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5028U -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5028U
CN211375028U CN202021449758.0U CN202021449758U CN211375028U CN 211375028 U CN211375028 U CN 211375028U CN 202021449758 U CN202021449758 U CN 202021449758U CN 211375028 U CN211375028 U CN 211375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radio frequency
contact
guide rail
magnetic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97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辉
张志乾
刘大鹏
刘宇
程东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o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o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o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o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97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5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5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5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包括正交体线圈和表面线圈,所述表面线圈用以套入所述正交体线圈中,所述正交体线圈和所述表面线圈之间设有用以限制套入位置和套入距离的限位定位组件,当所述表面线圈套入到位后,所述正交体线圈和所述表面线圈触点式接通。上述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通过限位定位组件实现表面线圈套入正交体线圈时的定位和连接,省去了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提高了线圈信噪比,解决了射频线圈配套使用时单独插拔射频接头问题,提高了扫描效率,可以让患者更快的完成扫描检查。

Description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线圈是MRI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发射射频脉冲、接受MRI信号,是MRI系统成像的一个重要环节。
射频线圈根据结构和用途可分为正交体线圈和表面线圈等;一般的,大口径磁体的MRI系统的正交射频线圈固定在磁体孔内,表面线圈包裹人体扫描部位并通过延长线引出磁体外并与配套的射频接头人工插接,运行电动床在磁体口进行激光定位,设置电动床从激光定位点到磁体中心的运行距离,再运行电动床把扫描部位送至磁体中心。而在3.0T肢端MRI系统中,磁体口径偏小,不适用于激光定位,正交体线圈与表面线圈之间的相互定位、连接成为设计难点。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适用于磁体口径偏小的3.0T肢端MRI系统、以实现正交体线圈与表面线圈之间的相互定位、连接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通过限位定位组件实现表面线圈套入正交体线圈时的定位和连接,省去了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提高了线圈信噪比,解决了射频线圈配套使用时单独插拔射频接头问题,提高了扫描效率,可以让患者更快的完成扫描检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包括正交体线圈和表面线圈,所述表面线圈用以套入所述正交体线圈中,所述正交体线圈和所述表面线圈之间设有用以限制套入位置和套入距离的限位定位组件,当所述表面线圈套入到位后,所述正交体线圈和所述表面线圈触点式接通。
优选地,所述限位定位组件包括导轨以及供所述导轨配合插入的导轨槽。
优选地,所述导轨槽设于所述正交体线圈的内壁,所述导轨设于所述表面线圈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导轨与所述表面线圈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轨槽的首端具有与水平面倾斜的斜边。
优选地,所述导轨槽的一对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优选地,所述正交体线圈和所述表面线圈分别设有用以实现触点式接通的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和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用以与正交体线圈电路板相连,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用以与表面线圈电路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轨槽的尾端封闭。
优选地,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设于所述导轨槽的尾端,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设于所述导轨的首端。
优选地,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和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的数量为多组且一一对应。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包括正交体线圈和表面线圈,表面线圈可套入正交体线圈中,正交体线圈和表面线圈之间设有限位定位组件,限位定位组件可限制表面线圈在正交体线圈中的套入位置和套入距离,当表面线圈套入到位后,正交体线圈和表面线圈触点式接通;该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通过正交体线圈以实现发射MR信号,通过表面线圈以实现接收MR信号,表面线圈近距离放置于受检部位使局部信号增强,通过限位定位组件以实现表面线圈套入正交体线圈时的定位和连接,在表面线圈和正交体线圈安装到位时二者触点式接通,省去了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提高了线圈信噪比,解决了射频线圈配套使用时单独插拔射频接头问题,提高了扫描效率,可以让患者更快的完成扫描检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正交体线圈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表面线圈的正视图;
图4为图1中表面线圈的侧视图;
图5为图3中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与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连接示意图。
其中:
1-正交体线圈、2-导轨槽、3-导轨、4-表面线圈、5-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6-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正交体线圈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图1中表面线圈的正视图,图4为图1中表面线圈的侧视图,图5为图3中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与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连接示意图。
射频线圈是MRI系统成像的一个重要环节,射频线圈工作在发射模式时需要在成像区域产生均匀的磁场,在接收模式时需要以高信噪比接收磁共振信号。射频线圈的调谐和匹配在射频线圈的设计过程中极为重要。快速稳定的调谐匹配对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性能以及最后的图像质量都有重要影响。由于调谐和匹配相互影响,使得这个过程不仅决定于线圈本身的结构和元器件,还受到调谐过程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一般的,大口径磁体的MRI系统,射频线圈根据结构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QD正交线圈,可用于发射和接收,正交线圈的两个线圈正交放置,彼此独立不会引起相互干扰,可同时获取图像信号,使信息量增加,图像质量提高,扫描视野加大,如体线圈、膝关节线圈等;表面线圈,只用于接收MR信号,需配相应的发射线圈使用,如头线圈,表面线圈可以近距离放置于受检部位,局部信号增强,但扫描视野较小,如颈椎线圈、胸椎线圈、TMJ线圈等;特殊用途线圈,可用于磁共振频谱测定的特定元素频谱线圈和全脊柱检查的相控阵线圈等。
