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4890U -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4890U
CN211364890U CN201921962889.6U CN201921962889U CN211364890U CN 211364890 U CN211364890 U CN 211364890U CN 201921962889 U CN201921962889 U CN 201921962889U CN 211364890 U CN211364890 U CN 211364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 jacket
main body
connecting shell
piston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28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瀚韬
李宇宙
李玉芳
李欣喆
周昱彤
李贝娜
周昱欣
郭艺轩
郭城铭
李季恒
周艳峰
李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628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4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4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4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所述救生衣主体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提升囊,所述救生衣主体上安装有高压气瓶,所述高压气瓶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急救机构;所述急救机构包括活动囊和活塞,活动囊安装在连接壳体的顶端,活塞安装在连接壳体的内部,活塞的顶端安装有拉绳,且拉绳经活动囊和救生衣主体内部向外延伸出救生衣主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得该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正常使用时体型较小,可采用手拉式的方式,实现快速充气,在使用者落水瞬间进行快速自救,并具备一次性使用和反复使用的不同效果,方便拆卸和安装高压气瓶,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背景技术
救生衣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穿在身上,可与水体接触并产生足够浮力,对使用者进行水上救生保护。
实际的救生衣,如充气式救生衣,一般在生产前内部便填充了大量的气体,由此使得整个救生衣的体型较大,使用者穿戴该救生衣进行水上活动时,臃肿的救生衣往往对使用者的行动带来不便,市面上存在一些可在落水时才充气的救生衣,而一般的结构为高压气瓶配备阀门,在需要充气时,需开启阀门,而当阀体结构复杂时,如旋转式阀门,容易造成开启缓慢的现象,不利于实际的快速急救,给自救带来了一定阻碍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救生衣主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两侧安装有捆绑扣带,所述救生衣主体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提升囊,所述救生衣主体上安装有高压气瓶,所述高压气瓶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急救机构;所述急救机构包括活动囊和活塞,活动囊安装在连接壳体的顶端,活塞安装在连接壳体的内部,活塞的顶端安装有拉绳,且拉绳经活动囊和救生衣主体内部向外延伸出救生衣主体。
优选的,所述救生衣主体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约束袋,高压气瓶放置在约束袋内部,且约束袋的顶端安装有锁口绳。
优选的,所述活动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救生衣主体表面,活动囊上方的救生衣主体表面安装有弹性膜,且弹性膜与拉绳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膜,且连接膜的表面延伸至连接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高压气瓶与连接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处安装有控制壳体,控制壳体的表面安装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捆绑扣带一侧的救生衣主体的表面安装有荧光贴,且捆绑扣带另一侧的救生衣主体的表面安装有工具包。
优选的,所述活塞为圆柱体结构,活塞的表面套接有弹性密封圈,且弹性密封圈外侧的连接壳体内部安装有约束腔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体的表面安装有弹性膜,弹性膜的表面安装有回位绳,回位绳的一端向内延伸至活塞底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体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限位筒体,限位筒体延伸至连接壳体底端,且限位筒体的底端表面套接有双层密封圈。
优选,所述控制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导向柱,双层密封圈外侧的连接壳体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螺帽,且活动螺帽与导向柱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通过提升囊,处于救生衣主体的顶端位置处,可在救生衣充气的过程中产生膨胀效果,进而与水接触时,可产生较大的浮力,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支撑,特别是使用者昏厥的情况下,避免头部与水体接触,提高安全性能。
