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0368U -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0368U
CN211350368U CN202020388827.5U CN202020388827U CN211350368U CN 211350368 U CN211350368 U CN 211350368U CN 202020388827 U CN202020388827 U CN 202020388827U CN 211350368 U CN211350368 U CN 211350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flection mechanism
optical fiber
electric system
current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88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
吴芳
李国胜
马辉
张莎
李小曼
李群
沈争
兰虹
胡慧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n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n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n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n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88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0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0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0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气体密封壳体、电流互感器、电动系偏转机构、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密封隔板、传输光纤密封罩、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手动试验装置、底座;电流互感器的第一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一引出线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下游丝弹簧相连,第一引出线上设有电调校电阻器,电流互感器的第二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二引出线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上游丝弹簧相连;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的上端由啮合机构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旋转轴的下端部相连;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的信号编码盘的中心部位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旋转轴相连。该互感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可根据需要将测量数据以模拟量或数学量的形式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常规高压电流互感器通过内部变压器电磁结构将大电流通过电感系统转换为可供测量的定制小电流,通过绕组间的绝缘材料将高压一次系统和低压二次检测控制系统进行隔离;由于电感系统的电磁链接以及电磁特性的限制,使得电流互感器在使用中存在电气绝缘固有缺陷(绝缘老化、绝缘极化特性劣化),绝缘强度与结构尺寸以及电气转换效率的制约;并且在使用中须严格遵守一系列使用规则的限制,同时也有传输精度有限,数字化模块化难度大等较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该互感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可根据需要将测量数据以模拟量或数学量的形式输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气体密封壳体、电流互感器、电动系偏转机构、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密封隔板、传输光纤密封罩、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手动试验装置、底座;
电动系偏转机构固定在密封隔板的上面;绝缘气体密封壳体的下端为开口端,绝缘气体密封壳体的上端部设有供电侧母线接线端孔和用户侧母线接线端孔,电流互感器和电动系偏转机构外套有绝缘气体密封壳体,电流互感器的供电侧母线接线端穿过供电侧母线接线端孔后位于绝缘气体密封壳体外,电流互感器的用户侧母线接线端穿过用户侧母线接线端孔后位于绝缘气体密封壳体外,绝缘气体密封壳体的下端与密封隔板固定连接;
电流互感器的第一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一引出线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下游丝弹簧相连,第一引出线上设有电调校电阻器,电流互感器的第二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二引出线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上游丝弹簧相连;
密封隔板上设有手动试验装置绝缘导杆通孔、传输光纤密封罩通孔;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的上端穿过手动试验装置绝缘导杆通孔后由啮合机构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旋转轴的下端部相连;传输光纤密封罩的上端穿过密封隔板上的传输光纤密封罩通孔后与电动系偏转机构外的防磁防感应密封罩相连,传输光纤密封罩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底座位于密封隔板的下方,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位于传输光纤密封罩内;
