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5619U -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5619U
CN211375619U CN202020022271.8U CN202020022271U CN211375619U CN 211375619 U CN211375619 U CN 211375619U CN 202020022271 U CN202020022271 U CN 202020022271U CN 211375619 U CN211375619 U CN 211375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fingerprint
flexible display
light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22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卫
曾凡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5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5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指纹识别的装置应用于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指纹识别。所述装置包括:光学指纹模组,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指纹检测区域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内,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用于设置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下方,以采集所述指纹检测区域上方的手指反射的光信号;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部分,其中,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4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 PCT/CN2019/083728、名称为“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的PCT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光学指纹模组采集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手指发生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反射光中携带手指的指纹信息,从而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对于采用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手机等,当手指按压在柔性显示屏上进行指纹识别时,由于纹识显示屏的材料柔软,因此在手指的按压区域可能会发生下陷,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影响光学指纹模组的指纹识别性能,甚至可能造成柔性显示屏和光学指纹模组的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指纹识别。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所述指纹识别的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且所述指纹识别的装置包括:
支撑件,用于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方并至少与所述指纹检测区域相对应,以在用户通过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指纹检测区域进行手指按压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其中,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具有透光性;
光学指纹模组,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感应阵列和光路引导结构,所述光路引导结构用于将指纹检测光引导至所述感应阵列,所述感应阵列用于接收所述指纹检测光并根据所述指纹检测光检测所述手指的指纹图像;其中,所述指纹检测光为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上方的手指形成的并且穿过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支撑件传输至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光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为光学玻璃或者透光树脂,其通过光学透明胶粘剂贴合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以面贴方式贴合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且所述支撑件的外圈部分与所述柔性显示屏之间还通过封边胶进行加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泡棉层,所述泡棉层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形成有透光窗口,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泡棉层的下表面或者设置在所述泡棉层的透光窗口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泡棉层的透光窗口为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提供间隙,所述间隙为空气间隙或者填充有透明硅胶层或泡棉支撑筋条,用于保护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出现硬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其中所述中框在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安装区域形成有透光窗口,所述光学指纹模组通过所述透光窗口接收穿过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支撑件的指纹检测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下侧形成有与所述中框的透光窗口相连通的第一台阶结构,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设置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内部,并与所述中框相互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中框上,并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中框的上表面高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透光窗口在靠近所述中框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支撑件收容在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之内,且其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二台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外圈部分与所述柔性显示屏之间通过封边胶进行加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凹槽,且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凹槽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承载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感应阵列形成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且所述光学指纹模组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上表面通过贴合胶粘贴在所述凹槽内,且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粘贴在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的非凹槽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且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U形折弯部,所述U形折弯部两端之间设置有刚性补强板,且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刚性补强板。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以及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方以实现屏下光学指纹检测,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为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指纹识别的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柔性显示屏和光学指纹模组之间设置了透明支撑件,从而手指按压在指纹检测区域内以进行指纹识别时,柔性显示屏的位于指纹检测区域内的部分,会因该透明支撑件的阻挡而不会引起下陷,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避免了对光学指纹模组的指纹识别性能的影响,同时减小了对柔性显示屏和光学指纹模组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装置300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支撑件的面积等于指纹检测区域的示意图。
