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1468U -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1468U
CN211351468U CN201922384265.7U CN201922384265U CN211351468U CN 211351468 U CN211351468 U CN 211351468U CN 201922384265 U CN201922384265 U CN 201922384265U CN 211351468 U CN211351468 U CN 211351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s
equipment
interval
modules
gi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42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猛
赵维洲
曲涛
钟朝丕
刘晓华
董桂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good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goo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good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goo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42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1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1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1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包括可移动车体和至少一组GIS设备模块,一组GIS设备模块包括:第一GIS设备模块,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间隔;第二GIS设备模块,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间隔,各第一和第二设备间隔分别采用双母线结构;在存在一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连接;在存在至少两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本实用新型实现车载移动式GIS设备高可靠性及大负荷容量,适用于枢纽站,且便于组装及接入,实现快速临时过渡。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开关设备)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电网负荷的增加,以及伴随着变配电技术的发展,车载移动式变电站飞速发展,车载移动式变电站是将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及其附件有机的整合到移动车载平台上,实现可便携移动的成套组合式变配电设备,无论是现有变电站的不停电维修,为建筑工地临时供电,还是当城市遭受突发自然灾害造成停电时,车载移动式变电站都可迅速赶赴现场并恢复供电。
现有车载移动式变电站产品,存在如下问题:1、GIS设备采用单母线布置形式,结构简单,供电安全性低;2、线路少进线单一,负荷容量小,且GIS设备中高压开关设备组合固定,无法实现设备扩展,对于整站进线维修/检修时无法满足不停电情况,且此现有车载移动式变电站产品无法实现临时过渡、快速接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用于解决现有车载移动式变电站产品中GIS设备安全性低、线路少进线单一、无法快速接入的问题,实现车载移动式GIS设备高可靠性及大负荷容量,适用于枢纽站,且便于组装及接入,实现快速临时过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包括可移动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还至少包括一组GIS设备模块,所述一组GIS设备模块包括:第一GIS设备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车体上,且包括至少一个成排布置的第一设备间隔;第二GIS设备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车体上,且包括至少一个成排布置的第二设备间隔,各第一设备间隔和各第二设备间隔分别采用双母线结构;在存在一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对应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连接;在存在至少两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组GIS设备模块对应的第一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形成第一双母线回路,各组GIS设备模块对应的第二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形成第二双母线回路,所述第一双母线回路与第二双母线回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设备间隔为进线间隔、出线间隔、主变间隔、母联间隔或测保间隔,所述第二设备间隔为进线间隔、出线间隔、主变间隔、母联间隔或测保间隔;所述进线间隔、出线间隔和主变间隔分别具有电缆罐,用于接收电缆终端。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在所述第一GIS设备模块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设备间隔时,所有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通过伸缩节连接;在所述第二GIS设备模块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设备间隔时,所有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通过伸缩节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还包括: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每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上,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双母线回路对应连接;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每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二GIS设备模块上,其分别与所述第二双母线回路对应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还分别包括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各第一设备间隔安装至所述第一底架上,各第二设备间隔安装至所述第二底架上,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可移动车体上。