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的信号编码盘的中心部位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旋转轴相连,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通过光纤将编码信号及偏转角度速率信号传输到位于底座上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的光传感器的感光元件;
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包括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中心微处理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系统;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和中心微处理器单元位于底座内;光传感器组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调解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信号调解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输入输出接口系统相连,输入输出接口系统包括输出接口和控制信号输入口,输出接口和控制信号输入口设在底座上;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分别与中心微处理器单元相连,同步光源系统与光纤发光阵列相连。
所述电流互感器位于电动系偏转机构的上方,电流互感器固定在电动系偏转机构的上面。
所述绝缘气体密封壳体内充有绝缘气体或惰性气体。
底座与密封隔板之间安装有高压绝缘套管,密封隔板与底座之间的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传输光纤密封罩位于高压绝缘套管内,高压绝缘套管的上端与密封隔板固定连接,高压绝缘套管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一个固定底板。
所述啮合机构包括主动针齿齿轮和从动针齿齿轮,从动针齿齿轮安装在旋转轴的下端部上,主动针齿齿轮安装在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的驱动轴上。
高压电流等电位设置测量机构—电气数据转换为位置编码—位置编码转换为光信号(其采用光纤传导光照信号和数据信号)—(经纯光纤(无电气连接)传导达到高低压隔离目的)—在足够安全距离处设置光电转换和数据解调智能系统,完成数据解调、变换、模数转换等目标,并具备进一步开发潜在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互感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不存在电气测量系统中强弱电绝缘隔离问题以及在高压电场下存在各种电、磁影响的问题,可根据需要将测量数据以模拟量或数学量的形式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绝缘气体密封壳体,2-用户侧母线接线端,3-电流互感器,4-电动系偏转机构,5-电动系机械调校器,6-防磁防感应密封罩,7-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8-密封隔板,9-传输光纤密封罩,10-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11-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2-手动试验挚钮,13-输出接口,14-底座,15-高压绝缘套管,16-固定底板,17-第一引出线,18-第二引出线,19-电调校电阻器,20-上游丝弹簧,21-信号编码盘,22-光纤发光阵列,23-光透镜阵列,24-下游丝弹簧,25-啮合机构,26-控制信号输入口,27-旋转轴,28-上针座轴承,29-下针座轴承,30-电动系偏转机构的线圈,31-轴承,32-工作手柄,33-手动调节手柄,34-45°大速比伞形齿轮组,35-输出轴,36-第一三角杠杆,37-第一铜套轴承,38-内轴杆,39-外轴管,40-第二铜套轴承,41-弹簧万向转动轴,42-第二三角杠杆,43-复位弹簧,44-滑槽,45-驱动轴,46-第三铜套轴承,47-内键槽套管轴,48-密封圈。其中工作手柄32,图3上有:调试状态手柄位置、运行状态手柄位置;啮合机构25,有运行状态位置、调试状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或称:一种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包括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电流互感器3、电动系偏转机构4、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密封隔板8、传输光纤密封罩9、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即电路单元)10、手动试验装置、底座14、高压绝缘套管15、固定底板16;
电流互感器3位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上方,电流互感器3固定在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上面,电动系偏转机构4位于密封隔板8的上方,电动系偏转机构4固定在密封隔板8的上面;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的下端为开口端,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的上端部设有供电侧母线接线端孔和用户侧母线接线端孔,电流互感器3和电动系偏转机构4外套有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电流互感器3的供电侧母线接线端穿过供电侧母线接线端孔后位于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外(孔处采用密封垫密封),电流互感器3的用户侧母线接线端2穿过用户侧母线接线端孔后位于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外(孔处采用密封垫密封),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的下端与密封隔板8固定连接(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位于密封隔板8的上方);所述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内充有绝缘气体或惰性气体(其内部结构均与高压母线等电位,杂散静电场和感应电场外,无更高绝缘要求);
