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7377U - 开睑器 - Google Patents

开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7377U
CN211187377U CN201921518039.7U CN201921518039U CN211187377U CN 211187377 U CN211187377 U CN 211187377U CN 201921518039 U CN201921518039 U CN 201921518039U CN 211187377 U CN211187377 U CN 211187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lid
arch
support arm
liquid absorbing
ar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80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ye Hospit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Ey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ye Hospit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Ey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ye Hospit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Ey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ye Hospit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Ey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ority to CN2019215180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7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7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7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睑器,包括开睑钩,开睑钩包括按压部和拱起部,按压部用于接触眼部组织,拱起部相对按压部拱起,开睑钩还设有吸液部,吸液部设置于拱起部。本申请提供的开睑器的吸液部设置于拱起部,在眼科手术过程中通过吸液部将潴留在患者结膜囊的各类液体引流至外部,由于吸液部的开口高于眼部组织,使得吸液部未与眼部组织直接接触,避免吸液部在吸液过程中对眼部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

Description

开睑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开睑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眼科医疗手术也不断进步,特别是眼科手术从宏观进入微观,手术精确度和手术效果明显提高。暴露技术作为眼科显微手术基本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使用开睑器开睑是眼科最常用的暴露方法之一。暴露过程中,不仅需要机械性撑开眼睑,同时还需要保持术野清晰,例如间断冲水以清除出血并保持角膜透明。这些液体容易积存在术野,导致手术显微镜灯光的反射和折射,影响观察。目前临床使用的开睑器,只有单纯撑开眼睑的功能,术野范围潴留的液体仅仅依靠重力作用,部分引流至术野侧面的塑料集液袋,一方面引流不充分影响手术观察,另一方面容易渗漏造成污染,在时间稍长的手术过程中,集液袋里大量液体的重量也会造成患者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开睑器,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睑器,包括开睑钩,开睑钩包括按压部和拱起部,按压部用于接触眼部组织,拱起部相对按压部拱起,开睑钩还设有吸液部,吸液部设置于拱起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开睑器在拱起部设置有吸液部,在患者手术过程中通过吸液部将潴留在术野范围内的各类液体引流至外部,由于吸液部与眼部组织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使得吸液部未与患者的眼部组织直接接触,这样能够避免因吸液部在吸液过程中对眼内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本申请的开睑器直接设置有吸液部,未增加开睑器重量,既保证了良好开睑效果,又不会增加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睑器的开睑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睑器的拱起部的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睑器的吸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睑器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开睑器100,用于在眼科手术中拨开患者的眼睑,显露眼部组织,如眼球、睑结膜层、肌肉组织、结膜组织等。开睑器100包括开睑钩110,开睑钩110包括按压部111和拱起部112,按压部111用于接触眼睑组织,拱起部112相对按压部111拱起,开睑钩110还设有吸液部113,吸液部113设置于拱起部112。拱起部112相对于按压部111拱起,在开睑过程中,拱起部112可用于将患者的上眼睑或者下眼睑拨开,或者上眼睑和下眼睑同时拨开。在眼科手术中,通过吸液部113可将潴留在患者结膜囊内的各类液体(例如灌注液)引流至外部。
“拱起”是指拱起部112相对按压部111拱起一定的高度,也可以是指拱起部112相对于按压部111进行一定的角度弯折,只需拱起部112的顶端与按压部111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即可,顶端可以是拱起部112曲率最大的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睑器100通过将吸液部113设置于拱起部112,当开睑器100在开睑的过程中,由于按压部111接触眼部组织,按压部111可对拱起部112进行支撑,同时按压部111可与患者的眼球接触并对其进行轻微的压合,这样能够减少患者眼球的转动,同时,由于拱起部112相对按压部111拱起,使得吸液部113离眼部组织具有一定的高度差,避免因吸液部113与眼部组织直接接触而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拱起部112包括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按压部111连接于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具体地,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均为U型结构,即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为大致的“U”型结构,第一拱起1121的开口与第二拱起1122的开口朝向相同,按压部1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拱起1121的端部和第二拱起1122的端部。在眼科手术的开睑过程,按压部111、部分第一拱起1121以及部分第二拱起1122可与眼部组织进行接触并用于支撑开睑钩110,患者的眼睑位于开口内,即眼睑被钩住、限位于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通过拱起部112可将患者的眼睑拨开,以使患者的眼部组织更多地露出便于手术。
