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9195U -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9195U
CN211359195U CN201921739627.3U CN201921739627U CN211359195U CN 211359195 U CN211359195 U CN 211359195U CN 201921739627 U CN201921739627 U CN 201921739627U CN 211359195 U CN211359195 U CN 211359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ve plate
wire
electrode
wir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396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海峰
朱启惠
余丙松
曹亚裙
郭俊杰
李昂
崔腾飞
赵艳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396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9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9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9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外支撑架、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极丝,正极板和负极板间隔分布在外支撑架内部,在正极板排列方向的左右两侧设有正极板连接板,电极丝位于荷电区内并分布在相邻的负极板之间,在正极板连接板上开有电极丝限位槽,电极丝的两端限位在电极丝限位槽内,并且,电极丝两端还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设于对应电极丝限位槽的外侧而使电极丝绷紧在两侧的正极板连接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静电净化装置的正极板连接板上开有电极丝限位槽,电极丝的两端限位在电极丝限位槽内,并通过电极丝两端的限位块使电极丝绷紧在正极板连接板之间,可见电极丝的安装结构非常简单,安装非常方便,且所有电极丝均独立工作,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避免油烟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通常采用在烟道上安装专门的油烟净化装置来消除油烟污染物。现有的油烟净化装置有多种结构,有过滤膜式、水幕式和离心式等等。其中,过滤膜式净化装置虽然能够有效清除油烟,但因容易堵塞,必须经常更换,使用较为麻烦。水幕式净化装置通过水来清除油烟,不仅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浪费大量的水,使用成本较高。离心式净化装置不仅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对油烟的清除率也相对比较低。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油烟净化装置的缺陷,人们提出了各种静电净化装置,如专利号为ZL 02257040.3(授权公告号为CN 2586536 Y)所公开《油烟静电净化装置》,该油烟静电净化装置包括电源、箱体、电极板、集油盆,箱体为密闭结构,箱体上设有与烟气排放管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正、负极板垂直设置在箱体内,并间隔适当距离相互平行交替排列;集油盆设置在电极板的下方;电源为电极板提供直流高压电。本装置工作时,在油气通道上形成静电场,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将进入静电场的微小油滴吸附到电极表面。虽然,该静电净化装置具有能耗小、噪音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其采用简单的正负极板交错结构,正负极板之间没有相互错开,正负极板安装在同一支撑框上,当支撑框上累积油污后表面容易爬电,电流集中在表面放电,导致极板间的运动带电粒子减少,从而使正负极板之间容易导通,进而使静电净化装置失效。又比如有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在外支撑架的两相对侧分别安装有绝缘支架,在绝缘支架的内侧部安装有弹片,电极丝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弹片上,这种电极丝安装结构采用数量较少的电极丝,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电极丝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的静电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外支撑架、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极丝,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间隔分布在所述外支撑架内部,所述电极丝与正极板相互导通,所述净化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支撑架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形成荷电区,所述外支撑架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集尘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板排列方向的左右两侧设有正极板连接板,所述电极丝位于荷电区内并分布在相邻的负极板之间,在所述正极板连接板上开有电极丝限位槽,所述电极丝的两端限位在所述电极丝限位槽内,并且,电极丝两端还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对应电极丝限位槽的外侧而使电极丝绷紧在两侧的正极板连接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正极板竖向设置,所述正极板连接板上开有正极板安装孔,所述正极板的底部设有用来插入正极板安装孔的插脚,所述电极丝限位槽设于所述正极板安装孔的下方,对应地,所述电极丝设于所述正极板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极丝限位槽设于所述正极板安装孔的正下方,对应地,所述电极丝设于所述正极板的正下方并位于相邻两块负极板的正中间。
为了使电极丝能顺利卡入至电极丝限位槽内,所述电极丝限位槽包括水平卡槽、自该水平卡槽的一端向上延伸的内侧竖向卡槽以及自该水平卡槽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的外侧竖向卡槽,所述外侧竖向卡槽的底部形成供电极丝卡入的开口,所述电极丝最终卡入在所述内侧竖向卡槽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极丝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极丝的直径,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极丝限位槽的宽度。这样,电极丝能顺利卡入电极丝限位槽,且通过限位块可以有效限位,并使电极丝绷紧。
为了进一步提升荷电效果,所述正极板连接板上至少开有上下两排电极丝限位槽,同一排的电极丝限位槽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电极丝水平设置且上下间隔分布。
为了提高静电装置的可靠性,所述外支撑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正极板连接板靠近外支撑架的侧部具有内部折弯的折弯固定片,所述折弯固定片分别固定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在最外侧的负极板上开有避让所述折弯固定片的缺口。
为了连接固定负极板,在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之间还连接有负极板连接板,所述负极板连接板设于正极板连接板的上方,所有负极板均连接在所述负极板连接板上。
为了进一步固定正极板和负极板,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正极板固定条,所述正极板的顶部连接固定在所述正极板固定条上,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负极板固定条,所述负极板的底部连接固定在负极板固定条上。
为了保护正极板连接板,在所述正极板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静电净化装置的正极板连接板上开有电极丝限位槽,电极丝的两端限位在电极丝限位槽内,并通过电极丝两端的限位块使电极丝绷紧在两侧的正极板连接板之间,可见电极丝的安装结构非常简单,安装非常方便,且所有电极丝均独立工作,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极板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外支撑架、正极板1、负极板2和电极丝3,电极丝3与正极板1相互导通。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为进风方向,外支撑架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为荷电区,外支撑架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为集尘区。
