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7086U -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7086U
CN211357086U CN201922139707.1U CN201922139707U CN211357086U CN 211357086 U CN211357086 U CN 211357086U CN 201922139707 U CN201922139707 U CN 201922139707U CN 211357086 U CN211357086 U CN 211357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ositive pressure
pipeline
positive
su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97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397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7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7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7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机体和设于所述机体内部的正压冲洗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及电源;所述正压冲洗装置包括正压管道、正压泵和冲洗液体储存器,所述正压管道与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相连通,所述正压泵设于所述正压管道上,以驱动所述正压管道输出冲洗液体;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管道、负压泵和冲洗液液体收集器,所述负压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冲洗液体收集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负压泵与所述冲洗液体收集器的排气口相连通。该装置将正压冲洗与负压吸引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由患者随身携带,便于患者离床活动,且能够对冲洗液量、冲洗速度、负压吸引强度等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减轻病患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日常工作中,经常有大量的伤口需要处理。如;外伤、烧伤、褥疮、皮肤缺损、感染伤口、手术后伤口以及骨髓炎、深部感染等等。一般比较小较浅的伤口,可以通过常规纱布换药,就能达到愈合的目的。但是对于复杂、比较深、面积比较大、渗出量大、长期不愈合的伤口,处理起来很困难。每天需要一次或多次换药,用药物液体冲洗伤口,用干纱布吸引走伤口渗出的液体。既费时,费力,又很难统一技术标准,不能控制冲洗药液量和吸引出的冲洗液量以及其中的渗出液量。
国际公认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简称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此装置,是在伤口内放置一块医用海绵,海绵连接有通向外部的管道,用医用透明粘性贴膜贴敷,使海绵和伤口形成密闭状态。管道与外界负压吸引机相连,可以抽吸出医用海绵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副管道,人工使用注射器向伤口内推注液体性药物以达到冲洗效果。
目前,冲洗伤口,只有人工用注射器或者输液吊瓶向伤口注射液体药物,渗出物和冲洗液体的吸引出,一般采用病房所有的墙壁负压吸引管道或者电力负压吸引泵通过与病人相连的管道吸引出冲洗的液体和渗出的液体。对于复杂的伤口,这种复杂痛苦的换药治疗,往往需要数日数周甚至是数月,病人不能远离床位和医院,造成生活困难、加重病痛。医护人员每天需要往返多次观察和冲洗治疗伤口调节负压吸引强度。
这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治疗,既费时、费力,又很难统一技术标准,包括冲洗液量、冲洗的速度,每天冲洗的时间、负压吸引的强度、吸引出的液量都无法进行准确控制,无法及时发现伤口的突然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该装置将正压冲洗与负压吸引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由患者随身携带,便于患者离床活动,且能够对冲洗液量、冲洗速度、负压吸引强度等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减轻病患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机体和设于所述机体内部的正压冲洗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及电源;所述正压冲洗装置包括正压管道、正压泵和冲洗液体储存器,所述正压管道为柔性管道,其与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相连通,所述正压泵设于所述正压管道上,以驱动所述正压管道输出冲洗液体,所述正压管道与冲洗液体储存器相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机体内部,所述正压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机体延伸至机体外部;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管道、负压泵和冲洗液体收集器,所述负压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冲洗液体收集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负压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机体延伸至机体外部,所述负压泵与所述冲洗液体收集器的排气口相连通,以将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抽成负压状态;所述正压泵和负压泵均电连接于所述电源。
优选地,所述正压泵包括轮盘、挤压轮、挤压轮外罩以及电机;所述轮盘和挤压轮设于所述挤压轮外罩的内部,所述挤压轮外罩连接于所述电机的机体,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轮盘相连接以带动所述轮盘旋转;所述轮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所述挤压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并处于接近边缘的位置,其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平行;所述挤压轮外罩的一侧设有第一斜向开口,所述挤压轮外罩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向开口,所述正压管道从所述第一斜向开口伸入所述挤压轮外罩,并沿圆弧方向从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的槽位绕过之后从所述第二斜向开口伸出所述挤压轮外轮,所述轮盘在旋转过程中通过挤压轮间歇性的挤压所述正压管道。
