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7382U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67382U CN211367382U CN201921880833.6U CN201921880833U CN211367382U CN 211367382 U CN211367382 U CN 211367382U CN 201921880833 U CN201921880833 U CN 201921880833U CN 211367382 U CN211367382 U CN 211367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dge
- heat exchanger
- gas
- pyrolysis
- flue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4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1143 Hyp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UIIMBOGNXHQVGW-UHFFFAOYSA-M Sodium bi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Na+].OC([O-])=O UIIMBOGNXHQVG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56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81 fly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403 purification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0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52560 Thal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Urea Chemical compound NC(N)=O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202 carb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21 macromolecu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52769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30 sodium bi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557 sodium bicarbon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XHFLOLLMZOTPSM-UHFFFAOYSA-M sodium;hydrogen carbonat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H-].[Na+].OC(O)=O XHFLOLLMZOTPSM-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0 sol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包括污泥进料装置、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热解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烟气净化装置,所述污泥进料装置的输出端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污泥出口与污泥热解装置连接,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与余热利用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并给其提供热干化能量,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为烟气‑热水换热器,所述烟气‑热水换热器包括进烟口、出烟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烟口与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出烟口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镇污泥焚烧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污水量和处理率的加速增加,导致污泥数量的加速增加,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副产物,是一种由有机物、细菌菌体、病原体、无极颗粒、胶体、重金属等组成的非均匀质体,如处置不当将对周围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导致污水处理作用前功尽弃,污水处理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打折扣。因此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综合治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污泥本身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污泥产业化就是要借助先进可行的技术手段,将污泥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在解决对环境影响问题的基础上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城镇污水处理厂生产的污泥大多含水率较高,基本在75%以上。污泥含水率高,不仅不利于污泥的运输,更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因此,传统做法是将污泥经过干化,大幅度减少体积和重量后,送至后续处置;而无论是污泥低温干化、中温干化、高温干化,亦或是直接干化、间接干化,都需要大量的热量用于污泥中水分的蒸发,水的汽化潜热在2000kJ/kg以上,属于高耗能过程;干化后的污泥后续处置方式有焚烧、热解、建材利用、垃圾协同等多种方式,在上述方法中,热解作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常见的工艺手段,移植到污泥处置过程中,利用热解缺氧/绝氧的特性,在600℃高温下,污泥中的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同时成为一股热解气,热解气经喷淋除尘后,变为一股较为洁净并含有一定热值的气流,可以作为热解工艺过程的热源。