在3.0T肢端MRI系统中,由于磁体口径较小,射频线圈根据结构及检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正交体线圈1、正交膝关节线圈、腕部相控阵线圈、踝部相控阵线圈和肘部相控阵线圈;其中腕部相控阵线圈、踝部相控阵线圈和肘部相控阵线圈为表面线圈4。在3.0T肢端MRI系统中,磁体口径偏小,不适用于激光定位,正交体线圈1与表面线圈4之间的相互定位、连接的设计中就尤为重要。
在本实施例中,正交体线圈1的两个线圈正交放置,彼此独立不会引起相互干扰,可同时获取图像信号,使信息量增加,图像质量提高,扫描视野加大;表面线圈4为相控阵线圈,只用于接收MR信号,需配相应的发射线圈使用。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包括正交体线圈1和表面线圈4,正交体线圈1具有可供表面线圈4进入的腔室,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中,正交体线圈1和表面线圈4之间设有限位定位组件,限位定位组件可限制表面线圈4在正交体线圈1中的套入距离以及套入时的套入位置;当表面线圈4套入到位后,正交体线圈1和表面线圈4触点式接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定位组件以实现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时的定位和连接,通过正交体线圈1发射MR信号,通过表面线圈4接收MR信号,表面线圈4近距离放置于受检部位使局部信号增强,在表面线圈4和正交体线圈1安装到位时二者触点式接通,省去了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提高了线圈信噪比,解决了射频线圈配套使用时单独插拔射频接头问题,提高了扫描效率,可以让患者更快的完成扫描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定位组件的作用在于提供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过程时的定位和限位,可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滑块和滑槽、卡块和卡槽等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对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时套入位置也即套入角度的定位、以及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后套入距离也即套入深度的限制,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示例性的,限位定位组件包括导轨3以及供导轨3配合插入的导轨槽2,在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的过程中,导轨3对准导轨槽2并插入,进而实现套入位置的定位;此时导轨3插入导轨槽2的插入距离即为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的套入距离,在此基础上,可在导轨槽2的某一距离设置阻挡块或其他形式的阻挡部件,以限制表现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时的套入到位,此时表现线圈4和正交体线圈1的中心重合,表面线圈4与正交体线圈1触点式接通,完成表面线圈4在正交体线圈1内的定位、连接。
与此类似的,导轨槽2的尾端封闭,导轨槽2封闭的尾端即为导轨3运动时首端的终点;通过采用导轨槽2的尾端封闭的结构形式,以实现导轨3的首端在导轨槽2封闭的尾端处的运动限制,此时表面线圈4套入正交体线圈1安装到位并实现触点式接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没有规定限位定位组件属于正交体线圈1或表面线圈4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限位定位组件可优选采用独立的零件结构,可选择与正交体线圈1进行组装或与表面线圈4进行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用导轨3的方式实现内部的表面线圈4的前后移动,又能实现对表面线圈4在上下左右方向的固定,封闭的导轨槽2尾端限定了表面线圈4前后方向的方位,使导轨3运动到导轨槽2尾端时,表面线圈4的中心与正交体线圈1的中心重合,实现表面线,4与正交体线圈1的相互定位,通过采用触点式接通,如触点式射频接头的连接方式,省去了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
示例性的,导轨槽2设于正交体线圈1的内壁,导轨3设于表面线圈4的外壁;导轨3与表面线圈4的组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连接,还可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导轨3与表面线圈4可拆卸连接的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导轨3通过铜螺丝固定在表面线圈4的外表面底部。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正交体线圈1的中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置到导轨槽2的尾端的长度为A,设计一款与上述导轨槽2配合使用的导轨3,将其用铜螺丝固定在表面线圈4的外表面底部,导轨3首端的底面设计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此弹片的位置设计为当导轨3首端运动到导轨槽2尾端被封闭面挡住时与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完全连接,表面线圈4的中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置到导轨3首端的长度也为A。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导轨槽2和导轨3的截面形状,也即配合面的形状为异形面,以提供更好的限制与定位效果,此时导轨槽2的首端具有与水平面倾斜的斜边,导轨3的侧面与导轨槽2的斜边吻合对应。
示例性的,导轨槽2和导轨3均为对称结构,导轨槽2上窄下宽,导轨槽2的一对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以便于导轨3的进入,此时导轨3呈等腰梯形状,导轨槽2呈喇叭口状。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正交体线圈1和表面线圈4分别设有用以实现触点式接通的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和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用以与正交体线圈电路板相连,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用以与表面线圈电路板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和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可分别设于任何对应位置,只要当表面线圈4与正交体线圈1安装到位时能够接通即可;示例性的,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设于导轨槽2的尾端,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设于导轨3的首端。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和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的数量为多组且一一对应,当导轨3在导轨槽2中运动到头时,表面线圈4与正交体线圈1安装到位,表面线圈4与正交体线圈1的中心重合,多个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和多个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对应且完全连接,进而实现表面线圈4和正交体线圈1的接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针对肢端MRI系统,专门设计了一种正交体线圈1与表面线圈4之间的相互定位、连接的方式。