图5是支撑件的面积大于指纹检测区域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指纹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指纹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指纹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指纹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光学指纹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和基于光学指纹成像的医疗诊断产品,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光学指纹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他采用光学成像技术的系统等。
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指纹系统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或者其他终端设备;更具体地,在上述终端设备中,光学指纹模组可以具体为光学指纹模组,其可以设置在显示屏下方的局部区域或者全部区域,从而形成屏下 (Under-display或Under-screen)光学指纹系统。或者,所述光学指纹模组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至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内部,从而形成屏内 (In-display或In-screen)光学指纹系统。
图1和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电子设备10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所述终端设备10包括显示屏120和光学指纹模组130。其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下方的局部区域。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 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131 的感应阵列133。所述感应阵列133所在区域或者其感应区域为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也可以称为指纹检测区域、指纹识别区域等)。如图1所示,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21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之中。在一种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比如所述显示屏120的侧面或者所述终端设备10的边缘非透光区域,并通过光路设计来将来自所述显示屏120的至少部分显示区域的光信号导引到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从而使得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21实际上位于所述显示屏 120的显示区域。
应当理解,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21的面积可以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 的感应阵列133的面积不同,例如通过例如透镜成像的光路设计、反射式折叠光路设计或者其他光线汇聚或者反射等光路设计,可以使得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感应阵列 133的面积。在其他替代实现方式中,如果采用例如光线准直方式进行光路引导,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也可以设计成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感应阵列的面积基本一致。
因此,使用者在需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解锁或者其他指纹验证的时候,只需要将手指按压在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便可以实现指纹输入。由于指纹检测可以在屏内实现,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终端设备10 无需其正面专门预留空间来设置指纹按键(比如Home键),从而可以采用全面屏方案,即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可以基本扩展到整个终端设备10的正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包括光检测部分134和光学组件132。所述光检测部分134包括所述感应阵列133 以及与所述感应阵列133电性连接的读取电路及其他辅助电路,其可以在通过半导体工艺制作在一个芯片(Die),比如光学成像芯片或者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感应阵列133具体为光探测器(Photodetector)阵列,其包括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光探测器,所述光探测器可以作为如上所述的光学感应单元。所述光学组件132可以设置在所述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133的上方,其可以具体包括滤光层(Filter)、导光层或光路引导结构、以及其他光学元件,所述滤光层可以用于滤除穿透手指的环境光,而所述导光层或光路引导结构主要用于从手指表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导引至所述感应阵列133进行光学检测。
在具体实现上,所述光学组件132可以与所述光检测部分134封装在同一个光学指纹部件。比如,所述光学组件132可以与所述光学检测部分134 封装在同一个光学指纹芯片,也可以将所述光学组件132设置在所述光检测部分134所在的芯片外部,比如将所述光学组件132贴合在所述芯片上方,或者将所述光学组件132的部分元件集成在上述芯片之中。
其中,所述光学组件132的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有多种实现方案,比如,所述导光层可以具体为在半导体硅片制作而成的准直器(Collimator) 层,其具有多个准直单元或者微孔阵列,所述准直单元可以具体为小孔,从手指反射回来的反射光中,垂直入射到所述准直单元的光线可以穿过并被其下方的光学感应单元接收,而入射角度过大的光线在所述准直单元内部经过多次反射被衰减掉,因此每一个光学感应单元基本只能接收到其正上方的指纹纹路反射回来的反射光,从而所述感应阵列133便可以检测出手指的指纹图像。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也可以为光学透镜 (Lens)层,其具有一个或多个透镜单元,比如一个或多个非球面透镜组成的透镜组,其用于将从手指反射回来的反射光汇聚到其下方的光检测部分134 的感应阵列133,以使得所述感应阵列133可以基于所述反射光进行成像,从而得到所述手指的指纹图像。可选地,所述光学透镜层在所述透镜单元的光路中还可以形成有针孔,所述针孔可以配合所述光学透镜层扩大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视场,以提高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成像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也可以具体采用微透镜 (Micro-Lens)层,所述微透镜层具有由多个微透镜形成的微透镜阵列,其可以通过半导体生长工艺或者其他工艺形成在所述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133上方,并且每一个微透镜可以分别对应于所述感应阵列133的其中一个感应单元。并且,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感应单元之间还可以形成其他光学膜层,比如介质层或者钝化层。更具体地,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感应单元之间还可以包括具有微孔的挡光层(或称为遮光层),其中所述微孔形成在其对应的微透镜和感应单元之间,所述挡光层可以阻挡相邻微透镜和感应单元之间的光学干扰,并使得所述感应单元所对应的光线通过所述微透镜汇聚到所述微孔内部并经由所述微孔传输到所述感应单元以进行光学指纹成像。
