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5351U - 弹性环箍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弹性环箍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5351U
CN211315351U CN201921750614.6U CN201921750614U CN211315351U CN 211315351 U CN211315351 U CN 211315351U CN 201921750614 U CN201921750614 U CN 201921750614U CN 211315351 U CN211315351 U CN 211315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long area
joint portion
area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06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秋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06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5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5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5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弹性环箍和车辆,该弹性环箍包括第一长带和从所述第一长带背离所述第一长带延伸的第二长带,所述第一长带上形成有长孔,所述第二长带远离所述第一长带的一端穿过所述长孔,以使所述第一长带和第二长带共同限定出环形空间,所述第一长带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长带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能够相互卡接,以增大所述环形空间的横截面面积。该弹性环箍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无需通过外部工具的夹持,便可使第一长带与第二长带共同限定出的环形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并保持,从而能够提高弹性环箍的装配效率、节省所占用的空间、降低运输成本和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弹性环箍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弹性环箍和车辆。
背景技术
弹性环箍常用于对车辆中的软管进行固定,在装配时,操作人员需要夹持弹性环箍的两端,使其处于预先张开的状态,从而使软管可以直接穿过弹性环箍进行装配。现有技术中,弹性环箍在生产出厂后,需通过金属夹扣或卡钳夹持在弹性环箍的两端,从而使弹性环箍能够在预先张开的状态进行包装、运输,有利于提高装配的效率,但是金属夹扣或卡钳会占据一定空间,增加了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环箍和车辆,该弹性环箍无需借助外部工具的夹持即可保持预先张开的状态,从而提高弹性环箍的装配效率、节省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和制作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弹性环箍,包括第一长带和从所述第一长带背离所述第一长带延伸的第二长带,所述第一长带上形成有长孔,所述第二长带远离所述第一长带的一端穿过所述长孔,以使所述第一长带和第二长带共同限定出环形空间,所述第一长带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长带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能够相互卡接,以增大所述环形空间的横截面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卡接部延伸的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且所述卡勾的钩部止挡在所述第二卡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一侧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一侧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勾的钩部止挡在所述卡槽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部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卡勾穿过的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避让槽形成为U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长带包括穿过所述长孔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长带之间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长孔的宽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长带的宽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长带上形成有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二长带上形成有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一减重孔和第二减重孔沿所述环形空间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长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环箍一体成型制造。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弹性卡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由于该弹性环箍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可以相互靠近并卡接,以增大第一长带与第二长带共同限定出的环形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并使弹性环箍保持该状态不变,因此该弹性卡箍无需通过金属卡扣或卡钳等工具的夹持,便可以达到并保持预先张开的状态,从而能够节省该弹性卡箍所占用的空间,减小其运输成本和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可以脱离卡接并相互远离,以减小该环形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当弹性环箍穿过软管后,通过使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脱离卡接,便能使弹性环箍夹紧并套设在车辆的软管上,从而能够提高弹性环箍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环箍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环箍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环箍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长带 11 长孔
12 第一卡接部 13 第一减重孔
121 卡勾 2 第二长带
21 第二卡接部 22 第一部分
23 第二部分 24 第二减重孔
211 卡槽 212 避让槽
3 环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以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而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对于对应部件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弹性环箍,包括第一长带1和从第一长带1背离第一长带1延伸的第二长带2,第一长带1上形成有长孔11,第二长带2远离第一长带1的一端穿过长孔11,以使第一长带1和第二长带2共同限定出环形空间3,第一长带1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一卡接部12,第二长带2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二卡接部21,第一卡接部12和第二卡接部21能够相互卡接,以增大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其中,该弹性环箍采用弹性性能较好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弹簧钢,当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相互靠近时,第二卡接部21可以带动第二长带2的一端逐渐从第一长带1中的长孔11中退出,使第一长带1与第二长带2共同限定出的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增大,进而使弹性环箍达到预先张开的状态;当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相互远离时,第二卡接部21可以带动第二长带2的一端逐渐伸入到第一长带1中的长孔11,使第一长带1与第二长带2共同限定出的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减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由于该弹性环箍的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可以相互靠近并卡接,以增大第一长带1与第二长带2共同限定出的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并使弹性环箍保持该状态不变,因此该弹性卡箍无需通过金属卡扣或卡钳等工具的夹持,便可以达到并保持预先张开的状态,从而能够节省该弹性卡箍所占用的空间,减小其运输成本和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可以脱离卡接并相互远离,以减小该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当弹性环箍穿过软管后,通过使第一卡接部12和第二卡接部21脱离卡接,便能使弹性环箍夹紧并套设在车辆的软管上,从而能够提高弹性环箍的装配效率。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卡接部12上形成有朝向第二卡接部21延伸的卡勾121,卡勾121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且卡勾121的钩部止挡在第二卡接部21远离第一卡接部12的一侧上。也就是说,第一卡接部12是通过卡勾121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的,两者在卡接时,卡勾121可以止挡在第二卡接部21远离第一卡接部12的一侧,以限制弹性环箍恢复形变,从而可以使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增大并保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上可以形成有卡块,第二卡接部上可以形成有卡槽,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来实现使环形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并保持的效果。
