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5421U -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5421U
CN211345421U CN202020063961.8U CN202020063961U CN211345421U CN 211345421 U CN211345421 U CN 211345421U CN 202020063961 U CN202020063961 U CN 202020063961U CN 211345421 U CN211345421 U CN 211345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chamber
pipe
fixedly connected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39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艺杰
谭创佳
孙永雄
孙永杰
林秋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ueguang Kitche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ueguang Kitche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ueguang Kitche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ueguang Kitche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39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5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5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5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属于电磁炒炉技术领域,包括炉灶和炉腔,所述炉腔设置在炉灶内,所述炉灶内设置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且炉腔位于第一容腔内,所述炉灶的正面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容腔内,且进水管内设置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连通管,第一容腔内可以放入大量清水,因此炉腔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清水吸收,从而可以有效的加热清水,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通过设置第二容腔,当第一容腔内清水的热量处于最高温时,可以控制第一容腔内的热水进入第二容腔内被暂存,并再次向第一容腔内注入冷水吸收多余的热量,避免了热量的浪费,有效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炒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炒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厨房电器,电磁炒炉具有代替明火进行烹饪功能的厨具。
现有的隔热型电磁炒炉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扩散至机壳表面,因此机壳表面具有较高的温度,且温度会随着时间逐渐散失,因此容易造成热量的浪费,烹饪完成后炉灶表面会残留大量油渍,因此需要工人使用抹布进行清理,清理时较为麻烦,同时现有炉灶一般不带有除油烟装置,因此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无法有效的清理,也会对烹饪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炒炉多余热能无法利用造成能源浪费、且油渍清理麻烦同时产生油烟无法处理影响烹饪人员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包括炉灶和炉腔,所述炉腔设置在炉灶内,所述炉灶内设置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且炉腔位于第一容腔内,所述炉灶的正面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容腔内,且进水管内设置有活塞,所述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的下方,且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且连通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电动阀门,且电动阀门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容腔的背面连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灶的后侧,且排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
所述炉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侧板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炉灶的上方设置有顶板,且顶板固定连接在限位块的正面,所述顶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吸风扇,且吸风扇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吸风扇的上表面与管道的一端连通,且管道的另一端绕过侧板并与滤箱的上表面连通,所述滤箱内设置有滤芯,所述滤箱固定连接在炉灶的背面,且滤箱的背面连通有排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下表面通过电动推杆与炉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计,且温度计的底端贯穿炉灶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容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炉灶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内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侧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拨动块,所述拨动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左侧面,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内套接有固定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方设置有齿条,且齿条固定连接顶板的左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套设有海绵套,且固定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喷液孔,所述固定管的右端连通有进液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连通管,第一容腔内可以放入大量清水,因此炉腔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清水吸收,从而可以有效的加热清水,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通过设置第二容腔,当第一容腔内清水的热量处于最高温时,可以控制第一容腔内的热水进入第二容腔内被暂存,并再次向第一容腔内注入冷水吸收多余的热量,避免了热量的浪费,有效节约了能源。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吸风扇、管道和滤箱,吸风扇工作时可以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吸入,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滤箱内,从而可以实现对油烟的有效处理,为烹饪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通过设置顶板,当炉灶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控制顶板向下移动靠近炉灶,提高了对炉灶的保护功能。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管和海绵套,固定管可以带动海绵套前后移动,从而使得海绵套可以对炉灶上的油渍进行有效的清理,通过设置齿轮和齿条,在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作用下,固定管可以带动海绵套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旋转,提高了海绵套对炉灶的清理效果,通过设置进液管和喷液孔,可以通过进液管向固定管内注入清洁水,清洁水可以提高海绵套的湿度,不需要工人直接向炉灶上散水而导致炉灶越清理越乱,潮湿的海绵套即可很好的清理炉灶上的油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中容纳槽和固定管俯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灶;2、炉腔;3、第一容腔;4、电动阀门;5、第二容腔;6、排水管;7、阀门;8、活塞;9、进水管;10、侧板;11、温度计;12、吸风扇;13、管道;14、限位孔;15、限位块;16、顶板;17、固定块;18、电动推杆;19、滤箱;20、排气管;21、海绵套;22、固定管;23、轴承;24、齿轮;25、拨动块;26、齿条;27、进液管;28、容纳槽;29、喷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包括炉灶1和炉腔2,炉腔2设置在炉灶1内,炉灶1内设置有第一容腔3和第二容腔5,且炉腔2位于第一容腔3内,炉灶1的正面连通有进水管9,且进水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容腔3内,且进水管9内设置有活塞8,第二容腔5位于第一容腔3的下方,且第一容腔3与第二容腔5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且连通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电动阀门4,且电动阀门4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第二容腔5的背面连通有排水管6,且排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灶1的后侧,且排水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7;
炉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10,且侧板10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4,且限位孔14内设置有限位块15,炉灶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6,且顶板16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5的正面,顶板16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吸风扇12,且吸风扇12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吸风扇12的上表面与管道13的一端连通,且管道13的另一端绕过侧板10并与滤箱19的上表面连通,滤箱19内设置有滤芯,且滤箱19固定连接在炉灶1的背面,且滤箱19的背面连通有排气管20。
