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9856U -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9856U
CN211419856U CN201921597413.7U CN201921597413U CN211419856U CN 211419856 U CN211419856 U CN 211419856U CN 201921597413 U CN201921597413 U CN 201921597413U CN 211419856 U CN211419856 U CN 211419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tainer
electrode
electrode unit
floc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74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Z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Z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Z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Z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74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9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9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9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电絮凝系统、电气浮系统和电催化氧化系统。电絮凝系统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之内;电气浮系统包括电气浮容器和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气浮电极单元,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电氧化容器和氧化电极单元,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所述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它具有如下优点:采用电气浮、电絮凝和电催化氧化为核心,将废水降解为符合排放标准的可排放或可资源化利用的清水和少量非危因废渣,以实现环保处理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水如:废乳化液及废切削液、黑臭水体、农药化工废水等。
金属加工过程中,该加工如金属板带材轧制压造或金属机加工配件切削等,都需大量配制乳化液或切削液,乳化液或切削液起冷却和润滑作用,但该乳化液或切削液在加工过程中会老化,会发生复杂变质反应而失效被废弃,废弃的乳化液或切削液含油量高,含金属粉末量高,含有机溶剂乳化剂高,一般化学需氧量高达5~20万mg/l,且油水呈乳化状态,因此处理难度很高。
传统方法采用强酸破乳法或蒸馏浓缩法来处理,但传统方法明显存在如下缺陷:一是用强酸破乳法,它虽可实现油水破乳和油水分离,但对乳化液中的乳化剂无法降解和去除,还需增加其它设备进行深度处理,而经酸(硫酸)破乳后的废乳液中的有机溶剂很容易发生的缩聚反应会给后续处理带来极大难题;二是用蒸馏浓缩法,蒸馏浓缩产生的浓缩液一般占总量的15%左右,该浓缩液含油量高,有机溶剂高,已经反应生成含油危险废弃物,该废浓缩液除了用高温焚烧外,几乎难以处理,而高温焚烧容易产生二恶英、苯等有害气体从而造成空气污染。传统方法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难题,要么需深度处理达到符合排放要求气体工艺带来难以解决的难题,要么产生的危废无法处理。
黑臭水体是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必然现象,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城市、乡镇和农村,其产业原因有:一是人居生活污水缺乏处理设施或收集渠道,人口密集,建设设施无法配套造成污水直接排入河、渠、沟或塘内,造成塘沟河渠水体污染物聚集,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黑发臭;二是特殊地理位置的河渠水位低于所流向的江河湖海水平面,导致沟渠河污水无法流动使其自结氧化能力消失,造成发黑发臭。例如黄河两岸城镇群就容易形成黑臭水体,例如沿海城市群也容易形成黑臭水体。
目前采用的消除黑臭水体的方法和手段无外乎二种:一是清淤,二是河道改造。清淤只是一种暂时性治理的临时应急手段,因为只要水中的污染物没有去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染物流入水体还是会造成污泥的集聚和水体的发黑发臭,所以其仅起到临时性应急作用。河道改造包括河道绿化和河道改建,并在河道上植入生态生物降解设施,这固然可行,然而只要这些河道沟渠两岸人居密集,建筑杂乱,河道狭窄,没有更多的可用空间地面,还是难以进行改建,还是会形成黑臭水体,所以往往以此方法消除黑臭水体工程浩大历时较长,一般城镇难以承受和无法实施,如果勉强实施则容易起到走过场和应付检查的假工程局面。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对水体无二次污染危害,占地少,无须大规模改造河渠设施装置,以迅速解决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消除因黑臭水体给周边居民带来的生活不便。
农药化工行业在制造农药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含有终端农药成分或者中间体的废水,该废水一般都具有高含盐量(高达十万PPM级)、高化学需氧量(九十万 PPM级)、高含氮量(高达5万PPM级)的特性,且还残留高含量之对生物具有毒性的物质,如比锭美、吡呀酮类、杀虫丹类、呋喃类…。该废水由于毒性高、含盐量高、酸碱值强(一般皆为强酸强碱),所以难以采用传统方法处理。传统方法如:生化方法,因无法在废水中培养细菌故实施效果极差;膜方法浓缩,因其具有强酸强碱及高盐的特性,故难以用膜方法浓缩,且即使浓缩了其浓缩液也无法处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目前一般只能采用高温焚烧的方法来处理,但废水成分复杂,高温焚烧产生的焚烧尾气成分不可知,存在污染空气的风险,所以也被限制和谨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废水处理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
电絮凝系统,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之内;