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所述可移动车体包括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所述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包括成排布置的第一组GIS设备模块、第二组GIS设备模块和第三组GIS设备模块;所述第一组GIS设备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车体上,且所述第一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成一字型排列;所述第二组GIS设备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车体上,且所述第二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成一字型排列;所述第三组GIS设备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车体上,且所述第三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成一字型排列。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还包括:连接模块,在所述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成排对齐布置时,所述连接模块用于连接相邻两个车体。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所有第一设备间隔和所有第二设备间隔中每个至少包括汇控柜,用于将各设备间隔中高压电气元件的控制信号引入所述汇控柜;所述第一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一设备间隔的汇控柜和所述第二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二设备间隔的汇控柜置于所述可移动车体的中间位置。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所述第一GIS设备模块的各汇控柜和所述第二GIS设备模块的各汇控柜之间形成有巡检通道。
如上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在所述可移动车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巡检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通过双母线结构实现对两条母线独立运行或同时运行,减少短路电流,延长维修周期,且具有较高的供电安全性;
(2)进线间隔和出线间隔均采用电缆进出线,缩短安装周期,且维护简便;
(3)通过多个GIS设备模块的组合,实现大负荷供电,适用于枢纽站,解决变电站改造及技改大修,后续电荷无法停电状况;
(4)车载移动式GIS设备通过可移动车体,实现快速接入,安装周期短,缩短停电时间。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实施例的主视图,其中示出可移动车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实施例的左视图,其中示出可移动车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其中示出可移动车体。
附图标记:
100-第一车体;110-牵引车头;120-承载车体;200-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10-第一GIS设备模块;211-间隔1;2111-母线WB1;2112-母线WB2;2113-断路器;2114-电流互感器;2115-隔离开关;2116-快速接地开关;2117-避雷器;2118-电缆罐;2119-汇控柜;212-间隔2;213-间隔3;220-第二GIS设备模块;221-间隔1';2211-母线WB1;2212-母线WB2;222-间隔2';223-间隔3';230-母线套筒I;240-母线套筒II;250-母线套筒I';260-母线套筒II';270-巡检梯;280-底架;300-连接模块;400-液压支撑件;500-伸缩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载可移动GIS设备,包括可移动车体和至少一组GIS设备模块,一组GIS设备模块包括:第一GIS设备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可移动车体上,且包括至少一个成排布置的第一设备间隔;第二GIS设备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车体上,且包括至少一个成排布置的第二设备间隔,各第一设备间隔和各第二设备间隔分别采用双母线结构;在存在一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对应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连接;在存在至少两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组GIS设备模块对应的第一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形成第一双母线回路,各组GIS设备模块对应的第二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形成第二双母线回路,第一双母线回路与第二双母线回路对应连接;第一设备间隔为进线间隔、出线间隔、主变间隔、母联间隔或测保间隔,第二设备间隔为进线间隔、出线间隔、主变间隔、母联间隔或测保间隔;进线间隔、出线间隔和主变间隔分别具有电缆罐,用于接收电缆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供大负荷变电站,该GIS设备采用模块化组装的形式,在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由可移动车体运输到位时,能够快速接入,投入使用,安装周期短,且在不使用时,可以拆除后,通过可移动车体运输至其他地方或存取以便下次使用,复用率高,且安全可靠性高。
如图1至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第二组GIS设备模(未标注)和第三组GIS设备模块(未标注)的三组GIS设备模块的组装,实现7个进线间隔、7个出线间隔、2个主变间隔、1个母联间隔及2个测保间隔,该GIS设备线路多接线复杂,且每个进线间隔、出线间隔及主变间隔均具有电缆终端,采用电缆进出,便于插接,缩短安装周期,并且采用电缆终端进出线,抗震性能好,降低GIS设备在可移动车体的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而对设备造成一定的破坏性。此外,该GIS设备采用双母线结构,一般地,重要的负荷中心及发电厂常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双母线接线可实现两条母线独立运行或同时运行,减少短路电路,延长维修周期,具有很高的供电安全性,适用于较大型的枢纽站。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载方案,且受限于可移动车体100的体积限制,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第二组GIS设备模块和第三组GIS设备模块分别置于第一车体100、第二车体(未示出)和第三车体(未示出),每个车体均相同且均采用常规17.5米运输车,分别包括牵引车头和承载车体,图1示出第一车体100包括牵引车头110和承载车体120。