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9838U -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9838U
CN211349838U CN202020071377.7U CN202020071377U CN211349838U CN 211349838 U CN211349838 U CN 211349838U CN 202020071377 U CN202020071377 U CN 202020071377U CN 211349838 U CN211349838 U CN 211349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ic energy
energy met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13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进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l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l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l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l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13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9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9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9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包括板座,板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竖向直角架,两组竖向直角架之间固接有第一筒座,第一筒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筒座,第二筒座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一蜗轮,第二筒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壁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支撑杆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二蜗轮,第二筒座的外壁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L形板架,两组L形板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杆,轴杆的外壁固接有承载柱和从锥齿轮,承载柱的顶部固接有培训台,培训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自前向后均匀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多方位的向更多的学员讲述和展示接线要领,提高培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缓解我国日趋尖锐的电力供需矛盾,国内部分省市的电力部门已开始逐步推出了多费率电能表,对用户的用电量分时计费,三相电能表是用于测量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源输出(或负载消耗)的电能的电度表,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和低自耗节电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
目前在对三相电能表进行接线培训过程中,通常是在直接在固定的培训台上进行,由于培训台比较固定,不能多方位的向更多的学员讲述和展示接线要领,使得培训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便于多方位的向更多的学员讲述和展示接线要领,提高培训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包括板座,所述板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竖向直角架,两组所述竖向直角架之间固接有第一筒座,所述第一筒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筒座,所述第二筒座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一蜗轮,且第一蜗轮位于第一筒座的下方,所述第二筒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且主锥齿轮位于第二筒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二蜗轮,且第二蜗轮位于第一蜗轮的下方,所述第二筒座的外壁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L形板架,且L形板架位于第一筒座的顶部,两组所述L形板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壁固接有承载柱和从锥齿轮,所述从锥齿轮位于承载柱的右侧,且从锥齿轮的底部与主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承载柱的顶部固接有培训台,所述培训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自前向后均匀设置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的底端贯穿培训台的底部,右侧所述竖向直角架的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一横向直角架,两组所述第一横向直角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且第一蜗杆的左侧与第一蜗轮相啮合,左侧所述竖向直角架的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二横向直角架,两组所述第二横向直角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且第二蜗杆的右侧与第二蜗轮相啮合;
所述第一蜗杆的后端贯穿后侧第一横向直角架的后侧壁,所述板座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第一正反转电机,且第一正反转电机的前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前端与第一蜗杆贯穿后侧第一横向直角架后侧壁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蜗杆的前端贯穿前侧第二横向直角架的前侧壁,所述板座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第二正反转电机,且第二正反转电机的后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后端与第二蜗杆贯穿前侧第二横向直角架前侧壁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培训台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穿插孔,且穿插孔的内腔下表面贯穿培训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二正反转电机的底部均固接有支架台,且支架台位于板座的顶部。
优选地,上述用于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中,两组所述支架台的顶部四角均螺接有紧固螺栓,所述支架台通过紧固螺栓与板座相固接,便于对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二正反转电机在板上的安装固定。
优选地,上述用于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中,所述板座的顶部固接有减震垫层,且减震垫层位于支架台的底部,便于对装置使用时的减震降噪。
优选地,上述用于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条块,所述定位条块位于培训台的顶部,所述定位条块的底部固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螺接有蝶形螺母,且蝶形螺母位于培训台的下方,便于对定位条块在培训台上的限位。
优选地,上述用于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中,所述板座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以在地面上滚动,便于对整个装置的移动调节。
优选地,上述用于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中,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转轴之间和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转轴之间均为法兰连接,便于对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安装固定。
