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5998U -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5998U
CN211305998U CN201922474418.7U CN201922474418U CN211305998U CN 211305998 U CN211305998 U CN 211305998U CN 201922474418 U CN201922474418 U CN 201922474418U CN 211305998 U CN211305998 U CN 211305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wall
worm
workbi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44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涛
陈启辉
刘凡
谷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Rapade Suspens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apade Suspens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apade Suspens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apade Suspens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44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5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5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59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包括料箱、箱体和连管,所述箱体的右侧下方通过连管与料箱相连通,所述料箱的下方安装有抛丸组件,所述抛丸组件包括第一阀门、送料管、高压气泵、转轴、进气罩、电机、螺旋叶和电机箱,所述送料管的外壁安装有高压气泵,所述送料管的下方左端安装有第一阀门。该新型应力抛丸机,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抛丸组件,包括第一阀门、送料管、高压气泵、转轴、螺旋叶、箱体、料箱、连管和工件之间的配合,使同时启动电机和高压气泵,电机的输出轴可带动螺旋叶进行转动,实现将弹丸输送回料仓内部,避免现有技术的弹丸使用完毕后需要重新补充而无法进行自动循环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
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进行抛丸加工,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弹丸使用完毕后需要重新补充而无法进行自动循环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不便于排除尺寸较小无法继续进行抛光加工的弹丸情况,同时仍存在抛光过程中工件接触不均匀导致抛光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弹丸使用完毕后需要重新补充而无法进行自动循环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包括料箱、箱体、工件和连管,所述箱体的右侧下方通过连管与料箱相连通,所述料箱的下方安装有抛丸组件;
所述抛丸组件包括第一阀门、送料管、高压气泵、转轴、进气罩、电机、螺旋叶和电机箱;
所述电机的外壁通过电机箱与箱体固定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安装有螺旋叶,所述转轴的外壁左侧通过轴承与箱体转动相连,所述送料管的两侧分别与料箱的下端和进气罩相连通,所述进气罩与箱体的右侧上端相连通,所述送料管的外壁安装有高压气泵,所述送料管的下方左端安装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安装有旋转组件;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蜗杆、皮带、连杆、横板、蜗轮、垫块、电磁铁和导线;
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杆与箱体固定相连,所述横板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蜗杆转动相连,所述蜗杆的外壁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转动相连,所述蜗杆的左端通过皮带与转轴转动相连,所述蜗杆的后侧设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所述蜗轮的上端固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横板转动相连,所述垫块的上端固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导电块,所述导线的两侧分别与导电块和外界电源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的上端外侧加工有倾角。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方安装有箱盖组件;
