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5261U -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5261U
CN211345261U CN201922210290.3U CN201922210290U CN211345261U CN 211345261 U CN211345261 U CN 211345261U CN 201922210290 U CN201922210290 U CN 201922210290U CN 211345261 U CN211345261 U CN 211345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
side wall
water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02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战
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102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5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5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52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所述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包括主体;观察窗;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于所述主体的顶面;中压汽水分离器,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进水管、换热管、蒸气管和第一上升管;所述主体的底端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侧壁连接多个所述换热管;所述支撑台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蒸气管,所述蒸气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顶端,且所述蒸气管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一上升管,所述第一上升管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连通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过滤机构;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避免换热管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背景技术
一般把回收利用烟气中水蒸气汽化潜热的换热器定义为冷凝式换热器。如果换热器的排烟温度降低到低于饱和温度,烟气中的过热水蒸气就会冷凝成液态水从而释放出汽化潜热,得以回收利用,换热效率得以提高。按燃气的低热值计算得到的热效率可能达到或超过。
现有的用于硫燃烧炉的一级冷凝冷却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烟气侧压力降明显提高,烟尘吸附在换热管的内部,换热效果明显降低的情况,在三年一个检修期内,往往运行至一年左右即出现以上问题,且烟尘堵塞换热管,检修过程中需要清理换热管,更换烟气入口管板部分衬里及保护陶瓷套管,检修工作量很大,每次检修均需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时间,同时大部分现有的一级冷凝冷却器在运行6年左右存在泄漏的情况,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安全运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换热管堵塞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包括:主体;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于所述主体的侧壁;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于所述主体的顶面;中压汽水分离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安装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进水管、换热管、蒸气管和第一上升管;所述主体的底端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侧壁连接多个所述换热管;所述支撑台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蒸气管,所述蒸气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顶端,且所述蒸气管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一上升管,所述第一上升管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连通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和所述进水管;阀门,多个所述阀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上升管和所述进水管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衬里和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所述观察窗,且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安装所述衬里。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面安装所述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的内部固定所述第一上升管。
优选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水泵、第二上升管、冷凝器和第一下降管,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的底端安装所述第一下降管,所述支撑台的侧壁固定所述冷凝器,且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二上升管;所述第二上升管的侧壁安装所述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杆、第二下降管、挡板、固定杆、滤网和排污管,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安装所述进水管,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下降管;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安装所述滤网和所述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且所述滤网的底端抵触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壁;所述滤网和所述挡板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所述排污管。
优选的,所述滤网和所述挡板的侧壁为弧形,且所述固定杆的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同一根所述进水管侧壁的三根所述换热管为一组,且所述进水管的侧壁等距安装多组所述换热管。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在冷水通入所述进水管的内部,水在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向上运动进入所述换热管的内部,硫燃烧炉的废气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使废气在所述主体的内部运动,同一根所述进水管侧壁的三根所述换热管为一组,且所述进水管的侧壁等距安装多组所述换热管,多组所述换热管的侧壁与废气接触,增加废气与所述换热管的接触面积,使废气内部的热量散热进入所述换热管的侧壁,使所述换热管内部的水温升高产生蒸汽,使蒸气进入所述蒸汽管的内部,蒸气再通过所述蒸气管贯穿所述第一上升管进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的内部,烟气在所述换热管的侧壁流动,烟气不进入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避免烟气堵塞所述换热管,且烟气直接冲刷所述换热管表面,避免了管板因衬里、陶瓷套管损坏而产生泄露的风险;当一根所述换热管出现泄漏后,关闭与此所述换热管连通的所述进水管和所述第一上升管侧壁的所述阀门,将此所述换热管封闭,不影响其他所述换热管的使用,保证所述主体的正常使用,且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台结构右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过滤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观察窗,2、主体,21、衬里,22、外壳,3、降温机构, 