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8562U -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08562U CN211408562U CN201921347779.9U CN201921347779U CN211408562U CN 211408562 U CN211408562 U CN 211408562U CN 201921347779 U CN201921347779 U CN 201921347779U CN 211408562 U CN211408562 U CN 2114085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body
- crack
- middle plate
- side wall
- 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煲体组件中设置有烹饪腔,包括具有沿竖向向上延伸并沿横向围绕一周的侧壁的煲体外壳和中板。中板的下侧面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具有第一夹持宽度的第一夹缝和具有小于第一夹持宽度的第二夹持宽度的第二夹缝,二者沿周向间隔布置。其中,中板覆盖在煲体外壳的侧壁上方,并且根据侧壁的厚度,侧壁的上边缘有选择地卡入第一夹缝和/或第二夹缝中夹紧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板包括具有不同夹持宽度的第一夹缝和第二夹缝,因此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壁厚的煲体外壳。不同材质的煲体外壳可以共用同一套中板,通用性更好,物料管理也更加简便,减少失误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诸如电饭煲等的烹饪器具的煲体大多包括外壳和中板两部分。外壳和中板一般通过外壳的壁的边缘与中板的卡槽卡合的方式配合。不同种类、不同档次的烹饪器具的外壳的材质往往不同,例如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等。不同材质的外壳具有不同的壁厚,相应地中板的卡槽的尺寸不同。因此,虽然中板的外形大致相同,但由于卡槽尺寸的差异,不同的烹饪器具需要各自配备适用的中板,通用性较差。在制造时也需要配备多种模具以生产不同卡槽尺寸的中板,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在仓储时,由于增加了需要进行管理的物料种类,管理成本的增加。并且仅局部细节不同而外形相似的中板在物料管理的过程中容易混料,不易发现,给管理带来麻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煲体组件,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煲体组件包括:
煲体外壳,所述煲体外壳具有沿竖向向上延伸并沿横向围绕一周的侧壁;和
中板,所述中板的下侧面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夹缝和第二夹缝,所述第一夹缝和所述第二夹缝沿所述中板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夹缝具有第一夹持宽度,所述第二夹缝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夹持宽度的第二夹持宽度;
其中,所述中板覆盖在所述煲体外壳的所述侧壁上方,并且根据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侧壁的上边缘有选择地卡入所述第一夹缝和/或所述第二夹缝中夹紧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煲体组件,中板包括具有不同夹持宽度的第一夹缝和第二夹缝,因此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壁厚的煲体外壳。不同材质的煲体外壳可以共用同一套中板,通用性更好,物料管理也更加简便,减少失误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可选地,所述中板的下侧面的边缘处设置有沿竖向向下延伸并沿横向间隔的内侧竖壁和外侧竖壁,所述内侧竖壁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侧竖壁突出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外侧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缝。由此,可以以较为简单的方式形成第一夹缝。
可选地,所述中板的下侧面的边缘处设置有沿竖向向下延伸并沿横向间隔的内竖壁和外竖壁,所述内竖壁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竖壁突出的第二凸筋,所述外竖壁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内竖壁突出的第三凸筋,所述第二凸筋和所述第三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缝。由此,可以以较为简单的方式形成第二夹缝。
可选地,所述侧壁的上边缘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伸长筋,所述伸长筋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伸长筋伸入所述第一夹缝和/或所述第二夹缝中夹紧固定。由此,可以使煲体外壳和中板配合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选地,所述侧壁为金属材质,所述伸长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夹缝和所述第二夹缝,并由所述第二夹缝夹紧固定。由此,金属材质的煲体外壳壁厚较薄,与第二夹缝配合,可以沿壁厚方向对中板和煲体外壳定位,避免相对晃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宽度为0.4-0.8mm。由此,第二夹持宽度可以与金属材质的煲体外壳的厚度相适应。
可选地,所述侧壁为塑胶材质,所述伸长筋沿周向间隔设置有避让缺口,其中,所述伸长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夹缝,所述避让缺口与所述第二夹缝相对应。由此,避让缺口可以避开第二夹缝,使塑胶材质的煲体外壳顺利安装。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宽度为1-1.5mm。由此,第一夹持宽度可以与塑胶材质的煲体外壳的厚度相适应。