优选地,所述挤压轮的数量为3~5个,在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孔道。
优选地,所述挤压轮外罩包括对合的前端外罩和后端外罩,所述前端外罩与后端外罩通过在外部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螺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压管道和负压管道均为塑胶软管。
优选地,所述正压管道上设有一组或多组所述正压泵。
优选地,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储液袋,或者,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储液瓶。
优选地,各所述储液袋中分别储存不同的冲洗液体。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或者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同时设有正压冲洗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并且将正压冲洗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电源一起设置在同一机体内部,在通过正压冲洗装置向病患部位输送冲洗液的同时(或者交替),还可以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冲洗后的液体从病患部位排出,不需要通过墙壁负压进行吸引,也不需要以输液吊瓶的方式向伤口注入冲洗液体,通过正压冲洗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的相互协作,可以将冲洗液以设定的计量输入病患部位,并及时按治疗要求排出体外,由于各组成部分集中设置在机体内部,可以由患者随身携带,便于患者离床活动,且通过对正压泵和负压泵进行控制,能够对冲洗液量、冲洗速度、负压吸引强度等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减轻病患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正压泵由轮盘、挤压轮、挤压轮外罩以及电机等部分组成,正压管道从正压泵穿过之后,轮盘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挤压轮以间歇的方式挤压正压管道,从而将冲洗液体储存器中的冲洗液不断的向外输出,注入病患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正压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机体 2.电源 3.正压管道 4.正压泵 41.轮盘 42.挤压轮 43.挤压轮外罩 44.电机 45.连接柱 46.连接板 47.螺栓 5.冲洗液体储存器 6.负压管道 7.负压泵 8.冲洗液体收集器 9.海绵 10.贴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主要由机体1和设于机体1内部的正压冲洗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及电源2等部件组成。
正压冲洗装置主要由正压管道3、正压泵4和冲洗液体储存器5等组成,正压管道3为柔性的塑胶软管,冲洗液体储存器5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储液袋(或储液瓶),当设有多个储液袋时,各储液袋中可分别储存不同的冲洗液体,正压管道3与冲洗液体储存器5相连通,正压泵4设于正压管道3上,以驱动正压管道3输出冲洗液体,正压管道3与冲洗液体储存器5相连通的一端位于机体1内部,正压管道3的另一端穿过机体1延伸至机体外部。
负压吸引装置主要由负压管道6、负压泵7和冲洗液体收集器8等组成,冲洗液体收集器8为一个密闭的储液瓶,其瓶口处设有进液口和排气口,负压管道6的一端与冲洗液体收集器8的进液口相连通,并一直延伸至冲洗液体收集器8的内底部,负压管道6的另一端穿过机体1延伸至机体外部,负压泵7可采用微型真空泵,其与冲洗液体收集器8的排气口相连通,以将冲洗液体收集器8抽成可控的负压状态。
电源2为充电电池(或者蓄电池),正压泵4和负压泵7均通过导线(虚线所示)电连接于电源2,由充电电池为正压泵4和负压泵7供电,以摆脱对外接电源的依赖,提高设备的便携性能。
请参考图2,图2为图1中所示正压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正压泵4主要由轮盘41、挤压轮42、挤压轮外罩43以及电机44等组成;轮盘41和挤压轮42设于挤压轮外罩43的内部,挤压轮外罩43连接于电机44的机体,电机44的转轴与轮盘41相连接以带动轮盘41旋转。
轮盘4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挤压轮42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并处于接近边缘的位置,其转轴与电机44的转轴相平行;挤压轮外罩43的一侧设有第一斜向开口,挤压轮外罩43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向开口,正压管道3从第一斜向开口伸入挤压轮外罩43,并沿圆弧方向从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的槽位绕过之后从第二斜向开口伸出挤压轮外罩43,轮盘41在旋转过程中通过挤压轮42间歇性的挤压正压管道3,从而源源不断的将冲洗液体储存器5中的液体以一定压力向外输出。
挤压轮42的数量可以是3~5个,图中所示为三个挤压轮42,在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挤压轮外罩43包括对合的前端外罩和后端外罩,前端外罩与后端外罩在外部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连接柱45,各连接柱45上分别设有螺纹孔,电机44的机体上设有一正方形连接板46,连接板46的四角处设有四个与连接柱45对应的螺纹孔。这样,前端外罩、后端外罩与电机44便可以通过四个螺栓47固定连接在一起。
请参考图3,图3为图1所示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如图所示,在对病人的腿部创伤进行冲洗时,首先在伤口处放置一块医用海绵9,然后将正压管道3的外端插入海绵9的一端,将负压管道6的外端插入海绵9的另一端(两个管道也可以在同一侧),再用医用透明粘性贴膜10贴敷,使海绵9和伤口形成密闭状态,同时将正压管道3和负压管道6贴敷固定,然后启动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由正压泵4按时按量将冲洗液注入伤口海绵内,在达到冲洗液与海绵充分接触的效果,经过冲洗的液体由负压泵7通过负压管道6按设定的时间和强度从密闭的伤口内吸引出冲洗液和伤口内的渗出液,并输入冲洗液体收集器8进行储存。
