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0180U -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0180U
CN211300180U CN201922202825.2U CN201922202825U CN211300180U CN 211300180 U CN211300180 U CN 211300180U CN 201922202825 U CN201922202825 U CN 201922202825U CN 211300180 U CN211300180 U CN 211300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eat
hole
air bag
annular boss
gas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28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进
黄文姬
廖玉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028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0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0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0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气囊带上设置有固定扣,安装座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与气囊带的内腔连通,泄压组件安装于第二通道,气管接头安装于第三通道,气囊带中部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气囊带的安装孔中,第一固定座中部设置有螺纹孔,调整螺栓安装于螺纹孔中,第二固定座顶部与调整螺栓的底部铰接,第二固定座底部内凹形成安装腔,气囊安装于安装腔中,气囊的高度大于安装腔的深度,第三固定座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第三固定座套设与第二固定座的外部,压力表设置于气囊带的顶部与气囊连通。提高气囊带进行固定,调整螺栓进行局部压力调节提高了压迫止血的效果,压力表将压力值可视化。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经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及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经动脉穿刺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等开展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动脉的压力较高,结束后拔出穿刺针时,需要对穿刺点区域给予合适的压力并较长时间的压迫来止血。传统的方式由医务人员施以手工压迫法或者使用绷带止血,这是传统的经验止血方法,由于个人操作手法的不同和使用部位不同,虽然达到了止血目的,但很多时候因为压力不合适,一般是压力过大,使患者腕部长时间受压,导致患者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甚至手部肿胀、发紫,严重者可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也有部分患者因出血现象以及手部极度肿胀产生紧张甚至恐慌的心理,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动脉止血由医务人员施以手工压迫法或者使用绷带止血,由于施加压力的大小不可控,使患者腕部长时间受过大压力压迫,导致患者手部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从而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甚至手部肿胀、发紫、淤青、严重者可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止血部,其中,固定部包括气囊带、安装座、气管接头、泄压组件,所述气囊带为条形,所述气囊带上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能将气囊带连接成环形,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气囊带的内腔连通,所述泄压组件安装于第二通道,所述泄压组件移动能够让所述气囊带内空气流出,所述气管接头安装于第三通道,所述气管接头在充气时能够打开;止血部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气囊、压力表、调整螺栓,所述气囊带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气囊带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固定座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安装于螺纹孔中,所述第二固定座顶部与调整螺栓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内凹形成安装腔,所述气囊安装于安装腔中,所述气囊的高度大于安装腔的深度,所述第三固定座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三固定座通过开口能移动的套设与第二固定座的外部将设置于第二安装于第三固定座之间,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气囊带的顶部,所述压力表通过导管与气囊连通。
现有技术中动脉止血主要由医务人员施以手工压迫法或者使用止血绷带进行止血,由于施加压力的大小不可控,使患者腕部长时间受到过大压力压迫,导致患者手部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从而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甚至手部肿胀、发紫、淤青、严重者可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本申请通过气囊带的固定扣将气囊带连接成环形套设与患者出血点的肢体上,止血部位于出血点的正上方,利用现有的充气泵或者充气加压球通过导管与气管接头连通,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带充气后膨胀将止血部固定于出血点处,在压力表指数达到合适值时停止给气囊带充气,通过给气囊带充气的方式可以稳固的将止血部固定于患者出血点的肢体,气囊带膨胀实现了对出血点进行压力的施加,同时气囊带与患者肢体通过空气软连接,不会影响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通过旋转调整螺栓转动带动第二固定座及第三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二固定座及第三固定座之间的气囊向下移动,实现对患者出血点的局部进行压力调节,通过调整螺栓实现了患者出血点处的压力的精准施加,而不至于肢体被气囊带禁锢的一圈都受到过大压力的舒服,同时让压迫止血效果更好。第二固定座底部内凹形成安装腔,所述气囊安装于安装腔中,所述气囊的高度大于安装腔的深度,所述第三固定座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三固定座通过开口能移动的套设与第二固定座的外部将设置于第二安装于第三安装座之间,气囊可以对第三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实现缓冲连接,在旋转调整螺栓转动时,不至于伤害患者肢体,同时动脉供血时的压力是波动的,可以通过气囊平衡动脉血管的动脉压力的波动,让压迫效果更好,同时让患者手部动脉血管能更好的循环供血。气囊与压力表通过导管连通,可以间接的通过气囊内的气体压力获得肢体的出血点与第三固定盘之间的压力值,避免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压迫感,同时也防止压力过小,起不到应有的止血效果,同时让压力可视化方便医护人员的观察与调整。