第一拱起1121的开口尺寸与第二拱起1122的开口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作限定,只需满足患者的眼睑可以被钩入开口内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的结构,例如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可以为L型结构。
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两者之间的间距可以是内眼角和外眼角之间的间距的1/2以上。在开睑过程中,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可以同时撑开眼睑的两端,例如第一拱起1121相较于第二拱起1122可以更靠近于内眼角,第二拱起1122相较于第一拱起1121可以更靠近于外眼角。通过设置第一拱起1121和第二拱起1122可以同时将患者的眼睑(上眼睑或下眼睑)均匀地被撑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开睑钩110还可以包括拆卸部1126,拆卸部1126可连接于第一拱起1121或第二拱起122的端部,例如拆卸部1126可连接于第二拱起122并可相对于第二拱起122朝远离第二拱起122的方向弯折,这样便于用户进行拆卸,以便于将开睑器110与患者的眼睑进行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开睑钩110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开睑钩110相对设置设置,且两者的结构大致相同,两个开睑钩110的开口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两个开睑钩110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开度,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眼科手术中,其中一个开睑钩110可用于撑开患者的上眼睑,另外一个开睑钩110可用于撑开患者的下眼睑,由于两个开睑钩110的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当两个开睑钩110保持一定的张开度时,这样能够使得患者的上下眼睑同时被撑开,以使眼部组织更多的外露便于手术。
在本实施例中,吸液部113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液部113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于两个开睑钩110的拱起部112。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每个吸液部113包括设置于拱起部112的第一吸液口1131和第二吸液口1132,第一吸液口1131和第二吸液口1132间隔设置。
以其中一个开睑钩110为例:第一吸液口1131设置于开睑钩110的第一拱起1121,第二吸液口1132设置于第二拱起1122。相应的,另外一个开睑钩110的第一吸液口1131设置于第一拱起1121,第二吸液口1132设置于第二拱起1122。
通过将第一吸液口1131和第二吸液口1132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吸液口1131和第二吸液口1132分别靠近于患者的眼部的两个眼角(内眼角和外眼角),例如当患者平躺着进行眼部手术,由于眼球的位置会稍高于内、外眼角所在的位置,潴留在患者眼内的液体(例如灌注液)会往外溢至眼部的两侧(内眼角和外眼角),此时,通过第一吸液口1131和第二吸液口1132可同时将两个眼角(内眼角和外眼角)附近的液体引流至外部(例如引流至集液器内),避免液体潴留在术野范围内和外溢至眼部外,同时通过设置两个吸液口能够快速地将潴留在患者眼部的液体引流至外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液口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仅设置第一吸液口1131或第二吸液口1132,或者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以上的第一吸液口1131和至少两个以上的第二吸液口11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当吸液部113与患者的眼部组织之间的距离过近或直接接触时,由于吸液部113在吸液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吸力,这样可能会对患者的眼部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吸液部113可以设置于拱起部112的远离按压部111的顶部,这样能够使得吸液部113的位置高出眼部组织,以避免吸液部113在吸液的过程中将眼部组织(例如眼部结膜组织)吸入造成医源性损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液部113设置的数量可以为1个,例如吸液部113可以仅设置于其中一个开睑钩1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睑钩110设置的数量可以为1个,例如在眼科手术中,只需通过一个开睑钩110将患者的上眼睑和下眼睑中的一个钩住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液部113也可以设置为缺口的形式。
请参阅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开睑钩110为中空管,即按压部111和拱起部112均为中空管,且按压部111与拱起部112相贯通,开睑器100还还包括引流部120,引流部120与拱起部112的末端相贯通。按压部111与拱起部112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两者可以通过注塑、焊接或折弯等方式形成整体。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引流部120包括引流管121和吸液器122,引流管121与拱起部112进行连通,引流管121的远离拱起部112的一端可与吸液器122进行连通,吸液器122可以是真空吸液器,在进行眼科手术时,当术野范围内潴留有液体时,由于吸液器122可以产生一定的吸力,潴留在患者术野范围内的液体可由吸液部113吸入开睑钩110内并通过引流部120引流至吸液器122内,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液体潴留在术野范围内以及附着在患者眼旁的集液袋内,减少或避免手术显微镜灯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时也可减少患者的不适。