应当理解,上述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的几种实现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比如,可以在所述准直器层或者所述光学透镜层的上方或下方进一步设置微透镜层。当然,在所述准直器层或者所述光学透镜层与所述微透镜层结合使用时,其具体叠层结构或者光路可能需要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显示屏120可以采用具有自发光显示单元的显示屏,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屏。以采用OLED显示屏为例,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利用所述OLED显示屏120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21的显示单元(即OLED光源)来作为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当手指140按压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21时,显示屏120向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21 上方的目标手指140发出一束光111,该光111在手指140的表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或者经过所述手指140内部散射而形成散射光,在相关专利申请中,为便于描述,上述反射光和散射光统称为反射光。由于指纹的脊(ridge)141 与谷(valley)142对于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因此,来自指纹脊的反射光151 和来自指纹谷的反射光152具有不同的光强,反射光经过光学组件132后,被光学指纹模组130中的感应阵列133所接收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指纹检测信号;基于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便可以获得指纹图像数据,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指纹匹配验证,从而在终端设备10实现光学指纹识别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也可以采用内置光源或者外置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指纹检测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光学指纹模组 130可以适用于非自发光显示屏,比如液晶显示屏或者其他的被动发光显示屏。以应用在具有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屏为例,为支持液晶显示屏的屏下指纹检测,所述终端设备10的光学指纹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所述激励光源可以具体为红外光源或者特定波长非可见光的光源,其可以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下方或者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10的保护盖板下方的边缘区域,而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设置液晶面板或者保护盖板的边缘区域下方并通过光路引导以使得指纹检测光可以到达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或者,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下方,且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对扩散片、增亮片、反射片等膜层进行开孔或者其他光学设计以允许指纹检测光穿过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并到达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当采用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采用内置光源或者外置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指纹检测的光信号时,其检测原理与上面描述内容是一致的。
应当理解的是,在具体实现上,所述终端设备10还包括透明保护盖板,所述盖板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蓝宝石盖板,其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上方并覆盖所述终端设备10的正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谓的手指按压在所述显示屏120实际上是指按压在所述显示屏120上方的盖板或者覆盖所述盖板的保护层表面。
另一方面,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仅包括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此时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的面积较小且位置固定,因此用户在进行指纹输入时需要将手指按压到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21 的特定位置,否则光学指纹模组130可能无法采集到指纹图像而造成用户体验不佳。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具体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通过拼接方式并排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的下方,且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共同构成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也就是说,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可以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对应于其中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从而将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21 可以扩展到所述显示屏的下半部分的主要区域,即扩展到手指惯常按压区域,从而实现盲按式指纹输入操作。可替代地,当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数量足够时,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30还可以扩展到半个显示区域甚至整个显示区域,从而实现半屏或者全屏指纹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20为柔性显示屏,或称为折叠显示屏。例如,所述显示屏120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等柔性材料制备。
如图1所示的显示屏120为外翻式折叠显示屏,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在显示屏120的外侧。但本申请实施例也适用于内翻式折叠显示屏,这时,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可以在显示屏120的内侧。
显示屏120上方可以覆盖柔性盖板,用于保护该显示屏120。该柔性盖板的材料例如可以为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柔性树脂等。以下,所述的手指按压柔性显示屏均指手指按压柔性显示屏及其上表面覆盖的柔性盖板,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由于柔性盖板不能给显示屏120提供支撑作用。在此情况下,用户按压显示屏120上的指纹检测区域进行指纹识别时,由于柔性显示屏120的材料较为柔软,因此在手指的按压区域会产生下陷,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影响光学指纹模组的指纹识别性能,甚至可能造成柔性显示屏和光学指纹模组的损伤。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防止柔性显示屏下陷的方案,能够防止指纹识别过程中手指按压造成的柔性显示屏的下陷。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装置的示意图。该指纹识别的装置300 应用于具有柔性显示屏310的电子设备,该指纹识别的装置300包括:
光学指纹模组320:光学指纹模320的指纹检测区域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310内,光学指纹模组320用于设置在该指纹检测区域下方,以采集该指纹检测区域上方的手指反射的光信号;以及,
