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3202U -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3202U
CN211343202U CN201921851968.XU CN201921851968U CN211343202U CN 211343202 U CN211343202 U CN 211343202U CN 201921851968 U CN201921851968 U CN 201921851968U CN 211343202 U CN211343202 U CN 211343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power generation
cover
support
tid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19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王胜
谢双全
王宇飞
赵俊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rui Sea Power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rui Sea Power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rui Sea Power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rui Sea Power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9218519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3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3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3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属于潮汐能发电技术领域。该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承组件、蓄水箱组件和动力转换装置。所述支承组件包括支撑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若干根支撑柱。所述蓄水箱组件包括箱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箱体位于支撑平台顶部,所述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第二管道连接于所述箱体顶部。所述叶轮连接于所述传动轴的轴端,所述传动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罩。支撑平台为箱体提供很好的支撑力,使得整个支承组件更加稳定,叶轮在流体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使得与之连接的传动轴随之转动,便于将流体的流动势能转化为传动轴运转的转动势能。

Description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潮汐能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潮汐能是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其水位差表现为势能,其潮流的速度表现为动能。这两种能量都可以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在海水的各种运动中潮汐最守信,最具规律性,又涨落于岸边,也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在各种海洋能的利用中,潮汐能的利用是最成熟的。
潮汐能发电装置一般设置于靠近海岸区域,传统的潮汐能发电装置的动力转换装置不便于将流体的流动势能转化为驱动发电机运转的动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旨在改善传统的潮汐能发电装置的动力转换装置不便于将流体的流动势能转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承组件、蓄水箱组件和动力转换装置。
所述支承组件包括支撑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若干根支撑柱。
所述蓄水箱组件包括箱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箱体位于支撑平台顶部,所述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第二管道连接于所述箱体顶部。
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叶轮罩、支撑罩、传动轴和叶轮,所述叶轮罩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支撑罩连接于所述叶轮罩,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叶轮罩和所述支撑罩,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叶轮罩内,所述叶轮连接于所述传动轴的轴端,所述传动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罩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叶轮相适配的叶轮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罩包括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连接于所述第一罩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罩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和外部环境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罩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支撑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支撑柱浇筑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为直径不小于二十厘米的圆柱,所述支撑平台的厚度不小于十五厘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潮汐能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件,所述发电机组件包括发电机,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罩,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被构造成连接到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到发电机的输入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使用时,箱体位于支撑平台顶部,支撑平台为箱体提供很好的支撑力,由于支撑柱均匀设置,使得整个支承组件更加稳定,当涨潮时,第一管道作为进水管,外部海水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箱体,使箱体没液面升高,当退潮时,第一管道作为出水管,箱体内部海水通过第一管道排出,箱体内液面降低,第二管道用于进气或者排气,中和箱体内外压差,叶轮在流体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使得与之连接的传动轴随之转动,便于将流体的流动势能转化为传动轴运转的转动势能,当传动轴运转时,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发电机发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蓄水箱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动力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叶轮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罩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传动轴和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承组件;110-支撑平台;120-支撑柱;20-蓄水箱组件;210-箱体;220-第一管道;230-第二管道;30-动力转换装置;310-叶轮罩;3110-第一罩体;3120-第一法兰;3130-叶轮腔;320-支撑罩;3210-第二罩体;3220-通孔;3230-第二法兰;330-传动轴;340-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承组件10、蓄水箱组件20和动力转换装置30。
请参阅图2,支承组件10包括支撑平台110以及设置于支撑平台110底部的若干根支撑柱120。在具体设置时,支撑平台110和支撑柱120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平台110和支撑柱120浇筑为一体式结构,支撑柱120为直径不小于二十厘米的圆柱,支撑平台110的厚度不小于十五厘米。支承组件10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承能力强,由于支撑柱120均匀设置,使得整个支承组件10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3,蓄水箱组件20包括箱体210、第一管道220和第二管道230,箱体210位于支撑平台110顶部,支撑平台110为箱体210提供很好的支撑力,支撑平台110和箱体210之间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第一管道220连接于箱体210底部,第一管道220用于进水或者排水,当涨潮时,第一管道220作为进水管,外部海水通过第一管道220进入箱体210,使箱体210没液面升高,当退潮时,第一管道220作为出水管,箱体210内部海水通过第一管道220排出,箱体210内液面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管道230连接于箱体210顶部,第二管道230用于进气或者排气,中和箱体210内外压差。
