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9199U -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9199U
CN211409199U CN201922352472.4U CN201922352472U CN211409199U CN 211409199 U CN211409199 U CN 211409199U CN 201922352472 U CN201922352472 U CN 201922352472U CN 211409199 U CN211409199 U CN 211409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cataract surgery
pressure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24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ang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Dongyang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ang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Dongyang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23524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9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9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9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中间位置缠绕成扭簧状结构,连接杆远离扭簧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开睑勾,连接杆为中空型结构,连接杆扭簧状结构的一侧连接有与连接杆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连接管座,开睑勾相对称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杆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吸引管道开口。本实用新型将吸引管与眼科开睑器合二为一,降低吸引管路对术野暴露及手术操作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十二个吸引管道开口可以避免部分吸引管道开口被结膜组织覆盖后负压吸引失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背景技术
外科系统使用手术室的负压吸引系统,通过无菌吸引管,将渗出术野的血液或其他液体(灌注液)吸尽,保持术野的良好暴露。但因眼科术野狭小,术者及助手需在约10cm直径的洞巾圆形孔洞的术野中对术眼进行手术操作,术野中还需要常规放置开睑器、超声乳化仪的灌注管、回流管及超声能量管三路管道,若再放置吸引管,将极大的影响术野的暴露,并且妨碍较为精细的眼科手术操作的进行。并且,常规吸引管因开口较大,在吸引液体或气体时,管口形成的湍流对球壁有较大扰动,影响手术操作。当吸引管口被结膜组织堵塞时,形成较大的负压吸引力,对组织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现有的白内障手术用开睑器,在手术过程中,调节其宽度需用手按压该设备的两端,这样容易发生打滑,使得设备突然被撑开,对手术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具有将渗出来的液体吸尽和使得在手术过程中调节其宽度较为稳当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中间位置缠绕成扭簧状结构,连接杆远离扭簧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开睑勾,连接杆为中空型结构,连接杆扭簧状结构的一侧连接有与连接杆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连接管座,开睑勾相对称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杆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吸引管道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一个开睑勾上至少设有十二个吸引管道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吸引管道开口为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吸引管道开口的开口直径为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管座的一侧连接有与连接管座连通的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管为硅胶管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杆相向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圆环共设置有两个,且圆环的直径4为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吸引管与眼科开睑器合二为一,降低吸引管路对术野暴露及手术操作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在开睑勾四条包绕睑缘及深入结膜囊的管路上开设有吸引管道开口,吸引管道开口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避免了术中吸引时吸引管口的高度需要反复调节;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十二个吸引管道开口可以避免部分吸引管道开口被结膜组织覆盖后负压吸引失去效果;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0.5mm小直径的吸引管道开口为了降低吸引管道开口吸附结膜组织后的负压吸力,且降低了吸引管道开口处气流或液流湍流强度,降低对球壁组织的扰动;
5、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圆环,当医生需要调节该设备宽度的时候,只需将手指穿插进圆环的内部,便可进行调节,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睑勾;2、连接杆;3、圆环;4、连接管;5、连接管座;6、吸引管道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中间位置缠绕成扭簧状结构,连接杆2远离扭簧状结构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开睑勾1,连接杆2为中空型结构,连接杆2扭簧状结构的一侧连接有与连接杆2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连接管座5,开睑勾1相对称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杆2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吸引管道开口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2的外径为1.5mm,连接杆2内部的中空型结构构成连通吸引管道开口6与连接管座5的管道,管道的内径为1mm。
具体的,一个开睑勾1上设有十二个吸引管道开口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睑勾1四条包绕睑缘及深入结膜囊的管路上开设有吸引管道开口6,吸引管道开口6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避免了术中吸引时吸引管口的高度需要反复调节;另外,设置的十二个吸引管道开口6可以避免部分吸引管道开口6被结膜组织覆盖后负压吸引失去效果。
具体的,吸引管道开口6为圆形结构,吸引管道开口6的开口直径为0.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0.5mm小直径的吸引管道开口6为了降低吸引管道开口6吸附结膜组织后的负压吸力,且降低了吸引管道开口6气流或液流湍流强度,降低对球壁组织的扰动。
具体的,连接管座5的一侧连接有与连接管座5连通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为硅胶管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管4将连接管座5与负压系统(附图未示出)连接,从而实现吸引管道开口6与负压系统的连通,将渗出术野的血液或其他液体吸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连接杆2相向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圆环3,圆环3共设置有两个,且圆环3的直径为4厘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医生需要调节该设备宽度的时候,只需将手指穿插进圆环的内部,便可进行调节,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吸引管与眼科开睑器合二为一,降低吸引管路对术野暴露及手术操作的影响,在开睑勾四条包绕睑缘及深入结膜囊的管路上开设有吸引管道开口,吸引管道开口方向位于管路侧壁,吸引管道开口为了降低吸引管口吸附结膜组织后的负压吸力以及吸引管道开口气流或液流湍流强度,降低对球壁组织的扰动,吸引管道开口为了避免术中吸引时吸引管口高度的反复调节,也避免部分管口被结膜组织覆盖后吸引失去效果。
本装置在眼科手术中用于吸引灌注的生理盐水,不存在有形或无形的杂质,可能堵塞吸引管道开口的主要是松弛的结膜,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至少十二个吸引管道开口来实现解决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包括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的中间位置缠绕成扭簧状结构,连接杆(2)远离扭簧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开睑勾(1),连接杆(2)为中空型结构,连接杆(2)扭簧状结构的一侧连接有与连接杆(2)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连接管座(5),开睑勾(1)相对称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杆(2)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吸引管道开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开睑勾(1)上至少设有十二个吸引管道开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道开口(6)为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道开口(6)的开口直径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座(5)的一侧连接有与连接管座(5)连通的连接管(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为硅胶管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相向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圆环(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3)共设置有两个,且圆环(3)的直径为4厘米。
CN201922352472.4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Active CN211409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2472.4U CN21140919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2472.4U CN21140919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9199U true CN211409199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3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2472.4U Active CN21140919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9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593B2 (en) Ophthalmoscopic contact lens
US7175594B2 (en) Ophthalmic sulcus speculum
US9655778B2 (en) Position responsive flow adjusting implantable device and method
CN106726124B (zh) 一种可通过非侵入式方法定量调节的青光眼引流管
CN100415190C (zh) 一种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
CN211409199U (zh)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CN211187377U (zh) 开睑器
CN205094680U (zh) 一种适用于微创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人工晶体
CN201668585U (zh) 用于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眼部减压装置
RU90672U1 (ru) Клапан глаукоматозный офталь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CN205849639U (zh) 一种可调节青光眼引流管
CN205434661U (zh) 一种泪道引流器
CN205649580U (zh) 一种眼用穿刺针
CN209253312U (zh) 排水型泪道管
CN2549946Y (zh) 一种手术用眼球固定器
CN213525858U (zh) 一种眼科手术中用于固定眼球的装置
CN208693399U (zh) 一种便携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
CN109602570A (zh) 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
CN213098078U (zh) 一种手术用大小可调节的眼科新型开睑器
CN211131672U (zh) 后置式青光眼引流置入装置
CN219375156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双重排水的引流器
CN208434760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215606822U (zh) 青光眼引流装置及其引流植入物
CN215135352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管道插接式面罩
CN217245130U (zh) 一种分体式房水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