支撑件330:用于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10与光学指纹模组320之间,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310在该指纹检测区域内的部分。
由于在柔性显示屏310和光学指纹模组320之间设置了透明支撑件330,从而手指按压在指纹检测区域内以进行指纹识别时,柔性显示屏310内的该指纹检测区域内的部分会因该透明支撑件330的阻挡而不引起下陷,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避免了对光学指纹模组320的指纹识别性能的影响,同时减小了对柔性显示屏310和光学指纹模组320的损害。
该柔性显示屏310例如可以是柔性LCD显示屏或者柔性OLED显示屏。其中,该柔性OLED显示屏的发光层可以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源,其中该光学指纹模组420可以采用至少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指纹识别的激励光源。
柔性显示屏310例如可以对应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显示屏120。该显示屏120例如可以包括柔性盖板玻璃、触摸控制层、偏光片、OLED发光层、铜箔、泡棉层、显示器遮光散热缓冲层以及各种胶层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种。其相关说明可以参考可以参照前述关于显示屏120的描述,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光学指纹模组320例如可以对应于图1和图2中的光学指纹模组130。例如,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包括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或者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每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或者光学指纹传感器阵列。此外还可以包括光路引导结构、滤波单元、柔性电路板等。其相关说明可以参考可以参照前述关于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描述,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光学指纹模组320与柔性显示屏310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一定条件,例如,光学指纹模组320的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与柔性显示屏310的发光层之间的距离在150至300微米之间,以保证光学指纹模组320对指纹图像的成像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光学指纹模组320的指纹检测区域至少部分位于柔性显示屏310的显示区域内。该指纹检测区域可以位于该柔性显示屏310中的任何位置,根据柔性显示屏310的弯折区312(或称为折叠区域)的位置确定。例如可以位于柔性显示屏310的边缘或者中间。
在进行指纹识别时,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指纹检测区域上方的手指,经该手指反射后的光信号到达光学指纹模组320。光学指纹模组320根据采集到的携带该手指的指纹信息的该光信号,对该手指进行指纹识别。
透明支撑件330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10与指纹识别模组320之间,用于支撑该柔性显示屏310。当手指按压在柔性显示屏310内的指纹检测区域时,该透明支撑件330能够防止显示屏在手指按压区域内的部分下陷。该透明支撑件330中位于指纹检测区域下方的部分具有高透光性,以避免对来自指纹检测区域的携带指纹信息的光信号造成阻挡,从使该光信号能够顺利到达光学指纹模组320。
该透明支撑件330例如可以由光学玻璃或树脂等透明材料制成,只要保证支撑件330的位于指纹检测区域下方的部分能够透光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该支撑件330的面积可以等于指纹检测区域的面积。
例如图4所示,该支撑件330可以位于指纹检测区域402的下方,该支撑件330所占的区域401与指纹检测区域402基本上重叠,或者说,该支撑件330的面积近似等于指纹检测区域401的面积。
该支撑件330的面积也可以大于指纹检测区域的面积。
例如图5所示,图5中所示的虚线框501为支撑件330所占的区域。可以看出,该支撑件330虽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310在指纹检测区域502内的部分,但是该支撑件330的面积可以大于该指纹检测区域502的面积,例如覆盖柔性显示屏310的整个或部分非折叠区域,甚至覆盖柔性显示屏310 的全部区域。
该透明支撑件330的厚度例如可以为0.1至0.8毫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两种用于固定支撑件300的方式。
方式1
支撑件330固定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
例如,支撑件330可以粘贴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
其中,支撑件300与柔性显示屏310之间的粘贴材料例如可以为光学透明胶粘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等。
OCA可以是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后形成的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即OCA可以是具有光学透明性质的一层无基材双面胶。
OCA也可以是任一种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粘胶剂,只要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大于一定阈值例如90%、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固化收缩小等特点即可。例如,该OCA可替代为光学透明树脂 (Optical Clear Resin,OCR)。
可以通过控制OCA的模量和固化后硬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应力对柔性显示屏造成的褶皱。
该实施例中,支撑件330面贴于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光学指纹模组320设置在支撑件330的下方。其中,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实现方式设置于支撑件330的下方。下面结合图6至图9分别进行描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学指纹模组320通过电子设备的中框340设置在支撑件330的下方。
电子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中通常包括中框340,以支撑柔性显示屏310等部件,该中框340具有透光窗口,该透光窗口位于指纹检测区域的下方,以使来自指纹检测区域上方的手指反射的光信号能够通过该透光窗口传输至光学指纹模组320。
本申请实施例中,中框340可以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
例如,中框340粘贴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其中,中框340可以通过例如OCA胶等粘贴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中框340也可以固定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例如,支撑件330部分或全部位于该中框340的透光窗口内。
优选地,该支撑件330的上表面与该中框340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以避免造成柔性显示屏310外观痕迹缺陷。
其中,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固定在中框340上。
例如,中框340的透光窗口内靠近下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台阶结构,光学指纹模组320的边缘固定在该台阶结构上。
也就是说,支撑件330固定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中框340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而光学指纹模组320固定在中框340上,从而使光学指纹模组320通过中框340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方。
以图6为例进行说明。图6中示出了柔性显示屏310、光学指纹模组320、支撑件330和中框340。其中,支撑件330通过贴合胶350例如OCA粘贴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中框340通过贴合胶360例如OCA粘贴在支撑件 330的下表面。中框340上设置有透光窗口,该透光窗口位于指纹检测区域下方。当手指在指纹检测区域内进行按压操作时,支撑件330能够支撑柔性显示屏内的手指按压区域的下陷,降低了光学指纹模组320由于柔性显示屏下陷而受到的损伤。