可选地,所述煲体外壳和所述中板分别设置有螺柱,所述煲体外壳和所述中板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螺柱紧固连接。由此,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沿上下方向对煲体外壳和中板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煲体组件,所述煲体组件中设置有内锅,所述内锅形成所述烹饪腔;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组件上,当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煲体组件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烹饪器具的中板的俯视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卡槽;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一种煲体外壳的分解立体图,其中至少侧壁为金属材质;
图5为图4所示的煲体外壳与中板装配的竖向剖切局部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另一种煲体外壳的立体图,其中至少侧壁为塑胶材质;以及
图7为图6所示的煲体外壳与中板装配的竖向剖切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煲体组件10。该煲体组件10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盖体20装配以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使用。
如图1所示,煲体组件1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煲体组件10中可以设置内锅30。煲体组件10内部设置有直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3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其进行清洗。煲体组件10内位于内锅30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加热内锅30的加热装置(未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锅30用于形成煲体组件10内的烹饪腔。然而,可以理解,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内锅30,而采用其他方式形成烹饪腔,例如与煲体组件10一体设置的凹腔等。
在构成烹饪器具1时,盖体2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组件10上。因此,盖体20通常具有与煲体组件10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以方便盖合煲体组件10。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20可以通过枢转轴(未示出)连接至煲体组件10,并且以绕枢转轴枢转的方式相对于煲体组件10开合。当盖体20相对于煲体组件10打开时,煲体组件10中的内锅30的开口露出,用户可以向内锅30中添加食材或从内锅30中取出烹饪好的食物。当盖体20盖合在煲体组件10上时,其覆盖在内锅30之上,并且和内锅30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煲体组件10大致包括煲体外壳11和中板12两部分。其中,煲体外壳11包括底壁110和从底壁110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11。底壁110和侧壁111二者围成容纳空间,用以容纳装设在煲体组件10内的各种零部件,诸如上述加热装置等。中板12位于煲体组件10的顶部,其覆盖煲体外壳11的侧壁111在煲体组件10的顶部形成的开口。如此,煲体组件10内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可以对其中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另外也可以避免体积较大的污染物进入煲体组件10内。
虽然图中没有示出,可以理解,中板的下侧面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夹缝。煲体外壳和中板通过侧壁的上边缘延伸进入中板的下侧面设置的夹缝中夹紧固定的方式相配合。通过这种配合方式,可以使煲体外壳和中板在大致侧壁的厚度方向上保持相对固定。另外,为了连接配合的牢固程度,通常要求当侧壁的上边缘延伸进入夹缝之后,能够被夹缝夹持以固定。换句话说,夹缝内未被侧壁占据的空间尽可能的小,以减小中板和煲体外壳沿夹缝宽度方向相对运动的空间。
用于煲体组件的煲体外壳通常使用金属材质和/或塑胶材质制作。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一种煲体外壳的构型。其中,煲体外壳11的侧壁111由金属材质制作,例如不锈钢;而底壁110由塑胶材质制作。底壁110和侧壁111装配在一起以形成煲体外壳11。考虑到成本、重量等的原因,金属材质的侧壁111的厚度一般为0.28-0.5mm。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煲体组件的另一种煲体外壳的构型。其中,煲体外壳41的侧壁411由塑胶材质制作,底壁410也是由塑胶材质制作。因此,根据此构型的煲体外壳41可以通过注塑等的方式一体成型。为了保证注塑过程可以注塑出完整的结构,同时也考虑到强度等的原因,塑胶材质的煲体外壳41的壁厚至少为0.8mm。
可见,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或采用塑胶材质制作,煲体外壳的侧壁的厚度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中板的夹缝设置为适应金属材质的侧壁的厚度,则相对于塑胶材质的侧壁,卡槽的的宽度较小。可能出现塑胶材质的侧壁无法延伸进入卡槽的的情况。而如果中板的卡槽的设置为适应塑胶材质的侧壁的厚度,则相对于金属材质的侧壁,卡槽的的宽度较大。虽然金属材质的侧壁可以轻易地延伸进入卡槽的,但二者之间仍然留有很大的空间。使得中板和煲体外壳容易产生沿夹缝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连接的牢固程度较弱。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板12设置为可以适应具有不同侧壁厚度的煲体外壳11。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中板12的下侧面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夹缝121和第二夹缝122。其中,第一夹缝121和第二夹缝122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中板12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夹缝121具有第一夹持宽度。第二夹缝122具有小于第一夹持宽度的第二夹持宽度。由此,第一夹缝121适于夹紧固定壁厚较大的侧壁,而第二夹缝122适于夹紧固定壁厚较小的侧壁。在中板和煲体外壳装配时,可以根据壁厚的大小,使煲体外壳的侧壁的上边缘伸入第一夹缝和/或第二夹缝并有选择地由第一夹缝或第二夹缝夹紧固定。以此方式组装,可以提高中板的适应性。