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包括第一GIS设备模块210和第二GIS设备模块220,第一GIS设备模块210包括成排对齐布置的三个第一间隔,分别为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第二GIS设备模块220包括成排对齐布置的三个第二间隔,分别为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由于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设置在承载车体120上,因此,第一GIS设备模块210和第二GIS设备模块220沿第一车体100的长度方向成一字型排列,其中每个GIS设备模块中的三个间隔在厂内调试完成后集成置于一个底架上,保证第一GIS设备模块210的强度。例如图1示出的第一GIS设备模块210的间隔1、间隔2和间隔3集成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架280上,便于整体吊装,且相邻间隔之间采用最小相间尺寸1000mm形式,实现结构紧凑。第一GIS设备模块210整体放置在承载车体120上,即底架280通过承载车体120上的预留孔使用螺栓连接固定至承载车体120上,使第一GIS设备模块210与第一车体100形成一个整体。同理地,各第二间隔也通过类似方式安装至承载车体120上。
同理地,第二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也包括成排对齐布置的三个第一间隔,分别为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第二GIS设备模块包括成排对齐布置的三个第二间隔,分别为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第二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沿第二车体的长度方向成一字型排列,其中每个GIS设备模块中的三个间隔在厂内调试完成后集成置于一个底架上,并进而安装至第二车体的承载车体上。第三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也包括成排对齐布置的三个第一间隔,分别为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第二GIS设备模块包括成排对齐布置的三个第二间隔,分别为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第三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沿第三车体的长度方向成一字型排列,其中每个GIS设备模块中的三个间隔在厂内调试完成后集成置于一个底架上,并进而安装至第三车体的承载车体上。
如图1所示,以间隔1为例进行说明,该间隔1可以为出线间隔、进线间隔或主变间隔,以间隔1为出线间隔为例,其包括母线WB1 2111、母线WB2 2112、与母线WB1和WB2连接的断路器2113、电流互感器2114、与电流互感器2114连接的隔离开关2115、安装在隔离开关2115上的快速接地开关、避雷器2117和电缆罐2118,电缆罐2118连接有电缆终端2119,该电缆终端2119横置有利于电缆头进行插接,便于设备在车载情况和地面两种运行情况下顺利与外接线路进行对接,同时可以降低电缆出线侧设备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进行如下分配:间隔1、间隔2、间隔3、间隔1'、间隔2'、间隔2'''''和间隔3'''''为出线间隔,间隔3'、间隔1''、间隔2''、间隔3''、间隔1''''、间隔2''''和间隔3''''为进线间隔,间隔1'''和间隔1'''''为主变间隔,间隔2'''为测保间隔,间隔3'''为母联间隔,其中测保间隔为上下两层设置。当然,如上所述间隔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在此不做限制。
在需要该GIS设备时,通过牵引车头分别将第一车体100、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运输至现场,依次按照间距4000mm的距离对其排成三排,相邻车体之间的位置留有1000mm的运行巡视空间,第一车体100、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运输到位后,通过连接模块300进行相邻车体的连接,将三个车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整体强度与水平度,避免某车体沉降而导致GIS设备漏气,保证设备密封性能。以第一车体100和第二车体之间的连接模块300为例进行说明,该连接模块300具体可以为使用通过丝杠螺杆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丝杠螺杆的转动实现伸缩,第一部分的自由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第一车体100上,第二部分的自由端通过螺栓固定至第二车体上,其中连接模块300可以采用高强度碳素钢。在第一车体100和第二车体之间可以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模块300。类似地,在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也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模块。
在第一车体100、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定位完成后,如图1所示,利用液压支撑件400将整个车体撑起并固定,然后进行双母线的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210中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依次通过(例如长度为200mm)伸缩节500连接,形成第一双母线回路,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中的第二GIS设备模块220中的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依次通过伸缩节连接,形成第二双母线回路,利用伸缩节可以吸收母线水平轴向和垂直上下左右的组装偏差,也可实现调节环温变化热涨冷缩应力和尺寸变化。
如果只存在第一车体100上的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也需要将第一双母线回路中的两条母线回路分别与第二双母线回路中的两条母线连接。
如果存在第一车体100上的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和第二车体上的第二组GIS设备模块,或者存在第一车体100上的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第二车体上的第二组GIS设备模块和第三车体上的第三组GIS设备模块,以存在三组GIS设备模块进行说明,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210中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第二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中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以及第三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GIS设备模块中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依次通过伸缩节连接,形成第一双母线回路,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中的第二GIS设备模块220中的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第二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二GIS设备模块中的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以及第三组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二GIS设备模块中的间隔1'''''、间隔2'''''和间隔3'''''的双母线WB1和WB2中每条依次通过伸缩节连接,形成第二双母线回路。