但是由于传统的污泥干化热解处置过程中,热解后的高温烟气一般会利用余热锅炉产低压蒸汽的方式进行能量回收利用;而在低温干化过程中,此前的方式由于温度差异,无法直接利用低压蒸汽,可见干化过程和热解过程联合程度不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干化过程和热解过程很好联合,很好的将热解烟气的热量回收的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进料装置、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热解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烟气净化装置,所述污泥进料装置的输出端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污泥出口与污泥热解装置连接,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与余热利用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并给其提供热干化能量,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为烟气-热水换热器,所述烟气-热水换热器包括进烟口、出烟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烟口与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出烟口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将污泥热解装置的热解烟气中的热量回收,转移至中间介质热水中,直接用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将干化过程和热解过程很好联合,很好的将热解烟气的热量回收。
进一步,所述烟气-热水换热器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缓尘通道、第二换热通道、第三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内布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内布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通道内布置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缓尘通道的底部设有集尘器,所述进烟口设置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所述出烟口设置于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的冷水口均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的热水口均与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均并排设置,所述进烟口设置于第一换热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换热通道的底部通过缓尘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的顶部连通,所述出烟口设置于第三换热通道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底部之间设置有旁路调节通道,所述旁路调节通道上装有一温度调节阀,所述旁路调节通道的两端口设置有防尘网。当缓尘通道内的温度过低时,控制温度调节阀开度,使部分烟气不通过第二、三换热通道和,直接进入出烟口处,保证出烟口处的温度。防尘网用于保护温度调节阀的使用,防止调节阀积灰过多,保证调节阀正常开闭;适时地,调节阀需要进行开闭,清除旁路通道对内的积尘,保证通道紧急开启时,出烟口处不会产生大量烟尘。
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均垂直布置于相应的换热通道内,所述第三换热器水平布置于第三换热通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均通过固定筋固定于相应的换热通道内,其中第一、二换热器固定筋上设置有用于烟气中的集尘作用的半圆片和三角片。
进一步,所述进烟口和出烟口均设置有用于降温的温度控制喷嘴。
进一步,所述污泥进料装置包括污泥储仓、污泥输送装置,所述污泥储仓通过污泥输送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通。
进一步,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包括污泥成型机、带式干化机、气-冷水换热器、气-热水换热器,所述污泥成型机的污泥进口与污泥进料装置连通,所述污泥成型机上设有缓存污泥的方斗,所述污泥成型机的污泥出口位于带式干化机的顶层输送带上方;所述气-冷水换热器内设有循环水冷却通道,所述气-冷水换热器的气体进口与带式干化机的冷湿风出口连通,所述气-冷水换热器的气体出口与气-热水换热器的气体进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气体出口与带式干化机的热干风进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热水进口与烟气-热水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冷水出口与烟气-热水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污泥热解装置包括热解装置、热解气净化器、热解气燃烧器,所述热解装置为双层包裹结构的热解炉,其内层为热解反应室,外层是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所述热解反应室的残渣出口与冷渣装置连通,所述冷渣装置与渣料仓连通,所述热解反应室的热解气出口与热解气净化器连通,所述热解气净化器的热解气出口与热解气燃烧器连通,所述热解气燃烧器与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连通,所述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的热解气出口与进烟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脱酸装置、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级除尘器和二级除尘器,所述一级除尘器的烟气进口与出烟口连通,所述一级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与脱酸装置连通,所述脱酸装置的烟气出口经第二除尘器与排放烟气的烟囱连通,所述一级除尘器和二级除尘器的灰尘出口与渣料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污泥低温干化技术和污泥热解技术在能量利用上进行耦合,将污泥热解产生的烟气在降温净化过程中的热量用于污泥低温干化过程,有效避免烟气直接干化污泥产生大量粉尘的问题,污泥干过程全程<70℃,中几乎无臭气产生,避免了污泥干化的臭气问题。污泥热解过程中的烟气能量再利用,可以大大降低污泥在干化过程的能耗,使整个过程相比传统的污泥干化节约能量。
