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7991U - 一种健身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身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7991U
CN211327991U CN201922224849.8U CN201922224849U CN211327991U CN 211327991 U CN211327991 U CN 211327991U CN 201922224849 U CN201922224849 U CN 201922224849U CN 211327991 U CN211327991 U CN 211327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ting
exercise apparatus
fixing rod
upwarping
lif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48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冰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248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7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7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7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健身器材,包括软性基座,软性基座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安坐区,安坐区的前端向上拱起形成第一翘起部,安坐区的后部向上拱起形成第二翘起部,并且,第二翘起部高于第一翘起部,第二翘起部上端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第二翘起部的左右两侧形成倾斜部,使用者可双脚站立/双膝跪立于两个倾斜部上锻炼身体平衡性;所述第一翘起部的前端设置有压脚,使用者坐在安坐区上并通过压脚压住双脚/双腿进行仰卧起坐,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第二翘起部对人体背部进行辅助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功能多样的的健身器材。

Description

一种健身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如果要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至少一周锻炼3次。现在的人们对健身越来越重视,如何在家中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运动是现在的健身器材需要解决的,如何让健身器材的功能多样且小巧成为了研发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功能多样的的健身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健身器材,包括软性基座,软性基座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安坐区,安坐区的前端向上拱起形成第一翘起部,安坐区的后部向上拱起形成第二翘起部,并且,第二翘起部高于第一翘起部,第二翘起部上端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第二翘起部的左右两侧形成倾斜部,使用者可双脚站立/双膝跪立于两个倾斜部上锻炼身体平衡性;
所述第一翘起部的前端设置有压脚,使用者坐在安坐区上并通过压脚压住双脚/双腿进行仰卧起坐,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第二翘起部对人体背部进行辅助支撑。
所述压脚包括固定杆和升降支架,升降支架可在固定杆上进行升降,固定杆固设在所述第一翘起部上,升降支架左右延伸出支臂,支臂上套设有软套。
所述固定杆于第一翘起部的前端伸出并折弯后向上支撑,升降支架套设在固定杆内部进行升降,固定杆和升降支架之间通过弹扣结构进行升降限位,并且,固定杆和升降支架之间还设置有抱箍。
所述基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凹筋,当使用者坐在安坐区上并向后倾倒时,人体的脊椎安置在所述纵向凹筋中。
所述第二翘起部上设置有若干按摩凸起,按摩凸起设置在靠近安坐区一侧。
所述安坐区呈马鞍状,并且基座底部进行小面积支撑。
所述倾斜部上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防滑纹呈环状,若干环形图纹/环形凹纹形成所述防滑纹。
所述环形图纹/环形凹纹内设置有防滑凸起。
所述安坐区设置有若干防滑筋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即可躺下当做背部按摩器材使用,也可以通过压脚当做仰卧起坐器使用而且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背部按摩,也可以通过第二翘起部当做锻炼身体平衡的平衡器使用,功能多样,有利于使用者进行健身并锻炼多个不同部位。而且基座采用软性材质,让使用者更为舒适。实际上压脚是压使用者的大腿位置,有效的减小整个健身器材的体积,让产品更为小巧。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压脚可进行高低调节,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压脚高度。所述固定杆于第一翘起部的前端伸出并折弯后向上支撑,实际上基座底部进行小面积支撑,然而基座的第一翘起部小于第二翘起部,通过压脚进行重力的平衡,让整个产品更为合理。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基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凹筋,当使用者坐在安坐区上并向后倾倒时,人体的脊椎安置在所述纵向凹筋中,纵向凹筋即可以实现定位,让使用者正确的进行使用该健身器材,而且,纵向凹筋对人体的脊椎具有调整/矫正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0-第一翘起部;11-第二翘起部;111-倾斜部;a-环形凹纹;b-防滑凸起;12-安坐区;121-防滑筋条;13-纵向凹筋;14-按摩凸起;2-压脚;21-固定杆;22-升降支架;23-弹扣;24-抱箍;25-复位弹簧;26-软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6所示:
一种健身器材,包括软性基座1,基座1优选为海绵或发泡材料,软性基座1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安坐区12,安坐区12的前端向上拱起形成第一翘起部10,安坐区12的后部向上拱起形成第二翘起部11,通过第二翘起部11和第一翘起部10进行限位安坐区12,可以让使用者的安坐位置更准确,更好的通过该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并且,第二翘起部11高于第一翘起部10,第二翘起部11上端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第二翘起部11的左右两侧形成倾斜部111,使用者可双脚站立/双膝跪立于两个倾斜部111上锻炼身体平衡性;
所述第一翘起部10的前端设置有压脚2,使用者坐在安坐区12上并通过压脚2压住双脚/双腿进行仰卧起坐,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第二翘起部11对人体背部进行辅助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即可躺下当做背部按摩器材使用,也可以通过压脚2当做仰卧起坐器使用而且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背部按摩,也可以通过第二翘起部11当做锻炼身体平衡的平衡器使用,功能多样,有利于使用者进行健身并锻炼多个不同部位。而且基座1采用软性材质,让使用者更为舒适。实际上压脚2是压使用者的大腿位置,有效的减小整个健身器材的体积,让产品更为小巧。
所述压脚2包括固定杆21和升降支架22,升降支架22可在固定杆21上进行升降,固定杆21固设在所述第一翘起部10上,升降支架22左右延伸出支臂,支臂上套设有软套26。所述压脚2可进行高低调节,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压脚2高度。
所述固定杆21于第一翘起部10的前端伸出并折弯后向上支撑,升降支架22套设在固定杆21内部进行升降,固定杆21和升降支架22之间通过弹扣结构进行升降限位,弹扣结构为现有设计,弹扣结构为通过弹扣23后面设置复位弹簧25方式实现实现管件升降的简单结构,如图6所示,并且,固定杆21和升降支架22之间还设置有抱箍24,通过抱箍24实现固定杆21和升降支架22之间的锁紧,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然而基座1的第一翘起部10体积小于第二翘起部22体积,通过压脚2进行重力的平衡,让整个产品更为合理。
