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6635U -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6635U
CN211316635U CN201921916529.2U CN201921916529U CN211316635U CN 211316635 U CN211316635 U CN 211316635U CN 201921916529 U CN201921916529 U CN 201921916529U CN 211316635 U CN211316635 U CN 211316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rifice
expansion valve
electronic expansion
heat pump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65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喆偲
田宇
柯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9165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6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6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6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涉及空调领域,通过将电子膨胀阀和换向装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三管口连接,该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管口和第四管口;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一时,第一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连通形成流路;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二时,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从而使得在以第二管口、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流出端口时,不论流进、流出方向如何切换,都可以通过改变换向装置的工作模式,保证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流向始终保持单一方向。

Description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膨胀阀是目前空调领域广泛使用的节流装置。因为冷暖空调分制冷、制热两种模式,所以制冷剂流向在模式切换时会改变。双向流通的电子膨胀阀实际上存在一侧制冷剂流向运行情况优于另一侧制冷剂流向运行情况。
空调在制冷与制热两种模式切换时,制冷剂流向也随之改变,因此导致在其中一个模式中容易出现电子膨胀阀卡死、电子膨胀阀噪音、或流量调节不精确等情况,严重影响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空调中制冷剂流向随制冷、制热模式切换而发生改变,使得在一个制冷剂流向中容易出现电子膨胀阀故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用于保证不论空调模式如何切换,电子膨胀阀始终保持单一流向。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和换向装置,所述电子膨胀阀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换向装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三管口;所述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管口和第四管口;其中,所述换向装置包含以下两个工作模式:
模式一: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模式二: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第三管口和所述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如上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装置中,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四通阀;所述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依次对应为所述四通阀的HP管口、E管口、S管口和C管口;
当所述四通阀失电时,所述HP管口与所述C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E管口与所述S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如上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装置中,当所述四通阀得电时,所述HP管口与所述E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S管口与所述C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装置。
如上所述的热泵系统中,当所述热泵系统中制冷剂流向为第一流向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一;
当所述热泵系统中制冷剂流向为所述第一流向的相反方向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二。
如上所述的热泵系统中,以所述第二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管口,以所述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出管口。
如上所述的热泵系统中,以所述第二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出管口,以所述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管口。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
如上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一;
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二。
如上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一;
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通过将电子膨胀阀和换向装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三管口连接,该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管口和第四管口;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一时,第一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连通形成流路;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二时,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从而使得在以第二管口、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流出端口时,不论流进、流出方向如何切换,都可以通过改变换向装置的工作模式,保证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流向始终保持单一方向。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附图标号说明
1-电子膨胀阀、2-换向装置、d1-第一管口、d2-第二管口、d3-第三管口、d4-第四管口、3-四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子膨胀阀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1和换向装置2,电子膨胀阀两端(如A、B端)分别连接换向装置2的第一管口d1和第三管口d3;换向装置2还包括第二管口d2和第四管口d4;其中,该换向装置2包含以下两个工作模式:
模式一:第一管口d1和第四管口d4连通形成流路,第二管口d2和第三管口d3连通形成流路。例如,该模式下换向装置2形成的流路如2所示。从图中可见,当制冷剂从第四管口d4流入,从第二管口d2流出时,流经电子膨胀阀1的制冷剂流向为A→B。
模式二:第一管口d1和第二管口d2连通形成流路,第三管口d3和第四管口d4连通形成流路。例如,该模式下换向装置2形成的流路如3所示。从图中可见,当制冷剂从第二管口d2流入,从第四管口d4流出(与图2所示流向相反)时,流经电子膨胀阀1的制冷剂流向为A→B。
由此可见,当流经本实施例所示的电子膨胀阀装置的制冷剂流向发生切换时,只要适应性调整换向装置2的工作模式,就可以保证流经电子膨胀阀1的制冷剂流向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换向装置2的具体内部结构以及控制流路的切换原理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施例所释出的换向装置2的功能自行设计,但所设计的装置结构均属于本实施例所公开技术方案所对应的保护范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上述换向装置2可具体包括四通阀3;相应的,上述第一管口d1、第二管口d2、第三管口d3和第四管口d4依次对应为四通阀3的HP管口、E管口、S管口和C管口;