2、本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通过约束袋,可对高压气瓶进行盛装的同时,进行防护保护,并和锁口绳结合使用,可对高压气瓶进行固定限位放置,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通过开关阀,可在进行实际使用前,对高压气瓶本身进行封闭,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气。
3、本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通过连接壳体,可实现活动囊与控制壳体乃至高压气瓶的连接,便于气体的注入,且可借助螺纹连接,便于高压气瓶卸下和安装,并通过活塞,可在开关阀开启时,在连接壳体的位置对气体进行密封,并和拉绳结合使用,在应急情况下,如落水的瞬间,使用者可借助拉绳带动活塞向上运动,进而打开连接壳体,使得高压气瓶中的气体快速进入救生衣主体中,达到快速自救的效果,并通过弹性膜,可保证救生衣主体自身密封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可在拉绳拉动时,产生形变效果,随拉绳运动,达到促进的效果。
4、本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通过弹性密封圈,并和约束腔体结合使用,二者可产生约束效果,约束腔体对弹性密封圈进行挤压形变,使得连接壳体顶端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并可受力形变,进而利于打开活塞,并便于循环使用,通过回位绳,可在需要暂停对救生衣主体的注气或卸去高压气瓶时,可将活塞复位,重新实现密封效果,利于实际使用。
5、本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通过活动螺帽,并和导向柱结合使用,二者可借助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壳体与高压气瓶之间的间接连接,而可借助螺纹连接特性,可在拆卸高压气瓶时,仅旋转活动螺帽便可达到拆卸的效果,并受双层密封圈的作用,可活动螺帽对其进行顶紧和密封的同时,由双层密封圈对活动螺帽与导向柱之间进行密封,保证高压气体进入连接壳体内部,实现充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具包;2、捆绑扣带;3、荧光贴;4、救生衣主体;5、提升囊;6、拉绳;7、锁口绳;8、约束袋;9、高压气瓶;10、连接壳体;11、连接膜;12、弹性膜;13、活动囊;14、活塞;15、开关阀;16、控制壳体;17、弹性密封圈;18、约束腔体;19、回位绳;20、限位筒体;21、导向柱;22、活动螺帽;23、双层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4,与一般的救生衣外形相似,而整体为一个中空的囊体,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内部可填充气体,并产生膨胀效果,救生衣主体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可经开口,使用者将该救生衣主体4穿戴在身上,且开口的两侧安装有捆绑扣带2,实际为两条绑带,与一般的背带相似,并分为卡槽可卡扣部件,具有卡紧连接的效果,便于对该救生衣进行捆绑穿戴,救生衣主体4的顶端表面通过输气管安装有提升囊5,提升囊5与救生衣主体4内部相通,可在救生衣主体4充气时,气体注入提升囊5内部,使得提升囊5膨胀,救生衣主体4上安装有高压气瓶9,高压气瓶9内部填充有经过压缩的空气,可打开后作为救生衣主体4的充气气体来源,救生衣主体4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约束袋8,约束袋8为厚度较大的纤维材质制造而成,高压气瓶9放置在约束袋8内部,可对高压气瓶9进行盛装的同时,进行防护保护,且约束袋8的顶端安装有锁口绳7,实际可产生捆绑的效果,对约束袋8的顶端开口进行收缩,可对高压气瓶9进行固定限位放置,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高压气瓶9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壳体10,可实现高压气瓶9与救生衣主体4的连接效果,连接壳体10的顶端安装有急救机构;急救机构包括活动囊13和活塞14,活动囊13安装在连接壳体10的顶端,为塑胶材料制造而成,可作为气体输送或其他部件活动的通道,活塞14安装在连接壳体10的内部,可对连接壳体10的内部进行密封,为柔韧性强的塞体,在连接壳体10作为与高压气瓶9连接的通道使用时,活塞14可对连接壳体10内部进行密封,活塞14的顶端安装有拉绳6,且拉绳6经活动囊13和救生衣主体4内部向外延伸出救生衣主体4,拉绳6的大部分处于救生衣主体4外部,使用者顺手便可触及,实际使用时,特别是在应急情况下,如落水的瞬间,使用者可借助拉绳6带动活塞14向上运动,进而打开连接壳体10,使得高压气瓶9中的气体快速进入救生衣主体4中,达到快速充气和自救的效果。
具体的,活动囊1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救生衣主体4表面,由此实现二者的导通效果,活动囊13上方的救生衣主体4表面安装有弹性膜12,且弹性膜12与拉绳6表面固定连接,可保证救生衣主体4自身密封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可在拉绳6拉动时,产生形变效果,随拉绳6运动。
进一步的,活塞14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膜11,且连接膜11的表面延伸至连接壳体10上,连接膜11为固定式安装,可对活塞14与连接壳体10之间进行一定的固定连接,并保证充分的密封效果,而实际脆性较差,在活塞14向上运动时,可受力破裂,不影响活塞14运动。
进一步的,高压气瓶9与连接壳体10通过螺纹连接,由此可便于高压气瓶9的拆卸和安装,必要时可在二者连接处安装密封圈,且二者的连接处安装有控制壳体16,作为高压气瓶9与连接壳体10实际连接的部件,控制壳体16的表面安装有开关阀15,为一般的开关阀体,阀件处于控制壳体16内部,可达到对高压气瓶9的开关控制效果。
