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8961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8961U
CN211348961U CN201921193729.XU CN201921193729U CN211348961U CN 211348961 U CN211348961 U CN 211348961U CN 201921193729 U CN201921193729 U CN 201921193729U CN 211348961 U CN211348961 U CN 211348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sliding groo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37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茂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37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8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8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8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本体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密封有成像装置;罩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罩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罩体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透光;若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罩体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的镜头。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成像装置设置于密封的容置腔内,能够有效地减小成像装置积灰,提高了成像装置成像的清晰度;同时,电子设备还包括罩设于所述壳体外的罩体,罩体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灰尘沉积于壳体的外侧面,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成像装置成像的清晰度。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设备,电子设备一般设置有成像装置,通过成像装置拍照或视频。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成像装置经常积灰,成像装置拍照或视频的清晰度差,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本体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密封有成像装置;
罩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罩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罩体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透光;若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罩体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的镜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体设置有第一透光部;
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镜头;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位置错开,所述镜头被遮挡。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除尘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与所述罩体的内壁抵接;
所述壳体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本体滑动的过程中,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一侧;若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所述第一除尘装置沿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内表面移动以去除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内表面的灰尘;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侧,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一侧相对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与所述罩体的内壁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罩体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除尘装置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
所述壳体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本体滑动的过程中,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除尘装置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透光部的第一侧;若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二除尘装置移动以去除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外表面的灰尘;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第二侧,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部为所述壳体与所述镜头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透光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第一侧相对。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除尘装置包括:
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以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设置有滑槽;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壳体在所述滑槽内相对于所述本体可滑动;
所述罩体覆盖于所述滑槽的槽口处;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槽,设置于所述滑槽的侧壁,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件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通槽凸显于所述本体外;
若所述控制件受力以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通槽的第一内壁抵接,所述壳体随着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本体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到第一位置;若所述控制件受力以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通槽的第二内壁抵接,所述壳体随着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本体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控制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控制件的第二部分覆盖所述通槽的槽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凸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底壁第一侧;
第二凸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底壁第二侧;
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滑槽的槽底对应侧,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凸轨远离所述第二凸轨侧抵接;
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滑槽的槽底对应侧,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凸轨远离所述第一凸轨侧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虚拟窗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虚拟窗口被遮挡;若所述壳体位于第二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虚拟窗口;