优选地,上述用于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中,所述第二筒座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筒座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筒座的内腔转动连接,便于第二筒座在第一筒座上的转动调节。
优选地,上述用于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中,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筒座的内腔转动连接,便于支撑杆在第二筒座上的转动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定位机构和穿插孔的配合,便于对培训使用的三相电能表在培训台上的限位固定;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的配合,便于对培训台进行向前或向后倾斜,方便更多的学员观察,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的配合,便于对倾斜的培训台进行转动调节,从而便于多方位的向更多的学员讲述和展示接线要领,提高培训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正反转电机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穿插孔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台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板座,2-竖向直角架,3-第一筒座,4-第二筒座,5-第一蜗轮,6-支撑杆,7-主锥齿轮,8-第二蜗轮,9-定位机构,901-定位条块,902-螺纹柱,903-蝶形螺母,10-L形板架,11-轴杆,12-承载柱,13-从锥齿轮,14-培训台,15-第一横向直角架,16-第一蜗杆,17-第二横向直角架,18-第二蜗杆,19-第一正反转电机,20-第一转轴,21-第二正反转电机,22-第二转轴,23-穿插孔,24-支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包括板座1,板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竖向直角架2,两组竖向直角架2之间固接有第一筒座3,第一筒座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筒座4,第二筒座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筒座4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筒座3的内腔转动连接,便于第二筒座4在第一筒座3上的转动调节,第二筒座4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一蜗轮5,且第一蜗轮5位于第一筒座3的下方,第二筒座4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支撑杆6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筒座4的内腔转动连接,便于支撑杆6在第二筒座4上的转动调节,支撑杆6的外壁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7,且主锥齿轮7位于第二筒座4的顶部,支撑杆6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二蜗轮8,且第二蜗轮8位于第一蜗轮5的下方,第二筒座4的外壁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L形板架10,且L形板架10位于第一筒座3的顶部,两组L形板架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杆11,轴杆11的外壁固接有承载柱12和从锥齿轮13,从锥齿轮13位于承载柱12的右侧,且从锥齿轮13的底部与主锥齿轮7相啮合,承载柱12的顶部固接有培训台14,培训台14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自前向后均匀设置有定位机构9,且定位机构9的底端贯穿培训台14的底部,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条块901,定位条块901位于培训台14的顶部,定位条块901的底部固接有螺纹柱902,螺纹柱902上螺接有蝶形螺母903,且蝶形螺母903位于培训台14的下方,便于对定位条块901在培训台14上的限位,右侧竖向直角架2的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一横向直角架15,两组第一横向直角架1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6,且第一蜗杆16的左侧与第一蜗轮5相啮合,左侧竖向直角架2的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二横向直角架17,两组第二横向直角架1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8,且第二蜗杆18的右侧与第二蜗轮8相啮合,第一蜗杆16的后端贯穿后侧第一横向直角架15的后侧壁,板座1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第一正反转电机19,且第一正反转电机19的前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0,且第一转轴20的前端与第一蜗杆16贯穿后侧第一横向直角架15后侧壁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蜗杆18的前端贯穿前侧第二横向直角架17的前侧壁,板座1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第二正反转电机21,且第二正反转电机21的后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2,且第二转轴22的后端与第二蜗杆18贯穿前侧第二横向直角架17前侧壁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蜗杆16与第一转轴20之间和第二蜗杆18与第二转轴22之间均为法兰连接,便于对第一蜗杆16和第二蜗杆18的安装固定,培训台14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穿插孔23,且穿插孔23的内腔下表面贯穿培训台14的下表面,第一正反转电机19和第二正反转电机21的底部均固接有支架台24,且支架台24位于板座1的顶部,两组支架台24的顶部四角均螺接有紧固螺栓,支架台24通过紧固螺栓与板座1相固接,便于对第一正反转电机19和第二正反转电机21在板座1上的安装固定,板座1的顶部固接有减震垫层,且减震垫层位于支架台24的底部,便于对装置使用时的减震降噪,板座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以在地面上滚动,便于对整个装置的移动调节。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三相电能表放置在培训台14上,通过在其四周选择合适位置的穿插孔23,将螺纹柱902穿过穿插孔23,通过在培训台14下方上的螺纹柱902上旋拧拧紧蝶形螺母903,对定位条块901进行固定,便于通过其四周位置的定位条块901对培训使用的三相电能表在培训台14上的限位固定,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21的正反转动带动第二蜗杆18转动,通过第二蜗杆18与第二蜗轮8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支撑杆6在第二筒座4上转动,通过主锥齿轮7与从锥齿轮13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承载柱12向前或向后转动,从而便于对培训台14进行向前或向后倾斜,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19的正反转动带动第一蜗杆16转动,通过第一蜗杆16与第一蜗轮5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第二筒座4在第一筒座3上转动,且同时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21带动第二蜗杆18转动,通过第二蜗杆18与第二蜗轮8的啮合带动第二蜗轮8与第一蜗轮5进行与第二筒座4的同步转动,便于对倾斜的培训台14进行转动调节,从而便于多方位的向更多的学员讲述和展示接线要领,方便更多的学员观察培训台14上的接线操作,提高培训效率。
Figure BDA0002366039990000081
