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8303U -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8303U
CN211378303U CN201922198180.XU CN201922198180U CN211378303U CN 211378303 U CN211378303 U CN 211378303U CN 201922198180 U CN201922198180 U CN 201922198180U CN 211378303 U CN211378303 U CN 211378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ball valve
way ball
cooling water
hea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8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维
孙高健
张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unl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unl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unl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unl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8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8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8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8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系统,其中,包括:进水总管、回水总管和至少一组感应加热线圈,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总管连接,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均连接一套冷却水路装置,所述冷却水路装置包括冷却水管路和管路控制机构,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冷却水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所述管路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管路上,所述管路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的水流入至所述回水总管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应加热系统能够确保感应加热线圈冷却水回路正常,从而能够保证感应加热系统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感应加热在电镀黄铜生产线、胎圈丝生产线等热处理行业发展迅猛,使用广泛,感应加热线圈是感应加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热线圈是用空心铜管绕制而成,通以冷却水进行冷却,如果冷却水不流通、没有形成回路,加热线圈就会发热甚至烧坏。一旦损坏,会导致正在热处理的工件报废,而且感应加热装置造价高,更换需要花费高成本,如果维修时间长,还会影响生产。所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尤为重要,对感应加热线圈冷却水回水的流量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系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感应加热线圈冷却回水无法检查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系统,其中,包括:进水总管、回水总管和至少一组感应加热线圈,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总管连接,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均连接一套冷却水路装置,所述冷却水路装置包括冷却水管路和管路控制机构,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冷却水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所述管路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管路上,所述管路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的水流入至所述回水总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控制机构包括三通球阀,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三端悬空,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或者控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均连通。
进一步地,当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当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均连通,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通过上述感应加热系统,针对每组感应加热线圈均设置管路控制机构,管路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的水流入回水总管内,这样能够确保感应加热线圈冷却水回路正常,从而能够保证感应加热系统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应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感应加热系统是有很多冷却水管路连接的,管路都是不透明的,因此设备在运行时通常无法确认或检查感应加热线圈冷却水回路是否是通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系统,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总管2、回水总管1和至少一组感应加热线圈3,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总管2连接,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均连接一套冷却水路装置,所述冷却水路装置包括冷却水管路4和管路控制机构5,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冷却水管路4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管路4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水总管1连接,所述管路控制机构5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管路4上,所述管路控制机构5能够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的一端的水流入至所述回水总管1内。
通过上述感应加热系统,针对每组感应加热线圈均设置管路控制机构,管路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的水流入回水总管内,这样能够确保感应加热线圈冷却水回路正常,从而能够保证感应加热系统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所述管路控制机构5包括三通球阀,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与所述回水总管1连接,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二端B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三端C悬空,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能够控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与第二端B连通,或者控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第二端B和第三端C均连通。
进一步具体地,当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位于第一位置E1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与第二端B连通,当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位于第二位置E2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第二端B和第三端C均连通,所述第一位置E1与所述第二位置E2垂直设置。
具体地,为了实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只能在第一位置E1和第二位置E2之间切换,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具体地,当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在第一位置E1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和第二端B是通的,第三端C不通;当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在第二位置E2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第二端B和第三端C都是通的。同时,该三通球阀不同于市场上的标准品,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处增加了限位结构,确保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只能在第一位置E1与第二位置E2,只允许90°两个位置操作,这就满足了无论在什么状况下,三通球阀的第一端A和第二端B都是通的,保证了感应加热线圈冷却水回路一直是通的。
厂家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操作该三通球阀,把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打到第二位置E2(正常工作状态下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D在第一位置E1),此时如果三通球阀的第三端C有水流出来就说明感应加热线圈正常得到冷却,如果没有水流出来或流量特别小,就说明感应加热线圈有问题,冷却水路不通,要及时维护。
采用了上述感应加热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感应加热线圈的损坏率,也解决了感应加热线圈冷却水回水无法在线检查的问题,同时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检查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总管、回水总管和至少一组感应加热线圈,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总管连接,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均连接一套冷却水路装置,所述冷却水路装置包括冷却水管路和管路控制机构,每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冷却水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所述管路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管路上,所述管路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的水流入至所述回水总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控制机构包括三通球阀,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三端悬空,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或者控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当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均连通,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所述三通球阀的控制开关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CN201922198180.X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Active CN211378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8180.XU CN211378303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8180.XU CN211378303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8303U true CN211378303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4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8180.XU Active CN211378303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8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9596B (zh) 电网故障自动检测方法
CN104949805A (zh) 漏水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692328A (zh) 多联机空调检测系统及方法
US6674363B2 (en) System for physical location of field devices in process plants
CN211378303U (zh) 一种感应加热系统
CN104951421A (zh) 一种串行总线通信设备的自动编号与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993582B (zh) 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10448A (zh) 一种基于stu识别网络拓扑技术的自适应过流故障定位方法
WO2023161249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control logic for shutoff valve actuation
CN105425081A (zh) 一种空调外机安规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577284B (zh) 非透明桥芯片的异常检测与恢复方法
CN205103353U (zh) 柔性线路板自动检测装置
CN105917616B (zh) 通信装置、列车网络系统以及网络设定方法
CN205229351U (zh) 一种空调外机安规自动检测系统
CN211019297U (zh) 一种感应加热器的温度检测系统及感应加热器
CN205426831U (zh) 一种水质监测设备
CN107102605A (zh) 一种智能水系统管理及警报控制系统
JP5342417B2 (ja) 水処理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N211180581U (zh) 一种网络bypass电路
CN207115512U (zh) 一种换热站智能巡检系统
CN211128468U (zh) 一种用于金手指生产线的金盐槽冷却系统
JP3198383U (ja) Smt廃水処理設備
CN216383623U (zh) 一种用于管道切换的装置
CN103410199A (zh) 一种工字型流体输送管路系统及流体输送方法
CN202621354U (zh) 可对喷淋水快速降温的杀菌机喷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