当四通阀3失电时,HP管口与C管口连通形成流路,E管口与S管口连通形成流路。例如,当四通阀3失电时可对应为上述模式一,该模式下四通阀3形成的流路如4所示。从图中可见,当制冷剂从C管口流入,从E管口流出时,流经电子膨胀阀1的制冷剂流向为A→B。
当四通阀3得电时,HP管口与E管口连通形成流路,S管口与C管口连通形成流路。例如,当四通阀3得电时可对应为上述模式二,该模式下四通阀3形成的流路如5所示。从图中可见,当制冷剂从E管口流入,从C管口流出(与图4所示流向相反)时,流经电子膨胀阀1的制冷剂流向为A→B。
实施例二
在上一实施例所示电子膨胀阀装置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子膨胀阀装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热泵系统中制冷剂流向为第一流向时,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上述模式一;
当热泵系统中制冷剂流向为第一流向的相反方向时,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上述模式二。
其中,上述第一流向或是制冷过程对应的制冷剂流向,或是制热过程对应的制冷剂流向。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第二管口d2作为制冷剂的流入管口,以第四管口d4作为制冷剂的流出管口。
或者,可替代地,以第二管口d2作为制冷剂的流出管口,以第四管口d4作为制冷剂的流入管口。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热泵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时,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上述模式一;当热泵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模式二。
或者,可替代地,当热泵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上述模式一;当热泵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时,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上述模式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通过将电子膨胀阀和换向装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三管口连接,该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管口和第四管口;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一时,第一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连通形成流路;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二时,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从而使得在以第二管口、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流出端口时,不论流进、流出方向如何切换,都可以通过改变换向装置的工作模式,保证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流向始终保持单一方向。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膨胀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膨胀阀和换向装置,所述电子膨胀阀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换向装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三管口;所述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管口和第四管口;其中,所述换向装置包含以下两个工作模式:
模式一: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模式二: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第三管口和所述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四通阀;所述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依次对应为所述四通阀的HP管口、E管口、S管口和C管口;
当所述四通阀失电时,所述HP管口与所述C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E管口与所述S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四通阀得电时,所述HP管口与所述E管口连通形成流路,所述S管口与所述C管口连通形成流路。
4.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热泵系统中制冷剂流向为第一流向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一;
当所述热泵系统中制冷剂流向为所述第一流向的相反方向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二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管口,以所述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出管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二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出管口,以所述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管口。
8.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一;
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一;
当所述热泵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装置工作在所述模式二。
CN201921916529.2U 2019-11-07 2019-11-07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1316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6529.2U CN211316635U (zh) 2019-11-07 2019-11-07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6529.2U CN211316635U (zh) 2019-11-07 2019-11-07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6635U true CN211316635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6529.2U Active CN211316635U (zh) 2019-11-07 2019-11-07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6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8636U (zh) 热泵式空调器除霜装置
CN201844626U (zh) 一种适应超低负荷稳定运行的冷水机组
CN105180304B (zh) 空调室外机、多功能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5091436A (zh) 空调机组及其制热化霜方法
CN108061409B (zh) 用于冷却器单元的可变孔
CN201897350U (zh) 一种新型管壳式换热器
CN205227909U (zh) 一种调节压缩机保持正常排气温度的空调系统
CN211316635U (zh)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CN100594345C (zh) 风冷型冷暖热水一体机
CN107023890A (zh) 室内机和双面出风天井机
CN110836549A (zh)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CN205718050U (zh) 压缩机系统及空调系统
CN102364270B (zh) 三联供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9569925U (zh) 一种空调机组系统
CN205192010U (zh) 空调机组
CN109595848A (zh) 一种三联供空调热水系统
JPH01277181A (ja) 冷房給湯装置,暖房給湯装置及び冷暖給湯装置
CN208186577U (zh) 一种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机
CN209454510U (zh) 一种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2889709B (zh) 变频多功能空调热水系统
CN203323448U (zh) 冷媒多支路全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7407471U (zh) 一种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分散式功能模块空调系统
CN205641678U (zh) 热泵机组及其储液单元
CN206890674U (zh) 室内机和双面出风天井机
CN202420047U (zh) 双热力膨胀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