地,所述第一主体41还包括若干加强筋413,其设置于平面部411、侧面部412或其他部件内表面或外表面上,从而增加平面部411或侧面部412的结构强度;例如,如相关附图所示,在平面部411和侧面部412的外部以及腔室401内部适当位置设置若干加强筋413,以使第一主体41的结构强度得以增强;同时,该连接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三主体43,第三主体43配合于第一主体41外,从而使得第二主体42或第三主体43可以对第一主体41外表面的加强筋413进行遮盖,使得该连接机构整体的外形美观,也更有利于日常清洁。
当然,对于三个主体之间的配合方式,优选是卡接、螺钉、热熔等方式;其中,卡接是最为方便和实用的,虽然,卡接结构由于连接牢固性而未在现有连接机构中被使用,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接结构并不直接受力,因此连接机构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连接牢固度均得以提升,首次实现了卡接这一连接方式在门栏部件固定中的使用;实现了在照顾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生产和组装成本,并且还可以允许对转接件220的材质和配色进行相应的选择,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结构设计。
此外,所述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之间还形成了用于门组件的第二框体122固定的第二腔体402,从而使得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均与该连接机构连接,该连接机构的被牢固地固定于门组件的横框和竖框(即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上。这样可以使得门栏整体的各框件之间的间距符合要求,避免因间隙过大而产生安全隐患。虽然在本实用新型各附图中,均显示出将该连接机构固定于门组件横框(即第一框体121)上,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此,将两框体互换或是额外设置连接至门组件的框体,在实用上亦是可行的。
一种门栏限位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基于上述门栏组件,并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门栏组件,使其包括外框组件11和门组件12,门组件12可打开或关闭地设置于外框组件11内,并于外框组件11和门组件12之间设置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第一限位组件310包括锁舌312和作动件311,第二限位组件320包括限位座321;限位座321包括第一限位座3211,限位机构还包括导向部3213,导向部3213设置于限位座321或锁舌312上。当然,还可以配置该门栏组件包括上述门栏组件产品中的其他相关结构,或是现有技术中其他必需或可选的功能部件。
配置所述锁舌312使其配合于第一限位座3211内并形成为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初段限位受作动件311控制而二段限位由导向部3213作用而被其驱动;解锁时,操控作动件311驱动锁舌312于第一限位座3211内位移以实现初段解锁,使得导向部3213处于可配合状态;在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下,驱动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位移,经由导向部3213的导向作用,锁舌312进一步移动以从限位座321内完全分离,以实现二段解锁,使第一限位组件310与第二限位组件320解锁。更佳地,作动件311驱动锁舌312的具体方式包括:所述作动件311位移方向与锁舌312伸缩方向相同,以驱动其向第一限位座3211内收缩实现初段解锁;或,所述作动件311位移方向与锁舌312伸缩方向不同,通过分设于作动件311和锁舌312的两斜面或曲面,将作动件311的位移转化为锁舌312的伸缩移动,以驱动其向第一限位座3211内收缩实现初段解锁。最佳地,还可以于作动件311和锁舌312与第一限位组件310之间配置复位弹簧315,以使得作动件311与锁舌312均能自动复位。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置所述限位座321进一步包括第二限位座3212,第一限位座3211和第二限位座3212相邻地设置;第一限位座3211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座3212的深度,锁舌312配合于第一限位座3211时形成初段限位,配合于第二限位座3212时形成二段限位;解锁时,操控作动件311以驱动锁舌312从第一限位座3211中解锁,并在第二限位座3212内被其限位,以使导向部3213处于可配合状态,实现初段解锁;锁舌312配合于第二限位座3212内壁以保持该解锁的状态,驱动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移动,由于导向部3213的导向作用,锁舌312从第二限位座3212内分离实现二段解锁,以使第一限位组件310与第二限位组件320解锁。
由于锁舌312是可伸缩活动地设置于限位座321内的,并且其能伸入限位座321中以形成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以使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相对限位锁止;更具体地说,第一限位座3211的深度H1大于第二限位座3212的深度H2,第一限位座3211较第二限位座3212更深的部分(即H1-H2部分),形成为初段限位区域,而第二限位座3212则形成为二段限位区域,作动件311仅能驱动锁舌312收缩以从初段限位区域远离而无法进一步驱使其收缩;在此情况下,锁舌312仍是被第二限位座3212限位的,同时,此时导向部3213处于可配合状态,两限位组件310、320之间纵向的位移可以驱使锁舌312进一步收缩而从第二限位座3212中解锁;在此之前,其是处于不可配合状态,两限位组件纵向的位移不能使锁舌312活动(可配合状态是指其是可以起到导向作用的,而非是可以配合或不可以配合所指的选择状态)。
