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6261U -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6261U
CN211406261U CN201921764942.1U CN201921764942U CN211406261U CN 211406261 U CN211406261 U CN 211406261U CN 201921764942 U CN201921764942 U CN 201921764942U CN 211406261 U CN211406261 U CN 211406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unit
resistor
capacitor
loud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49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宏
彭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WIP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WIP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WIP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WIP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49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6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6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6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ne Control,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Limiting Amplitu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单元、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及响度调节电路单元,信号放大电路单元与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输出给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与响度调节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于将经过信号放大电路单元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耦合至响度调节电路单元;响度调节电路单元包括响度补偿支路、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响度补偿支路与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与响度补偿支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响度太高或者太低的问题,具有听感充足的优点。

Description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信号时,当将音量调节到较小时,往往听到的声音比较干涩,部分乐器的伴奏声也渐渐消失,使得声音单调乏味。这是由人耳听觉特性曲线——等响曲线决定的。人耳对不同频率感知的敏感度不同,相同声压级的不同频率信号,我们感受到的“音量”有高有低,而且不同响度级下等响度曲线形状不同,响度级越高等响曲线越平坦。因此产生的后果是,在较低音量下重放音频时,不敏感频段听感不足。因此,急需一种听感充足的响度控制电路,使得小音量就自动提高高频和低频的音量,大音量的时候就降低高频和低频的音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听感充足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单元、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及响度调节电路单元,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输出给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与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包括响度补偿支路、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所述响度补偿支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与所述响度补偿支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用于将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由第一电容形成,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三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响度补偿支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响度补偿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三电容、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包括第四电容及第二开关,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低频噪声抑制支路包括第三开关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音频播放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单元、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及响度调节电路单元之间的配合,计算机多媒体的音响在播放过程中,车载音响系统能自动播放和调整音源的音量等级,即很好地保证所播放的音源与设定的音源高低频相同,使得音源的音量等级与用户最初设定的音量等级相同,避免响度太高或者太低的问题,听感充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单元1、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及响度调节电路单元3,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1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电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输出给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与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3电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1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3。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3包括响度补偿支路31、高频噪声抑制支路32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33,所述响度补偿支路31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32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33与所述响度补偿支路3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所述响度补偿支路31、高频噪声抑制支路32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33之间的配合,因而可较好地抑制噪声。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1包括三极管Q、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用于接收音频信号。
所述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4,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4与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电连接,用于将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1,因而较好地避免噪音向下一级传递。较佳地,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4由第一电容C1形成,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三极管Q。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滤噪效果好。
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包括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及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响度补偿支路31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通过设置该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因而不仅可以滤除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4未能够滤除的噪声,而且可滤除开启所述三极管Q时产生的噪声。
所述响度补偿支路31包括第一开关K1、第三电容C3、第六电阻R6及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及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32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33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32包括第四电容C4及第二开关K2,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低频噪声抑制支路33包括第三开关K3及第五电容C5,所述第三开关K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K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音频播放器。当第一开关K1开启时,可对响度进行补偿,当第二开关K2开启时,可切除高频噪声。当第三开关K3开启时,可抑制噪低频声频噪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单元1、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2及响度调节电路单元3之间的配合,计算机多媒体的音响在播放过程中,车载音响系统能自动播放和调整音源的音量等级,即很好地保证所播放的音源与设定的音源高低频相同,使得音源的音量等级与用户最初设定的音量等级相同,避免响度太高或者太低的问题,听感充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音频播放器的响度,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单元、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及响度调节电路单元,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输出给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与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所述响度调节电路单元包括响度补偿支路、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所述响度补偿支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与所述响度补偿支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音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用于将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电路单元由第一电容形成,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耦合至所述三极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电路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响度补偿支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度补偿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三电容、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及低频噪声抑制支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噪声抑制支路包括第四电容及第二开关,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噪声抑制支路包括第三开关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音频播放器。
CN201921764942.1U 2019-10-21 2019-10-21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Active CN211406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4942.1U CN211406261U (zh) 2019-10-21 2019-10-21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4942.1U CN211406261U (zh) 2019-10-21 2019-10-21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6261U true CN211406261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4942.1U Active CN211406261U (zh) 2019-10-21 2019-10-21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6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0141B (zh) 音频调节装置和方法
US7756280B2 (en) Audio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volume
WO1998031193B1 (en) Open ear canal hearing aid system
JPH02278945A (ja) 信号圧縮装置及び方法
KR20090082776A (ko) 청력 역치 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오디오신호 출력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70253571A1 (en)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earing protection in an ambient environment
CN211406261U (zh) 计算机多媒体响度控制电路
CN105748079A (zh)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的听力测试方法和系统
US20120016505A1 (en) Electronic audio device
KR200187123Y1 (ko) Mp3 플레이어용 무선 음향출력 송출기
US2420204A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sound reproduction
CN106303788B (zh) 数字耳机
CN209627697U (zh) 一种纯数字架构的助听器系统
EP1505802A1 (en) Handheld device having an auto-volume control means for earphone plugg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206472298U (zh) 可独立调节的自适应听力控制输出装置
CN202475732U (zh) 教室补声设备
US20180192193A1 (en) Sound adjustment device for hearing protection and sound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CN211047201U (zh) 一种定阻定压两用同轴吸顶音响
CN207968877U (zh) 一种便携式高保真音响功率放大装置
CN220606050U (zh)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CN202334861U (zh) 无箱体音箱
JPS5895411A (ja) 小型音響機器
KR200329947Y1 (ko) 모자형 디지털 보청기
WO2003063546A1 (en) A hearing aid
CN102187393A (zh) 用于听觉增强和听力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