更进一步的,捆绑扣带2一侧的救生衣主体4的表面安装有荧光贴3,为反光性能好的材料制造而成,可在夜间实现反光效果,增加救援的效率,且捆绑扣带2另一侧的救生衣主体4的表面安装有工具包1,为一般的拉链式包体,内部可存储哨子、手电筒等自救部件。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在进行水上活动时,为保证安全,使用者可经救生衣主体4上的开口,将该救生衣穿戴在身上,并通过捆绑扣带2进行捆绑,将整个救生衣主体4固定穿戴在身上,与此同时,整个救生衣主体4内部不填充气体,厚度较小,不显得臃肿,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活动,打开约束袋8,将高压气瓶9放入其中,并收拢约束袋8开口,将锁口绳7捆绑后,通过螺纹将高压气瓶9与连接壳体10正确连接,并在四周为水域的环境下,开启开关阀15进行准备,极少量的气体可经控制壳体16进入连接壳体10内部,而受活塞14和连接膜11的密封效果,气体不再进入活动囊13中,拉绳6处于救生衣上随手触及的位置,当落水意外发生的瞬间,使用者快速向外拉动拉绳6,拉绳6克服弹性膜12形变弹力做功,活动囊13内部的拉绳6绷紧,并带动活塞14受力,与此同时,可克服连接膜11的连接力,使得连接膜11破裂,活塞14从连接壳体10导出,受高压气体挤压作用,活塞14可被推入救生衣主体4内部,高压气瓶9内的空气不断经控制壳体16、连接壳体10、活动囊13进入救生衣主体4内部,进行快速充气,使得整个救生衣主体4膨胀,与水体接触的瞬间可产生足够的浮力,对人体进行保护,在完成自救等工作,不再使用救生衣时,可通过螺纹卸下高压气瓶9,使得连接壳体10打开,气体从连接壳体10排出,而由于连接膜11破裂,即便将活塞14复位,连接壳体10的密封性下降,所以该救生衣为一次性急救用救生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的结构与实施例1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活塞14为圆柱体结构,活塞14的表面套接有弹性密封圈17,且弹性密封圈17外侧的连接壳体10内部安装有约束腔体18(参见图3)。约束腔体18实际为一个空气流通腔体,内部安装有限位性的硬质环体,可对弹性密封圈17进行顶紧和限位,对弹性密封圈17进行挤压形变,使得连接壳体10顶端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并可受力形变,进而利于打开活塞14,并便于在活塞14上下运动时,就能实现密封或开启效果,利于循环使用。
具体的,连接壳体10的表面安装有弹性膜12,此时的连接壳体10尺寸较大,该弹性膜12与拉绳6上的弹性膜12相同,皆具备良好的弹性形变效果,弹性膜12的表面安装有回位绳19,实际安装时,需保证其位置与拉绳6的位置区别较大,回位绳19的一端向内延伸至活塞14底端,而回位绳19表面由弹性膜12进行包裹和密封,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暂停对救生衣主体4的注气或卸去高压气瓶9时,可拉动回位绳19,快速使得活塞14向下受力,并快速复位,重新实现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在活塞14受力开启时,需克服约束腔体18内部环体对活塞14的弹性密封圈17的限位密封效果,使得弹性密封圈17形变,进而从约束腔体18内部导出,约束腔体18打开,高压气体从连接壳体10、约束腔体18和活动囊13进入救生衣主体4内部,而当设置有对应急情况判断失误,无需对救生衣主体4内部填充气体、高压气瓶9破损来不及关闭开关阀15时,使用者可手拉回位绳19,克服其上的弹性膜12弹力作用,使得活塞14底端受力,并使得弹性密封圈17形变,挤进约束腔体18内部,由此产生复位效果,达到对约束腔体18的再次密封,并形成双向密封,避免高压气瓶9或救生衣主体4内部空气溢出,且该密封效果良好,可反复使用,只需更换或为高压气瓶9充气,便可达到反复使用该救生衣的目的,提高实际的经济价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的结构与实施例1或2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壳体10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限位筒体20,限位筒体20延伸至连接壳体10底端,且限位筒体20的底端表面套接有双层密封圈23(图4)。双层密封圈23由两个橡胶密封圈组合而成,直径大于连接壳体10的外径,并通过限位槽等限位套接在限位筒体20表面,而限位筒体20可在充气过程中,内部中空,作为一个气体的导通通道使用。
具体的,控制壳体16的顶端安装有导向柱21,导向柱21的外径较大,而内径较小于限位筒体20的内径,双层密封圈23外侧的连接壳体10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螺帽22,可受力沿连接壳体10的外表面进行上下运动,而活动螺帽22内部设置有圆槽,可将双层密封圈23卡入圆槽内部,实现卡紧的效果,且活动螺帽22与导向柱21通过螺纹连接,在二者实际连接过程中,活动螺帽22可形成向下的力矩对双层密封圈23进行挤压,将双层密封圈23与导向柱21顶端相互顶紧,使得导向柱21外表面形成密封,而导向柱21内部与限位筒体20内部导通,利于气体的输送和气体的密封操作。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当需要对高压气瓶9进行安装时,看将导向柱21顶端与限位筒体20底端对齐,将活动螺帽22向下运动,当活动螺帽22底端与导向柱21表面螺纹接触时,沿一定旋向旋转活动螺帽22,使得活动螺帽22沿导向柱21上的螺纹向下运动,形成固定螺纹连接效果,直至活动螺帽22无法向下运动后,由此完成高压气瓶9的安装操作,而此时,活动螺帽22的内壁受螺纹的连接力矩向下对双层密封圈23进行挤压,使得双层密封圈23向下与导向柱21贴合,且双层密封圈23发生形变,挤压至导向柱21与限位筒体20的连接处,使得二者之间形成密封效果,避免后续使用时发生泄气的事故,而限位筒体20与导向柱21相互对齐,内部导通,形成一个气体输送通道,而在后续拆卸过程中,仅需反转活动螺帽22,使得活动螺帽22与导向柱21分离,进而使得高压气瓶9与连接壳体10之间分离,便于实际的拆卸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4),救生衣主体(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两侧安装有捆绑扣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主体(4)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提升囊(5),所述救生衣主体(4)上安装有高压气瓶(9),所述高压气瓶(9)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壳体(10),所述连接壳体(10)的顶端安装有急救机构;所述急救机构包括活动囊(13)和活塞(14),活动囊(13)安装在连接壳体(10)的顶端,活塞(14)安装在连接壳体(10)的内部,活塞(14)的顶端安装有拉绳(6),且拉绳(6)经活动囊(13)和救生衣主体(4)内部向外延伸出救生衣主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主体(4)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约束袋(8),高压气瓶(9)放置在约束袋(8)内部,且约束袋(8)的顶端安