如图6所示,中框340的透光窗口的下侧设置有台阶结构,光学指纹模组320固定该台阶结构上。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通过中框340的透光窗口,接收显示屏310发出的经由手指反射后形成的光信号,该光信号携带手指的指纹信息。
柔性显示屏310还可以包括底部的泡棉层,这里将柔性显示屏310的底部泡棉和背胶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泡棉层,该泡棉层可以用于柔性显示屏的遮光、散热和缓冲等,图6中未示出。
支撑件330可以固定在柔性显示屏310的泡棉层的下表面;或者,支撑件330也可以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10的泡棉层的透光窗口内,这时,该泡棉层的透光窗口大于或等于支撑件330的面积,从而当该支撑件330粘贴在柔性显示屏310下方时,该支撑件330可以容纳在该泡棉层的透光窗口内。
此外,支撑件330的外圈部分与柔性显示屏310之间还可以通过封边胶 370进行加固。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学指纹模组320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
该实施例中,光学指纹模组320无需通过中框340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方,而是直接固定在该支撑件330上。
例如,该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直接粘贴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支撑件320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光学指纹模组33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在所述支撑件320的该凹槽内。
例如,所述光学指纹模组320通过其下部的柔性电路板321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
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具有单独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FPC)以及连接器,从而作为独立的部件贴合在柔性显示屏310上或者中框340上。
光学指纹模组320中的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设置在该柔性电路板321上,且该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上方还可以设置滤光片等光学元件。通过该电路板 350将光学指纹模组320固定于支撑件330的下方,避免了将光学指纹模组 320中的光学元件直接贴合在支撑件330上,能够降低光学指纹模组320的安装难度和复杂度,并提高可维修性。
此外,针对所述光学指纹模组320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的场景,可以将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一次性固定于支撑件330的下方,能够降低安装复杂度,并提高安装效率。
电路板350平行设置在支撑件330的下方。电路板350可以具有折弯部。所述弯折部的形状例如可以是U形。所述U形的折弯部的两端相互平行。并且,U行两端之间可以设置刚性补强板例如金属补强板,此时,光学指纹模组320的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焊接(bonding)在该补强板上。
柔性电路板321的边缘可以固定在支撑件330下表面的非凹槽处,从而使得光学指纹模组320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等光学元件容纳于支撑件330的开口向下的凹槽内。
以图7和图8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图7中所示的指纹识别的装置位于柔性显示屏310边缘的下方,图8中所示的指纹识别的装置位于柔性显示屏 310中间的下方。
图7和图8中示出了柔性显示屏310、光学指纹模组320和支撑件330。其中,支撑件330通过贴合胶350例如OCA粘贴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支撑件330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光学指纹模组320包括柔性电路板321,柔性电路板321通过贴合胶380例如双面胶,粘贴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的非凹槽处,且光学指纹模组320的上表面通过贴合胶350粘贴在该凹槽内,从而使得光学指纹模组320的部分光学元件设置于该凹槽内。当手指在指纹检测区域内进行按压操作时,支撑件330能够支撑柔性显示屏内的手指按压区域的下陷,降低了光学指纹模组320由于柔性显示屏下陷而受到的损伤。
在图7和图8中,支撑件330固定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而光学指纹模组320直接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光学指纹模组320无需通过中框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方,而是通过支撑件330设置于柔性显示屏 310的下方。这时,可选地,终端设备中可以不设置中框,而是通过该支撑件330实现中框的相应功能。
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件330粘贴在柔性显示屏310的泡棉层 311的下表面。由于该透光窗口的存在,在指纹检测区域下方,支撑件330 与柔性显示屏310之间存在空气间隙313。该空气间隙313可以用于避免柔性显示屏310与透明支撑件330之间的硬接触,保护该柔性显示屏310不被损坏。另外,该空气间隙313也可以由透明且柔软的硅胶层或者由泡棉形成的支撑筋条等替代。
支撑件330可以如图7和图8所示,固定在柔性显示屏310的泡棉层311 的下表面;或者,支撑件330也可以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10的泡棉层的透光窗口内,这时,该泡棉层311的透光窗口大于或等于支撑件330的面积,从而当该支撑件330粘贴在柔性显示屏310下方时,该支撑件330可以容纳在该泡棉层311的透光窗口内。
此外,光学指纹模组320的外圈部分与支撑件330之间还通过封边胶370 进行加固。
方式2
支撑件330固定在电子设备的中框340上。
例如,中框340的透光窗口内靠近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台阶结构,支撑件330的边缘固定在该台阶结构上。
优选地,支撑件330的上表面与中框340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从而避免支撑件高于中框时导致的柔性显示屏的“鼓包”现象,避免影响柔性显示屏的图像显示以及寿命。
其中,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固定在中框340上,例如,中框340的透光窗口内靠近下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光学指纹模组320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台阶结构上。
或者,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固定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例如直接粘贴在支撑件330的下表面。
以图9为例进行说明。图9中示出了柔性显示屏310、光学指纹模组320、支撑件330和中框340。其中,中框340通过贴合胶390例如OCA粘贴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支撑件330设置在中框340上。如图9所示,中框 340的透光窗口内靠近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台阶结构,支撑件330固定在该台阶结构上。当手指在指纹检测区域内进行按压操作时,支撑件330能够支撑柔性显示屏内的手指按压区域的下陷,降低了光学指纹模组320由于柔性显示屏下陷而受到的损伤。
如图9所示,中框340的透光窗口的下侧设置有台阶结构,光学指纹模组320固定该台阶结构上。光学指纹模组320可以通过中框340的透光窗口,接收显示屏310发出的经由手指反射后形成的光信号。
此外,中框340的外圈部分与柔性显示屏310之间还可以通过封边胶370 进行加固。
在方式2中,支撑件330和光学指纹模组320均固定在中框340上,支撑件330和光学指纹模组320均通过中框340固定在柔性显示屏310的下方。能够有效地将支撑件330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10下方,并且使得指纹识别的装置的结构较为紧凑。