通过将开睑钩110设置为中空管能够减少开睑器100的重量,避免因开睑器100自身的重量而造成患者的不适,同时,由吸液部113引流出的液体可通过开睑钩110流入吸液器122内,而不需要另单独设置引流装置对吸液部113引流出的液体进行引流,使得开睑器100具有向外引流的功能,解决了眼科手术中各类液体潴留于术野内的问题。
开睑钩110可以选用硅胶,硅胶可以选用医用级硅胶,由于硅胶具有拉伸强度高,高抗撕裂,低收缩率,回弹性好等优点,这样可以提高开睑钩110的使用性能。此外,硅胶具有一定的回弹性,能够减少或避免开睑器100在开睑过程中对患者的眼部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睑钩110可以采用钛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其中开睑钩110的外侧可以包覆一层硅胶层,这样即可以增加开睑钩110的结构强度,又能够降低开睑钩110表面的硬度,这样能够减少或避免开睑器100在开睑过程中对患者的眼部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11与眼内组织接触的表面可以设置为弧面,其中弧面的形状可与患者眼球的表面相配合,当按压部111与眼内组织接触时,例如按压部111可与患者的眼部组织贴合,减少患者的不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部120可以为硅胶管,即引流管121可以由硅胶材质制成,硅胶可以选用医用级硅胶。如图6所示,引流管121可以包括第一引流管1211、第二引流管1212和第三引流管1213,其中第一引流管1211和第二引流管1212分别与两个开睑钩110进行连通,第三引流管1213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引流管1211和第二引流管1212同时连通,第三引流管1213的另外一端可以与吸液器122连通。通过一个吸液器122能够同时将第一引流管1211和第二引流管1212内的液体引流至吸液器122内,这样能够减少吸液器122设置的数量,同时可以减少引流管121设置的数量,而不需要设置两根引流管121对两个开睑钩110分别进行引流,通过将引流部120设置为硅胶管可以减少开睑器100的重量,避免因开睑器100的重量过大而造成患者的不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部120也可以为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液器122设置有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可用于调节吸液器122的吸力,进而可以调节吸液部113的吸力,通过调节吸液部113的吸力可以改变吸液部113对液体的吸取速度,以满足在不同的眼科手术中的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开睑器100包括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第一支撑臂131与第二支撑臂132呈角度连接,两个开睑钩110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臂131的端部和第二支撑臂132的端部,通过调整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之间开合的角度,以调整患者的上眼睑和下眼睑之间被拨开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臂131与第二支撑臂132可转动连接,开睑器100还包括锁定机构140,锁定机构140用于锁紧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140包括锁定臂141以及锁定件142,锁定臂141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臂131,锁定臂141设置有滑动孔(图中未示出),锁定件142穿设于滑动孔以及第二支撑臂132,锁定件142用于选择性地锁紧或打开锁定臂141,当需要调整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之间张开的角度时,通过转动第一支撑臂131或第二支撑臂132,或同时转动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以使两者相互靠拢或远离,在转动的过程中,锁定件142可于锁定臂141的滑动孔进行滑动,当两者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将锁定件142锁紧即可,此时,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部132保持一定的张开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开睑钩110与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可拆卸连接,例如两者可以通过螺丝连接、嵌设或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当开睑钩110需要更换时,用户仅需更换开睑钩110即可,而不需要对整个开睑器100进行更换,这样便于节约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可设置有引流通道(图中未示出),引流通道包括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开睑钩110可与引流入口进行连通,例如第一拱起部1121的末端可以直接嵌入引流入口内进行连通,引流管121可直接嵌入引流出口内进行连通,这样既可以固定开睑钩110和引流管121,又可以实现两者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不需设置锁定机构140,第一支撑臂131与第二支撑臂132可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可以用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利用两者自身的弹性可以进行适度开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睑器100还包括支撑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撑弹簧连接于第一支撑臂131和第二支撑臂132之间,支撑弹簧可提供部分支撑力,由于支撑弹簧具有第一的缓冲作用,例如当患者的眼睑被撑开时,若患者轻微眨眼时,这样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进而减少患者的不适。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例如以患者在进行眼科手术时为例:
例如患者的两个眼部均需要进行眼科手术治疗,可以通过两个开睑器110分别设置于患者的两个眼睑,通过调整开睑器110中的两个开睑钩110的张开角度来调整患者眼睑被撑开的距离。当手术视野内的液体量过多时,可以通过吸液部113将潴留在患者眼部的各类液体引流至吸液器122内。