电气浮系统,包括电气浮容器和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所述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气浮电极单元,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
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电氧化容器和氧化电极单元,所述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
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气浮电极单元和氧化电极单元都能电接电源,而且所述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及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
水泵机构;及
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该第二正电极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
所述水泵机构、电絮凝容器、电还原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过滤膜系统,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物化容器之出水口。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
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该第二正电极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
电吸附系统,包括电吸附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电吸附电极单元,所述电吸附容器设有电吸附入水口、处理水出水口和污水出水口,所述吸附电极单元包括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和非吸附型电极,所述电源电接吸附电极单元以为吸附电极单元提供电能,吸附电极单元得电使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能吸附流经吸附电极单元的水中的杂质并从处理水出水口流出,变换极向使吸附电极单元解除吸附,解除吸附的杂质被水带走并从污水出水口流出;
所述电絮凝容器、电还原容器、电气浮容器、电氧化容器和电吸附容器依序接通。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絮凝容器和电还原容器之间、电还原容器和电气浮容器之间及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过滤膜系统,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电吸附容器的出水口。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包括二采用不溶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篮,所述电极篮开设有网眼,所述电极篮用于放置能电解为电极离子的电极颗粒;所述电气浮系统还包括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所述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包括气泵、气管和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出气嘴,所述气管接通气泵和出气嘴,通过气泵启动使出气嘴排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所述氧化电极单元包括等数且均匀间隔交错布置的多个第一正电极和多个第一负电极。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电气浮、电絮凝和电催化氧化为核心,将废水降解为符合排放标准的可排放或可资源化利用的清水和少量非危因废渣(约千分之五),以实现环保处理目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废乳化液及废切削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电催化氧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消除黑臭水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电还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处理农药化工废水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查阅图1,废乳化液及废切削液处理装置,包括水泵机构1、电絮凝系统2、电气浮系统3、电催化氧化系统4和电源5。
所述电絮凝系统2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内之水中。如CN2010105633661记载的技术内容,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包括二采用不溶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篮,所述电极篮开设有网眼,所述电极篮用于放置能电解为电极离子的电极颗粒。所述二电极篮电接电源,所述电絮凝电极装置的电极篮获得电能,水中电解析出OH离子,电极颗粒电解为电极离子,所述OH离子和电极离子化合成絮凝剂,所述絮凝剂与液体发生絮凝反应而将污水中有害物质絮凝成絮,进而沉淀以备处理。
所述电气浮系统3包括电气浮容器、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和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如CN201620716221.3记载的技术内容。所述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气浮电极单元,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包括第三正电极和第三负电极,所述电源电接第三正电极和第三负电极,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该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包括气泵、气管和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出气嘴,该气管接通气泵和出气嘴,通过气泵启动使出气嘴排出气体,该气体上浮成微气泡。
