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0877U - 一种油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0877U
CN211400877U CN201922501425.1U CN201922501425U CN211400877U CN 211400877 U CN211400877 U CN 211400877U CN 201922501425 U CN201922501425 U CN 201922501425U CN 211400877 U CN211400877 U CN 211400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xedly connected
pipe
cooling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5014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兆万
张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engyao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engyao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engyao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engyao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5014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0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0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0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所述冷却器主体的顶部贯穿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管,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第二冷却管的端部与油泵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底端与油泵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进油管、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油泵、出油管、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配合,使得降温未达标的油可以进行循环降温,从而使得降温效果更好,避免了在进行降温的时候,由于一直进行流动,导致油温还未降下就流出设备外,使得降温效果不够理想。

Description

一种油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油冷却器是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油冷却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流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油温,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存在以下问题:
1、在进行降温的时候,由于一直进行流动,导致油温还未降下就流出设备外,使得降温效果不够理想;
2、在进行降温的时候用来进行降温的液体在多次使用后会因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降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冷却器,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所述冷却器主体的顶部贯穿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管,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第二冷却管的端部与油泵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底端与油泵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和第一冷却管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进油管和出油管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进油管和第一冷却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泵的侧边通过管道与水箱贯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贯穿至冷却器主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贯穿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贯穿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搅拌杆通过轴承与水箱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内顶壁和水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进油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分别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阀安装在进油管、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冷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油冷却器,通过设置的进油管、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油泵、出油管、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配合,使得降温未达标的油可以进行循环降温,从而使得降温效果更好,避免了在进行降温的时候,由于一直进行流动,导致油温还未降下就流出设备外,使得降温效果不够理想。
2、该油冷却器,通过设置的抽风机、出风管、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之间的配合使得在进行降温后可以对因降温而温度升高的水进行降温,避免了在进行降温的时候用来进行降温的液体在多次使用后会因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冷却器主体;2、进油管;3、第一冷却管;4、第二冷却管;5、油泵;6、出油管;7、电磁阀;8、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10、水泵;11、出水管;12、喷头;13、水箱;14、抽风机;15、出风管;16、进水口;17、电机;18、搅拌杆;19、搅拌叶;20、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1,冷却器主体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进油管2,进油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管3,第一冷却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管4,冷却器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油泵5,第二冷却管4的端部与油泵5固定连接,进油管2的底端与油泵5固定连接,进油管2和第一冷却管3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油管6,第一冷却管3、第二冷却管4、进油管2和出油管6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7,进油管2和第一冷却管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冷却器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9,冷却器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1,冷却器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箱13,水泵10的侧边通过管道与水箱13贯穿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油通过设置的进油管2进入到冷却器主体1内进行降温,然后温度达标的油通过设置的出油管6排出,未达到降温要求的通过设置的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进行循环降温,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8接受到进油管2和第一冷却管3处油温信息,然后通过信号发送给控制器9进行处理,通过控制器9控制电磁阀7的通断,以便于控制油的的流向,在进行降温的时候,通过设置的水泵10将水从水箱13处抽出,然后通过设置的出水管11送到冷却器主体1内进行降温,其中温度传感器8的型号为WZP-291,其中控制器9的型号为GT8-AAL110。
具体的,出水管11贯穿至冷却器主体1的内部,出水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喷头12使得在进行降温的时候提高了水与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降温效果更好。
具体的,冷却器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4,抽风机14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5,出风管15贯穿至水箱13的内部,水箱13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抽风机14和出风管15对水箱13内的水进行降温,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会因水温升高影响降温效果,通过设置的进水口16便于降温后的水重新回到水箱13内。
具体的,冷却器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8,搅拌杆18贯穿至水箱13的内部,搅拌杆18通过轴承与水箱1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搅拌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9。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电机17带动搅拌杆18和搅拌叶19进行转动,从而对水箱13内的水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了对其的降温效果,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降温速度更快。
具体的,冷却器主体1的内顶壁和水箱13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分别与固定杆2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杆20对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起到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油在流动时的稳定。
具体的,电磁阀7安装在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第二冷却管4和出油管6之间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磁阀7安装在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第二冷却管4和出油管6之间的连接处,使得在进行控制的时候更加方便,避免了油堆积在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油通过设置的进油管2进入到冷却器主体1内进行降温,然后温度达标的油通过设置的出油管6排出,未达到降温要求的通过设置的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进行循环降温,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8接受到进油管2和第一冷却管3处油温信息,然后通过信号发送给控制器9进行处理,通过控制器9控制电磁阀7的通断,以便于控制油的的流向,在进行降温的时候,通过设置的水泵10将水从水箱13处抽出,然后通过设置的出水管11送到冷却器主体1内进行降温,通过设置的喷头12使得在进行降温的时候提高了水与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降温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抽风机14和出风管15对水箱13内的水进行降温,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会因水温升高影响降温效果,通过设置的进水口16便于降温后的水重新回到水箱13内,通过设置的电机17带动搅拌杆18和搅拌叶19进行转动,从而对水箱13内的水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了对其的降温效果,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降温速度更快,通过设置的固定杆20对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起到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油在流动时的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进油管(2),所述进油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管(3),所述第一冷却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管(4),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油泵(5),所述第二冷却管(4)的端部与油泵(5)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2)的底端与油泵(5)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2)和第一冷却管(3)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油管(6),所述第一冷却管(3)、第二冷却管(4)、进油管(2)和出油管(6)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7),所述进油管(2)和第一冷却管(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9),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1),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箱(13),所述水泵(10)的侧边通过管道与水箱(13)贯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贯穿至冷却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出水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4),所述抽风机(14)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5),所述出风管(15)贯穿至水箱(13)的内部,所述水箱(13)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8),所述搅拌杆(18)贯穿至水箱(13)的内部,所述搅拌杆(18)通过轴承与水箱(1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主体(1)的内顶壁和水箱(13)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所述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4)分别与固定杆(2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7)安装在进油管(2)、第一冷却管(3)、第二冷却管(4)和出油管(6)之间的连接处。
CN201922501425.1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油冷却器 Active CN211400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425.1U CN21140087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油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425.1U CN21140087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油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0877U true CN21140087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501425.1U Active CN21140087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油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0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1909U (zh) 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温控节水系统
CN106640113B (zh) 一种用于tbm的供水与冷却系统
CN201333402Y (zh) 聚合釜
CN211400877U (zh) 一种油冷却器
CN109383731A (zh) 船舶淡水舱防冻系统
CN109163582B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04757738U (zh) 一种循环冷却塔
CN208419180U (zh) 一种多温度速热总成
CN206592132U (zh) 一种用于tbm的供水与冷却系统
CN106015188A (zh) 一种液压油自动散热控制系统
CN204856082U (zh) 挤压机循环水自动控温和水位检测切换系统
CN208097799U (zh) 一种节能sncr脱硝系统
CN211864997U (zh) 一种便于控制温度的反应釜
CN108981414A (zh) 一种水循环节能冷却塔
CN208635599U (zh) 一种循环水水轮机冷却系统
CN205425882U (zh) 高效节能冷却塔
CN109027654A (zh) 一种应用于极地船舶的尾管滑油系统
CN208419344U (zh) 一种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散热装置
CN209042798U (zh) 冷水机
HU227734B1 (en) Pump station
CN205868252U (zh) 一种生产聚酯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用冷凝装置
CN205547139U (zh) 一种复合换热式水滤油炸机
CN213335645U (zh) 类直流的冷却供水系统
CN216518997U (zh) 切石机用液压油冷却系统
CN202743768U (zh) 一种抽油器及安装有该抽油器的油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