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密封的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与成像装置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成像装置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密封有成像装置,也即,成像装置设置于密封的容置腔内,能够有效地减小成像装置积灰,提高了成像装置成像的清晰度;同时,电子设备还包括罩设于所述壳体外的罩体,罩体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灰尘沉积于壳体的外侧面,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成像装置成像的清晰度,且所述罩体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透光,光线通过所述罩体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的镜头,也即,罩体也不会影响成像装置成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本体;111、滑槽;112、通槽;113、第一凸轨;114、第二凸轨;120、壳体;121、容置腔;122、第一限位件;123、第二限位件;124、连接端口;125、第二透光部;130、成像装置;131、镜头;132、虚拟窗口;140、罩体;141、第一透光部;150、第一除尘装置;151、第一固定件;152、第一弹性件;160、第二除尘装置;161、第二固定件;162、第二弹性件;170、控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结合图1至图10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20和罩体140。壳体120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本体110的第一侧,壳体120相对于所述本体11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壳体120的容置腔121内密封有成像装置130;罩体140与所述本体110连接,罩设于所述壳体120外;所述罩体140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透光;若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罩体140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为学习机,还可以为手机。
这里,电子设备的本体1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本体110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本体110,也可以为学习机的主体,还可以为手机的本体1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2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所述壳体120的容置腔121能够使成像装置130密封,且外界光线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即可。例如,壳体120可以为全透光结构。又例如,壳体120的部分结构透光,也即,只要壳体120与镜头131对应的部分透光即可。
这里,容置腔121的形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容纳成像装置130即可。
这里,壳体120的容置腔121密封成像装置130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壳体120可以为塑胶件,在注塑壳体120的时候,将成像装置130设置于模具内,成像装置130可以直接密封于壳体120的容置腔121内。又例如,壳体120包括两个半壳,将成像装置130设置于两个半壳之间的容置腔121内,并通过胶体粘合两个半壳,使成像装置130密封于壳体120的容置腔121内。
这里,壳体120相对于所述本体11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本体110的第一侧设置有滑轨,壳体120设置于滑轨上,滑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壳体120通过滑轨相对于所述本体110滑动至与第一限位块接触时,壳体120处于第一位置;壳体120通过滑轨相对于所述本体110滑动至与第二限位块接触时,壳体120处于第二位置。
应当注意的是,壳体120可以在本体110的第一侧的表面滑动,也可以在本体110的第一侧的凹陷结构内滑动,如图1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像装置13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成像装置130具有镜头131即可。例如,成像装置130可以为摄像头。
成像装置130的功能不作限定。例如,成像装置130可以用于拍照,也可以用于视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罩体140用于防止灰尘沉积于壳体120的外侧面。罩体14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罩体140的所有区域均能够透光,也即,无论壳体120处于第一位置,还是处于第二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罩体140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又例如,罩体140的部分区域能够透光,若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罩体140的部分区域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镜头131被遮挡,光线通过所述罩体140的部分区域无法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
这里,罩体140与所述本体110连接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罩体14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与本体110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与本体110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体140设置有第一透光部141;若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141能够入射所述镜头131,如图2所示,此时,成像装置130基于镜头131能够成像;若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镜头131与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位置错开,所述镜头131被遮挡,如图3所示,也即,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141无法入射所述镜头131,使所述镜头131处于隐藏状态,此时,成像装置130基于镜头131无法成像,能够防止用户隐私信息通过所述镜头131泄露;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和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将罩体140和壳体120都进行了透明处理,罩体140的第一透光部141用线条圈起来表示,壳体120的第二透光部125用线条圈起来表示,并不代表壳体120和罩体140为透明结构。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透光部141能够透光,罩体140的其他部分无法透光,以便罩体140在防止壳体120的外侧面沉积灰尘的同时,还能够遮挡壳体120的大部分区域,使壳体120的大部分区域处于隐藏状态。
这里,第一透光部141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作为一示例,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透光部14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现方式中,罩体14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罩体140整体均为透光结构,罩体140的大部分区域设置有遮光层,仅在第一透光部141的区域未设置遮光层。又例如,罩体140的第一透光部141为透光结构,罩体140的其他部分为非透光结构。
在本实现方式中,为了提高镜头131表面的清洁度,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设置除尘装置。
示例一,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除尘装置150。第一除尘装置150固定于所述壳体120的外侧,第一除尘装置150与所述罩体140的内壁抵接;所述壳体120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本体110滑动的过程中,若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第一侧;若所述壳体120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沿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内表面移动以去除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内表面的灰尘;若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第二侧,如图2所示,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141能够入射所述镜头131;也即,光线通过擦试过的所述第一透光部141能够入射所述镜头131;从而能够提高了成像装置130成像的清晰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壳体120都进行了透明处理,并不代表壳体120为透明结构。
在示例一中,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第一侧相对设置。
在示例一中,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可以全部被遮挡,也即,用户无法看见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当然,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也可以部分被遮挡,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边侧。
在示例一中,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可以全部被遮挡,也即,用户无法看见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以便外界的光线能够更多地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如图2所示。当然,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也可以部分被遮挡,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141的边侧。
在示例一中,第一方向为壳体120相对于本体110滑动的方向,如图3所示的A向。
在示例一中,第一除尘装置150的结构不作限定。
例如,第一除尘装置150为粘接于所述壳体120的外侧的泡棉。
又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除尘装置15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151和第一弹性件152。第一固定件151固定于所述壳体120的外侧;第一弹性件152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51连接,第一弹性件152与所述罩体140的内壁抵接。以便通过第一固定件151提高第一除尘装置150的强度,且通过第一弹性件152能够擦试罩体140的内表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6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壳体120都进行了透明处理,并不代表壳体120为透明结构。