因此,解锁时,首先作动件311驱动锁舌312向第一限位座3211收缩位移,以使锁舌312插入限位座321的深度不超过第二限位座3212的深度H2,此时作动件311无法进一步驱动锁舌312朝向第一限位座3211移动以减小其插入限位座321的深度;也就是说,作动件311能驱动锁舌312从限位座321的第一限位座3211中解锁,但不能驱动其从限位座321的第二限位座3212中解锁,此时其仍在第二限位座3212内被其限位。在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下(初段解锁后,可以由第二限位座3212的内壁支撑锁舌312而使其保持在该解锁的状态),使得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沿纵向进行移动,或者说是沿限位座321的设置方向移动(即从第一限位座3211经第二限位座3212到导向部3213的方向),锁舌312与导向部3213接触,使得在导向部3213的作用下,两限位组件纵向的位移被转化为锁舌312的收缩移动,使其进一步朝向第一限位座3211移动而从限位座321中完全分离,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得以解锁。
可见,该限位机构解锁时包括两步操作,即:第一步(初段解锁):作动件311控制锁舌312从第一限位座3211中解锁,并在第二限位座3212内被其限位;第二步(二段解锁):保持作动件311处于解锁状态下,使得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移动,由于导向部3213的作用使得锁舌312进一步收缩以完全从限位座321内分离,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的限位解锁。
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3213被配置为是斜面或曲面,其设置于限位座321的顶部或底部,或者设置于锁舌312的顶部或底部;并使得在二段限位情况下,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的相对位移能驱使锁舌312收缩。此外,如上所述,第二限位座3212也是可以配置取消的;同时,导向部3213亦可以设置于下方。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20被配置为主要由相固接的第二限位主体323和限位件324组成,第二限位主体323与限位件324之间优选通过卡接、螺钉或热熔等方式相固接而形成为第二限位组件320;第二限位主体323优选经由卡接、螺钉等方式固接于门栏外框上。
在其他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转接件220和第一限位组件310使其均是经通过专门的连接机构而与门组件12相连接的;更具体地说,是转接件220的轴体231,和第一限位组件310的作动件311和锁舌312所形成的功能件整体,它们分别设置于各自的连接机构上。当然,也可以是其中之一经由连接机构设置。
所述连接机构被配置为包括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两者固接形成为该连接机构整体,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之间的固接方式优选通过卡接、螺钉或热熔等方式相固接,其中卡接最为方便和实用;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间形成有用于供门组件的第一框体121设置的腔室401,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分别相应地设有固定柱403和固定孔404,以使得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时,固定柱403贯穿所述第一框体121并于固定孔404内固定,从而使得该连接机构被牢固地固接至门体的框体上。
该连接机构的主要固定效果,主要是通过固定柱与固定孔实现的,在门栏相关部件的使用中,主要是左右打开方向以及上下提按等侧向的受力,固定柱403和固定孔404的配合方式,能够很好地承受这样的施力,使得两主体41、42不会因为上述作用力而分离或损坏;固定柱403末端配合于固定孔404内,使得该连接机构在门组件上各个方向上的作用力,均可以被转化为固定柱403外壁与固定孔404内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了两主体41、42卡接件的受力,使得该连接结构在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能表现出非常好的固定效果,不需要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即可满足固定需求。这样的配合方式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即便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完成固定,其也能很好地胜任,这是申请人实地测试验证的;此外,卡接的方式在装配上来说非常方便的。
更佳地,所述腔室401内还设置有框体固定座405,以使得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时,第一框体121前端配合于腔室401内并被框体固定座405进一步固定;框体固定座405可以是与门体框件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卡槽、与门体框件的端部相配合的卡座或其他能实现对于第一框体121前端进行固定的类似形状;例如,图18、25示出了采用卡座形式的框体固定座,其通过置入第一框体121前端的中空腔体内而实现对于第一框体121的固定效果增强。