此种定位方式与手动病床椅配套使用,解决了肢端MRI系统射频线圈间的定位、连接问题。通过在导轨槽2与导轨3之间设计触点式射频接头的连接方式,省去了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提高了线圈信噪比,解决了射频线圈配套使用时单独插拔射频接头问题,提高了扫描效率,可以让患者更快的完成扫描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包括正交体线圈(1)和表面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线圈(4)用以套入所述正交体线圈(1)中,所述正交体线圈(1)和所述表面线圈(4)之间设有用以限制套入位置和套入距离的限位定位组件,当所述表面线圈(4)套入到位后,所述正交体线圈(1)和所述表面线圈(4)触点式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定位组件包括导轨(3)以及供所述导轨(3)配合插入的导轨槽(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2)设于所述正交体线圈(1)的内壁,所述导轨(3)设于所述表面线圈(4)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与所述表面线圈(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2)的首端具有与水平面倾斜的斜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2)的一对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体线圈(1)和所述表面线圈(4)分别设有用以实现触点式接通的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和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用以与正交体线圈电路板相连,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用以与表面线圈电路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2)的尾端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设于所述导轨槽(2)的尾端,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设于所述导轨(3)的首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触点(5)和所述触点式射频接头弹片(6)的数量为多组且一一对应。
CN202021449758.0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Active CN211375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758.0U CN211375028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758.0U CN211375028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5028U true CN211375028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9758.0U Active CN211375028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50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4940A (zh) * 2023-08-15 2023-11-14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核检测线圈组件
EP4245215A4 (en) * 2020-11-13 2024-03-06 Shandong Aoxin Medical Tech Co Ltd SUPERCONDUC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FOR LIMB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45215A4 (en) * 2020-11-13 2024-03-06 Shandong Aoxin Medical Tech Co Ltd SUPERCONDUC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FOR LIMBS
CN117054940A (zh) * 2023-08-15 2023-11-14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核检测线圈组件
CN117054940B (zh) * 2023-08-15 2024-03-26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核检测线圈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5028U (zh)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连接装置
CN101959453B (zh) 用于mr兼容医学监测的更少紧固件的边缘发射连接器
US20160135711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and rf coil assembly
CN102565731B (zh) 脊柱线圈单元
CN102551719A (zh) 儿科线圈组件
JPH04505713A (ja) 磁気共鳴式撮像装置
KR20130045895A (ko) 다-채널 직장내 코일 및 연관된 인터페이스 장치
JP2010537699A (ja) 無線医療用途のためのアンテナ選択トレーニング・プロトコル
KR101759996B1 (ko) 전자기장 측정 시스템
US8487619B2 (en) Adapter to connect a local coil in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US8610435B2 (en) Focus coil array and interface devices therefor
CN110895319B (zh) 可适配的磁共振局部线圈
CN202776302U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113614787A (zh) 用于电磁头部成像的可穿戴天线组件
CN208240879U (zh) 一种天线耦合装置
JP2012030076A (ja) モジュールmriフェイ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
CN211741538U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线圈组合装置及设备
CN115102639A (zh) 一种天线射频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EP2163912A2 (en) Hybrid MRI
US10247792B2 (en) Field-coupled connection technique for linking coils and/or patient table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H07184880A (ja) 診断用磁気共鳴装置
Eryaman et al. Design of internal MRI coils using ultimate intrinsic SNR
WO2016085207A1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시스템용 표면 코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기 공명 영상 시스템
CN219105152U (zh) 一种端馈测试工装
CN214954038U (zh) 一种小动物磁共振射频线圈及小动物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nection devi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RF coi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Pledgee: Weifang Bank Co.,Ltd. Weifang High Tech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Ao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