装有锁口绳(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囊(1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救生衣主体(4)表面,活动囊(13)上方的救生衣主体(4)表面安装有弹性膜(12),且弹性膜(12)与拉绳(6)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4)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膜(11),且连接膜(11)的表面延伸至连接壳体(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瓶(9)与连接壳体(10)通过螺纹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处安装有控制壳体(16),控制壳体(16)的表面安装有开关阀(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扣带(2)一侧的救生衣主体(4)的表面安装有荧光贴(3),且捆绑扣带(2)另一侧的救生衣主体(4)的表面安装有工具包(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4)为圆柱体结构,活塞(14)的表面套接有弹性密封圈(17),且弹性密封圈(17)外侧的连接壳体(10)内部安装有约束腔体(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10)的表面安装有弹性膜(12),弹性膜(12)的表面安装有回位绳(19),回位绳(19)的一端向内延伸至活塞(14)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10)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限位筒体(20),限位筒体(20)延伸至连接壳体(10)底端,且限位筒体(20)的底端表面套接有双层密封圈(23)。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16)的顶端安装有导向柱(21),双层密封圈(23)外侧的连接壳体(10)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螺帽(22),且活动螺帽(22)与导向柱(21)通过螺纹连接。
CN201921962889.6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Active CN211364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2889.6U CN21136489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2889.6U CN21136489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4890U true CN211364890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8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2889.6U Active CN21136489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48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492A (zh) * 2020-10-23 2021-02-02 张天宇 一种自发电发光式救生衣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492A (zh) * 2020-10-23 2021-02-02 张天宇 一种自发电发光式救生衣
CN112298492B (zh) * 2020-10-23 2022-01-11 东台市海鸥航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电发光式救生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64890U (zh) 一种可实现快速自救功能的充气救生衣
CN204956887U (zh) 一种救生手环
CN111591418A (zh) 一种水下运载器增大浮力自救装置
US3710409A (en) Linear inflatable module device
CN207257935U (zh) 一种便携式充气救生衣
CN209977129U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充气气囊
CN100491194C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装置
CN113753200A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衣浸水和快速膨胀装置
CN100572189C (zh) 水中应急充气式自救装置
CN214267924U (zh) 一种智能落水救生手环
CN109334907A (zh) 一种防漏气的救生圈
CN113830262B (zh) 一种易收纳式充气救生圈
CN21028455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充气功能的救生腰包
CN211642556U (zh) 一种新型救生圈
CN103879529A (zh) 气胀式救生衣
CN2628416Y (zh) 自动充气式便携救生圈
CN209921579U (zh) 便携式浮力装置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106741739A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设备
CN108357653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救生带
CN208069983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罐
CN201046772Y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装置
CN216374939U (zh) 便捷式救生设施及其书包、双气囊救生设施、救生设备
CN110697007B (zh) 一种救生板
CN2889896Y (zh) 紧急充气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