为了加强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的卡接效果,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卡接部21远离第一卡接部12的一侧上形成有卡槽211,卡勾121的钩部止挡在卡槽211的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时,卡勾121的勾部可以容纳在卡槽211内,使卡勾121的勾部可以止挡在卡槽211的侧壁上,从而卡槽211可以限制卡勾121沿环形空间3的轴向移动,防止卡勾121与第二卡接部21脱离卡接,加强了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的卡接效果。
为了方便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卡接部21上形成有用于供卡勾121穿过的避让槽212。也就是说,当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相互靠近并卡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弹性环箍本身具有的弹性,沿环形空间3的轴向轻微地掰动第一卡接部21使卡勾121穿过避让槽212,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实现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避让槽212形成为U形,即,避让槽212为形成在第二卡接部21上的U形开口,需要说明的是,避让槽212在第二卡接部21上沿环形空间3轴向的宽度根据卡勾121的宽度决定,只要保证可以供卡勾121穿过即可;避让槽212在第二卡接部21上沿环形空间3径向的宽度大于卡勾121的厚度,这样,避让槽212可以供卡勾121顺利地穿过并与第二卡接部21实现卡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长带2包括穿过长孔11的第一部分22和连接在第一部分22与第一长带1之间的第二部分23,第一部分22的宽度小于长孔11的宽度,第二部分23的宽度与第一长带1的宽度相同。也就是说,第一部分22可以穿过长孔11,并使第二长带2能够在长孔11中平滑地伸入或伸出,由于第二部分23的宽度与第一长带1的宽度相同,因此第二部分23的宽度大于长孔11的宽度,以防止第二长带2全部伸入到长孔11中。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长带1上形成有第一减重孔13,第二长带2上形成有第二减重孔24,第一减重孔13和第二减重孔24沿环形空间3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第一减重孔13可以减轻第一长带1的重量,第二减重孔24可以减轻第二长带2的重量,从而第一减重孔13和第二减重孔24可以减轻该弹性环箍的整体重量。
为了能够使第二长带2更方便地穿过长孔11,进一步地,长孔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卡接部12上。也就是说,当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2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第二长带2可以从长孔11设置在第一长带1上的部分穿过,也可以从长孔11延伸至第一卡接部12上的部分穿过,从而能够使第二长带2更方便地穿过长孔11,以对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做出更快地调整。并且,长孔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卡接部12上也能够进一步地减轻弹性环箍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弹性环箍一体成型制造。这样,可以提高弹性环箍的制造效率,降低弹性环箍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弹性环箍。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长带(1)和从所述第一长带(1)背离所述第一长带(1)延伸的第二长带(2),所述第一长带(1)上形成有长孔(11),所述第二长带(2)远离所述第一长带(1)的一端穿过所述长孔(11),以使所述第一长带(1)和第二长带(2)共同限定出环形空间(3),所述第一长带(1)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一卡接部(12),所述第二长带(2)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并形成第二卡接部(21),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21)能够相互卡接,以增大所述环形空间(3)的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2)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卡接部(21)延伸的卡勾(121),所述卡勾(12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1)卡接,且所述卡勾(121)的钩部止挡在所述第二卡接部(21)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12)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1)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12)的一侧上形成有卡槽(211),所述卡勾(121)的钩部止挡在所述卡槽(211)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1)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卡勾(121)穿过的避让槽(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212)形成为U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带(2) 包括穿过所述长孔(11)的第一部分(22)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22)与所述第一长带(1)之间的第二部分(23),所述第一部分(22)的宽度小于所述长孔(11)的宽度,所述第二部分(23)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长带(1)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带(1)上形成有第一减重孔(13),所述第二长带(2)上形成有第二减重孔(24),所述第一减重孔(13)和第二减重孔(24)沿所述环形空间(3)的周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接部(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箍一体成型制造。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环箍。
CN201921750614.6U 2019-10-17 2019-10-17 弹性环箍和车辆 Active CN211315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0614.6U CN211315351U (zh) 2019-10-17 2019-10-17 弹性环箍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0614.6U CN211315351U (zh) 2019-10-17 2019-10-17 弹性环箍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5351U true CN211315351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8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0614.6U Active CN211315351U (zh) 2019-10-17 2019-10-17 弹性环箍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53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8950A (zh) * 2021-01-25 2021-04-02 重庆理工大学 弹簧抱挎的加工方法
CN114110173A (zh) * 2021-08-03 2022-03-01 安徽中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转向节用密封件
WO2023130879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箱、电池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8950A (zh) * 2021-01-25 2021-04-02 重庆理工大学 弹簧抱挎的加工方法
CN114110173A (zh) * 2021-08-03 2022-03-01 安徽中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转向节用密封件
WO2023130879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箱、电池及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5351U (zh) 弹性环箍和车辆
US7093326B2 (en) Tube clamp
KR101825797B1 (ko) 호스 클램프
SK9312002A3 (en) Hose clamp
US7765650B2 (en) Two-piece hose clamp and variable length clamp kit
JPH0830483B2 (ja) 帯状締環
AU2011379630B2 (en) Hose clamp
KR101018939B1 (ko) 밴드 클램프
AU2008357891B2 (en) Hose clamps
US5581851A (en) Draw operating type clamping device
SK283905B6 (sk) Zvierka
US20100254756A1 (en) Bicycle Seat Post Protecting Member
US11143340B2 (en) Clawed securing means
CN114746687B (zh) 软管夹
RU2243442C2 (ru) Хомут крепления
JP4625214B2 (ja) 締付けリング
US11940073B2 (en) Hose clamp
US20180187703A1 (en) Tie-wrap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US6131245A (en) Fastening ring structure
CN113454380A (zh) 软管夹
CN205423818U (zh) 胶圈固定结构
JP3530053B2 (ja) 線条材の結束具及び線条材の結束方法
JP2009074636A (ja) 長尺部材のバンドクランプ
US20200224686A1 (en) Edge protector
KR200321776Y1 (ko) 와이어 권취용 스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