电流互感器3的第一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一引出线17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下游丝弹簧24相连(电气连接),第一引出线17上设有电调校电阻器19,电流互感器3的第二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二引出线18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上游丝弹簧20相连(所述相连为电气连接;内置的电流互感器3的二次电流输出通过第一引出线17、第二引出线18使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旋转轴27旋转带;第一引出线17、第二引出线18为电流互感器的引出线;电流互感器3为现有技术);
密封隔板8上设有手动试验装置绝缘导杆通孔、传输光纤密封罩通孔;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1的上端穿过手动试验装置绝缘导杆通孔后由啮合机构25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旋转轴27的下端部相连;传输光纤密封罩9的上端穿过密封隔板8上的传输光纤密封罩通孔(或称气密封通孔)后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外的防磁防感应密封罩{或称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密封罩}6相连,传输光纤密封罩9的下端与底座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底座14位于密封隔板8的下方,底座14与密封隔板8之间安装有高压绝缘套管15,密封隔板8与底座14之间的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1、传输光纤密封罩9位于高压绝缘套管15内,高压绝缘套管15的上端与密封隔板8固定连接,高压绝缘套管15的下端与底座14固定连接(底座14、密封隔板8和高压绝缘套管15构成本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的支撑构架);底座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一个固定底板16;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位于传输光纤密封罩9内(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内编码盘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共轴);
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的信号编码盘21的中心部位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旋转轴27相连{旋转轴27穿过信号编码盘21,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旋转轴27旋转带动信号编码盘21旋转};电动系偏转机构4带动旋转轴27上的信号编码盘21以一定的偏转速率和偏转角度进行偏转,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或称光透镜阵列及导光发光机构)7中的同步光照信号经编码盘偏转速率变化的编码调制,形成包含偏转速率和偏转角度的光信号(编码信号及偏转角度速率信号),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通过光纤将编码信号及偏转角度速率信号传输到位于底座上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即电路单元)10的光传感器的感光元件,通过解调电路将相关信息解调和应用;
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即电路单元)10包括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中心微处理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系统;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和中心微处理器单元位于底座14内;光传感器组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调解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信号调解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输入输出接口系统相连,输入输出接口系统包括输出接口13和控制信号输入口26,输出接口13和控制信号输入口26设在底座14上;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分别与中心微处理器单元相连,同步光源系统与光纤发光阵列22相连。
同步光源系统由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阵列、驱动电路等组成。同步光源系统为现有技术。
所述的电动系偏转机构4包括电动系机械调校器5、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上游丝弹簧20、下游丝弹簧24、旋转轴27;上游丝弹簧20、下游丝弹簧24的外端分别安装在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上,上游丝弹簧20位于下游丝弹簧24的上方,上游丝弹簧20、下游丝弹簧24的内端分别与旋转轴27的上部固定,旋转轴27的下部穿过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上的轴孔后,旋转轴27的下部位于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的下方;电动系机械调校器5安装在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上(注释:电动系偏转机构的机械调校器是通过调节游丝弹簧的水平偏角位置来对偏转机构进行初始位置零点校准的装置,是电动系偏转机构的基本配置。电调校电阻器的作用是偏转机构在最大测量电流时调节其终值零点),旋转轴27的上端、下端分别由轴承(针座轴承31)与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相连(即旋转轴27可旋转)。
所述的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或称光透镜阵列、导光发光机构(发光二极管阵列、光敏二极管阵列)}7包括信号编码盘21、光传感器组、同步光源系统;光传感器组由2-5个光传感器组成,光传感器由光纤发光阵列22和光透镜阵列23组成,光纤发光阵列22位于光透镜阵列23的正上方,信号编码盘21位于光纤发光阵列22与光透镜阵列23之间,光纤发光阵列22和光透镜阵列23分别固定在传输光纤密封罩9内;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通过光纤与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即电路单元)10的中心微处理器单元相连。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均有成熟通用成品。