同时,所述腔室401也可以是完全设置于第一主体41内的;为此,第一主体41包括一平面部411及两侧面部412,三者共同围成所述腔室401(当然,腔室401此时仍是由第二主体42共同形成的,只不过在第二主体42未设置专门的腔室结构)。更佳地,所述第一主体41还设置为包括若干加强筋413,其设置于平面部411、侧面部412或其他部件内表面或外表面上,从而增加平面部411或侧面部412的结构强度;例如,如相关附图所示,在平面部411和侧面部412的外部以及腔室401内部适当位置设置若干加强筋413,以使第一主体41的结构强度得以增强;同时,该连接机构还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三主体43,第三主体43配合于第一主体41外,从而使得第二主体42或第三主体43可以对第一主体41外表面的加强筋413进行遮盖,使得该连接机构整体的外形美观,也更有利于日常清洁。

Claims (10)

1.一种门栏组件,包括外框组件(11)和门组件(12),外框组件(11)呈U形形状,门组件(12)设置于外框组件(11)内;所述门栏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转轴的上转轴机构(21)和下转轴机构(20),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300);
所述上转轴机构(21)包括转轴座(210)和转接件(220),转轴座(210)和转接件(220)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轴体(231)和轴孔(232),轴体(231)置于轴孔(232)内以使得转接件(220)相对于轴座(210)转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300)包括第一限位组件(310)和第二限位组件(320),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10)包括锁舌(312)和作动件(311),第二限位组件(320)包括限位座(321);
所述限位座(321)包括第一限位座(3211),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导向部(3213),导向部(3213)设置于限位座(321)或锁舌(312)上;锁舌(312)配合于第一限位座(3211)内并形成为初段限位和二段限位,初段限位受作动件(311)控制而二段限位由导向部(3213)作用;
解锁时,作动件(311)驱动锁舌(312)于第一限位座(3211)内位移以实现初段解锁,并使导向部(3213)处于可配合状态,在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下,使得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位移,经由导向部(3213)的导向作用,锁舌(312)从限位座(321)内完全分离,以实现二段解锁使第一限位组件(310)与第二限位组件(320)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321)还包括第二限位座(3212),第一限位座(3211)和第二限位座(3212)相邻地设置;第一限位座(3211)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座(3212)的深度,锁舌(312)配合于第一限位座(3211)时形成初段限位,配合于第二限位座(3212)时形成二段限位;
解锁时,作动件(311)驱动锁舌(312)从第一限位座(3211)中解锁,并在第二限位座(3212)内被其限位,使导向部(3213)处于可配合状态,以实现初段解锁;锁舌(312)配合于第二限位座(3212)内壁以保持该解锁的状态,使得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移动,由于导向部(3213)的导向作用,锁舌(312)从第二限位座(3212)内分离,以实现二段解锁使第一限位组件(310)与第二限位组件(320)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213)为斜面或曲面,其设置于限位座(321)的顶部或底部,或者设置于锁舌(312)的顶部或底部,并使第一限位组件(310)相对于第二限位组件(320)纵向的相对位移驱使锁舌(312)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件(311)包括第一导向部(313),锁舌(312)包括第二导向部(314),第一导向部(313)和第二导向部(314)为斜面或曲面;第一导向部(313)和第二导向部(314)相配合使得作动件(311)的按压位移转化为锁舌(312)的伸缩位移;或,所述作动件(311)沿锁舌的位移方向设置;
并且,所述作动件(311)和锁舌(312)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一限位组件(310)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20)包括相互固接的第二限位主体(323)和限位件(324),限位座(321)和限位导向部(322)设置于限位件(324)上;所述第二限位主体(323)与限位件(324)之间通过卡接、螺钉或热熔而固接形成为第二限位组件(3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220)和第一限位组件(310)中的至少一者是经由连接机构而与门组件(12)相连接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包括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两者固接形成为该连接机构;所述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间形成有用于供门组件(12)的第一框体设置的腔室(401),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