2、装置结构简单,能量换热效果好,能直接利用烟气热量生成热水,用于低温干化过程,如用气-气换热装置,本工艺流程所需换热面积非常大,设备体积非常大,相应设备制造成本上升,同时气-气换热时,冷侧温差只有30-40℃左右,热侧则高达400℃,运行时冷侧温度波动会比较不稳定,不利于污泥低温干化过程。而气-热水换热装置利用热水作为媒介,将烟气的热转移至水中,再由热水转移至低温干化热风,虽有部分能量损耗,但设备投资减少,运行可控。
3、污泥低温干化作为近年来市场上新起的干化方式,相比于传统中温干化和高温干化,其干化温度较低,臭气挥发速率慢,臭气挥发量少,辅之一定的密闭和置换手段,就可避免传统干化难以处理的臭气问题。
4、污泥热解处置工艺相比于传统的污泥焚烧工艺,产生的烟气含尘量少,较为纯净,有利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吹扫和保养次数,同时降低了后续烟气净化处理工艺难度,减少烟气净化运行成本。同时,污泥内的有机质被有效利用,有机质热裂解为可燃气后,用于维持热解反应,合理进行能量利用;而在发生热解反应时,污泥内的固定碳被锁定在残渣内,使污泥成为一种高含碳的生物质肥料,对后续残渣的循环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与此同时,也解决了污泥干化焚烧方法产生的灰渣及飞灰只能作为一般固废进行填埋的尴尬境遇,减轻了当地填埋场的压力和建设新填埋场的急迫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烟气-热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换热器固定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旁路调节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包括污泥进料装置、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热解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烟气净化装置,所述污泥进料装置的输出端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污泥出口与污泥热解装置连接,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与余热利用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并给其提供热干化能量,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
参见图2,本实施例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为烟气-热水换热器,所述烟气-热水换热器包括进烟口1、出烟口7、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烟口1与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出烟口7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将污泥热解装置的热解烟气中的热量回收,转移至中间介质热水中,直接用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将干化过程和热解过程很好联合,很好的将热解烟气的热量回收。所述烟气-热水换热器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2、缓尘通道3、第二换热通道5、第三换热通道6,所述第一换热通道2内布置有第一换热器8,所述第二换热通道5内布置有第二换热器9,所述第三换热通道6内布置有第三换热器10,所述缓尘通道3的底部设有集尘器4,使烟气换热过程中沉降至底部的粉尘进入集尘器4内,排出换热装置,保证通道内的洁净度;所述进烟口1设置于第一换热通道2的进口,所述出烟口7设置于第三换热通道6的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9、第三换热器10的冷水口均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9、第三换热器10的热水口均与出水口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2、第二换热通道5和第三换热通道6均并排设置,所述进烟口1设置于第一换热通道2的顶部,所述第一换热通道2的第二换热通道5的底部通过缓尘通道3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5和第三换热通道6的顶部连通,所述出烟口7设置于第三换热通道6的底部。
本实施例所述进烟口1处布置烟气进口温度控制喷嘴13(喷嘴与通道的夹角一般为30-60度),喷入降温液(一般为除氧水,特别地可以用尿素溶液兼顾脱硝处理),防止进口烟气温度过高;出烟口7处布置烟气出口温度控制喷嘴14(一般为水平布置),喷人降温液(一般为除氧水,特别地用小苏打水兼顾脱酸处理),防止出口烟气温度高。
参见图4,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通道5和第三换热通道6底部之间设置有旁路调节通道,所述旁路调节通道上装有一温度调节阀15,所述温度调节阀15可以是气动调节阀或电磁阀,所述旁路调节通道的两端口设置有防尘网18。当缓尘通道3内的温度过低时,控制温度调节阀15开度,使部分烟气不通过第二、三换热通道,直接进入出烟口7处,保证出烟口7处的温度。防尘网18用于保护温度调节阀15的使用,防止调节阀积灰过多,保证调节阀正常开闭;适时地,调节阀需要进行开闭,清除旁路通道对内的积尘,保证通道紧急开启时,出烟口7处不会产生大量烟尘。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9均垂直布置于相应的换热通道内,所述第三换热器6水平布置于第三换热通道10内;所述第一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9、第三换热器10均通过固定筋固定于相应的换热通道内,其中第一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9是通过第一二换热器固定筋11与通道固定连接,第一二换热器固定筋11上设置有用于烟气中的集尘作用的半圆片和三角片,见图3,特别地,半圆片16和三角片17排布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组合。所述第三换热器10在通道内由第三换热器固定筋12与通道固定连接。第一、二、三换热器8、9、10为弯管式换热器,折弯次数依据实际工况确定。
