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6979U - 一种无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6979U
CN211416979U CN201921988180.3U CN201921988180U CN211416979U CN 211416979 U CN211416979 U CN 211416979U CN 201921988180 U CN201921988180 U CN 201921988180U CN 211416979 U CN211416979 U CN 211416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vehicle
track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81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青云
谢雄武
李坚
文红光
卢念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City Cultural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City Cultural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City Cultural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City Cultural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81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6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6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6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轨车,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驱动所述车体行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控制所述车体转向的转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驱动机构、转向机构以及控制器,以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省去了行走车中的轨道导向机构,从而实现了无轨行驶,降低行走车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无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轨车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游乐行业的发展,在游乐场中有许多供游客游玩的行走车,例如:游乐场的小火车;通常这类的行走车上都带有转向机构,以使行走车能够沿着轨道进行转向,因此,这种行走车的结构相对复杂;而且,为了配合这种行走车,还需要在地面铺设相应的轨道,其相应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再加上,这种行走车的体积大、质量重,导致这种行走车不利于在游乐行业广泛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轨车,旨在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驱动机构、转向机构以及控制器,以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省去了行走车中的轨道导向机构,从而实现了无轨行驶,降低行走车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轨车,其中,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驱动所述车体行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控制所述车体转向的转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车架、第一行走轮以及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一端,且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另一端,且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行走轮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行走轮进行转动;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进行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转向电缸、转向块以及连接杆;所述转向电机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缸与所述转向电机啮合连接;所述转向块的中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块的一端与所述转向电缸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块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且所述转向块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行走轮中轮子的位置;所述车架两侧的所述转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PLC、磁导航传感器以及用于读取地面电子标签的速度值的读卡器;所述磁导航传感器以及所述读卡器分别与所述PLC连接;所述PLC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转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磁导航传感器包括感应磁块,所述感应磁块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磁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感应磁块的位置对应设置在地面上的磁条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的减速比为:1:20。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轨车,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驱动机构,以驱动机构驱动行走车的后轮转动,并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后轮的差速行驶,保证了行走车转向所需要的速度;并且,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转向机构,控制控制行走车进行转向,使得行走车能够沿着设定的轨迹进行行驶;另外,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控制器,利用控制器对行走车进行导向,并以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省去了行走车中的轨道导向机构,从而实现了无轨行驶,降低行走车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无轨车(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无轨车(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车体;200、驱动机构;300、转向机构;400、控制器;110、车架;120、第一行走轮;130、第二行走轮;210、驱动电机;220、减速器; 230、传动轴;310、转向电机;320、转向电缸;330、转向块;340、连接杆; 350、转向轴;410、PLC;420、磁导航传感器;430、读卡器;440、感应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车,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车体100、驱动机构 200、转向机构300以及控制器400;其中,所述驱动机构200、所述转向机构 300以及所述控制器400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100的底部,且所述驱动机构200、所述转向机构300以及所述控制器400分别与所述车体10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00连接所述车体100的轮子,可用于驱动所述车体100的轮子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车体100进行前进或后退;所述转向机构300连接所述车体100的轮子,可用于控制所述车体100的轮子转向,从而控制所述车体100沿着设定的方向行走;所述控制器400可根据感应到的行驶轨迹,对所述驱动机构200以及所述转向机构300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所述车体100能够沿着设定的轨迹进行行驶。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00包括:车架110、第一行走轮120以及第二行走轮130;其中,所述第一行走轮120为设置在所述车架 110前端(图中右侧)的两个轮子,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120分别与所述车架 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130则为设置在所述车架110后端(图中左侧) 的两个轮子,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130分别与所述车架110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00与所述第二行走轮130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行走轮130进行转动;所述转向机构300与所述第一行走轮120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120进行转向。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驱动电机 210、减速器220以及传动轴230;所述驱动电机210与所述车架110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220与所述驱动电机210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230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220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130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10进行驱动,从而带动所述减速器220进行转动;在所述减速器220的作用下,将所述驱动电机210的转速调整至设定的转速,进而通过所述传动轴230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二行走轮130中,以驱动所述第二行走轮130进行转动。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0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行走轮130的两个轮子,以分别对所述第二行走轮130的两个轮子进行驱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0均为伺服电机,其型号均为EMG-50DSA24,额定输出转矩为23.9N·m;当无轨车直线行驶时,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0的转速相同,从而保证所述无轨车能够沿着直线进行行驶;当所述无轨车转向行驶时,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0的转速不同,从而满足所述无轨车因转向而需要的速度差;所述减速器220的型号为FABR142-20-S2-P2,减速比为1:20。