而在方式1中,支撑件330固定于柔性显示屏310的下表面,光学指纹模组320通过中框340固定在支撑件330下方或者直接固定于支撑件330的下表面。能够有效地将支撑件330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10下方,以支撑该柔性显示屏。实现较为简单,且不用改变中框340的结构,并且可以避免由于工艺等原因造成的由支撑件330引起的“鼓包”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指纹识别的光路上的各胶层应当为透明胶层,以便于不会影响光信号的采集。位于非光路上的各胶层可以为其他非透光胶层。上述附图中并未示出全部胶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以及上述本申请各种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的装置。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还包括中框。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游戏设备、车载电子设备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以及电子数据库、汽车、银行自动柜员机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等其他电子设备。该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适用于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以实现屏下光学指纹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的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且所述指纹识别的装置包括:
支撑件,用于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方并至少与所述指纹检测区域相对应,以在用户通过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指纹检测区域进行手指按压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其中,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具有透光性;
光学指纹模组,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感应阵列和光路引导结构,所述光路引导结构用于将指纹检测光引导至所述感应阵列,所述感应阵列用于接收所述指纹检测光并根据所述指纹检测光检测所述手指的指纹图像;其中,所述指纹检测光为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上方的手指形成的并且穿过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支撑件传输至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光学玻璃或者透光树脂,其通过光学透明胶粘剂贴合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以面贴方式贴合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且所述支撑件的外圈部分与所述柔性显示屏之间还通过封边胶进行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泡棉层,所述泡棉层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形成有透光窗口,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泡棉层的下表面或者设置在所述泡棉层的透光窗口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层的透光窗口为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提供间隙,所述间隙为空气间隙或者填充有透明硅胶层或泡棉支撑筋条,用于保护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出现硬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其中所述中框在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安装区域形成有透光窗口,所述光学指纹模组通过所述透光窗口接收穿过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支撑件的指纹检测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下侧形成有与所述中框的透光窗口相连通的第一台阶结构,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设置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内部,并与所述中框相互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中框上,并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中框的上表面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透光窗口在靠近所述中框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支撑件收容在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之内,且其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二台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外圈部分与所述柔性显示屏之间通过封边胶进行加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凹槽,且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凹槽之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承载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感应阵列形成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且所述光学指纹模组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上表面通过贴合胶粘贴在所述凹槽内,且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粘贴在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的非凹槽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且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U形折弯部,所述U形折弯部两端之间设置有刚性补强板,且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刚性补强板。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方以实现屏下光学指纹检测,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的装置。
CN202020022271.8U 2019-04-22 2020-01-06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3756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3728 WO2020215187A1 (zh) 2019-04-22 2019-04-22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PCT/CN2019/083728 2019-04-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5619U true CN211375619U (zh) 2020-08-28

Family

ID=694486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3076.0A Active CN110799990B (zh) 2019-04-22 2019-04-22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2020022271.8U Active CN211375619U (zh) 2019-04-22 2020-01-06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3076.0A Active CN110799990B (zh) 2019-04-22 2019-04-22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0799990B (zh)
WO (1) WO202021518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9990A (zh) * 2019-04-22 2020-02-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495720A (zh) * 2022-01-30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41607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827278B (zh) * 2022-09-20 2023-12-21 大陸商業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曲面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160699U (zh) * 2020-06-30 2020-12-15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模组结构