本实施例所述污泥进料装置20包括污泥储仓、污泥输送装置,所述污泥储仓通过污泥输送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通。
本实施例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1包括污泥成型机、带式干化机、气-冷水换热器、气-热水换热器,所述污泥成型机的污泥进口与污泥进料装置连通,所述污泥成型机上设有缓存污泥的方斗,所述污泥成型机的污泥出口位于带式干化机的顶层输送带上方;所述气-冷水换热器内设有循环水冷却通道,所述气-冷水换热器的气体进口与带式干化机的冷湿风出口连通,所述气-冷水换热器的气体出口与气-热水换热器的气体进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气体出口与带式干化机的热干风进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热水进口与烟气-热水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冷水出口与烟气-热水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本实施例所述污泥热解装置包括热解炉22、热解气净化器24、热解气燃烧器23,所述热解炉22为双层包裹结构,其内层为热解反应室,外层是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所述热解反应室的残渣出口与冷渣装置31连通,所述冷渣装置31与渣料仓30连通,所述热解反应室的热解气出口与热解气净化器24连通,所述热解气净化器24的热解气出口与热解气燃烧器23连通,所述热解气燃烧器23与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连通,所述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的热解气出口与进烟口1连通。
本实施例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脱酸装置、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级除尘器26和二级除尘器28,所述一级除尘器26的烟气进口与出烟口7连通,所述一级除尘器26的烟气出口与脱酸装置连通,所述脱酸装置的烟气出口经第二除尘器28与排放烟气的烟囱29连通,所述一级除尘器26和二级除尘器28的灰尘出口与渣料仓30连通。本实施例所述脱酸装置包括脱酸塔27,所述脱酸塔27设有脱酸剤入口。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储存在污泥仓的污泥(含水率在65-80%)由污泥输送装置(一般为螺杆泵或柱塞泵)送至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在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进口有一污泥成型机,成型机上方带一小斗,用于污泥缓存;污泥经成型机成型后,落入带式干化机上,在带式干化机的输送带上平铺,输送带有多层(一般为2-3层)污泥从最顶层输送带开始,在随输送带水平运动的同时,依次落入下一层输送带,直至污泥被送出带式干化机。在输送带上,污泥与由风机送入带式干化机的热干风(一般为65-80℃)形成错流,污泥与热干风直接接触,污泥被加热,内含的水分不断蒸发,热干风与水汽混合后变为冷湿风(一般为45-60℃)后,离开带式干化机,一起进入气-冷水换热器,带有大量水汽的冷湿风在气-冷水换热器中与循环冷却水间接换热,水汽冷凝后,风湿度降低,然后进入气-热水换热器中与热水(一般为85-90℃)进行换热,冷风升温至65-80℃后,变为热干风,再次由风机进入带式干化机内。
湿污泥在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经过干化后,含水率降至一定程度(一般为35%以下),变为干污泥,然后送至污泥热解装置。干污泥首先进入解热装置22(一般为热解炉,热解炉一般为双层包裹结构,内层进污泥,发生热解反应;外层走热解气燃烧气,发生传热过程),在热解炉内缺氧/绝氧和高温(一般为500-600℃)的条件下,污泥发生热解反应,污泥内的有机大分子裂解为各类小分子物质,形成热解气,热解气抽离热解装置后,进入热解气净化器24,在净化器内,喷入洗涤液(一般为水),洗涤截留热解气内的粉尘、油脂、易溶于水的有机小分子,热解气洗涤净化后,进入热解气燃烧器23,与补燃气(一般为天然气)、空气一起混合,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后的烟气(一般为850-1000℃)通入热解炉外层壳体内,传热供给热解反应所需热量;烟气降温(一般为550-650℃)后,进入烟气-热水换热器25(一般为单级或多级管壳式),在换热器内,烟气与热水发生换热过程,烟气热量传递给热水后,热水送至前述的气-热水换热器,给低温干化热风提供能量。
特别地,从热解装置22过来的高温烟气(550-600℃)依次经过烟气进口通道、第一换热通道2、缓尘通道3、第二换热通道5、第三换热通道6和烟气出口通道,然后排出换热装置,进入后续烟气净化装置。
烟气在第一换热器通道2中,与第一换热器8管内的冷水进行间接换热,部分热量从烟气转移至冷水中,烟气降温至450-500℃,冷水变为不超过90℃的热水,排出第一换热器8;然后烟气经过缓尘通道3进入第二换热通道5,在第二换热通道5内,同样地与第二换热器9管内的冷水进行间接换热,部分热量转移至冷水中,烟气降温至300-350℃,冷水变为不超过90℃的热水,排出第二换热器9;然后烟气进入第三换热通道6内,同样地与第三换热器10管内的冷水进行间接换热,部分热量转移至冷水中,烟气降温至180-220℃,冷水变为不超过90℃的热水,排出第三换热器10,烟气最后烟气出口通道出去。
当进烟口1温度过高或第一、二、三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时,可通过烟气进口的温度控制喷嘴13和烟气出口的温度控制喷嘴14,喷入降温液,保证换热装置内与出烟口7处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当进烟口1温度过低或第一、二、三换热器换热效率升高时,可通过旁路调节通道,打开温度调节阀15,使部分烟气直接进入烟气出处口与另一部分通过第二、三换热通道的烟气混合后排出换热装置。
烟气再次降温(一般为200-220℃)后,进入烟气净化装置,烟气进入一级除尘器26(一般为静电除尘器),完成第一级除尘;除尘之后烟气进入脱酸塔27,在脱酸塔27内喷入脱酸剤(一般为碳酸氢钠粉末),去除酸性气体,然后烟气进入二级除尘器28(一般为布袋除尘器),完成第二级除尘,除尘之后,烟气通过风机,送至烟囱29进行达标排放。
热解残渣从热解装置固相出口排出,进入冷渣装置31(一般为冷渣机),在冷渣机内,残渣从500-600℃冷却至50℃以下,经冷渣机排出口,冷残渣送至渣料仓30储存。
