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4848U - 多功能枕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4848U
CN211354848U CN201922443150.0U CN201922443150U CN211354848U CN 211354848 U CN211354848 U CN 211354848U CN 201922443150 U CN201922443150 U CN 201922443150U CN 211354848 U CN211354848 U CN 211354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air bag
electromagnetic valve
ai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31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431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4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4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4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枕体的顶面包括头枕区和颈枕区,枕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控制总成、单向阀和气泵,第一气囊位于头枕区和颈枕区的底侧,第二气囊位于颈枕区和第一气囊之间,第一气囊的体积大于第二气囊的体积,控制总成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气囊连接以检测第二气囊内的气压,气泵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一气囊通过单向阀与第二气囊连通,第二气囊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只需借助一个压力传感器,即可实现枕体的高度自动调节功能,从而解决了智能枕头需要借助多个压力传感器才能实现高度自动调节的问题,降低了多功能枕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多功能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睡眠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失眠、颈椎病等逐渐成为人们常见的慢性病,并且由此可以诱发多种其它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每个人具有不同的颈椎生理曲线,这种颈椎生理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只有枕头的高度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人们的睡眠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枕头普遍需要在枕体上布置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与至少两个气囊配合才能实现枕头高度的自动调节,使得枕头的高度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但是,这类智能枕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枕,包括但不限于解决智能枕头需要借助多个压力传感器才能实现高度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面包括用于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头枕区和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颈枕区,所述枕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控制总成、单向阀和气泵,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头枕区和所述颈枕区的底侧,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颈枕区和所述第一气囊之间,所述第一气囊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气囊的体积,所述控制总成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气囊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压,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口露出于所述枕体以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多功能枕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囊呈长条形,所述第二气囊从所述颈枕区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颈枕区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音频播放组件,所述音频播放组件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音频播放组件包括两音箱,两所述音箱分别位于所述头枕区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连接所述气泵和所述第一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生命体征监测组件,所述生命体征监测组件位于所述头枕区的底侧,并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一对C形运动气囊,所述一对C形运动气囊位于所述头枕区的底侧以驱使人体头部摆动,所述控制总成还包括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一对C形运动气囊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气泵连通。
可选地,所述枕体的顶面还包括用于与人体肩部接触的肩枕区,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位于所述颈枕区和所述肩枕区的底侧,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热片的外轮廓呈凸字形。
可选地,所述遥控器包括电路板、多个按键和可发出多种颜色的指示灯,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多个所述按键和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有益效果在于:只需借助一个压力传感器,即可实现枕体的高度自动调节功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智能枕头需要借助多个压力传感器才能实现高度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多功能枕的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等集成在一个控制总成上,使得枕体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气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枕在人体平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枕在人体侧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枕中遥控器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多功能枕、11—枕体、12—遥控器、13—第一气囊、14—第二气囊、15—控制总成、16—单向阀、17—气泵、18—音频播放组件、19—消音组件、20—生命体征监测组件、21—C形运动气囊、22—加热片、111—头枕区、112—颈枕区、113—肩枕区、121—按键、122—指示灯、151—单片机、152—压力传感器、153—第一电磁阀、154—第二电磁阀、155—第三电磁阀、156—第四电磁阀、180—音箱、121a—开机、121b—护颈、121c—休闲、121d—温疗、121e—升高、121f—降低、121g—平躺、121h—侧躺、121i—自动、121j—止鼾、121k—健康监测、121l—音响、121m—语音提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与另一个部件“电连接”,它可以是导体电连接,或者是无线电连接,还可以是其它各种能够传输电信号的连接方式。