所述箱盖组件包括把手、橡胶垫、箱盖、横杆、弹簧、销轴和支架;
所述箱盖设置在箱体的上方,所述箱盖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把手和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箱体紧密贴合,所述箱盖的右端固接有横杆,所述支架固接在箱体的右端上方,所述支架通过销轴与横杆转动相连,所述销轴的外壁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支架和横杆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方安装有筛分组件;
所述筛分组件包括滤网、排料口和第二阀门;
所述滤网分别固接在箱体的内壁下方,所述排料口固接在箱体的下端,所述排料口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和料箱的下方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脚,所述料箱的上方安装有封堵,所述封堵的上端固接有圆环,所述工件放置在电磁铁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应力抛丸机,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设置有抛丸组件,包括第一阀门、送料管、高压气泵、转轴、进气罩、电机、螺旋叶、箱体、料箱、连管和工件之间的配合,使同时启动电机和高压气泵,使高压气泵可驱动料箱内部的弹丸从进气罩处高速击出,高速弹丸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电机的输出轴可带动螺旋叶进行转动,实现将弹丸输送回料仓内部,避免现有技术的弹丸使用完毕后需要重新补充而无法进行自动循环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
设置有筛分组件,包括箱体、螺旋叶、滤网、排料口和第二阀门之间的配合,使箱体内部通过螺旋叶输送的弹丸可与滤网进行接触,用于不断抛光的弹丸尺寸会不断减小,当尺寸不能满足抛光加工时,可从滤网处透过掉落在排料口处,打开第二阀门即可排出尺寸较小的弹丸,避免现有技术不便于排除尺寸较小无法继续进行抛光加工的弹丸情况。
设置有旋转组件,包括蜗杆、转轴、电机、蜗轮、垫块、转轴、皮带、导线、电磁铁、连杆、工件和箱体之间的配合,使电机的输出轴可通过转轴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和蜗轮的配合可带动垫块带动电磁铁和工件进行转动,使工件进行抛丸加工时可进行转动,避免了抛光过程中工件接触不均匀导致抛光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箱体、工件和皮带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箱盖、箱体和把手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箱体、电机和皮带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箱,2、抛丸组件,201、第一阀门,202、送料管,203、高压气泵,204、转轴,205、进气罩,206、电机,207、螺旋叶,208、电机箱,3、箱盖组件,301、把手,302、橡胶垫,303、箱盖,304、横杆,305、弹簧,306、销轴,307、支架,4、旋转组件,401、蜗杆,402、皮带,403、连杆,404、横板,405、蜗轮,406、垫块,407、电磁铁,408、导线,5、筛分组件,501、滤网,502、排料口,503、第二阀门,6、箱体,7、支撑脚,8、封堵,9、圆环,10、连管,11、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包括料箱1、箱体6、工件11和连管10,箱体6的右侧下方通过连管10与料箱1相连通,箱体6内部的弹丸可通过连管10输送至料箱1的内部,料箱1的下方安装有抛丸组件2,抛丸组件2包括第一阀门201、送料管202、高压气泵203、转轴204、进气罩205、电机206、螺旋叶207和电机箱208,电机206的外壁通过电机箱208与箱体6固定相连,电机206的型号为BLD-09,电机206的输出轴固接有转轴204,电机206的输出轴可带动转轴204进行转动,转轴204的外壁安装有螺旋叶207,转轴204可带动螺旋叶207进行转动,实现对弹丸进行输送,转轴204的外壁左侧通过轴承与箱体6转动相连,箱体6可对转轴204进行转动支撑,送料管202的两侧分别与料箱1的下端和进气罩205相连通,料箱1内部的弹丸可通过送料管202输送至进气罩205处,进气罩205与箱体6的右侧上端相连通,进气罩205处的弹丸可输送至箱体6的内部,送料管202的外壁安装有高压气泵203,高压气泵203可增加弹丸的动能,送料管202的下方左端安装有第一阀门201,第一阀门201可控制送料管202处的开合。