本实施例污泥热解处置工艺相比于传统的污泥焚烧工艺,产生的烟气含尘量少,较为纯净,有利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吹扫和保养次数,同时降低了后续烟气净化处理工艺难度,减少烟气净化运行成本。
同时,污泥内的有机质被有效利用,有机质热裂解为可燃气后,用于维持热解反应,合理进行能量利用;而在发生热解反应时,污泥内的固定碳被锁定在残渣内,使污泥成为一种高含碳的生物质肥料,对后续残渣的循环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与此同时,也解决了污泥干化焚烧方法产生的灰渣及飞灰只能作为一般固废进行填埋的尴尬境遇,减轻了当地填埋场的压力和建设新填埋场的急迫需求。
污泥低温干化作为近年来市场上新起的干化方式,相比于传统中温干化和高温干化,其干化温度较低,臭气挥发速率慢,臭气挥发量少,辅之一定的密闭和置换手段,就可避免传统干化难以处理的臭气问题。
污泥低温干化技术和污泥热解技术在能量利用上进行耦合,将污泥热解产生的烟气在降温净化过程中的热量用于污泥低温干化过程,有效避免烟气直接干化污泥产生大量粉尘的问题,污泥干过程全程<70℃,中几乎无臭气产生,避免了污泥干化的臭气问题。污泥热解过程中的烟气能量再利用,可以大大降低污泥在干化过程的能耗,使整个过程相比传统的污泥干化节约能量。
装置结构简单,能量换热效果好,能直接利用烟气热量生成热水,用于低温干化过程,如用气-气换热装置,本工艺流程所需换热面积非常大,设备体积非常大,相应设备制造成本上升,同时气-气换热时,冷侧温差只有30-40℃左右,热侧则高达400℃,运行时冷侧温度波动会比较不稳定,不利于污泥低温干化过程。而气-热水换热装置利用热水作为媒介,将烟气的热转移至水中,再由热水转移至低温干化热风,虽有部分能量损耗,但设备投资减少,运行可控。
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均可以购置得到,具体型号可以根据污泥焚烧的量来进行相应的选择,并不局限于某个型号。
Claims (10)
1.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进料装置、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热解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烟气净化装置,所述污泥进料装置的输出端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污泥出口与污泥热解装置连接,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与余热利用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并给其提供热干化能量,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为烟气-热水换热器,所述烟气-热水换热器包括进烟口、出烟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烟口与所述污泥热解装置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出烟口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热水换热器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缓尘通道、第二换热通道、第三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内布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内布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通道内布置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缓尘通道的底部设有集尘器,所述进烟口设置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所述出烟口设置于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的冷水口均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的热水口均与出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均并排设置,所述进烟口设置于第一换热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换热通道的底部通过缓尘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的顶部连通,所述出烟口设置于第三换热通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底部之间设置有旁路调节通道,所述旁路调节通道上装有一温度调节阀,所述旁路调节通道的两端口设置有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均垂直布置于相应的换热通道内,所述第三换热器水平布置于第三换热通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均通过固定筋固定于相应的换热通道内,其中第一、二换热器固定筋上设置有用于烟气中的集尘作用的半圆片和三角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口和出烟口均设置有用于降温的温度控制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进料装置包括污泥储仓、污泥输送装置,所述污泥储仓通过污泥输送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包括污泥成型机、带式干化机、气-冷水换热器、气-热水换热器,所述污泥成型机的污泥进口与污泥进料装置连通,所述污泥成型机上设有缓存污泥的方斗,所述污泥成型机的污泥出口位于带式干化机的顶层输送带上方;所述气-冷水换热器内设有循环水冷却通道,所述气-冷水换热器的气体进口与带式干化机的冷湿风出口连通,所述气-冷水换热器的气体出口与气-热水换热器的气体进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气体出口与带式干化机的热干风进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热水进口与烟气-热水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气-热水换热器的冷水出口与烟气-热水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热解装置包括热解装置、热解气净化器、热解气燃烧器,所述热解装置为双层包裹结构的热解炉,其内层为热解反应室,外层是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