31、进水管,32、换热管,33、蒸气管,34、第一上升管,4、阀门,5、支撑台,6、中压汽水分离器,7、冷凝机构,71、水泵,72、第二上升管,73、冷凝器,74、第一下降管,8、过滤机构,81、支撑杆,82、第二下降管,83、挡板,84、固定杆,85、滤网,86、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台结构右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过滤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包括:主体2;观察窗1,所述观察窗1设于所述主体2的侧壁;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固定于所述主体2的顶面;中压汽水分离器6,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安装于所述支撑台5的顶端;降温机构3,所述降温机构3安装于所述主体2的内部,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进水管31、换热管32、蒸气管33和第一上升管34;所述主体2的底端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进水管31,所述进水管31的侧壁连接多个所述换热管32;所述支撑台5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蒸气管33,所述蒸气管33连通所述换热管32的顶端,且所述蒸气管33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一上升管34,所述第一上升管34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冷凝机构7,所述冷凝机构7 连通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过滤机构8,所述过滤机构8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和所述进水管31;阀门4,多个所述阀门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上升管34和所述进水管31的侧壁。
所述主体2包括衬里21和外壳22,所述外壳22的侧壁设有所述观察窗1,且所述外壳22的内侧壁安装所述衬里21,为了方便将所述外壳22与焚烧炉本体焊接,且所述外壳21和焚烧炉本体连接处涂有三层所述衬里21,使之成为一体,满足耐酸、耐高温、耐冲刷及保温的要求。
所述外壳22的顶面安装所述支撑台5,且所述支撑台5的内部固定所述第一上升管34,为了方便所述支撑台5固定所述第一上升管34,方便蒸气通过所述第一上升管34进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的内部,使蒸气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内部经过初次分离。
所述冷凝机构7包括水泵71、第二上升管72、冷凝器73和第一下降管 74,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的底端安装所述第一下降管74,所述支撑台5的侧壁固定所述冷凝器73,且所述冷凝器73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二上升管72;所述第二上升管72的侧壁安装所述水泵71,所述水泵71连接所述冷凝器73的底端,为了将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分离出的蒸气通过所述第一下降管74进入所述冷凝器73的内部,使蒸气在所述冷凝器73的内部向下运动,使蒸气在所述冷凝器73的内部降温,使蒸气汇聚成水流进入所述水泵71的内部,所述水泵71将水通过所述第二上升管72冲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的内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将水中的气体排出。
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支撑杆81、第二下降管82、挡板83、固定杆84、滤网85和排污管86,所述支撑杆81的侧壁安装所述进水管31,所述支撑杆81 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下降管82;所述支撑杆81的内部安装所述滤网85和所述挡板83,所述挡板83固定连接所述滤网85,且所述滤网85的底端抵触所述支撑杆81的内侧壁;所述滤网85和所述挡板83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杆84,所述支撑杆81的底端安装所述排污管86,为了方便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内部分离出的水通过所述第二下降管82进入所述支撑杆81的内部,水向下流动进入与所述固定杆84接触,使水向所述挡板83和所述滤网85的侧壁接触,减缓水流动速度,且部分的水贯穿所述滤网85侧壁的进入所述进水管31的内部,另一部分的水在所述挡板83的侧壁滑动,所述挡板83的侧壁弧形,改变水流方向,方便水贯穿所述滤网85;水流在所述滤网85的侧壁滑动,使水将所述滤网85表面的杂质向下冲走,将杂质储存在所述支撑杆81的底端内部,方便打开所述排污管86,将所述支撑杆81内部的杂质排出。
所述滤网85和所述挡板83的侧壁为弧形,且所述固定杆84的截面为圆形,为了方便水与所述固定杆84的侧壁滑动,使水向四周运动与所述滤网85 和所述挡板83的侧壁接触,方便水在所述滤网85和所述挡板83的侧壁运动,方便所述滤网85过滤水中的杂质。
同一根所述进水管31侧壁的三根所述换热管32为一组,且所述进水管 31的侧壁等距安装多组所述换热管32,为了增加所述换热管32与废气的接触面积,使废气内部的热量快速进入所述换热管32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所述外壳22 与焚烧炉本体焊接,且所述外壳21和焚烧炉本体连接处涂有三层所述衬里21,使之成为一体,满足耐酸、耐高温、耐冲刷及保温的要求。将本装置接入电源,向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加入适量的水,打开所述水泵71,使水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运动,使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内部分离出的水通过所述第二下降管82进入所述支撑杆81的内部,水向下流动进入与所述固定杆84接触,使水向所述挡板83和所述滤网85的侧壁接触,减缓水流动速度,且部分的水贯穿所述滤网85侧壁的进入所述进水管31的内部,另一部分的水在所述挡板 83的侧壁滑动,所述挡板83的侧壁弧形,改变水流方向,方便水贯穿所述滤网85;水流在所述滤网85的侧壁滑动,使水将所述滤网85表面的杂质向下冲走,将杂质储存在所述支撑杆81的底端内部,方便打开所述排污管86,将所述支撑杆81内部的杂质排出。冷水通入所述进水管31的内部,水在所述进水管31的内部向上运动进入所述换热管32的内部,硫燃烧炉的废气进入所述外壳22的内部,使废气在所述外壳22的内部运动,同一根所述进水管31侧壁的三根所述换热管32为一组,且所述进水管31的侧壁等距安装多组所述换热管32,多组所述换热管32的侧壁与废气接触,增加废气与所述换热管32 的接触面积,使废气内部的热量散热进入所述换热管32的侧壁,使所述换热管32内部的水温升高产生蒸汽,使蒸气进入所述蒸汽管33的内部,蒸气再通过所述蒸气管33贯穿所述第一上升管34进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的内部。蒸气通过所述第一上升管34进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的内部,使蒸气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内部经过初次分离,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分离出的蒸气通过所述第一下降管74进入所述冷凝器73的内部,使蒸气在所述冷凝器73 的内部向下运动,使蒸气在所述冷凝器73的内部降温,使蒸气汇聚成水流进入所述水泵71的内部,所述水泵71将水通过所述第二上升管72冲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的内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将水中的气体排出,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又进入所述支撑杆81的内部,使水循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上升管34内部蒸汽产量即为所述换热管32的换热量,通过调节所述第一上升管34侧壁的所述阀门4通过控制蒸汽产量,即可调节烟气温度,使从所述主体2排出的烟气温度大于145摄氏度以上,从而使烟气中没有灰,烟气只有温度降低至120摄氏度以下是才会结露冷凝结晶,设计烟气出口温度为 145摄氏度以上,避免烟尘吸附在所述换热管32的侧壁。