箱体6的内部上方安装有旋转组件4,旋转组件4包括蜗杆401、皮带402、连杆403、横板404、蜗轮405、垫块406、电磁铁407和导线408,横板404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杆403与箱体6固定相连,箱体6可通过连杆403对横板404进行支撑,横板404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蜗杆401转动相连,蜗杆401的外壁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6转动相连,横板404和箱体6可对蜗杆401进行转动支撑,蜗杆401的左端通过皮带402与转轴204转动相连,转轴204可通过皮带402带动蜗杆401进行转动,蜗杆401的后侧设有蜗轮405,蜗杆401与蜗轮405相互啮合,蜗杆401可驱动蜗轮405进行转动,蜗轮405的上端固接有垫块406,蜗轮405可带动垫块406进行转动,垫块406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横板404转动相连,横板404可通过轴承对垫块406进行转动支撑,垫块406的上端固接有电磁铁407,垫块406可带动电磁铁407进行转动,电磁铁40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导电块,导电块与电磁铁407之间存在电性相连,导线408的两侧分别与导电块和外界电源相连通,电磁铁407的上端外侧加工有倾角,避免电磁铁407外壁残留的弹丸,弹丸为铜制合金,弹丸不具有磁性。
箱体6的上方安装有箱盖组件3,箱盖组件3包括把手301、橡胶垫302、箱盖303、横杆304、弹簧305、销轴306和支架307,箱盖303设置在箱体6的上方,限制箱盖303与箱体6的相对位置,箱盖303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把手301和橡胶垫302,把手301可通过箱盖303带动橡胶垫302进行移动,橡胶垫302与箱体6紧密贴合,通过紧密贴合实现密封,箱盖303的右端固接有横杆304,横杆304可带动箱盖303进行转动,支架307固接在箱体6的右端上方,箱体6可对支架307进行支撑,支架307通过销轴306与横杆304转动相连,横杆304通过销轴306进行转动,销轴306的外壁设有弹簧305,弹簧305的弹性系数K为500N/m的涡卷弹簧,弹簧305的两侧分别与支架307和横杆304固定相连,横杆304顺时针转动可拉伸弹簧305。
箱体6的下方安装有筛分组件5,筛分组件5包括滤网501、排料口502和第二阀门503,滤网501分别固接在箱体6的内壁下方,滤网501的木梳为30目,排料口502固接在箱体6的下端,箱体6内部弹丸可通过排料口502排出,排料口502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阀门503,第二阀门503可实现排料口502处排出,箱体6和料箱1的下方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脚7,支撑脚7可对箱体6和料箱1进行支撑,料箱1的上方安装有封堵8,封堵8可实现料箱1的上方密封,封堵8的上端固接有圆环9,圆环9可带动封堵8进行移动,工件11放置在电磁铁407的上方,电磁铁407可对工件11进行吸引。
当需要此新型应力抛丸机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手动拉动箱盖303和横杆304绕销轴306进行顺时针转动,拉伸弹簧305的同时打开箱盖303,随后将需要加工的具有磁性的工件放置在电磁铁407的上方,放置完成后松开箱盖303,使箱盖303受到弹簧305的弹力压在箱体6的上方,随后将导线408与外界电源相连通,使导线408通过导电块对电磁铁407进行电性提供,实现电磁铁407产生磁性实现对工件11的位置进行固定,随后可启动电机206和高压气泵203,同时打开第一阀门201,使高压气泵203可用于输送料箱1内部的弹丸,弹丸进行高压加速后从进气罩205处喷出,高速的弹丸可击打在工件11的表面,实现对工件11进行抛光加工,随后完成抛光的弹丸可掉落自在箱体6的内部,电机206的启动可带动螺旋叶207转动,实现将箱体6内部的弹丸重新输送回料箱1的内部,而在螺旋叶207处的弹丸可与滤网501接触,而不断进行抛丸加工的弹丸尺寸不断减小,尺寸较小的弹丸不能继续实现抛丸加工使用,即可透过滤网501掉在箱体6的下方,打开第二阀门503即可排除尺寸较小的弹丸,同时转轴204转动的同时可通过皮带402带动蜗杆401进行转动,使蜗杆401和蜗轮405进行传动带动电磁铁407和工件11进行转动,实现对工件11表面进行均匀的抛光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包括料箱(1)、箱体(6)、工件(11)和连管(10),所述箱体(6)的右侧下方通过连管(10)与料箱(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1)的下方安装有抛丸组件(2);
所述抛丸组件(2)包括第一阀门(201)、送料管(202)、高压气泵(203)、转轴(204)、进气罩(205)、电机(206)、螺旋叶(207)和电机箱(208);
所述电机(206)的外壁通过电机箱(208)与箱体(6)固定相连,所述电机(206)的输出轴固接有转轴(204),所述转轴(204)的外壁安装有螺旋叶(207),所述转轴(204)的外壁左侧通过轴承与箱体(6)转动相连,所述送料管(202)的两侧分别与料箱(1)的下端和进气罩(205)相连通,所述进气罩(205)与箱体(6)的右侧上端相连通,所述送料管(202)的外壁安装有高压气泵(203),所述送料管(202)的下方左端安装有第一阀门(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的内部上方安装有旋转组件(4);
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蜗杆(401)、皮带(402)、连杆(403)、横板(404)、蜗轮(405)、垫块(406)、电磁铁(407)和导线(408);