相比塑胶材质,金属材质的侧壁111的壁厚更薄。相应地中板12的与金属材质的侧壁111相配合的第二夹缝122的第二夹持宽度更小,以减小中板12和侧壁111沿着第二夹缝122的夹持方向相对活动的裕量。也即避免二者产生相对晃动,使煲体组件10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由此,如图5所示,当中板12与金属材质的侧壁111配合时,金属材质的侧壁111的上边缘延伸进入中板12的第二夹缝122,并由第二夹缝122夹紧固定。同时,由于第一夹缝121的第一夹持宽度大于第二夹缝122的第二夹持宽度,并且明显大于侧壁111的厚度,因而金属材质的侧壁111的上边缘可以轻松地伸进入第一夹缝121,但并不会被第一夹缝121夹紧固定。
而对于如图6所示的塑胶材质的侧壁411,中板12的第二夹缝122的第二夹持宽度较小。塑胶材质的侧壁411的上边缘无法延伸进入第二夹缝122。因此,在侧壁411的上边缘设置有避让缺口414。如图7所示,当中板12与塑胶材质的侧壁411配合时,侧壁411的上边缘延伸进入第一夹缝121。第二夹缝122则与避让缺口414相对应,进入避让缺口414的空间内。由此,只要第一夹缝121的的第一夹持宽度与塑胶材质的侧壁411的厚度相适应即可。由于避让缺口414的存在,第二夹缝122不会对中板12与塑胶材质的侧壁411的夹紧配合产生干涉作用。
第一夹缝121和第二夹缝122可以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相应地,避让缺口414也设置为沿侧壁41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以分别与多个第二夹缝122相适应。由此可以使中板12和侧壁411在整个周向方向上的各处的具有均匀的受力。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中板12的下侧面在边缘处可以设置向下延伸的内竖壁123和外竖壁124。内竖壁123和外竖壁124均沿周向围绕,并且二者相互间隔。其中,内竖壁123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外竖壁124突出的第一凸筋125。第一凸筋125和外竖壁124之间即形成用于与诸如塑胶材质的具有较大壁厚的侧壁夹紧固定的第一夹缝121。另外,内竖壁123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外竖壁124突出的第二凸筋126,并且外竖壁124的壁面上与第二凸筋126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朝向内竖壁123突出的第三凸筋127。由此,第二凸筋126和第三凸筋127之间即形成用于与诸如金属材质的具有较小壁厚的侧壁夹紧固定的第二夹缝122。
优选地,第一夹缝121的宽度(第一夹持宽度)可以在1-1.5mm的范围内,以适应上述塑胶材质的侧壁的厚度。例如,第一夹持宽度具体可以为1mm、1.2mm、1.3mm、1.4mm或1.5mm等上述范围内的任意数值。第二夹缝122的宽度(第二夹持宽度)可以在0.4-0.8mm的范围内,以适应上述金属材质的侧壁的厚度。例如,第二夹持宽度具体可以为0.4mm、0.5mm、0.6mm、0.7mm或0.8mm等上述范围内的任意数值。
优选地,可以在煲体外壳的侧壁的上边缘设置向上延伸的伸长筋,通过伸长筋延伸进入第一夹缝和/或第二夹缝的方式使煲体外壳与中板配合。如图4所示,金属材质的侧壁111的伸长筋112可以通过折弯的方式制作成型。因此,伸长筋112具有与侧壁111相同的厚度。伸长筋112与侧壁111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可以与外竖壁124的端面相抵接,从而使得中板12的外侧面与金属材质的侧壁111的外侧面大致平齐。这样可以在煲体组件10的外侧面形成均匀整齐的外表面,容易清理,并且有利于提升观感。
如图6所示,对于塑胶材质的侧壁411,伸长筋412可以在注塑时一体成型地设置在侧壁411的上边缘。多个避让缺口414沿周向间隔设置,将伸长筋412分隔为若干段。对于塑胶材质的煲体外壳41,只要使伸长筋412的厚度与第一夹缝121的宽度相适应即可。而侧壁411本身的厚度可以根据制作工艺、重量、强度等的需求单独设置,可以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在图6中,伸长筋412的厚度小于侧壁411的厚度。此种设置同样可以在与中板12配合时煲体的外侧面形成均匀整齐的外表面。
上述中板的第一夹缝和/或第二夹缝与煲体外壳的侧壁的夹紧配合用于在侧壁的厚度方向(大致为烹饪器具使用时的水平方向)上对二者限位固定,而不能在第一夹缝和/或第二夹缝的深度方向(大致为烹饪器具使用时的竖直方向)固定。如图2所示,中板12的下侧面设置有中板螺柱128。相应地,如图6所示,煲体外壳41上设置有外壳螺柱413。在装配时,中板12和煲体外壳4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螺钉的紧固件穿过中板螺柱128和外壳螺柱413连接的方式紧固在一起。另外,虽然图4中没有示出,底壁110上也可以设置与图6所示的中板螺柱128类似的结构。
在上面的介绍中,中板的下侧面设置为具有两种夹持宽度的第一夹缝和第二夹缝以适应两种厚度的煲体外壳。然而可以理解,还可以设置具有不同于第一夹持宽度和第二夹持宽度的其他夹持宽度的其他夹缝,以进一步地适应更多厚度的煲体外壳。进一步增强中板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中板包括具有不同夹持宽度的第一夹缝和第二夹缝,因此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壁厚的煲体外壳。不同材质的煲体外壳可以共用同一套中板,通用性更好,物料管理也更加简便,减少失误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煲体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组件(10)中设置有烹饪腔,所述煲体组件(10)包括:
煲体外壳,所述煲体外壳具有沿竖向向上延伸并沿横向围绕一周的侧壁;和
中板(12),所述中板(12)的下侧面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夹缝(121)和第二夹缝(122),所述第一夹缝(121)和所述第二夹缝(122)沿所述中板(12)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夹缝(121)具有第一夹持宽度,所述第二夹缝(122)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夹持宽度的第二夹持宽度;