在使用过程中烟气在所述换热管3的侧壁流动,烟气不进入所述换热管32的内部,避免烟气堵塞所述换热管32,且烟气直接冲刷所述换热管32表面,避免了管板因衬里、陶瓷套管损坏而产生泄露的风险;当一根所述换热管32出现泄漏后,关闭与此所述换热管32连通的所述进水管31和所述第一上升管34侧壁的阀门4,将此所述换热管32封闭,不影响其他所述换热管32的使用,保证所述主体2 的正常使用,且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量,无需紧急停车。在每次检修仅需清理所述支撑杆81内部残留物即可,所述换热管32的侧壁无需清理,检修时仅对所述换热管32表面进行检查,并做一次水压试验即可,减轻检修工作量。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在冷水通入所述进水管31的内部,水在所述进水管31的内部向上运动进入所述换热管32的内部,硫燃烧炉的废气进入所述主体2的内部,使废气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运动,同一根所述进水管31侧壁的三根所述换热管32为一组,且所述进水管31的侧壁等距安装多组所述换热管32,多组所述换热管32的侧壁与废气接触,增加废气与所述换热管32的接触面积,使废气内部的热量散热进入所述换热管32的侧壁,使所述换热管32内部的水温升高产生蒸汽,使蒸气进入所述蒸汽管33的内部,蒸气再通过所述蒸气管33贯穿所述第一上升管34进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6 的内部,烟气在所述换热管32的侧壁流动,烟气不进入所述换热管32的内部,避免烟气堵塞所述换热管,且烟气直接冲刷所述换热管32表面,避免了管板因衬里、陶瓷套管损坏而产生泄露的风险;当一根所述换热管32出现泄漏后,关闭与此所述换热管32连通的所述进水管31和所述第一上升管34侧壁的所述阀门4,将此所述换热管32封闭,不影响其他所述换热管32的使用,保证所述主体2的正常使用,且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于所述主体的侧壁;
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于所述主体的顶面;
中压汽水分离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安装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
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进水管、换热管、蒸气管和第一上升管;所述主体的底端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侧壁连接多个所述换热管;所述支撑台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蒸气管,所述蒸气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顶端,且所述蒸气管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一上升管,所述第一上升管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
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连通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和所述进水管;
阀门,多个所述阀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上升管和所述进水管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衬里和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所述观察窗,且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安装所述衬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面安装所述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的内部固定所述第一上升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水泵、第二上升管、冷凝器和第一下降管,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的底端安装所述第一下降管,所述支撑台的侧壁固定所述冷凝器,且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所述中压汽水分离器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二上升管;所述第二上升管的侧壁安装所述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杆、第二下降管、挡板、固定杆、滤网和排污管,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安装所述进水管,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下降管;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安装所述滤网和所述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且所述滤网的底端抵触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壁;所述滤网和所述挡板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所述排污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和所述挡板的侧壁为弧形,且所述固定杆的截面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根所述进水管侧壁的三根所述换热管为一组,且所述进水管的侧壁等距安装多组所述换热管。
CN201922210290.3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5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0290.3U CN21134526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0290.3U CN21134526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5261U true CN21134526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02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526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5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7547A (zh) 一种热管式有机工质降膜蒸发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202012904U (zh) 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11345261U (zh) 一种新型一级冷凝冷却器
US6128901A (en)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to improve power plant efficiency
CN110595225B (zh) 一种高温烟气快速降温的冷凝装置
CN210050786U (zh) 用于锅炉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4199800U (zh) 一种具有在线修复功能的换热管以及换热装置
CN211601629U (zh) 一种立式管内流潜热蒸发式空气冷却器
CN206274230U (zh) 一种超导流态换热器
CN106764995A (zh) 一种热管式余热回收装置
CN209621560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供热水循环节水系统
CN104949100B (zh) 一种火电厂节能系统
CN20901378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冷却塔
CN210251672U (zh) 一种熔融炉冲渣水乏汽回收系统
CN103644750A (zh) 一种烟气热水锅炉换热器
CN210398859U (zh) 多组螺旋翅片管组合式余热蒸汽锅炉
CN208476044U (zh) 余热回收系统
CN218209522U (zh) 一种锅炉疏扩排汽降噪回收系统
CN211925709U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初冷火管锅炉
CN108955285A (zh) 一种工业炉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19369279U (zh) 一种锅炉汽水取样冷却装置
CN216799318U (zh) 一种压缩空气冷冻式干燥机的换热装置
CN218764665U (zh) 一种蒸汽回收装置
CN219693222U (zh) 一种冶金炉窑余热锅炉乏汽回收装置
CN218723337U (zh) 一种易于除垢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