实际上安坐区12呈马鞍状,马鞍状的安坐区12让使用者坐的更舒适,基座1底部进行小面积支撑,小面积支撑才可以让使用者通过第二翘起部11当做锻炼身体平衡的平衡器使用,为了达到稳定和平衡状态,使用者自发唤醒核心肌群,并能很快速地了解认识自己身体哪里比较缺乏稳定,哪里灵活度不够,继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所述基座1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凹筋13,当使用者坐在安坐区12上并向后倾倒时,人体的脊椎安置在所述纵向凹筋13中,纵向凹筋13即可以实现定位,让使用者正确的进行使用该健身器材,而且,纵向凹筋13对人体的脊椎具有调整/矫正的功能。
所述第二翘起部11上设置有若干按摩凸起14,按摩凸起14设置在靠近安坐区12一侧,按摩凸起14给使用者依靠时的按摩,让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
由于倾斜部111用于使用者双脚站立/双膝跪立,因此其稳定性尤为重要,因此所述倾斜部111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呈环状,若干环形图纹/环形凹纹a形成所述防滑纹。由于在倾斜部111上,使用者使用施力方向不可控,因此需要脚踏/跪立四周均进行防滑保护,因此自然而然的变成环状。所述环形图纹/环形凹纹a内设置有防滑凸起b,通过防滑凸起b进行再次的防滑保护。
所述安坐区12设置有若干防滑筋条121,避免使用者滑移,保证使用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性基座(1),软性基座(1)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安坐区(12),安坐区(12)的前端向上拱起形成第一翘起部(10),安坐区(12)的后部向上拱起形成第二翘起部(11),并且,第二翘起部(11)高于第一翘起部(10),第二翘起部(11)上端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第二翘起部(11)的左右两侧形成倾斜部(111),使用者可双脚站立/双膝跪立于两个倾斜部(111)上锻炼身体平衡性;
所述第一翘起部(10)的前端设置有压脚(2),使用者坐在安坐区(12)上并通过压脚(2)压住双脚/双腿进行仰卧起坐,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第二翘起部(11)对人体背部进行辅助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2)包括固定杆(21)和升降支架(22),升降支架(22)可在固定杆(21)上进行升降,固定杆(21)固设在所述第一翘起部(10)上,升降支架(22)左右延伸出支臂,支臂上套设有软套(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于第一翘起部(10)的前端伸出并折弯后向上支撑,升降支架(22)套设在固定杆(21)内部进行升降,固定杆(21)和升降支架(22)之间通过弹扣结构进行升降限位,并且,固定杆(21)和升降支架(22)之间还设置有抱箍(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凹筋(13),当使用者坐在安坐区(12)上并向后倾倒时,人体的脊椎安置在所述纵向凹筋(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翘起部(11)上设置有若干按摩凸起(14),按摩凸起(14)设置在靠近安坐区(12)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坐区(12)呈马鞍状,并且基座(1)底部进行小面积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111)上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呈环状,若干环形图纹/环形凹纹(a)形成所述防滑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图纹/环形凹纹(a)内设置有防滑凸起(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坐区(12)设置有若干防滑筋条(121)。
CN201922224849.8U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健身器材 Active CN211327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4849.8U CN21132799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健身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4849.8U CN21132799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健身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7991U true CN21132799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4849.8U Active CN21132799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健身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7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37934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367928B2 (en) Exercise device
US8678985B2 (en) Balance training and exercise device
US9017237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for strengthening abdominal muscles
US7217228B2 (en) Low impact exercise system
US10021983B2 (en) Ergonomic chair
US7311645B1 (en) Abdominal exercise machine
US20150031513A1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exercising abdominal muscles
US20060270535A1 (en) Wheeled abdominal exerciser
US6932750B1 (en) Exercise stand
US201702322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abdominal muscles
JP2006296863A (ja) 油圧式による筋力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ン
US6485398B1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6402670B1 (en) Line and pole, travel size fitness device, for upper and lower body weightlifting type physical exercises, utilizing a human's own bodyweight
TWI632936B (zh) 蹲立健身器
CN108853885A (zh) 一种体育器材训练中上下肢力量训练装置
CN211327991U (zh) 一种健身器材
US8328701B2 (en) Exercise platform
JP3202923U (ja) スクワット・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ーン
US7198592B1 (en) Abdominal exerciser
CN215275654U (zh) 瑜伽砖结构
US20040259703A1 (en) Exercise apparatus
RU2794633C1 (ru) Фитнес-батут с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й стойкой и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упражнений с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CN215961983U (zh) 多功能哑铃凳
CN109731277B (zh) 一种健美操臂力练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