KR20220021046A (ko) * 2020-08-12 2022-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11968520B (zh) * 2020-09-04 202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5245A (zh) * 2021-04-19 2021-07-09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屏幕下指纹辨识模组
CN116097334A (zh) * 2021-09-06 2023-05-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折叠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折叠显示装置
CN114185402A (zh) * 2021-12-03 2022-03-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21847B1 (en) * 2016-09-29 2020-05-20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Screen assembly having fingerprin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845436B (zh) * 2017-02-10 2020-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方法及触控屏
CN107241468B (zh) * 2017-05-12 2020-08-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291155B (zh) * 2017-05-22 2019-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362156B (zh) * 2017-05-22 2023-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965907U (zh) * 2017-09-14 2018-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207182337U (zh) * 2017-09-15 2018-04-0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508600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7820617B (zh) * 2017-09-30 2021-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207650835U (zh) * 2017-11-30 2018-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CN111767892B (zh) * 2018-02-06 2021-10-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08283964U (zh) * 2018-04-04 2018-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模组、显示屏和终端设备
WO2020037683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637305A4 (en) * 2018-08-15 2020-07-0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FINGERPRINT DETECTION SYSTEM UNDER A SCRE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864120B2 (ja) * 2018-09-21 2021-04-21 シェンチェン グディックス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指紋認識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647862B (zh) * 2018-10-08 2020-08-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496314B (zh) * 2018-10-15 2021-11-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102949A1 (zh) * 2018-11-19 2020-05-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215187A1 (zh) * 2019-04-22 2020-10-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9990A (zh) * 2019-04-22 2020-02-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99990B (zh) * 2019-04-22 2023-09-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41607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495720A (zh) * 2022-01-30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95720B (zh) * 2022-01-30 2023-1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827278B (zh) * 2022-09-20 2023-12-21 大陸商業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曲面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9990A (zh) 2020-02-14
WO2020215187A1 (zh) 2020-10-29
CN110799990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5619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14779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962265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605745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749851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4225933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706036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9237872A1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70746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135452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102949A1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33443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95277B (zh) 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036396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95275B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0605736U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837130A (zh) 指纹识别装置、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210295111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640899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864764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135456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147020A1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95271B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801685A (zh) 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