其中,所述中板(12)覆盖在所述煲体外壳的所述侧壁上方,并且根据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侧壁的上边缘有选择地卡入所述第一夹缝(121)和/或所述第二夹缝(122)中夹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2)的下侧面的边缘处设置有沿竖向向下延伸并沿横向间隔的内竖壁(123)和外竖壁(124),所述内竖壁(123)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竖壁(124)突出的第一凸筋(125),所述第一凸筋(125)和所述外竖壁(124)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缝(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2)的下侧面的边缘处设置有沿竖向向下延伸并沿横向间隔的内竖壁(123)和外竖壁(124),所述内竖壁(123)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竖壁(124)突出的第二凸筋(126),所述外竖壁(124)的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内竖壁(123)突出的第三凸筋(127),所述第二凸筋(126)和所述第三凸筋(127)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缝(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上边缘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伸长筋,所述伸长筋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伸长筋伸入所述第一夹缝(121)和/或所述第二夹缝(122)中夹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金属材质,所述伸长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夹缝(121)和所述第二夹缝(122),并由所述第二夹缝(122)夹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宽度为0.4-0.8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塑胶材质,所述伸长筋沿周向间隔设置有避让缺口(414),其中,所述伸长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夹缝(121),所述避让缺口(414)与所述第二夹缝(122)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宽度为1-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外壳和所述中板(12)分别设置有螺柱,所述煲体外壳和所述中板(12)还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螺柱紧固连接。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煲体组件(10),所述煲体组件(10)中设置有内锅(30),所述内锅(30)形成所述烹饪腔;以及
盖体(20),所述盖体(20)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组件(10)上,当所述盖体(20)盖合所述煲体组件(10)时,所述盖体(20)和所述内锅(30)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47779.9U CN211408562U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47779.9U CN211408562U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08562U true CN211408562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83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47779.9U Active CN211408562U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08562U (zh) |
-
2019
- 2019-08-19 CN CN201921347779.9U patent/CN2114085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08562U (zh) |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1985087U (zh) | 外壳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2186200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109452876B (zh) | 壳体组件、烹饪器具和形成壳体组件的方法 | |
CN20984694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1330952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6652014U (zh) | 外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7185717U (zh) | 一种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109452841B (zh) | 壳体组件、烹饪器具和形成金属壳体的方法 | |
CN21090255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0077416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7440474B (zh) | 烹饪器具 | |
CN21093080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1153805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1961707U (zh) | 电热锅 | |
CN218651447U (zh)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0077363U (zh) |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404845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226722U (zh) |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484100U (zh) | 装饰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986327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88384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82056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0494857U (zh) | 空气炸锅 | |
CN211673700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