为了便于在现场对母线进行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在由于三个载有GIS设备模块的三个车体是成三排对齐设置的,因此,出于连接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在每组GIS设备模块中第一GIS设备模块最外侧的间隔上设置有有母线套筒,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的第一GIS设备模块的位于最外侧的间隔1上设置有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母线套筒I与第一双母线回路中连接母线WB1的母线连接,母线套筒II与第一双母线回路中连接母线WB2的母线连接,在第一组GIS设备模块200的第二GIS设备模块的位于最外侧的间隔1'上设置有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母线套筒I'与第二双母线回路中连接母线WB1的母线连接,母线套筒II'与第二双母线回路中连接母线WB2的母线连接。
同理地,在第二组GIS设备模块200的第一GIS设备模块的位于最外侧的间隔1''上设置有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在第二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二GIS设备模块的位于最外侧的间隔1'''上设置有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在第三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的位于最外侧的间隔1''''上设置有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在第三组GIS设备模块的f第二GIS设备模块的位于最外侧的间隔1'''''上设置有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
在将各间隔中的双母线进行对应连接后,将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通过伸缩节分别连接间隔1''的双母线,间隔1''的双母线通过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分别连接间隔1的双母线,将母线套筒I'''''和II'''''通过伸缩节分别连接间隔1'''的双母线,间隔1'''的双母线分别和母线套筒I'和II'连接,然后,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连接且母线套筒II和母线套筒II'连接。如上母线对接完成后,对母线气室进行抽真空操作,保证内部的水分含量,且在静止48小时后冲入SF6气体,进行验收试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设备间隔均设置有一个汇控柜2119,各设备间隔的底架的底部预留有二次控制电缆,方便将各设备间隔中的高压电气元件的控制信号引入汇控柜2119,实现电气控制,例如汇控柜2119内安装有开关分合闸旋钮、就地-远方转换开关、解锁开关等元器件,实现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器件的分合,以及就地-远方的转换及开关间联锁的解除。此种预制式的电气联锁方式,方便现场安装,工作量小。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设备间隔的汇控柜设置在车体的中间位置,并在汇控柜之间形成有巡检通道(如图3中箭头所示的),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双母线结构靠近汇控柜设置,因此,在车体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巡检梯270,用于巡检母线,保证日常巡检及维护要求。
在整个设备试验完成后,需要专业施工人员将电缆终端的一端安装至电缆罐2118内,另一端引至架空线路,此时方可满足送电条件。采用预制式电缆连接方式,便于电缆终端的安装,工作量小。
在使用该GIS设备临时过渡完成后,将GIS设备模块中各间隔内的SF6气体进行回收,拆除双母线WB1和WB2之间的伸缩节、母线套筒I、II、I'和II'、连接模块300、电缆终端以及巡检梯270,收起液压支撑件400,通过可移动车体将GIS设备运输至其他变电站进行使用。
此种车载可移动GIS变电站可满足整站进行维修检修时无法满足不停电情况,实现变电站的快速接入送电,同时此设备复用率高,降低投入成本。
本实施例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采用预制式电气联锁及电缆进出线,现场只进行对接双母线以及母线套筒的连接,及电缆终端安装,工作量小,缩短安装周期;每个GIS设备模块内三个间隔采用一个整体底架,保证强度,且便于多个GIS设备模块组装,实现大负荷供电,适用于枢纽站;通过双母线结构实现对两条母线独立运行或同时运行,减少短路电流,延长维修周期,且具有较高的供电安全性;车载移动式GIS设备通过可移动车体,实现快速接入,停电时间及周期短;根据项目需要整体移动至其他项目使用,复用率高,投资收入回报率较高。
当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三个车体,可以根据车体数量、车体尺寸、各个设备间隔的布置方式、所需变电站整体空间尺寸及接线形式进行实际设计,对车体数量、车体尺寸、设备间隔的布置方式等做出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包括可移动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还至少包括一组GIS设备模块,所述一组GIS设备模块包括:
第一GIS设备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车体上,且包括至少一个成排布置的第一设备间隔;
第二GIS设备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车体上,且包括至少一个成排布置的第二设备间隔,各第一设备间隔和各第二设备间隔分别采用双母线结构;
在存在一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对应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连接;