请查阅图2,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4包括电氧化容器41和氧化电极单元,所述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41,所述氧化电极单元包括等数且均匀间隔交错布置的多个第二正电极42和多个第二负电极43。如CN2010105633708记载的技术内容:所述电氧化容器41内之水中加装有沸石颗粒用于作为第三电极;所述氧化电极单元还包括一正导电杆44、一负导电杆45、与第二正电极42等数的正助导器46和与第二负电极43等数的负助导器47;所述每一第二正电极42、第二负电极43都开设有二通孔,所述通孔内都套有绝缘套;该些第二正电极42、第二负电极43的二绝缘套分别套接在正、负导电杆之上;该些正助导器都导电套接在正导电杆之上并分别导电靠接该些第一正电极,该些负助导器都导电套接在负导电杆之上并分别导电靠接该些第一负电极;所述电源9电接正导电杆和负导电杆。
所述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41之间及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6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絮凝剂和氧化剂如为PAF(聚合硅酸铁絮凝剂)或PAM(聚丙烯酰胺)。所述加药系统装置如包括加药容器,所述加药容器相对物化容器固定且位于物化容器之上,所述加药容器底部设有位于物化容器之正上的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如为电磁阀,所述电控系统电接该电磁阀以控制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加药,以将PAF(聚合硅酸铁絮凝剂)和PAM(聚丙烯酰胺)配制而成水溶液加入垃圾渗滤液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经过袋式过滤器以过滤大颗粒絮体的形式,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
根据需要还包括固化装置7,该固化装置7连接物化容器以固化物化容器的沉淀物实现资源化利用。该固化装置包括一连接物化容器的污泥浓缩地和一连接污泥浓缩地的污泥压滤机;从物化容器表层流过的上清澈液流入下一级电化学反应核心进行降解或过滤膜系统8,进一步如经上述袋式过滤器后流经下一容器;将沉淀物从物化容器抽排至污泥浓缩地,在污泥浓缩地中沉淀物浓缩和充分沉淀;污泥压滤机压滤从污泥浓缩地中取出的污泥,将污泥压滤成泥饼。固化装置7还包括干燥系统,用于干燥泥饼。
还包括过滤膜系统8,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最后一个物化容器的出水口,以对水进行再次处理。
所述水泵机构1包括水泵及管道,所述电絮凝容器接通管道,所述电气浮容器接通电絮凝容器,所述第一物化容器接通电气浮容器,所述电氧化容器接通第一物化容器,所述第二物化容器接通电氧化容器,以使得水能从水泵机构依序经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第一物化容器、电氧化容器、第二物化容器和过滤膜系统8分别进行处理。
电絮凝系统是将废乳化液或废切削液中的有机溶剂充分氧化并与电极物质进行聚凝反应以生成可沉淀物质,再进入后续辅助的物化絮凝沉淀系统内,在化学絮凝剂作用下生成絮体沉淀。电催化氧化反应系统则是对已初步澄清的处理水进行进一步破解大分子的强氧化作用,使其达到一般工业废水排放要求。膜处理系统,则是根据出水要求为了节约运行费用而作为备用工艺或设备来选用的。
本实施例采用电气浮、电絮凝和电催化氧化为核心,膜过滤处理配合物化絮凝沉淀处理的工艺原理将废乳化液或废切削液降解为符合排放标准的可排放或可资源化利用的清水和少量非危因废渣(约千分之五),它能广泛应用于铝板带材热乳废乳处理,或,钢板带材冷轧废乳液处理,或,金属加工业、机械加工业、机床加工的切削冷却及润滑乳化液处理等。而且,设备造价低,运行自动化程序较高,运行费用仅为传统方法的二分之一。
实施例二
请查阅图3和图4,消除黑臭水体装置包括水泵机构1、电絮凝系统2、电还原系统9、电气浮系统3、电催化氧化系统4、物化絮凝系统6、固化装置7和电源5。
所述水泵机构1、电絮凝系统2、电气浮系统3、电催化氧化系统4、物化絮凝系统6、固化装置7如实施例一所述。
所述电还原系统9包括电还原容器91和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91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92、第二负电极93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94,该第二正电极92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93装设在网布94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所述第二正电极包括由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颗粒为碳粒或石墨粒,电极氧化、还原作用效果好,除氮效果更好。所述颗粒呈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直径为1mm~100mm,其长度与直径相当,进一步如选用5mm~10mm,采用该结构方便生产、堆放,该尺寸的选择既方便生产堆放又能产生巨大表面积比。所述第二负电极采用外表面已氧化的铁、碳、镁、铜、铝、镍或钛的稳形电极,所述第二负电极可呈板状或网板状或其它形状。所述网布材料选用尼龙、涤纶或聚氨酯纤维网布,所述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所述第二负电极被网布包裹且插入电极堆中,通过该设计既能避免二电极直接电接,又能增加颗粒数量,提高氧化还原效果,提高除氮效果。所述电源电接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电极单元受电,电极堆之颗粒与颗粒之间呈点状半导电状态以使颗粒形成为粒状自反应电极,自反应电极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以使一端发生氧化作用,另一端发生还原作用,通过氧化作用将水中氮化化合物先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再通过还原作用使水中氮元素被还原成氮气而从水中去除而回归到大气中。本实施例之中,因电极堆之颗粒(粒状自反应电极)众多故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由巨大比表面积构成低压低电流的微电解反应堆组,该堆组之电极之一端发生氧化作用,另一端发生还原作用,从而构成高效率低能耗的电氧化还原系统,提高了氮元素还原成氮气的效率。
根据需要,还可包括电控技术,所述电控技术连接电絮凝系统2、电还原系统9、电气浮系统3、电催化氧化系统4、物化絮凝系统6和水泵。所述电絮凝容器2之前设有监测设备21。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电絮凝系统2、电还原系统9、电气浮系统3、电催化氧化系统4、物化絮凝系统6、固化装置7装设在一厢式或平台式机架上(内),可根据黑臭水体的不同之具体情况设置上述各装置的个数及功率大小及反应时间长短进行调节和通过泵系统和电量系自动控制系统先用人工分析进行合理配置,然后用电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根据需要,还可在第一进水口安装污水在线监测设备对黑臭水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该采集数据进行自动跳转各反应器的参数配置以达到消除降解黑臭水的目的。