所述啮合机构25包括主动针齿齿轮和从动针齿齿轮{两个(一组)针齿齿轮组合构成90°角传动结构,通过主动针齿齿轮沿轴线移动实现两个针齿齿轮之间的离合工作的状态的切换},从动针齿齿轮安装在旋转轴27的下端部上,主动针齿齿轮安装在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1的驱动轴45上{即操作工作手柄32处于调试工作状态(试验工作状态)时,旋转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1可实现主动针齿齿轮与从动针齿齿轮的分离;操作工作手柄32处于运行状态时,旋转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1可实现主动针齿齿轮与从动针齿齿轮的啮合}。
如图3所示,所述手动试验装置,包括绝缘导杆11、工作手柄32、手动调节手柄33、外轴杆39、内键槽套管轴(或称套管)47;绝缘导杆11包括内轴杆38、弹簧万向转动轴41和驱动轴45,驱动轴45的一端部穿过内键槽套管轴47后安装有啮合机构25的主动针齿齿轮,驱动轴45的另一端穿过挡板上的孔后由弹簧万向转动轴41与内轴杆38的上端相连,内轴杆38的下端与45°大速比伞形齿轮组34的输出轴35相连,手动调节手柄33与45°大速比伞形齿轮组(或称45°伞形齿轮组)34的输入轴相连;手动调节手柄33旋转时,45°大速比伞形齿轮组34旋转带动内轴杆38、弹簧万向转动轴41和驱动轴45旋转,驱动轴45旋转带动旋转轴27旋转;
内键槽套管轴47外套有第三铜套轴承46,第三铜套轴承46固定在密封隔板8上;内键槽套管轴47的一端部与主动针齿齿轮相连,内键槽套管轴47左右移动,实现主动针齿齿轮与从动针齿齿轮的离与合;内键槽套管轴47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中部设有用于驱动轴45通过的孔;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三角杠杆42的第一个角铰接,第一挡板位于第三铜套轴承46的外侧(图3中的左侧),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三铜套轴承46之间的内键槽套管轴47上套有复位弹簧43(内键槽套管轴47可沿第三铜套轴承46左右移动,复位弹簧43即为压力弹簧,在复位弹簧43的作用下,主动针齿齿轮与从动针齿齿轮相啮合,当操作工作手柄32时,可克服复位弹簧43的拉力,内键槽套管轴47向左移动,使主动针齿齿轮离开从动针齿齿轮);内键槽套管轴47内沿轴向设有滑槽44,驱动轴45上设有键(或称滑块),键位于滑槽44内(起导向、稳定作用);第二三角杠杆42的第二个角与第二挡板铰接,第二三角杠杆42的第三个角铰接在密封隔板8上;第二挡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内轴杆38通过的孔,第二挡板固定在外轴管39的上端,内轴杆38的下端穿过第二挡板上的孔,再穿过外轴管39;外轴管39的上部套有第二铜套轴承40,第二铜套轴承40安装在密封隔板8上(密封隔板8上设有轴承孔),第二铜套轴承40与外轴管39之间设有密封圈48;外轴管39的下部套有第一铜套轴承37,第一铜套轴承37固定在底座14上;外轴管39的下端与第一三角杠杆36的第一个角铰接,第一三角杠杆36的第二个角与工作手柄32铰接,第一三角杠杆36的第二个角铰接在底座14上。
手动试验挚钮12包括工作手柄和手动调节手柄,手动试验挚钮12固定在底座14上。
所述固定底板16的四角部位分别设有安装孔。
所述手动试验装置的工作过程:1、调试状态的操作:工作手柄32向右推,通过第一三角杠杆36,外轴管39向下移动(内轴杆38不受影响);再通过第二三角杠杆42,内键槽套管轴47向左移动,实现主动针齿齿轮与从动针齿齿轮的分离。2、工作状态的操作:工作手柄32向左拉,通过第一三角杠杆36,外轴管39向上移动(内轴杆38不受影响);再通过第二三角杠杆42,内键槽套管轴47向右移动,实现主动针齿齿轮与从动针齿齿轮的合拢。旋转手动调节手柄33,45°大速比伞形齿轮组34旋转带动内轴杆38、弹簧万向转动轴41和驱动轴45旋转,驱动轴45旋转带动旋转轴27旋转。
所述电动系偏转机构(或称电动系编码盘机构)4为现有技术,所有的指针式电流仪器均采用此技术,其内部结构基本为标准化。
所述电动系机械调校器5为现有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与电气结构相关的部分大多数相对位置要求比较灵活,上下左右存在相对位置偏差对工作特性影响甚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采取全新电流参数转换传输原理(即电、位置、光、电的传输原理),杜绝了电磁转换式电流互感器因存在的非线性特性而难以数字化转换,较大程度简化了安装维护及操作时的限制,杜绝了因结构所带来的电气绝缘设置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气绝缘安全性和高低压传输隔离安全性。通过光信号的编解码和传输,同时通过微处理器和软件系统的控制,可高精度向目标设备传输模拟化电流参量或数字化电流参量,并使其具有初级的智能特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将(高压)大电流母线和电流互感器3(或称高压一体化电流互感器)和电动系偏转机构(或称电动系电磁偏转机构)4一并组合成模块化部件,将此部件封闭在本互感器顶端绝缘耐压腔体内(即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内的腔体),腔体内充入一定压力的六氟化硫气体(即绝缘气体)作为与外界隔离和进一步的电气绝缘。该模块化部件独立于高压母线上,无外加电源驱动,仅通过光纤与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即电路单元)10进行信息传输,高压部分与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即电路单元)10无任何电磁连接和机电连接,可很好地保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设备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实现了高压母线和二次系统的完全电气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高压母线连接于电流互感器的用户侧母线接线端2、供电侧母线接线端,该连接端通过内部(磁链铁芯)电流互感器3并在次级线圈上产生可供比例测量的感生电流,感生电流通过第一引出线17、第二引出线(内置电流互感器的出线)18驱动电动系偏转机构4以及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将偏转角度和盘转角度速率信息转化为光数字信号。光数字信号通过设置于传输光纤密封罩9内的光纤集束传输至设置在本互感器底座内的电路单元(即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10的光传感器组合进行读取,供电路单元上信号解调单元和微处理器进行解调为符合二次系统接收使用的电信号。