这里,第一固定件151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件151设置有固定槽,第一弹性件152卡设于固定槽内。
这里,第一弹性件152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一弹性件152为泡棉结构。
示例二,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除尘装置160。第二除尘装置160设置于所述本体110上,第二除尘装置160位于所述罩体140和所述壳体120之间;所述第二除尘装置160与所述壳体120的外壁抵接。所述壳体120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本体110滑动的过程中,若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除尘装置160位于所述壳体120的第二透光部125的第一侧,如图3所示;若所述壳体120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所述第二透光部125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二除尘装置160移动以去除所述第二透光部125的外表面的灰尘;若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除尘装置160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部125的第二侧,如图2所示,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14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125能够入射所述镜头131,也即,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141和擦试过的第二透光部125能够入所述镜头131,从而能够提高了成像装置130成像的清晰度。
在示例二中,所述第二透光部125为所述壳体120与所述镜头131对应的部分,也即,外界光线透过所述第二透光部125能够入所述镜头131。
在示例二中,壳体120的可以为全透光结构,可以为仅有第二透光部125为透光结构。
在示例二中,所述第二透光部125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透光部125的第一侧相对。
在示例二中,第一方向为壳体120相对于本体110滑动的方向,如图3所示的A向。
在示例二中,第二除尘装置160的结构不作限定。
例如,第二除尘装置160为固定于本体110上的泡棉。
又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除尘装置160可以包括:第二固定件161和第二弹性件162。第二固定件161固定于所述本体110上;第二弹性件16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61连接,第二弹性件162与所述壳体120的外壁抵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8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壳体120都进行了透明处理,并不代表壳体120为透明结构。
这里,第二固定件161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固定件161具有固定轴,第二弹性件162套设于固定轴,所述第二弹性件162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件161能够以第二方向旋转,能够防止壳体120滑动过程中与第二弹性件162卡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也即,所述第二弹性件162的旋转方向与壳体120的滑动方向垂直。当然,所述第二弹性件162也可以直接固定于第二固定件161上。
这里,第二弹性件162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二弹性件162为泡棉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可以既设置有第一除尘装置150,又设置有第二除尘装置160,以便镜头131从隐藏状态到显示状态的过程中,既能够通过第一除尘装置150擦试罩体140的内表面,又能够通过第二除尘装置160擦试壳体120的外表面。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虚拟窗口132。虚拟窗口132设置于所述壳体120;若所述壳体1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虚拟窗口132被遮挡,如图2所示,若所述壳体120位于第二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141能够入射所述虚拟窗口132,如图3所示,此时,光线无法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成像装置130无法成像,虚拟窗口132类似于虚拟镜头131,能够使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协调美观。
这里,虚拟窗口132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9所示,虚拟窗口132为类似镜头131的圆形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和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将罩体140和壳体120都进行了透明处理,罩体140的第一透光部141用线条圈起来表示,壳体120的第二透光部125用线条圈起来表示,并不代表壳体120和罩体140为透明结构。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本体110内。所述壳体120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121密封的连接端口124,所述连接端口124与成像装置130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连接端口124与所述成像装置130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10可以设置有滑槽111。所述壳体120设置于所述滑槽111内,所述壳体120在所述滑槽111内相对于所述本体110可滑动;所述罩体140覆盖于所述滑槽111的槽口处;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槽112和控制件170。通槽112设置于所述滑槽111的侧壁,所述通槽1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11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控制件170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壳体120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件170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通槽112凸显于所述本体110外;若所述控制件170受力以所述通槽112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通槽112的第一内壁抵接,所述壳体120随着所述控制件170相对于所述本体110在所述滑槽111内滑动到第一位置;若所述控制件170受力以所述通槽112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通槽112的第二内壁抵接,所述壳体120随着所述控制件170相对于所述本体110在所述滑槽111内滑动到第二位置;以便通过控制件170控制壳体120滑动,通过通槽112限制控制件170的移动距离,进而限定壳体120的滑动位置。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件17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控制件170的第二部分可以覆盖所述通槽112的槽口;以防外界灰尘从通槽112进入滑槽111内。当然,所述控制件17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控制件170的第二部分也可以只覆盖所述通槽112的槽口的部分。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凸轨113、第二凸轨114、第一限位件122和第二限位件123。第一凸轨113沿所述滑槽1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滑槽111的底壁第一侧;第二凸轨114沿所述滑槽1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滑槽111的底壁第二侧;第一限位件122设置于所述壳体120外位于所述壳体120与所述滑槽111的槽底对应侧,所述第一限位件122与所述第一凸轨113远离所述第二凸轨114侧抵接;第二限位件123设置于所述壳体120外位于所述壳体120与所述滑槽111的槽底对应侧,所述第二限位件123与所述第二凸轨114远离所述第一凸轨113侧抵接;以便壳体120通过第一凸轨113和第二凸轨114在滑槽111内滑动,并通过第一限位件122和第二限位件123限制壳体120在滑槽11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滑槽111内设置其他的滑动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20,所述壳体120的容置腔121内密封有成像装置130,也即,成像装置130设置于密封的容置腔121内,能够有效地减小成像装置130积灰,提高了成像装置130成像的清晰度;同时,电子设备还包括罩设于所述壳体120外的罩体140,罩体140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灰尘沉积于壳体120的外侧面,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成像装置130成像的清晰度,且所述罩体140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透光,光线通过所述罩体140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130的镜头131,也即,罩体140也不会影响成像装置130成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本体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密封有成像装置;
罩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罩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罩体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透光;若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罩体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入射所述成像装置的镜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设置有第一透光部;