本实施例的外支撑架包括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在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正极板连接板4和负极板连接板7,正极板连接板4位于负极板连接板7的下方,在正极板连接板4的外侧安装有盖板10,正极板连接板4的左右两侧和负极板连接板7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连接固定在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上。正极板1和负极板2在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之间间隔分布,正极板1竖向设置并安装在正极板连接板4上,负极板2竖向设置并安装在负极板连接板7上,电极丝3位于荷电区内并分布在相邻的负极板2之间,并且,电极丝3位于正极板1的正下方并位于相邻两块负极板2的正中间。
电极丝的安装结构如下:
在前后两侧的正极板连接板4上开有电极丝限位槽,电极丝3的两端限位在电极丝限位槽内。其中,电极丝限位槽包括水平卡槽42、自该水平卡槽的一端向上延伸的内侧竖向卡槽43以及自该水平卡槽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的外侧竖向卡槽44,外侧竖向卡槽44的底部形成供电极丝3卡入的开口,参见图4和图5。并且,电极丝限位槽的宽度大于电极丝3的直径,限位块31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极丝限位槽的宽度。安装时,电极丝3从外侧竖向卡槽44的开口卡入,并最终卡入在内侧竖向卡槽43内,并且,电极丝3两端的限位块31设于内侧竖向卡槽43的外侧而使电极丝3绷紧在两侧的正极板连接板4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正极板连接板4上开有三排电极丝限位槽,同一排的电极丝限位槽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电极丝3水平设置且上下间隔分布。
另外,在正极板连接板4上还开有正极板安装孔41,正极板安装孔41位于对应电极丝限位槽的正上方,正极板1的底部设有用来插入正极板安装孔41内的插脚11。
在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顶部安装有正极板固定条8,正极板1的顶部连接固定在正极板固定条8上,在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底部安装有负极板固定条9,负极板2的底部连接固定在负极板固定条9上。设置正极板固定条8和负极板固定条9后,可以使正极板1、负极板2的安装结构更为牢固。
本实施例中,正极板连接板4的左右两侧具有向内折弯的折弯固定片45,折弯固定片45上开有安装孔451,折弯固定片45紧贴并固定在左支撑板5、右支撑板6的内侧壁上。最外侧的两块负极板2分别与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相邻,在这两块负极板2上均开有避让折弯固定片45的缺口21,使得正极板连接板4与负极板2之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确保静电装置能够可靠工作。

Claims (10)

1.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外支撑架、正极板(1)、负极板(2)和电极丝(3),所述正极板(1)和负极板(2)间隔分布在所述外支撑架内部,所述电极丝(3)与正极板(1)相互导通,所述净化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支撑架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形成荷电区,所述外支撑架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集尘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板(1)排列方向的左右两侧设有正极板连接板(4),所述电极丝(3)位于荷电区内并分布在相邻的负极板(2)之间,在所述正极板连接板(4)上开有电极丝限位槽,所述电极丝(3)的两端限位在所述电极丝限位槽内,并且,电极丝(3)两端还安装有限位块(31),所述限位块(31)设于对应电极丝限位槽的外侧而使电极丝(3)绷紧在两侧的正极板连接板(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1)竖向设置,所述正极板连接板(4)上开有正极板安装孔(41),所述正极板(1)的底部设有用来插入正极板安装孔(41)的插脚(11),所述电极丝限位槽设于所述正极板安装孔(41)的下方,对应地,所述电极丝(3)设于所述正极板(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限位槽设于所述正极板安装孔(41)的正下方,对应地,所述电极丝(3)设于所述正极板(1)的正下方并位于相邻两块负极板(2)的正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限位槽包括水平卡槽(42)、自该水平卡槽的一端向上延伸的内侧竖向卡槽(43)以及自该水平卡槽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的外侧竖向卡槽(44),所述外侧竖向卡槽(44)的底部形成供电极丝(3)卡入的开口,所述电极丝(3)最终卡入在所述内侧竖向卡槽(43)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极丝(3)的直径,所述限位块(31)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极丝限位槽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连接板(4)上至少开有上下两排电极丝限位槽,同一排的电极丝限位槽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电极丝(3)水平设置且上下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所述正极板连接板(4)靠近外支撑架的侧部具有内部折弯的折弯固定片(45),所述折弯固定片(45)分别固定在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上,在最外侧的负极板(2)上开有避让所述折弯固定片(45)的缺口(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支撑板(5)与右支撑板(6)之间还连接有负极板连接板(7),所述负极板连接板(7)设于正极板连接板(4)的上方,所有负极板(2)均连接在所述负极板连接板(7)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顶部安装有正极板固定条(8),所述正极板(1)的顶部连接固定在所述正极板固定条(8)上,在所述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底部安装有负极板固定条(9),所述负极板(2)的底部连接固定在负极板固定条(9)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板连接板(4)的外侧安装有盖板(10)。
CN201921739627.3U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Active CN211359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9627.3U CN211359195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9627.3U CN211359195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9195U true CN211359195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39627.3U Active CN211359195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9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4566B (zh) 用于静电除尘器的高电压部件附近的结构的电气屏蔽装置
CN101886828A (zh) 静电油烟净化装置
CN108072076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8787167B (zh) 用于中央空调风管系统中的高压静电空气净化装置
CN205146455U (zh) 集尘过滤器及静电除尘器
CN105233987A (zh) 均流式静电除尘器
CN211359195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05164956U (zh) 均流式静电除尘器
CN211801651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1099569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1099571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1801650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1359196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1359191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4581346U (zh) 油烟吸附装置及油烟净化器
CN211801642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1359197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0545702U (zh) 一种高低压一体式净化器
CN211801643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11099570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209944451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静电净化装置
KR100893771B1 (ko) 습식 전기집진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기 정화장치
CN2241018Y (zh) 机立窑用静电尘降除尘装置
CN206604646U (zh) 静电装置和油烟机
CN108067353B (zh) 一种油烟治理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