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300包括:转向电机 310、转向电缸320、转向块330以及连接杆340;所述转向电机310与所述车架110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缸320与所述转向电机310啮合连接;所述转向块330的中部与所述车架110转动连接,所述转向块330的一端与所述转向电缸320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向块3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40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转向电机310进行驱动,带动所述转向电缸320进行伸缩;当所述转向电缸320进行伸缩时,带动所述转向块330进行转动;由于,所述转向块330 与所述车架110是转动连接的,而且,所述转向块330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行走轮120,当所述转向块330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120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行走轮120的转向控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转向机构300还包括:转向轴350,所述转向轴350设置在所述转向块330的底部,所述转向轴350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块330 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向轴3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12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块330设置在所述车架110的两侧,且所述转向块330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行走轮120中两个轮子的位置;所述车架110两侧的所述转向块330通过所述连接杆340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电机310为伺服电机,其型号为 EMG-50DSA24;对应地,所述转向电缸320则为伺服电缸,其对应的型号为 DH95-S200-T-R10-M1-C1-P2。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00包括:PLC410、磁导航传感器420以及读卡器430;所述磁导航传感器420以及所述读卡器430 分别与所述PLC410连接;所述PLC410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10及所述转向电机 310;其中,所述PLC410可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10及所述转向电机310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无轨车能够沿着设定的轨迹进行行驶;所述磁导航传感器420可用于感应设置在地面上的磁信号,并将所感应到的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所述PLC410中,进而通过所述PLC410的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10及所述转向电机310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无轨车沿着设定的轨迹行驶;所述读卡器430可用于读取地面上电子标签的速度值,并将读取到的速度值发送至所述PLC410中,以通过所述PLC410控制所述无轨车的行驶速度。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需要通过磁感应作用对所述无轨车进行导航,因此,在设置所述无轨车的行驶轨迹时,需要在地面铺设磁条轨迹路线;当所述无轨车进行行驶时,可通过所述磁导航传感器420来感应铺设在地面的磁条轨迹路线;当所述无轨车跑偏时,所述磁导航传感器420向所述PLC410反馈信号,由所述PLC410控制所述转向电机310,进而对所述无轨车的方向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磁导航传感器420还包括:感应磁块440,所述感应磁块440与所述车架110固定连接,且与所述PLC410 连接;所述感应磁块440设置在所述车架110的中间位置,且在不偏离设定轨迹的情况下,所述感应磁块440的位置对应设置在地面上的磁条的位置。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所述无轨车的行驶速度,还可在地面的磁条轨迹上分布设置电子标签,并预先在所述电子标签中存储速度值;当所述无轨车行驶到相应的位置时,可通过所述读卡器430来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速度值,控制所述无轨车运行中的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轨车,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驱动机构,以驱动机构驱动行走车的后轮转动,并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后轮的差速行驶,保证了行走车转向所需要的速度;并且,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转向机构,控制控制行走车进行转向,使得行走车能够沿着设定的轨迹进行行驶;另外,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控制器,利用控制器对行走车进行导向,并以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省去了行走车中的轨道导向机构,从而实现了无轨行驶,降低行走车的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驱动所述车体行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控制所述车体转向的转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架、第一行走轮以及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一端,且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另一端,且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行走轮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行走轮进行转动;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进行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转向电缸、转向块以及连接杆;所述转向电机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缸与所述转向电机啮合连接;所述转向块的中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块的一端与所述转向电缸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块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且所述转向块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行走轮中轮子的位置;所述车架两侧的所述转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PLC、磁导航传感器以及用于读取地面电子标签的速度值的读卡器;所述磁导航传感器以及所述读卡器分别与所述PLC连接;所述PLC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转向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导航传感器包括感应磁块,所述感应磁块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磁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感应磁块的位置对应设置在地面上的磁条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的减速比为:1:20。
CN201921988180.3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无轨车 Active CN211416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8180.3U CN21141697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无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8180.3U CN21141697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无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6979U true CN211416979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8180.3U Active CN21141697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无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6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8991Y (zh) 一种自动导航小车
CN205292782U (zh) 一种原地转向及横向行驶的轮毂电机电动汽车转向装置
CN104773200B (zh)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全方位转向系统
CN102653246B (zh) 一种四轮驱动高地隙移动小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3497054U (zh) 可原地转向的agv自行走运输车
CN103448830A (zh) 可原地转向的agv自行走运输车
CN109664937A (zh) 多模式线控四轮独立转向/驱动系统及其转向模式控制方法
CN103112367A (zh) 一种后轮为独立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系统
CN105966263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轮汽车差动转向路感控制方法
CN208092543U (zh) 一种带有磁引导装置的agv运输小车
US3596401A (en) Vehicle guidance systems
CN201395158Y (zh) 自动导引车
CN202624432U (zh) 一种无人搬运小车的驱动装置
CN211416979U (zh) 一种无轨车
CN11332059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220608Y (zh) 电动三轮车及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装置
CN101973311B (zh) 整体主动式电动助力转向机械结构
CN111824260B (zh) 一种后轮具有倒车动力的半挂车辆及倒车方法
CN202106963U (zh) 一种个人快速公交系统小车和个人快速公交系统
CN203268122U (zh) 一种汽车四轮转向系统
EP0945327A3 (en) Torque controlled drive mechanism for moving and steering a transit vehicle
CN101973312B (zh) 带有可变传动比电机系统vtms的随速变传动比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107168308A (zh) 一种智能避障可变速的无碳小车
CN103661660A (zh)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转运小车
CN205737522U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小车行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