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2555U - 一种调光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光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2555U
CN211352555U CN201922089169.XU CN201922089169U CN211352555U CN 211352555 U CN211352555 U CN 211352555U CN 201922089169 U CN201922089169 U CN 201922089169U CN 211352555 U CN211352555 U CN 211352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i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91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敏珍
王镇江
林纪勇
林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angxing Energy Saving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angxing Energy Saving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angxing Energy Saving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angxing Energy Saving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91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2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2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2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光电源,包括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调光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分别与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和调光电路电连接,π型LC滤波电路与RCD吸收电路电连接,通过设置调光电路为调光电源提供调光功能,使得照明驱动电路自身无需设置调光功能,减少照明驱动电路的外围元器件,且调光电路的外围器件少,大大降低成本;本方案设计的调光电源不限调光器类型,通过调光开关调整输入电压,调光电路实现由冷到暖的调温。

Description

一种调光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光电源。
背景技术
照明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目前普遍被使用做为灯源者,仍为灯管。一般而言,驱动灯管发光需要产生一交流电源,而交流电源的频率需配合灯管的阻抗特性,保持在40KHz至80KHz之间。当交流电源的频率过高或过低时,皆会导致灯管的阻抗增加,意即灯管的增益将会减低。为配合不同情况的需求,灯管的电源供应器也可设计用以调整灯管的输出亮度,即具有调光功能。一般而言,灯管的电源供应器皆采取脉冲宽度调制的设计,因此调光功能可借助调整电源供应器的工作周期实现,或者借助增加电源供应器的输出频率,以降低灯管增益来实现。
上述方式于进行调光时,仍然输出能量至灯管,由于灯管的使用寿命与灯管点亮的时间具有正相关,同时调光即为实现减小灯管输出亮度的目的,因此进行调光时仍输出能量至灯管,除增加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外,也会减低灯管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光电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调光电源,包括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调光电路,所述照明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和调光电路电连接,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与所述RCD吸收电路电连接;
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芯片U2、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第一LED组件和第二LED组件,所述芯片U2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2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四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24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第二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芯片U2的第八引脚、第二LED组件的另一端和第一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LED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调光电路为调光电源提供调光功能,使得照明驱动电路自身无需设置调光功能,减少照明驱动电路的外围元器件,且调光电路的外围器件少,大大降低成本;本方案设计的调光电源不限调光器类型,通过调光开关调整输入电压,调光电路实现由冷到暖的调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光电源的整体电路框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光电源的调光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光电源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标号说明:
1、π型LC滤波电路;2、RCD吸收电路;3、照明驱动电路;4、调光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调光电源,包括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调光电路,所述照明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和调光电路电连接,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与所述RCD吸收电路电连接;
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芯片U2、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第一LED组件和第二LED组件,所述芯片U2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2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四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24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第二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芯片U2的第八引脚、第二LED组件的另一端和第一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LED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调光电路为调光电源提供调光功能,使得照明驱动电路自身无需设置调光功能,减少照明驱动电路的外围元器件,且调光电路的外围器件少,大大降低成本;本方案设计的调光电源不限调光器类型,通过调光开关调整输入电压,调光电路实现由冷到暖的调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ED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所述第二LED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一端、芯片U2的第五引脚、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和芯片U2的第八引脚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8、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RCD吸收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RCD吸收电路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π型滤波器主要包括两个电容器(电容C1和电容C2)和一个电感L1,它的输入和输出都呈低阻抗,原理实际是电感L和电容C元件基本特性的组合利用;因为电容器的容抗Xc=1/(2πfc)会随信号频率升高而变小,而电感器的感抗Xl=2πfl会随信号频率升高而增大,它们组合的阻抗也会随信号频率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这表明,滤波电路会对不同频率信号呈现不同的阻抗,以致能让该频率信号顺利通过或阻碍它通过,从而起到选取某种频率信号和滤除某种频率信号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RCD吸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2、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解电容CE1,所述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二极管D1的阳极和照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均接地。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电气回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器件的损害。当尖峰电流通过二极管D1导通分流到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解电容CE1,从而起到抑制浪涌作用,对回路中其他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2、电阻R3、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解电容CE2、电解电容CE3、电解电容CE4、电解电容CE5、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感L2、变压器T1和晶体管Q1;