所述热解反应室的残渣出口与冷渣装置连通,所述冷渣装置与渣料仓连通,所述热解反应室的热解气出口与热解气净化器连通,所述热解气净化器的热解气出口与热解气燃烧器连通,所述热解气燃烧器与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连通,所述热解气燃烧气加热室的热解气出口与进烟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脱酸装置、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级除尘器和二级除尘器,所述一级除尘器的烟气进口与出烟口连通,所述一级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与脱酸装置连通,所述脱酸装置的烟气出口经第二除尘器与排放烟气的烟囱连通,所述一级除尘器和二级除尘器的灰尘出口与渣料仓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80833.6U CN211367382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80833.6U CN211367382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67382U true CN211367382U (zh) | 2020-08-28 |
Family
ID=7217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80833.6U Active CN211367382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6738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8220A (zh) * | 2019-11-04 | 2020-02-21 | 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CN113217932A (zh) * | 2021-04-01 | 2021-08-06 | 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锅炉废热循环利用机构及其使用方式 |
CN114853309A (zh) * | 2022-03-09 | 2022-08-05 |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方法 |
-
2019
- 2019-11-04 CN CN201921880833.6U patent/CN2113673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8220A (zh) * | 2019-11-04 | 2020-02-21 | 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CN110818220B (zh) * | 2019-11-04 | 2024-06-04 | 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CN113217932A (zh) * | 2021-04-01 | 2021-08-06 | 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锅炉废热循环利用机构及其使用方式 |
CN114853309A (zh) * | 2022-03-09 | 2022-08-05 |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18220B (zh)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
CN102537975B (zh) |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污染控制系统 | |
CN211367382U (zh)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耦合热解系统 | |
CN105972605A (zh) | 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及焚烧处理方法 | |
CN1533991B (zh) | 一种将城市污水垃圾资源化的发电供热清洁生产系统 | |
CN105314812A (zh) | 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5202549B (zh) | 基于两介质烟气干燥和气力输送的煤‑污泥混烧系统 | |
CN207483591U (zh) | 一种污泥、油泥复合热解系统 | |
CN107098560A (zh) | 污泥、油污复合热解系统 | |
TW201245055A (en) | System for drying sludge by steam extracted from boiler set with thermal compensation | |
CN102353061A (zh) |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余热梯级综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7721112B (zh) | 城市污泥干化热解气化自持焚烧系统 | |
CN104150732A (zh) | 一种污泥两级干化系统 | |
CN105236376B (zh) | 一种草甘膦母液资源化利用系统 | |
CN105778945B (zh) | 热解生物质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257086A (zh) | 一种无尾气排放的湿熄焦装置和方法 | |
CN101439890A (zh) | 高浓度有机废水浓缩、燃烧、发电方法及设备 | |
CN206037066U (zh) | 含盐含碱有机废液焚烧处理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2679371B (zh) |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1087162A (zh) | 一种污泥干化耦合低氮燃烧系统 | |
CN214693826U (zh) | 污泥热解碳化工艺系统 | |
CN118125683B (zh) | 一种污泥热解方法及系统 | |
CN112097287B (zh) | 一种锅炉节能与烟气脱白系统、工艺、应用 | |
CN107325830A (zh) | 一种垃圾与污泥热解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 |
CN109139158B (zh) | 利用生物质气显热和烟气蒸发减排脱硫废水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