所述横板(404)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杆(403)与箱体(6)固定相连,所述横板(404)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蜗杆(401)转动相连,所述蜗杆(401)的外壁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6)转动相连,所述蜗杆(401)的左端通过皮带(402)与转轴(204)转动相连,所述蜗杆(401)的后侧设有蜗轮(405),所述蜗杆(401)与蜗轮(405)相互啮合,所述蜗轮(405)的上端固接有垫块(406),所述垫块(406)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横板(404)转动相连,所述垫块(406)的上端固接有电磁铁(407),所述电磁铁(40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导电块,所述导线(408)的两侧分别与导电块和外界电源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407)的上端外侧加工有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的上方安装有箱盖组件(3);
所述箱盖组件(3)包括把手(301)、橡胶垫(302)、箱盖(303)、横杆(304)、弹簧(305)、销轴(306)和支架(307);
所述箱盖(303)设置在箱体(6)的上方,所述箱盖(303)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把手(301)和橡胶垫(302),所述橡胶垫(302)与箱体(6)紧密贴合,所述箱盖(303)的右端固接有横杆(304),所述支架(307)固接在箱体(6)的右端上方,所述支架(307)通过销轴(306)与横杆(304)转动相连,所述销轴(306)的外壁设有弹簧(305),所述弹簧(305)的两侧分别与支架(307)和横杆(304)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的下方安装有筛分组件(5);
所述筛分组件(5)包括滤网(501)、排料口(502)和第二阀门(503);
所述滤网(501)分别固接在箱体(6)的内壁下方,所述排料口(502)固接在箱体(6)的下端,所述排料口(502)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阀门(5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和料箱(1)的下方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脚(7),所述料箱(1)的上方安装有封堵(8),所述封堵(8)的上端固接有圆环(9),所述工件(11)放置在电磁铁(407)的上方。
CN201922474418.7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05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4418.7U CN2113059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4418.7U CN2113059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5998U true CN211305998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6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441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059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5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62921U (zh) 一种防尘砂带机
CN109514376B (zh) 一种曲面陶瓷加工的磨边机
CN109605180A (zh) 一种五金打磨装置
CN108058097A (zh) 一种新型的木材加工用砂光机
CN209380436U (zh) 一种压铸件毛刺打磨设备
CN211029491U (zh) 一种五金管加工用打磨除锈装置
CN211305998U (zh) 一种新型应力抛丸机
CN209598907U (zh) 一种实心轮胎翻新打磨一体机
CN211916488U (zh) 一种断路器用振动抛光机
CN216030224U (zh) 一种打磨均匀的玻璃杯生产用喷砂装置
CN209110773U (zh) 一种市政桥梁底部除锈手持打磨设备
CN110405553A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抛光机
CN208163278U (zh) 一种无尘施工研磨机
CN209050515U (zh) 一种全自动碟型刀片双工位磨床
CN210097895U (zh) 一种农业化工用固体农药磨砂装置
CN209095260U (zh) 一种双砂轮复合型砂轮机
CN220446147U (zh) 一种新型抗静电剂磨粒打磨机
CN11216967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09483357A (zh) 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过度支架的去毛刺装置
CN207534587U (zh)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
CN111515819B (zh) 一种矿石后加工装置
CN215148204U (zh) 一种手机壳模具加工用喷砂装置
CN219189861U (zh) 一种用于金属义齿表面处理的喷砂机
CN208880410U (zh) 一种人造石板材打磨装置
CN218575796U (zh) 一种防止灰尘飞溅的棱镜固定件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