上述表格中的电器型号仅为本实施例可以使用的方案选择的两种,其它符合本实施例使用要求的电器元件均可,且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二正反转电机均设置有与其相配套的控制开关,且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二正反转电机分别通过相配套的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包括板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竖向直角架(2),两组所述竖向直角架(2)之间固接有第一筒座(3),所述第一筒座(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筒座(4),所述第二筒座(4)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一蜗轮(5),且第一蜗轮(5)位于第一筒座(3)的下方,所述第二筒座(4)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外壁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7),且主锥齿轮(7)位于第二筒座(4)的顶部,所述支撑杆(6)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二蜗轮(8),且第二蜗轮(8)位于第一蜗轮(5)的下方,所述第二筒座(4)的外壁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L形板架(10),且L形板架(10)位于第一筒座(3)的顶部,两组所述L形板架(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杆(11),所述轴杆(11)的外壁固接有承载柱(12)和从锥齿轮(13),所述从锥齿轮(13)位于承载柱(12)的右侧,且从锥齿轮(13)的底部与主锥齿轮(7)相啮合,所述承载柱(12)的顶部固接有培训台(14),所述培训台(14)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自前向后均匀设置有定位机构(9),且定位机构(9)的底端贯穿培训台(14)的底部,右侧所述竖向直角架(2)的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一横向直角架(15),两组所述第一横向直角架(1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6),且第一蜗杆(16)的左侧与第一蜗轮(5)相啮合,左侧所述竖向直角架(2)的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二横向直角架(17),两组所述第二横向直角架(1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8),且第二蜗杆(18)的右侧与第二蜗轮(8)相啮合;
所述第一蜗杆(16)的后端贯穿后侧第一横向直角架(15)的后侧壁,所述板座(1)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第一正反转电机(19),且第一正反转电机(19)的前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0),且第一转轴(20)的前端与第一蜗杆(16)贯穿后侧第一横向直角架(15)后侧壁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8)的前端贯穿前侧第二横向直角架(17)的前侧壁,所述板座(1)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第二正反转电机(21),且第二正反转电机(21)的后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2),且第二转轴(22)的后端与第二蜗杆(18)贯穿前侧第二横向直角架(17)前侧壁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培训台(14)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穿插孔(23),且穿插孔(23)的内腔下表面贯穿培训台(14)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19)和第二正反转电机(21)的底部均固接有支架台(24),且支架台(24)位于板座(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架台(24)的顶部四角均螺接有紧固螺栓,所述支架台(24)通过紧固螺栓与板座(1)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座(1)的顶部固接有减震垫层,且减震垫层位于支架台(2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条块(901),所述定位条块(901)位于培训台(14)的顶部,所述定位条块(901)的底部固接有螺纹柱(902),所述螺纹柱(902)上螺接有蝶形螺母(903),且蝶形螺母(903)位于培训台(1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座(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16)与第一转轴(20)之间和所述第二蜗杆(18)与第二转轴(22)之间均为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座(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筒座(4)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筒座(3)的内腔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支撑杆(6)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筒座(4)的内腔转动连接。
CN202020071377.7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Active CN211349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1377.7U CN211349838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1377.7U CN211349838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9838U true CN211349838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9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1377.7U Active CN211349838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9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9838U (zh) 一种三相电能表接线培训装置
CN210266497U (zh) 一种易于固定的阵列透镜的光场显示装置
CN207625101U (zh) 一种新型外挂式电气柜
CN215071301U (zh) 一种建筑电气自动化墙面嵌入式配电箱
CN214618685U (zh) 一种计算机液晶显示屏用调节装置
CN209963501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拼接结构
CN210027092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环保型充电桩
CN211928984U (zh) 一种电力工程设计用电网规划展示画板
CN211699920U (zh) 一种饲料生产用电力设施控制系统
CN210777641U (zh) 一种节能式led显示屏
CN207639004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驱动电源
CN21858266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发动机安装支座
CN216751614U (zh) 一种高发电效率光伏支架
CN214204477U (zh) 一种可扩展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CN210155178U (zh) 插头综合测试仪
CN217273158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电力运行参数测定仪
CN210432245U (zh) 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
CN218582773U (zh) 一种电力计量设备的支撑装置
CN217484390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单相电子式电能表
CN220585814U (zh)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中压开关柜
CN21138853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连接器安装设备
CN220787940U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的托举装置
CN2205407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的全站仪
CN214889845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用展示装置
CN219367378U (zh) 一种节能式室外用电子班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