本互感器高压端设置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内部充入一定压力(压力大于安装地的大气压,以保证汽水不入内)的绝缘气体或惰性气体,用以保护电磁线圈和机械机构不受外界气候因素影响。电动系偏转机构4、以及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光传感器组封闭于传输光纤密封罩9内,避免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影响其精度和工作可靠性。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内密封的主要是电动系偏转机构4,以及编码盘和读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设计了可供校准、试验、联机调试的手动试验调节装置(图2中的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1);通过手动操作可方便调节编码盘的偏转角度进而调校二次系统的各个参数和阈值,因已经在设计上完全做到高低压隔离,所以在进行试验调校时,无需断开与高压电路的连接;适当配置外围操动机构即可实现远程人工操作或电气控制。
与高压母线相连接的部分为独立电磁能量封闭转换结构(即电流互感器3),无需任何能源。通过可切换不同比例的电流检测互感器(同轴多线圈)和的电动系偏转机构的不同偏转力矩,选择合适的检测范围通过与电动系偏转系统同轴设置的超低转动惯量的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及与之相配套的受控同步激光——光纤——发光阵列22等组成编码盘光照系统(编码盘光照系统包括光纤发光阵列22、光透镜阵列23);在光照系统光源作用下,编码盘偏转量和偏转角度速率等(母线电流)信息通过光透镜阵列——光纤——光传感器组合等部件传输给信号调理解调单元,转化成可供二次系统取用的数字化信号电平。
高压部分(高压部分是指电流互感器3)只有高绝缘性的光导纤维相联,完全实现了对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实行电气隔离,杜绝了因绝缘材料电极化导致的绝缘缺陷问题。高绝缘特性实现容易,维护简单。
电动系偏转机构(或称电动系电磁偏转机构)4完全封闭在绝缘气体或惰性气体氛围中,并且设置了完善的电磁屏蔽外壳体结构(即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使得在使用安全性,使用寿命,部件模块化更换能较好地全面兼顾与电动系偏转机构同轴的信号编码盘21是本设计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保证其对电流变化的反应灵敏度,信号编码盘21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本着最大限度降低转动惯量的原则进行设计和选材超低转动惯量编码盘以超薄高硬度高绝缘材料(聚四氟乙烯、优质玻璃、压实专用纸等)制作,在设计时充分兼顾强度和转动惯量的要求。
非冲击电流情况下,信号编码盘21的偏转量通过光透镜阵列(通过对光透镜阵列的数量和结构设计或选择,可方便地满足读取精度要求)精确解读,将电流参量以较高精度转化为光数字信号。
在冲击电流作用下,信号编码盘(或称编码盘)21由于转动惯量微小,迅速起动并以一定的加速度进行偏转,此时,由微处理器控制的同步频闪光纤照明系统中的同步频闪光信号照射于编码盘的速率检测编码条上,光传感器读取的偏转量信号经微处理器(即中心微处理器单元)比较和解读检测出偏转角度速率,并解算出冲击电流的强度和冲击速率,输出冲击电流的速率参数供继电保护系统取用。功率方向的相关参数测量时,可配置具有正交线圈的电动系偏转机构,以及配置双内置的电流互感器和双桥式整流电气结构,通过解调软件解调出所需电气参数变化量。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试验装置(或称手动试验调节装置、手动试验机构)也具有与高压部分完全的绝缘隔离(即采用高压绝缘套管15),除在设备调试时,还可不断开与高压母线的连接进行模拟试验,也可以在需要时进行模拟训练。

Claims (1)

1.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电流互感器(3)、电动系偏转机构(4)、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密封隔板(8)、传输光纤密封罩(9)、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10)、手动试验装置、底座(14);
电动系偏转机构(4)固定在密封隔板(8)的上面;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的下端为开口端,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的上端部设有供电侧母线接线端孔和用户侧母线接线端孔,电流互感器(3)和电动系偏转机构(4)外套有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电流互感器(3)的供电侧母线接线端穿过供电侧母线接线端孔后位于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外,电流互感器(3)的用户侧母线接线端(2)穿过用户侧母线接线端孔后位于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外,绝缘气体密封壳体(1)的下端与密封隔板(8)固定连接;
电流互感器(3)的第一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一引出线(17)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下游丝弹簧(24)相连,第一引出线(17)上设有电调校电阻器(19),电流互感器(3)的第二二次电流输出端由第二引出线(18)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上游丝弹簧(20)相连;
密封隔板(8)上设有手动试验装置绝缘导杆通孔、传输光纤密封罩通孔;手动试验装置的绝缘导杆(11)的上端穿过手动试验装置绝缘导杆通孔后由啮合机构(25)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旋转轴(27)的下端部相连;传输光纤密封罩(9)的上端穿过密封隔板(8)上的传输光纤密封罩通孔后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外的防磁防感应密封罩(6)相连,传输光纤密封罩(9)的下端与底座(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底座(14)位于密封隔板(8)的下方,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位于传输光纤密封罩(9)内;