在存在至少两组GIS设备模块时,各组GIS设备模块对应的第一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形成第一双母线回路,各组GIS设备模块对应的第二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对应相连,形成第二双母线回路,所述第一双母线回路与第二双母线回路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设备间隔为进线间隔、出线间隔、主变间隔、母联间隔或测保间隔,所述第二设备间隔为进线间隔、出线间隔、主变间隔、母联间隔或测保间隔;所述进线间隔、出线间隔和主变间隔分别具有电缆罐,用于接收电缆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GIS设备模块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设备间隔时,所有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一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通过伸缩节连接;在所述第二GIS设备模块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设备间隔时,所有GIS设备模块中的第二设备间隔中的双母线依次通过伸缩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还包括:
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每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上,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双母线回路对应连接;
母线套筒I'和母线套筒II',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每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二GIS设备模块上,其分别与所述第二双母线回路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还分别包括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各第一设备间隔安装至所述第一底架上,各第二设备间隔安装至所述第二底架上,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可移动车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车体包括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所述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包括成排布置的第一组GIS设备模块、第二组GIS设备模块和第三组GIS设备模块;
所述第一组GIS设备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车体上,且所述第一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成一字型排列;
所述第二组GIS设备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车体上,且所述第二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成一字型排列;
所述第三组GIS设备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车体上,且所述第三组GIS设备模块的第一GIS设备模块和第二GIS设备模块成一字型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还包括:
连接模块,在所述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成排对齐布置时,所述连接模块用于连接相邻两个车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设备间隔和所有第二设备间隔中每个至少包括汇控柜,用于将各设备间隔中高压电气元件的控制信号引入所述汇控柜;
所述第一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一设备间隔的汇控柜和所述第二GIS设备模块的各第二设备间隔的汇控柜置于所述可移动车体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IS设备模块的各汇控柜和所述第二GIS设备模块的各汇控柜之间形成有巡检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移动车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巡检梯。
CN201922384265.7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Active CN211351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4265.7U CN211351468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4265.7U CN211351468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1468U true CN211351468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4265.7U Active CN211351468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14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9850B (zh) 一种大功率牵引辅助变流器
CN203219169U (zh) 一种变流装置
CN202978006U (zh) 超高压智能变电站中压侧hgis配电装置
CN104821490A (zh) 一种500kV HGIS配电装置布置结构
CN211351468U (zh)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CN207039041U (zh) 一种模块化预装式变电站
CN103208753A (zh) 一种车载移动式变电站
CN111049054A (zh) 一种车载可移动式gis设备
CN102891439A (zh) 一种超高压智能变电站中压侧hgis配电装置
US11050357B2 (en) Modular multilevel power converter in which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the converter are arranged on different vehicles
CN211907960U (zh) 500kV-220kV复合式变电站
CN111668783B (zh) 异形hgis设备、电气主接线、变电站
CN209071926U (zh) 一种新型车载式gis变电站
CN101752798B (zh) 金属封闭的高压配电站
CN211126752U (zh) 隧道内变电站
WO2021017409A1 (zh) 一种移动式变电站
CN103036157A (zh) 智能变电站hgis配电装置间隔设备整合及布置结构和方法
CN202059179U (zh) 户内柜式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
CN220964074U (zh) 一种紧凑型直挂水冷svg集装箱
Enns et al. Mobile substations: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CN203607729U (zh) 紧凑型35kV变电站
CN218300682U (zh) 一体化移动变配电站
CN213367417U (zh) 一种应用于市域快轨交通的无功功率补偿系统
CN217769251U (zh) 一种实现超高压变电站快速转供电的配电装置布置结构
CN214625744U (zh) 一种500kV户内变电站低压汇流母线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