请参阅图4,动力转换装置30包括叶轮罩310、支撑罩320、传动轴330和叶轮340,叶轮罩310连接于第一管道220,支撑罩320连接于叶轮罩310,传动轴330贯穿叶轮罩310和支撑罩320,叶轮340位于叶轮罩310内,叶轮340连接于传动轴330的轴端,传动轴330可转动连接于支撑罩320。
请参阅图5,在本申请中,叶轮罩310包括第一罩体3110,第一罩体3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3120,利用法兰对接原理,第一法兰3120连接于第一管道220,第一罩体3110内部开设有与叶轮340相适配的叶轮腔3130,潮涨或者潮落时,叶轮腔3130内都有液体通过,此时叶轮340在流体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使得与之连接的传动轴330随之转动,由于叶轮腔3130和叶轮340外部轮廓相适配,使得通过叶轮腔3130的流体转化率更高,将流体的流动势能转化为传动轴330运转的转动势能。
请参阅图6,支撑罩320包括第二罩体3210,第二罩体32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3230,利用法兰对接原理,第二法兰3230连接于第一罩体3110,第二罩体3210上开设有与第一罩体3110连通的通孔3220,通孔3220和外部环境连通,通孔3220用于进水或者排水。
在具体设置时,第二罩体3210内部安装有轴承,传动轴330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于第二罩体3210,第二罩体3210为传动轴330提供有效支撑。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传动轴和叶轮340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设置时,传动轴和叶轮340键连接。
为实现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潮汐能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件,发电机组件包括发电机,传动轴330的一端延伸出支撑罩320,且传动轴330的一端被构造成连接到发电机的输入轴,传动轴33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到发电机的输入轴,当传动轴330运转时,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发电机发电。
需要说明的是,发电机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
发电机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该潮汐能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箱体210位于支撑平台110顶部,支撑平台110为箱体210提供很好的支撑力,由于支撑柱120均匀设置,使得整个支承组件10更加稳定,当涨潮时,第一管道220作为进水管,外部海水通过第一管道220进入箱体210,使箱体210没液面升高,当退潮时,第一管道220作为出水管,箱体210内部海水通过第一管道220排出,箱体210内液面降低,第二管道230用于进气或者排气,中和箱体210内外压差,叶轮腔3130内都有液体通过,此时叶轮340在流体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使得与之连接的传动轴330随之转动,由于叶轮腔3130和叶轮340外部轮廓相适配,使得通过叶轮腔3130的流体转化率更高,便于将流体的流动势能转化为传动轴330运转的转动势能,当传动轴330运转时,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发电机发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组件(10),所述支承组件(10)包括支撑平台(110)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10)底部的若干根支撑柱(120);
蓄水箱组件(20),所述蓄水箱组件(20)包括箱体(210)、第一管道(220)和第二管道(230),所述箱体(210)位于支撑平台(110)顶部,所述第一管道(220)连接于所述箱体(210)底部,所述第二管道(230)连接于所述箱体(210)顶部;
动力转换装置(30),所述动力转换装置(30)包括叶轮罩(310)、支撑罩(320)、传动轴(330)和叶轮(340),所述叶轮罩(310)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220),所述支撑罩(320)连接于所述叶轮罩(310),所述传动轴(330)贯穿所述叶轮罩(310)和所述支撑罩(320),所述叶轮(340)位于所述叶轮罩(310)内,所述叶轮(340)连接于所述传动轴(330)的轴端,所述传动轴(33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罩(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罩(310)包括第一罩体(3110),所述第一罩体(3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3120),所述第一法兰(3120)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3110)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叶轮(340)相适配的叶轮腔(31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罩(320)包括第二罩体(3210),所述第二罩体(32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3230),所述第二法兰(3230)连接于所述第一罩体(3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32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罩体(3110)连通的通孔(3220),所述通孔(3220)和外部环境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3210)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传动轴(330)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罩体(32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10)和所述支撑柱(120)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支撑平台(110)和所述支撑柱(120)浇筑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0)为直径不小于二十厘米的圆柱,所述支撑平台(110)的厚度不小于十五厘米。
9.一种潮汐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潮汐能发电装置,以及
发电机组件,所述发电机组件包括发电机,所述传动轴(330)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罩(320),且所述传动轴(330)的一端被构造成连接到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潮汐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3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到发电机的输入轴。
CN201921851968.XU 2019-10-30 2019-10-30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Active CN211343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968.XU CN21134320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968.XU CN21134320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3202U true CN211343202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1968.XU Active CN21134320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3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6549B (zh) 一种高效波浪能发电装置
KR20120008801A (ko) 파랑발전기
CN201526405U (zh) 真空虹吸管过水发电装置
JP6168269B2 (ja) 流体機械および流体プラント
JP2009281142A (ja) 水力発電設備
CN211343202U (zh) 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JP3687790B2 (ja) 水力発電設備
CN201546883U (zh) 叶轮式海浪发电设备
CN201582134U (zh) 一种直接利用水能的抽水机
CN101705903B (zh) 叶轮式海浪发电设备
CN209129780U (zh) 高效波浪能采集装置及总成
CN210164574U (zh) 辅助动力的风力发电机
CN207957922U (zh) 一种水体净化增氧机
CN220185266U (zh) 海水发电装置
CN210164571U (zh) 一种水上发电辅助设备
CN218151232U (zh) 一种低水位抽水蓄能发电机
CN217419790U (zh) 一种环保设备用淤泥清污装置
CN215890303U (zh) 一种双向浮动式水平轴潮流能收集及发电设备
CN212106117U (zh) 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JPH0429088Y2 (zh)
CN211343198U (zh) 一种瀑布式发电机
CN205013191U (zh) 风能浪能组合多级发电装置
CN212202327U (zh) 一种新型高水头水能发电装置
CN213540640U (zh) 一种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液压润滑冷却系统
CN215633180U (zh) 汽轮机凝水抽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