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1包括枕体11和遥控器12,其中,枕体11的顶面包括用于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头枕区111和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颈枕区112,而在枕体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13、第二气囊14、控制总成15、单向阀16和气泵17,其中第一气囊13位于头枕区111和颈枕区112的底侧,第二气囊14位于颈枕区112和第一气囊13之间,并且第一气囊13的体积大于第二气囊14的体积,其中控制总成15包括单片机151、压力传感器152、第一电磁阀153和第二电磁阀154,压力传感器152、第一电磁阀153、第二电磁阀154、遥控器12和气泵17分别与单片机151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52与第二气囊14连接以检测第二气囊14内的气压,气泵17通过第一电磁阀153与第一气囊13连通,第一气囊13通过单向阀16与第二气囊14连通,第二气囊14通过第二电磁阀154与排气口连通,该排气口露出枕体11,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14内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保留一定量的空气,以确保压力传感器152随时在触发状态下;控制总成15可以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可以插接在外部插座上以实现通电,或者在控制总成15上设置有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为多功能枕1的各个电器组件供电;气泵17具有进气口,该进气口露出枕体11,并且与外界空气连通。
在首次使用多功能枕1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睡眠习惯和感受先设定枕体11的平躺高度和侧躺高度,来取得最佳的睡眠姿态,并且为后续使用多功能枕1提供自动调节高度的参数,具体的工作原理是:用户通过遥控器12向单片机151发送指令,由单片机151控制第一电磁阀153打开并且启动气泵17向第一气囊13充气,直至枕体11达到舒适的平躺高度时,用户通过遥控器12向单片机151发送指令,由单片机151通过压力传感器152检测此时第二气囊14内的气压并且将该气压值记录为平躺压力值保存下来,完成平躺高度设定;再次进行上述的充气步骤,直至枕体11达到舒适的侧躺高度时,用户通过遥控器12向单片机151发送指令,由单片机151通过压力传感器152检测此时第二气囊14内的气压并且将该气压值记录为侧躺压力值保存下来,完成侧躺高度设定。当用户设定完平躺压力值和侧躺压力值后,用户就可以开始使用多功能枕1的高度自动调节功能,请参阅图4和图5,该高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从平躺状态改变为侧躺状态时,由于此时用户颈椎曲度的变化,用户颈部向颈枕区112底侧的第二气囊14施加的压力减小,假设此时压力传感器152检测到的气压值为第一压力值,并且第一压力值小于平躺压力值,单片机151就会控制第一电磁阀153打开并且启动气泵17向第一气囊13充气,在第一气囊13充气的过程中,第一气囊13内的空气克服单向阀16的阻力向第二气囊14充气,直至颈枕区112支撑起用户颈部,假设此时压力传感器152检测到的气压值为第二压力值,并且第二压力值等于侧躺压力值,单片机151才会控制第一电磁阀153和气泵17关闭,使枕体11维持在符合用户需求的侧躺高度上;当用户从侧躺状态改变为平躺状态时,由于此时用户颈椎曲度的变化,用户颈部向第二气囊14施加的压力增大,假设此时压力传感器152检测到的气压值为第三压力值,并且第三压力值大于侧躺压力值,单片机151就会控制第二电磁阀154打开,使得第二气囊14内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并且第一气囊13内的空气经过单向阀16和第二气囊14从排气口排出,直至压力传感器152检测到的气压值等于平躺压力值,单片机151才会控制第二电磁阀154关闭,使枕体11维持在符合用户需求的平躺高度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1,只需借助一个压力传感器152,即可实现枕体11的高度自动调节功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智能枕头需要借助多个压力传感器才能实现高度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多功能枕1的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单片机151、压力传感器152、第一电磁阀153和第二电磁阀154等集成在一个控制总成15上,使得枕体11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化。
可选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气囊14呈长条形,并且第二气囊14从枕体11的颈枕区112的一端延伸至颈枕区112的另一端,这样只要用户颈部保持在颈枕区112内滚动,压力传感器152都可以通过第二气囊14检测到用户颈部对枕体11施加的压力,从而提升了多功能枕1的高度自动调节的精度和灵敏度。
可选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遥控器12包括电路板(未图示)、多个按键121和可发出多种颜色的指示灯122,其中,电路板与单片机151电连接,多个按键121和指示灯122设置在电路板上。具体地,电路板可以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51电连接,或者通过无线传输协议与单片机151电连接,多个按键121间隔地排布在电路板上,指示灯122可以对应按下不同的按键121和次数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参阅附表一。这样有利于用户对多功能枕1进行操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附表一:
Figure BDA0002341596980000071
Figure BDA0002341596980000081
可选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枕体11的内部还设置有音频播放组件18,音频播放组件18与单片机151电连接。具体地,音频播放组件18包括两个音箱180,两个音箱180分别位于枕体11的头枕区111的相对两侧,这样在用户切换不同的功能时,音频播放组件18可以播报不同的语音提示,语音提示的具体内容可以参阅附表一,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遥控器12在单向操控的过程中,有时指令未发出,或者未被接收,但是用户无反馈信息可以查询,只有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通过设备的动作看出或者感觉出指令是否发送成功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可选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枕体11的内部还设置有消音组件19,消音组件19连接气泵17和第一电磁阀153,即消音组件19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该进气端与气泵17连通,该出气端与第一电磁阀153连通,此处消音组件19为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气泵消音器。这样通过消音组件19可以消除气泵17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有效地避免了枕体11进行高度自动调节时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可选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枕体11的内部还设置有生命体征监测组件20,生命体征监测组件20位于头枕区111的底侧,并且与单片机151电连接。具体地,单片机151上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生命体征监测组件20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单元和光电传感器单元,加速度传感器单元和光电传感器单元可以准确地检测人体头部的移动数据和头部动脉的血流数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单元和光电传感器单元对用户整晚的睡眠生理参数进行采集与保存,并结合医疗级别的算法与分析,最终得到用户每晚的睡眠质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单片机15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端的应用程序同步并保存到服务器,手机端可以直观的实时展现用户每晚的睡眠数据与图表、波形,并且显示用户所关心的生理数据、趋势以及结果,从而最终实现远程监测、看护、预警、亲属数据交互与共享的健康生态圈,提高了用户的健康质量与生活品质。