本实施例之中,消除黑臭水体装置,巧妙利用电极变化来针对黑臭水体中水污染物质进行降解或污泥转移,使黑臭水澄清消臭且污染指标大幅减少,占地小见效快,投入省,能在大规模城镇改造前消除治理黑臭水体;本实施例优点在于其无须大规模改造河渠和污水排入的居民区建构,无须重新构建占地巨大的污水生态消化设施,仅以装置直接降解和消除黑臭,可以起到立竿见影,费用低廉,便于实施的作用和效果。
实施例三
处理农药化工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电絮凝系统2、电还原系统9、电气浮系统3、电催化氧化系统4、电吸附系统10、过滤膜系统8和电源5。
所述电絮凝系统2、电还原系统9、电气浮系统3、电催化氧化系统4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
所述电吸附系统10包括电吸附容器和吸附电极单元,如201720538753.7记载的技术内容,所述电吸附容器设有电吸附入水口、处理水出水口和污水出水口,所述吸附电极单元包括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和非吸附型电极,所述电源电接吸附电极单元以为吸附电极单元提供电能,吸附电极单元得电使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能吸附流经吸附电极单元的水中的杂质并从处理水出水口流出,变换极向使吸附电极单元解除吸附,解除吸附的杂质被水带走并从污水出水口流出;所述第一吸附型电极和第二吸附型电极上设个贯穿孔,采用多孔结构以增大电极表面积,第一吸附型电极和第二吸附型电极沿第一方向交错阵列间隔布置,非吸附型电极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电吸附容器的处理水出水口。
还包括蒸馏除盐系统,包括加热器和蒸馏容器,所述加热器加热蒸馏容器,所述蒸馏容器连接过滤膜系统之浓缩液出口,通过加热以蒸馏水分,剩余盐。
所述电絮凝容器和电还原容器之间、电还原容器和电气浮容器之间及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物化絮凝系统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所述固化装置还连接物化容器、电絮凝系统和蒸馏除盐系统。
本实施例的装置用于降解农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盐、高含氮、高毒性废水,采用电化学中的电催化氧化、电絮凝、电还原、电气浮、电吸附等,从农药化学废水中去除氮,打断大分子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可生化性,从而达到农药化工废水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它可以很好地在常温条件下,对高含盐、高含氮、高化学氧量、高毒性在药化工废水进行降解和处理,使其达到环保的要求,且无二次污染产生,是一种环保、先进、科学的处理工艺及系统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絮凝系统,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之内;
电气浮系统,包括电气浮容器和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所述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气浮电极单元,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
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电氧化容器和氧化电极单元,所述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
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气浮电极单元和氧化电极单元都能电接电源,而且所述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及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泵机构;及
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该第二正电极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
所述水泵机构、电絮凝容器、电还原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膜系统,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物化容器之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该第二正电极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
电吸附系统,包括电吸附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电吸附电极单元,所述电吸附容器设有电吸附入水口、处理水出水口和污水出水口,所述吸附电极单元包括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和非吸附型电极,所述电源电接吸附电极单元以为吸附电极单元提供电能,吸附电极单元得电使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能吸附流经吸附电极单元的水中的杂质并从处理水出水口流出,变换极向使吸附电极单元解除吸附,解除吸附的杂质被水带走并从污水出水口流出;
所述电絮凝容器、电还原容器、电气浮容器、电氧化容器和电吸附容器依序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容器和电还原容器之间、电还原容器和电气浮容器之间及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膜系统,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电吸附容器的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包括二采用不溶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篮,所述电极篮开设有网眼,所述电极篮用于放置能电解为电极离子的电极颗粒;所述电气浮系统还包括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所述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包括气泵、气管和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出气嘴,所述气管接通气泵和出气嘴,通过气泵启动使出气嘴排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所述氧化电极单元包括等数且均匀间隔交错布置的多个第一正电极和多个第一负电极。