具体的,如图1-2所示,限位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且固定块17的下表面通过电动推杆18与炉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18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电动推杆18和固定块17,电动推杆18可以通过固定块17带动顶板16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有效调节顶板16的位置,有利于对炉灶1进行保护,且齿轮24与齿条26可以啮合在一起让海绵套21正常工作。
具体的,如图1-2所示,侧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计11,且温度计11的底端贯穿炉灶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容腔3内;通过设置温度计11,温度计11可以测得第一容腔3内热水的温度,如果热水达到合格标准,工人可以让第一容腔3内的水进入第二容腔5内,并再次向第一容腔3内注水,提高对热量的利用率。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炉灶1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28,且容纳槽28内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侧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拨动块25,且拨动块25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3,且轴承23内套接有固定管22;通过设置拨动块25和固定板,工人可以通过拨动块25控制固定板前后移动,固定板可以控制轴承23带动固定管22前后移动。
具体的,如图1-3所示,固定管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4,且齿轮24的上方设置有齿条26,且齿条26固定连接顶板16的左侧面;通过设置齿轮24和齿条26,在齿轮24和齿条26的配合作用下,固定管22可以带动海绵套21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旋转,提高了海绵套21对炉灶1的清理效果。
具体的,如图1-3所示,固定管22的外表面套设有海绵套21,且固定管22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喷液孔29,固定管22的右端连通有进液管27;通过设置固定管22和海绵套21,固定管22可以带动海绵套21前后移动,从而使得海绵套21可以对炉灶1上的油渍进行有效的清理;通过设置进液管27和喷液孔29,可以通过进液管27向固定管22内注入清洁水,清洁水可以提高海绵套21的湿度,不需要工人直接向炉灶1上散水而导致炉灶1越清理越乱,潮湿的海绵套21即可很好的清理炉灶1上的油渍。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烹饪过程中控制吸风扇12工作,吸风扇12可以吸入油烟并通过管道13输送至滤箱19内,同时可以对第一容腔3内的水加热,工人通过温度计11知晓第一容腔3内热水的温度,当热水的温度达标时,控制电动阀门4打开,让第一容腔3内的热水通过连通管排入第二容腔5内,关闭电动阀门4打开活塞8,并通过进水管9向第一容腔3内注水,当需要使用热水时,工人拧动阀门7旋转通过排水管6排出第二容腔5内的热水,当烹饪完成后,控制吸风扇12停止工作并控制电动推杆18收缩,电动推杆18可以带动顶板16向下移动,同时齿轮24可以与齿条26啮合,工人可以通过拨动块25控制固定板前后移动,固定板可以控制轴承23带动固定管22前后移动,在齿轮24和齿条26的配合作用下,固定管22可以带动海绵套21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旋转,提高了海绵套21对炉灶1的清理效果,同时工人可以通过进液管27向固定管22内注入清洁水,清洁水可以提高海绵套21的湿度,潮湿的海绵套21即可很好的清理炉灶1上的油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包括炉灶(1)和炉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2)设置在炉灶(1)内,所述炉灶(1)内设置有第一容腔(3)和第二容腔(5),且炉腔(2)位于第一容腔(3)内,所述炉灶(1)的正面连通有进水管(9),且进水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容腔(3)内,且进水管(9)内设置有活塞(8),所述第二容腔(5)位于第一容腔(3)的下方,且第一容腔(3)与第二容腔(5)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且连通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电动阀门(4),且电动阀门(4)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容腔(5)的背面连通有排水管(6),且排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灶(1)的后侧,且排水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7);
所述炉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10),且侧板(10)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4),且限位孔(14)内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炉灶(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6),且顶板(16)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5)的正面,所述顶板(16)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吸风扇(12),且吸风扇(12)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吸风扇(12)的上表面与管道(13)的一端连通,且管道(13)的另一端绕过侧板(10)并与滤箱(19)的上表面连通,所述滤箱(19)内设置有滤芯,所述滤箱(19)固定连接在炉灶(1)的背面,且滤箱(19)的背面连通有排气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且固定块(17)的下表面通过电动推杆(18)与炉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18)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计(11),且温度计(11)的底端贯穿炉灶(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容腔(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1)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28),且容纳槽(28)内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侧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拨动块(25),所述拨动块(25)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左侧面,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3),且轴承(23)内套接有固定管(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4),所述齿轮(24)的上方设置有齿条(26),且齿条(26)固定连接顶板(16)的左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2)的外表面套设有海绵套(21),且固定管(22)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喷液孔(29),所述固定管(22)的右端连通有进液管(27)。
CN202020063961.8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Active CN211345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3961.8U CN21134542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3961.8U CN21134542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5421U true CN21134542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3961.8U Active CN21134542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5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5421U (zh) 一种节能型隔热电磁炒炉
CN106871177B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集成灶
CN113137642A (zh)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节能灶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240633U (zh) 一种l形导烟体高效吸油烟机
CN208504486U (zh) 一种液晶操作导航功能的智能集成灶
CN215909434U (zh) 一种集成蒸汽洗和蒸箱水预热的加热装置
CN207462034U (zh) 餐具清洁装置
CN213309025U (zh) 一种燃油压力蒸煮组合炖菜灶
CN204240407U (zh) 带烤箱的节能采暖炉
CN220103194U (zh) 一种双眼集成灶
CN202371778U (zh) 座地式电磁炒灶
CN206682943U (zh) 一种可降温燃气炉芯装置
CN201277628Y (zh) 一体化家用厨电集成灶
CN208365588U (zh) 一种环岛式集成灶
CN219846059U (zh) 一种蒸烤箱及带蒸烤功能的集成灶
CN209744426U (zh) 燃气灶节能装置
CN217302925U (zh) 一种烟气回收利用新能源节能炒菜机
CN210568707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集成灶
CN216744499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1066260U (zh) 一种双面加热电热烧烤炉架
CN211781315U (zh) 一种无螺钉下座集成灶
CN208222571U (zh) 一种带尾撑节能炒炉
CN213237655U (zh) 一种功能模块化集成灶
CN215637385U (zh) 炒菜炉的废热回收装置
CN220506776U (zh) 一种商用厨房节能炉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