在冲洗过程中,可以在输出正压冲洗液体的同时,负压吸出冲洗之后的液体,也可以单独产生负压或单独输出正压进行冲洗,还可以是正压冲洗和负压吸引交替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正压管道3上设有一组或多组所述正压泵4,或者,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孔道,又或者,正压管,3和负压管道6在同一位置连接于海绵9,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该装置不需要通过墙壁负压进行吸引,也不需要以输液吊瓶或注射器的方式向伤口注入冲洗液体,通过正压冲洗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的相互协作,可以将冲洗液以设定的计量输入病患部位,并及时地向外排出,由于各组成部分集中设置在机体内部,可以由患者随身携带,便于患者离床活动,且通过对正压泵4和负压泵7进行控制,能够对冲洗液量、冲洗速度、负压吸引强度等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减轻病患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设于所述机体内部的正压冲洗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及电源;所述正压冲洗装置包括正压管道、正压泵和冲洗液体储存器,所述正压管道为柔性管道,其与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相连通,所述正压泵设于所述正压管道上,以驱动所述正压管道输出冲洗液体,所述正压管道与冲洗液体储存器相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机体内部,所述正压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机体延伸至机体外部;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管道、负压泵和冲洗液体收集器,所述负压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冲洗液体收集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负压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机体延伸至机体外部,所述负压泵与所述冲洗液体收集器的排气口相连通,以将所述冲洗液体收集器抽成负压状态;所述正压泵和负压泵均电连接于所述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泵包括轮盘、挤压轮、挤压轮外罩以及电机;所述轮盘和挤压轮设于所述挤压轮外罩的内部,所述挤压轮外罩连接于所述电机的机体,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轮盘相连接以带动所述轮盘旋转;所述轮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所述挤压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并处于接近边缘的位置,其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平行;所述挤压轮外罩的一侧设有第一斜向开口,所述挤压轮外罩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向开口,所述正压管道从所述第一斜向开口伸入所述挤压轮外罩,并沿圆弧方向从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的槽位绕过之后从所述第二斜向开口伸出所述挤压轮外罩,所述轮盘在旋转过程中通过挤压轮间歇性的挤压所述正压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轮的数量为3~5个,在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轮外罩包括对合的前端外罩和后端外罩,所述前端外罩与后端外罩通过在外部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螺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管道和负压管道均为塑胶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管道上设有一组或多组所述正压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储液袋,或者,所述冲洗液体储存器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储液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液袋或储液瓶中分别储存不同的冲洗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或者蓄电池。
CN201922139707.1U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Active CN211357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707.1U CN211357086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707.1U CN211357086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7086U true CN211357086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9707.1U Active CN211357086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7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7823B2 (en) Wound cleansing apparatus with stress
JP4990758B2 (ja) 圧力で創傷を洗浄する装置
EP1874375B1 (en) Wound tr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2606246C (en) Wound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U2006290496B2 (en) Apparatus with actives from tissue
US875831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ound cleansing with actives
US20070055209A1 (en) Self contained wound dressing apparatus
EP2251059A1 (en) Apparatus with actives from tissue
WO2005105175A1 (en) Wound cleansing apparatus with ultrasound
US112984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ound cleansing with actives
CN211357086U (zh) 一种医疗用伤口正压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CN210384301U (zh) 一种护理医疗器械放置支架
CN107261221B (zh) 一种安装有清洗装置的医用创面敷料
CN202505959U (zh) 复合可挠型引流装置
CN104667360B (zh) 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
CN211658849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引流装置
CN213251792U (zh) 一种用于马蜂毒素的吸引装置
CN214415353U (zh) 一体式腹腔引流装置
US11446049B2 (en) Wound cleaning tool with fluid delivery and removal capabilities
CN210542839U (zh)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