CN201921597413.7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419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7413.7U CN211419856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7413.7U CN211419856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9856U true CN211419856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7413.7U Active CN211419856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98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5151A (zh) * 2019-09-24 2020-03-17 方明环保科技(漳州)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5151A (zh) * 2019-09-24 2020-03-17 方明环保科技(漳州)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o et al.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or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A review on electrocoagulation and electrooxidation
Asfaha et al. Hybrid process of electrocoagulation and electrooxidation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 review
CA2729599C (en) Electrochem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Drogui et al. Review of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ies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US8329042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sludge material using electrokinetics
US10662087B2 (en) Electrochem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CN102276117A (zh)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Tanyol et al. COD removal from leachate by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treatment with monopolar electrodes in parallel connection
Mansoorian et al. Practical assessment of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in removing nickel met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iron-rod electrodes
Sharma et al. Optimization of EC parameters using Fe and Al electrode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10885151A (zh) 废水处理装置
CN211419856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105417845A (zh) 一种垃圾渗滤膜浓缩液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2979012A (zh) 集电混凝、电气浮与电氧化于一体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CN211255550U (zh) 降解水中有机物和氮含量的设备
CN110894115A (zh) 降解水中有机物和氮含量的设备及其降解方法
WO2022165594A1 (en) Greywater treatment systems
JP2015501923A (ja) 酸水素ガスの生成および利用を通じた廃液の流体の処理
CN211255549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装置
Rahman et al. Removal of lead from battery effluent by electrocoagulation
CN211255551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Xiong et al. Technique for advance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treatment of nanofiltration concentrate of landfill leachate
CN106809992A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方法
Maiti et al. Removal of total chromium from landfill leachate by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using iron electrodes: Effect of some major operation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ABD HAMID et al. The effects of current density, treatment time and pH on the removal of colour from saline landfill leachate using aluminium electrode in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