所述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所述芯片U1的第七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E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芯片U1的第六引脚、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RCD吸收电路和π型LC滤波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9分别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晶体管Q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晶体管Q1的栅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五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晶体管Q1的漏极和电容C6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14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电解电容CE3的一端、电解电容CE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另一端均接地。
从上述描述可知,电感L1的另一端接电阻R2和电阻R3到芯片U1的第五引脚(高压启动脚HV);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11接芯片U1的第七引脚(供电脚VCC)和电容C5,电容C5给芯片U1的第八引脚供电;电感L2通过电阻R13接到芯片U1的第二引脚(FB引脚),芯片U1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2接到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调整电阻R13和电阻R12的电阻比值来设计输出电压的参数;FB引脚的功能有:退磁检测、过压保护、短路保护和输入电压检测(线电压补偿);芯片U1的第一引脚通过电容C3与地电连接,用作内部误差放大器(跨导)的补偿环路;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9分别与电阻R25、电阻R26和电阻R27电连接且接地,通过调整采样电阻(包括电阻R25、电阻R26和电阻R27)参数来设计输出电流。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调光电源,包括π型LC滤波电路1、RCD吸收电路2、照明驱动电路3和调光电路4,所述照明驱动电路3分别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1、RCD吸收电路2和调光电路4电连接,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1与所述RCD吸收电路2电连接;
所述调光电路4包括芯片U2(型号为AM3800)、电阻R20(电阻值为101KΩ)、电阻R21(电阻值为110Ω)、电阻R22(电阻值为70Ω)、电阻R23(电阻值为10Ω)、电阻R24(电阻值为1Ω)、第一LED组件和第二LED组件,所述芯片U2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2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四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24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第二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芯片U2的第八引脚、第二LED组件的另一端和第一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LED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
LED+(恒流电源的输出端正极)通过电阻R20、电阻R21到芯片U2的第一引脚,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电阻R22到芯片U2地共接LED-(恒流电源的输出端负极),芯片U2检测芯片U2的第一引脚的电压值和照明驱动电路的电流值,电阻R23和电阻R24为调光电路的电流检测,调整调光器的开关,芯片U2的第一引脚的电压值在1.5-2.5V之间,芯片U2正常工作,照明驱动电路的电流值慢慢增加到200mA(该电流为电阻R23和电阻R24设置)时,在这期间LED模组(冷色温)慢慢变亮,当照明驱动电路的电流值≥200mA至照明驱动电路的最大电流值,在这期间LED模组(暖色温)慢慢变亮,LED模组(冷色温)正常点亮,此时的色温为冷色温跟暖色温的叠加。
所述第一LED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所述第二LED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一端、芯片U2的第五引脚、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和芯片U2的第八引脚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
请参照图3,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1包括电阻R1(电阻值为5.1KΩ)、电阻R28(电阻值为0Ω)、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电感值为2.5MH),所述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RCD吸收电路2、照明驱动电路3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RCD吸收电路2电连接。
请参照图3,所述RCD吸收电路2包括压敏电阻MOV2(型号为10D471K)、二极管D1(型号为RS1J)、电阻R4(电阻值为470KΩ)、电阻R5(电阻值为470KΩ)、电阻R6(电阻值为470KΩ)和电解电容CE1(电阻容为4.7uF,电压值为450V),所述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1、二极管D1的阳极和照明驱动电路3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均接地。
请参照图3,所述照明驱动电路3包括芯片U1(型号为BP3339)、电阻R2(电阻值为5.1KΩ)、电阻R3(电阻值为5.1KΩ)、电阻R7(电阻值为10Ω)、电阻R8(电阻值为0Ω)、电阻R9(电阻值为1KΩ)、电阻R10(电阻值为10KΩ)、电阻R11(电阻值为10Ω)、电阻R12(电阻值为24KΩ)、电阻R13(电阻值为430KΩ)、电阻R14(电阻值为100Ω)、电阻R15(电阻值为100KΩ)、电阻R16(电阻值为100KΩ)、电阻R17(电阻值为47Ω)、电阻R18(电阻值为47Ω)、电阻R19(电阻值为47KΩ)、电阻R25(电阻值为0.68Ω)、电阻R26(电阻值为0.75Ω)、电阻R27(电阻值为0.75Ω)、电容C3(电容值为1uF、电压值为25V)、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值为2.2nF,电压值为1KV)、电容C8(电容值为220pF,电压值为1KV)、电解电容CE2(电容值为1.7uF,电压值为35KV)、电解电容CE3(电容值为220uF,电压值为63KV)、电解电容CE4(电容值为220uF,电压值为63KV)、电解电容CE5(电容值为220uF,电压值为63KV)、二极管D2(型号为IN4148)、二极管D3(型号为RS1J)、二极管D4(型号为RS1J)、二极管D5(型号为SF56)、电感L2、变压器T1(型号为EFD25)和晶体管Q1;
所述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所述芯片U1的第七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E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芯片U1的第六引脚、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RCD吸收电路2和π型LC滤波电路1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9分别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晶体管Q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晶体管Q1的栅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五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晶体管Q1的漏极和电容C6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14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电解电容CE3的一端、电解电容CE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另一端均接地。
上述的调光电源的工作原理为:
电源的输入范围90-277VAC(交流电),交流电先通过调光开关,再通过限流保护电路(图3中的熔断器F1和熔断器F2)到压敏电阻MOV1、安规电容CX1、共模电感T2(设置共模电感用以调整电磁干扰)、整流桥(包括图3中的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和二极管D9)实现交流电转成直流电;电感L1的另一端接电阻R2和电阻R3到芯片U1的第五引脚(高压启动脚HV);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11接芯片U1的第七引脚(供电脚VCC)和电容C5,电容C5给芯片U1的第八引脚供电;电感L2通过电阻R13接到芯片U1的第二引脚(FB引脚),芯片U1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2接到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调整电阻R13和电阻R12的电阻比值来设计输出电压的参数;FB引脚的功能有:退磁检测、过压保护、短路保护和输入电压检测(线电压补偿);芯片U1的第一引脚通过电容C3与地电连接,用作内部误差放大器(跨导)的补偿环路;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9分别与电阻R25、电阻R26和电阻R27电连接且接地,通过调整采样电阻(包括电阻R25、电阻R26和电阻R27)参数来设计输出电流。
调光电源接入交流电,调整调光开关,暖色温的灯珠慢慢变亮,冷色温的灯珠也一起慢慢变亮,调到最大时,功率为开关电源的功率。
通过调光电路为本调光电源提供调光功能,使得照明驱动电路里面的芯片U1不需要带有调光功能;调光电路只需要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和电阻R24这几个电阻进行分配电压,所以外围器件比较少,成本相应降低;本电源需要在AC输入端装配调光器,调光器的类型不限,通过调整调光器的开关,改变其内部的可调电阻的分压比就可以改变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通过保护电路到π型LC滤波电路到RCD吸收电路到照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再到调光电路,芯片U2通过检测FB管脚(第一引脚)的电压值和照明驱动电路的电流值,FB管脚的工作电压值在1.5-2.5V之间,照明驱动电路的电流随着调光器越往上调越大,实现LED模组(冷色温)先慢慢变亮,再LED模组(暖色温)慢慢变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光电源,通过设置调光电路为调光电源提供调光功能,使得照明驱动电路自身无需设置调光功能,减少照明驱动电路的外围元器件,且调光电路的外围器件少,大大降低成本;本方案设计的调光电源不限调光器类型,通过调光开关调整输入电压,调光电路实现由冷到暖的调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调光电路,所述照明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RCD吸收电路和调光电路电连接,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与所述RCD吸收电路电连接;
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芯片U2、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第一LED组件和第二LED组件,所述芯片U2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2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四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24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第二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芯片U2的第八引脚、第二LED组件的另一端和第一LED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LED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所述第二LED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一端、芯片U2的第五引脚、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和芯片U2的第八引脚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8、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RCD吸收电路、照明驱动电路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RCD吸收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RCD吸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2、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解电容CE1,所述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二极管D1的阳极和照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2、电阻R3、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解电容CE2、电解电容CE3、电解电容CE4、电解电容CE5、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感L2、变压器T1和晶体管Q1;
所述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所述芯片U1的第七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E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芯片U1的第六引脚、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RCD吸收电路和π型LC滤波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9分别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晶体管Q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晶体管Q1的栅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五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晶体管Q1的漏极和电容C6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14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电解电容CE3的一端、电解电容CE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5的另一端均接地。
CN201922089169.X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调光电源 Active CN211352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169.XU CN211352555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调光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169.XU CN211352555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调光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2555U true CN211352555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2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9169.XU Active CN211352555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调光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2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5453U (zh) 高压led灯带高效驱动电路
CN201860484U (zh) 一种led灯驱动电源
CN110798927A (zh) 一种基于t型灯管的led驱动电路
CN211352555U (zh) 一种调光电源
CN215529376U (zh) 一种无频闪感应驱动电路及大功率led灯
CN107087324A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切相调光电源
WO2022161066A1 (zh) 氙灯电源、净化装置及制冷设备
CN112888109B (zh) 高pf低thd的led驱动开关电源电路
CN214205901U (zh) 降低输出电压空载值的原边反馈led驱动电路及电源
CN206422949U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切相调光电源
CN102149245A (zh) 一种高效可调光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CN211090042U (zh) Led可控硅调光电源
CN210807746U (zh) 一种可控硅调光及开关分段切换的led电路
CN202103927U (zh) 可调光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CN104735837A (zh) 具有apfc功能的无工频纹波led路灯电源
CN109246892B (zh) 线性稳压电路及稳压电源系统
CN111901928B (zh) 能校正功率因数的地铁用led灯驱动电源及功率调节方法
CN209593816U (zh) 线性稳压电路及稳压电源系统
CN208623943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113163549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启动方法及其电路
CN207304984U (zh) 一种基于单级pfc的可调光led驱动电路
CN207692103U (zh) 一种用于g4 led灯的驱动电路
CN211019340U (zh)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led驱动电源
CN211580234U (zh) 一种适用于调光调色面板灯电路
CN201928483U (zh) 照明led恒流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