可选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枕体11的内部还设置有一对C形运动气囊21,一对C形运动气囊21位于头枕区111的底侧,用于驱使人体头部摆动,同时,控制总成15还包括第三电磁阀155和第四电磁阀156,一对C形运动气囊21分别通过第三电磁阀155和第四电磁阀156与气泵17连通。具体地,C形运动气囊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为不等宽图形,其中左侧的C形运动气囊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区域所形成的图形的宽度先向远离右侧C形运动气囊21的方向递增,并且达到最大值后再沿远离右侧C形运动气囊21的方向递减,形成类似鸭梨的形状;此处C形运动气囊21包括第一弹性薄膜和多个第一气体腔室,多个第一气体腔室设置在第一弹性薄膜内,并且多个第一气体腔室之间相互连通;当用户通过遥控器12向单片机151发送指令后,单片机151启动气泵17,气泵17可以通过第三电磁阀155向左侧C形运动气囊21充气,和/或通过第四电磁阀156向右侧C形运动气囊21充气,而具体的充气时间和充气顺序可以根据程序的设计来控制,例如同时、单独或者交替向左侧C形运动气囊11和右侧C形运动气囊12充气,这样在不同充气时间和充气顺序的共同作用下,一对C形运动气囊21可以驱使人体头部实现不同频率和角度的摆动,并且带动人体颈椎骨骼肌肉运动,既可以起到按摩头部和颈部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止鼾的作用。
可选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枕体11的顶面还包括用于与人体肩部接触的肩枕区113,同时,在枕体11的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片22,加热片22位于颈枕区112和肩枕区113的底侧,并且加热片22与单片机151电连接。具体地,加热片22的外轮廓呈凸字形,与人体颈部和肩部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当单片机151向加热片22通电使其发热时,既可以对人体颈部进行热敷,又可以对人体的两个肩部进行热敷,从而缓解因疲劳造成的颈肩部肌肉酸痛的症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面包括用于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头枕区和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颈枕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控制总成、单向阀和气泵,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头枕区和所述颈枕区的底侧,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颈枕区和所述第一气囊之间,所述第一气囊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气囊的体积,所述控制总成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气囊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压,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口露出于所述枕体以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多功能枕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呈长条形,所述第二气囊从所述颈枕区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颈枕区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音频播放组件,所述音频播放组件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播放组件包括两音箱,两所述音箱分别位于所述头枕区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连接所述气泵和所述第一电磁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生命体征监测组件,所述生命体征监测组件位于所述头枕区的底侧,并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一对C形运动气囊,所述一对C形运动气囊位于所述头枕区的底侧以驱使人体头部摆动,所述控制总成还包括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一对C形运动气囊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气泵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顶面还包括用于与人体肩部接触的肩枕区,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位于所述颈枕区和所述肩枕区的底侧,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的外轮廓呈凸字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包括电路板、多个按键和可发出多种颜色的指示灯,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多个所述按键和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CN201922443150.0U 2019-12-27 2019-12-27 多功能枕 Active CN211354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150.0U CN21135484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多功能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150.0U CN21135484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多功能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4848U true CN211354848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3150.0U Active CN21135484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多功能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48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0474A (zh) * 2021-12-30 2022-05-13 深圳小梦智眠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枕的低噪声控制盒和功能枕
CN114766888A (zh) * 2022-04-02 2022-07-22 深圳市幻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气压控制方法、枕头、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0474A (zh) * 2021-12-30 2022-05-13 深圳小梦智眠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枕的低噪声控制盒和功能枕
CN114766888A (zh) * 2022-04-02 2022-07-22 深圳市幻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气压控制方法、枕头、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0192B (zh) 智能健康睡枕
CN211354848U (zh) 多功能枕
CN105832074B (zh) 一种智能健康睡眠枕
EP3348300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circuit for alleviating altitude sickness and oxygen supply device
CN104127076A (zh) 智能枕
CN106859887A (zh) 基于检测呼吸实现睡姿变换的护理床垫
TW201507710A (zh) 一種感覺康復訓練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CN103005972A (zh) 一种高度能够根据仰睡和侧睡而自动改变的枕头
CN104771154A (zh) 一种家庭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及血压检测方法
JP4513583B2 (ja) 空気マット及びその制御装置並びに空気マット装置
CN206166480U (zh) 内置有颈部气囊的智能枕头
CN205515127U (zh) 移动式止鼾装置
CN211584162U (zh) 按摩头用改进型随动底座
CN204048989U (zh) 智能枕
CN204501506U (zh) 一种智能健康按摩机
CN211409988U (zh) 按摩枕
CN205696953U (zh) 一种智能健康睡眠枕
CN111759699B (zh) 智能按摩枕及基于互联网的健康诊疗系统
CN209863133U (zh) 一种智能枕头
CN209933451U (zh) 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
CN111035531A (zh) 按摩枕
CN106175327A (zh) 一种具有智能监测的人机枕
CN207969929U (zh) 一种多功能床垫
CN208989446U (zh) 一种防褥垫
CN211460944U (zh) 一种医用趴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