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的信号编码盘(21)的中心部位与电动系偏转机构(4)的旋转轴(27)相连,编码盘读取系统阵列(7)通过光纤将编码信号及偏转角度速率信号传输到位于底座上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10)的光传感器的感光元件;
信号解调处理及输出系统(10)包括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中心微处理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系统;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和中心微处理器单元位于底座(14)内;光传感器组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调解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信号调解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输入输出接口系统相连,输入输出接口系统包括输出接口(13)和控制信号输入口(26),输出接口(13)和控制信号输入口(26)设在底座(14)上;信号调解单元、同步光源系统分别与中心微处理器单元相连,同步光源系统与光纤发光阵列(22)相连。
CN202020388827.5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Active CN211350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8827.5U CN211350368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8827.5U CN211350368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0368U true CN211350368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8827.5U Active CN211350368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03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2944A (zh) * 2020-03-25 2020-06-1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 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CN114521502A (zh) * 2022-01-14 2022-05-24 重庆美特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饲喂触发杆及下料触发控制方法
CN111292944B (zh) * 2020-03-25 2024-05-28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 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2944A (zh) * 2020-03-25 2020-06-1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 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CN111292944B (zh) * 2020-03-25 2024-05-28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 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CN114521502A (zh) * 2022-01-14 2022-05-24 重庆美特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饲喂触发杆及下料触发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0368U (zh) 一种高压电流互感装置
CN101535820A (zh) 用于测量导体中ac电流的ac电流传感器和含该传感器的指示系统
CN212410843U (zh) 手动试验装置
CN202004540U (zh) 智能数字化模拟断路器装置
CN209624731U (zh) 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一体化传动功能检测系统
JPS59158027A (ja) 電気開閉器
US20230160800A1 (en) Gas density relay with online self-checking function, and check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367059A (zh) 一种高压智能断路器
CN110514994A (zh) 一种高压交流断路器重燃在线监测的方法
CN111292944A (zh) 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CN108493821A (zh) 一种采用电子式传感器的配电网柱上自动化开关
CN111292944B (zh) 全隔离数字化通用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CN107833510B (zh) 110kV变电间隔体感实训设备及实训方法
CN209027588U (zh) 一种智能型气体绝缘环网柜测试系统
CN208596896U (zh) 一种采用电子式传感器的配电网柱上自动化开关
CN101702511B (zh) 一种智能油浸变压器
CN101425425B (zh) 固定侧装式真空断路器
CN201327791Y (zh) 固定侧装式真空断路器
CN101419879A (zh) 中置移开式真空断路器
CN206378564U (zh) 一种负荷开关燃弧时间测量的系统
CN201332012Y (zh) 数字化变电站用电子式组合互感器
CN208296972U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故障状态振动信号采集装置
CN103337798A (zh) 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US4699753A (en) Reactor refueling machine simulator
CN201616334U (zh) 一种智能油浸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