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镜头;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位置错开,所述镜头被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除尘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与所述罩体的内壁抵接;
所述壳体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本体滑动的过程中,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一侧;若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所述第一除尘装置沿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内表面移动以去除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内表面的灰尘;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侧,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一侧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与所述罩体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罩体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除尘装置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
所述壳体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本体滑动的过程中,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除尘装置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透光部的第一侧;若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二除尘装置移动以去除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外表面的灰尘;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第二侧,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部为所述壳体与所述镜头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透光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第一侧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尘装置包括:
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以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滑槽;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壳体在所述滑槽内相对于所述本体可滑动;
所述罩体覆盖于所述滑槽的槽口处;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槽,设置于所述滑槽的侧壁,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件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通槽凸显于所述本体外;
若所述控制件受力以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通槽的第一内壁抵接,所述壳体随着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本体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到第一位置;若所述控制件受力以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通槽的第二内壁抵接,所述壳体随着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本体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控制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控制件的第二部分覆盖所述通槽的槽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凸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底壁第一侧;
第二凸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底壁第二侧;
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滑槽的槽底对应侧,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凸轨远离所述第二凸轨侧抵接;
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滑槽的槽底对应侧,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凸轨远离所述第一凸轨侧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虚拟窗口,设置于所述壳体;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虚拟窗口被遮挡;若所述壳体位于第二位置,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能够入射所述虚拟窗口;
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密封的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与成像装置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成像装置电连接。
CN201921193729.XU 2019-07-26 2019-07-26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348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3729.XU CN211348961U (zh) 2019-07-26 2019-07-2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3729.XU CN211348961U (zh) 2019-07-26 2019-07-2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8961U true CN21134896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7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3729.XU Active CN211348961U (zh) 2019-07-26 2019-07-2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8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296A (zh) * 2021-06-21 2021-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296A (zh) * 2021-06-21 2021-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3347296B (zh) * 2021-06-21 2024-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8371B2 (en) Protective case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KR102009744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및 이의 커버장치
CN206413083U (zh) 电子设备
US8735721B2 (en) Case for housing and protec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7465863B (zh)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422833U (zh) 电子设备
CN107071242A (zh) 电子设备
CN106817450A (zh) 电子设备
CN103167072B (zh) 一种智能手持终端机
US10178902B2 (en)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enca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32215A (zh) 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滑动机构
CN211348961U (zh) 电子设备
CN102109739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盒
CN21083687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60693A (zh) 电子设备
EP3413128A1 (en) Waterproof camera case
CN111901463B (zh) 电子设备
KR102120143B1 (ko) 렌즈 모듈
CN107544197A (zh)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22037721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mera anti-peeping structure
CN104066294A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保护套
CN210578850U (zh) 摄像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12748761B (zh) 电子设备
CN203233619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保护套
CN210900034U (zh) 一种无按键、通用型智能终端潜水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