还分别设有固定柱(403)和固定孔(404);门栏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12)时,固定柱(403)贯穿第一框体并配合于固定孔(40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401)内还设有框体固定座(405),使连接机构配合于门组件(12)时,第一框体配合于腔室(401)内并被框体固定座(405)进一步固定;所述框体固定座(405)为与第一框体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卡槽或与第一框体的端部相配合的卡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401)设置于第一主体(41)内;第一主体(41)包括一平面部(411)及两侧面部(412),三者围成腔室(401);
所述第一主体(41)还包括若干加强筋(413),其设置于平面部(411)和侧面部(412)中的至少一者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主体(43),第三主体(43)配合于第一主体(41)外;所述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以及第三主体(43)之间卡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机构(21)还包括封头(233)和轴向复位弹簧(234),封头(233)与轴体(231)的自由端相配合,并且配合后封头(233)外径大于轴体(231)外径;轴孔(232)靠近轴体(231)的连接端处还设有限位块(2321),其内径小于封头(233)外径;轴向复位弹簧(234)配合于轴体(231)外,其两端分别与限位块(2321)和封头(233)相抵。
CN201921401356.0U 2019-08-27 2019-08-27 门栏组件 Active CN211422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1356.0U CN211422462U (zh) 2019-08-27 2019-08-27 门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1356.0U CN211422462U (zh) 2019-08-27 2019-08-27 门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2462U true CN211422462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2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1356.0U Active CN211422462U (zh) 2019-08-27 2019-08-27 门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24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9983A (zh) * 2019-08-27 2019-11-05 宁波市攸曼儿童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门栏组件和门栏限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9983A (zh) * 2019-08-27 2019-11-05 宁波市攸曼儿童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门栏组件和门栏限位方法
CN110409983B (zh) * 2019-08-27 2024-05-24 宁波市攸曼儿童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门栏组件和门栏限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1264B2 (en) Fence gate limiting mechanism, fence gate assembly and fence gate limiting method
CA2758037C (en) Panel assembly for a partial drop-side crib
CN207194781U (zh) 卷式门栏
CN211422462U (zh) 门栏组件
CN105976482A (zh) 智能指纹锁
HU222755B1 (hu) Támasztószerkezet árnyékolószerkezetekhez, tetőablak, valamint árnyékolószerkezet ilyen tetőablakhoz
CN205809955U (zh) 智能指纹锁
CN105986732B (zh) 一种电动开窗锁窗系统
CN201539132U (zh) 保险箱用空摆手柄结构
CN110409983B (zh) 门栏组件和门栏限位方法
CN218644074U (zh) 移窗安全锁
CN212154448U (zh) 一种带天地锁的柜子
CN210768270U (zh) 门栏限位机构
CN214403354U (zh) 防护门栏组件
CN201738726U (zh) 外拉式手柄结构
CN104790769B (zh) 一种机械联动锁
CN201891289U (zh) 可安装在门上的门闩装置、门以及包括门的野营车
KR100277199B1 (ko) 방범창
CN218029987U (zh) 一种门栏
CN218815800U (zh) 一种多重连动锁的安全门栏
CN220167731U (zh) 一种新型全覆盖式开门柜锁机构
CN216517352U (zh) 一种钩锁
CN213627046U (zh) 把手防护锁
CN211397392U (zh) 一种门栏锁紧机构及门栏
KR200455451Y1 (ko) 미닫이 창문의 잠금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