本申请提供的开睑器100在拱起部112设置有吸液部113,在眼科手术过程中通过吸液部113将在患者术野范围内的各类液体引流至外部(术野范围外),由于吸液部113与眼部组织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使得吸液部113未与眼部组织直接接触,这样能够避免因吸液部113在吸液过程中对眼部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睑钩,所述开睑钩包括按压部和拱起部,所述按压部用于接触眼部组织,所述拱起部相对所述按压部拱起,所述开睑钩还设有吸液部,所述吸液部设置于所述拱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设置于所述拱起部的远离所述按压部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拱起部的第一吸液口和第二吸液口,所述第一吸液口和所述第二吸液口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部包括第一拱起和第二拱起,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第一拱起和所述第二拱起,所述第一吸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拱起,所述第二吸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拱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起和所述第二拱起均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拱起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拱起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按压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拱起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拱起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睑钩为中空管,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拱起部相贯通,所述开睑器还包括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与所述拱起部的末端相贯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为硅胶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睑钩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睑钩相对设置,所述吸液部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液部相对设置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拱起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睑器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呈角度连接,两个所述开睑钩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可转动连接,所述开睑器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臂以及锁定件,所述锁定臂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锁定件穿设于所述锁定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并用于锁紧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
CN201921518039.7U 2019-09-12 2019-09-12 开睑器 Active CN211187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039.7U CN211187377U (zh) 2019-09-12 2019-09-12 开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039.7U CN211187377U (zh) 2019-09-12 2019-09-12 开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7377U true CN211187377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8039.7U Active CN211187377U (zh) 2019-09-12 2019-09-12 开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73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0189A (zh) * 2020-11-13 2021-02-19 李太娇 一种眼科护理用眼睑撑开装置
CN11247216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0189A (zh) * 2020-11-13 2021-02-19 李太娇 一种眼科护理用眼睑撑开装置
CN11247216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的负压吸引开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5594B2 (en) Ophthalmic sulcus speculum
CN211187377U (zh) 开睑器
WO1989000869A1 (en) Glaucoma drainage in the lacrimal system
JPWO2008056662A1 (ja) ドレープ付き開瞼器
JP4053908B2 (ja) 移植用眼内レンズ、および眼治療用具
CN100415190C (zh) 一种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
CN104586565B (zh) 一种仿泪液泵生理机制的泪液引流装置
CN2863041Y (zh) 一种新型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
CN2549946Y (zh) 一种手术用眼球固定器
CN210301394U (zh) 一种眼科护理滴液器
CN209122625U (zh) 便捷式眼球穿刺引流针
CN208769862U (zh) 一种医学眼科用开睑器
CN107890389B (zh) 一种眼科用取异物专用手术夹
CN112790911A (zh) 青光眼引流器
CN212281869U (zh) 一种结膜囊引流器
CN110302005A (zh) 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24355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引流器
CN216877141U (zh) 一种用于眼部冲洗液的收集罩
CN212575241U (zh) 一种眼科用冲洗装置
CN219963244U (zh) 一种调位装置
CN213465971U (zh) 一种头戴式眼科洗眼装置
CN217409392U (zh) 一种眼部引流装置
CN213098729U (zh) 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
CN211066797U (zh) 一种眼科用泪道扩张器
CN214805953U (zh)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用引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