进一步,所述第三固定座底面覆盖有止血贴膜。止血贴膜属于现有技术能够释放底物,使周围环境产生正电荷,吸引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能更快的促进血栓形成,提高压迫止血效果。
进一步,所述泄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本体、第一弹簧、第一柱塞,所述第一固定座本体呈管状,第一固定座本体内壁设置有环状凸台一,环状凸台一中间形成通孔一,所述第一柱塞截面呈“工”字形,“工”字形的顶部水平段为限位盘一,“工”字形的的底部水平段为密封盘一,“工”字形的竖直段为连杆一,所述第一柱塞设置于第一固定座本体内腔中,所述连杆一套设与通孔一内,所述密封盘一位于环状凸台一的底部,所述密封盘一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座本体内腔的直径,所述密封盘一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连杆一的直径小于通孔一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与连杆一上,第一弹簧位于限位盘一与环状凸台一之间。泄压组件可通过螺纹配合或者过盈配合安装于安装座的第二通道,在需要给气囊带泄压时,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按下第一柱塞,气囊带内的空气会沿第一柱塞与第一固定座本体之间的气到流出,实现对气囊带的泄压,松手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自动密封。
进一步,所述密封盘一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通孔一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述密封盘的侧壁能与通孔的内壁贴合密封。密封面采用锥面密封让密封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密封盘一与通孔一之间的自动定心,让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气管接头包括第二固定座本体、第二弹簧、第二柱塞,所述第二固定座本体呈管状,第二固定座本体内壁设置有环状凸台二和环状凸台三,环状凸台二位于环状凸台三的顶部,环状凸台二中间形成第二通孔,环状凸台三中间形成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柱塞截面呈“T”字形,“T”字形的水平段为密封盘二,“T”字形的竖直段为连杆二,所述第二柱塞设置于第二固定座本体内腔中,所述连杆二套设与第三通孔内,所述密封盘位于环状凸台二的底部,所述密封盘二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座本体内腔的直径,所述密封盘二直径大于环状凸台二的通孔直径,所述连杆二的直径小于通孔三的直径,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与连杆二上,第二弹簧位与环状凸台三与密封盘二之间。利用现有的充气装置充气泵或者充气加压球通过导管与气管接头连通,在充气时气体会将第二柱塞后的第二弹簧压缩密封打开,气体可以沿通道流入气囊带,在充气结束时密封盘在第二弹簧的复位力下可以进行密封方便充气与密封。
进一步,所述密封盘二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述通孔二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述密封盘二的侧壁能与通孔二的内壁贴合密封。密封面采用锥面密封让密封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密封盘二与通孔二之间实现自动定心,让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固定扣为子母扣。子母扣又名魔术贴,它分公母两面:一面是细软的纤维,另一面是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公母相扣,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勾型,如此反复开合可达一万次之多。能方便的降该装置和患者的身体相对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还包括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为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充气头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座顶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杆孔,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杆孔,第二固定座上下移动时限位杆能够沿限位杆孔的轴线移动。限位杆可以限制第二固定座在调整螺栓旋转时第二固定座不能够转动,不会让出血点周围皮肤受旋转力扭曲变形。
进一步,所述气囊带的顶部设置有计时表组件,计时表组件属于现有技术,方便医护人员确定压迫止血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给气囊带充气的方式将止血部固定于患者出血点的肢体,通过气囊带的膨胀实现了对出血点进行压力的施加,同时气囊带与患者肢体通过空气软连接,不会影响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通过旋转调整螺栓转动带动第二固定座及第三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二固定座及第三固定座之间的气囊向下移动,实现对患者出血点的局部进行压力调节,通过调整螺栓实现了患者出血点处的压力的精准施加,让压迫止血效果更好。气囊可以对第三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实现缓冲接触,让压迫效果更好。气囊与压力表通过导管连通,可以间接的通过气囊内的气体压力获得肢体的患者肢体与第三固定盘之间的压力值,避免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压迫感,同时也防止压力过小,起不到应有的止血效果,同时让压力可视化方便医护人员的观察与调整。泄压阀可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气囊带泄压,在泄压完可以完成自动密封。气管接头在充气时可以自动打开充气结束能自动密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泄压阀和气管接头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气囊带,2-安装座,3-止血贴膜,4-固定扣,5-第一固定座,6-第二固定座,7-第三固定座,8-气囊,9-压力表,10-调整螺栓,11-安装孔,12-第一固定座本体,13-第一弹簧,14-第一柱塞,15-第二固定座本体,16-第二弹簧,17-第二柱塞,18-计时组件,21-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第三通道,51-螺纹孔,52-限位杆孔,61-安装腔,62-限位杆,121-环状凸台一,122-通孔一,141-限位盘一,142-密封盘一,143-连杆一,151-环状凸台二,152-环状凸台三,153-第二通孔,154-第三通孔,171-密封盘二,172-连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止血部,其中,固定部包括气囊带1、安装座2、气管接头3、泄压组件,气囊带为条形,气囊带1上设置有固定扣4,固定扣4为子母扣,固定扣4能将气囊带1连接成环形,套设与患者的肢体上。安装座2设置有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第一通道21与气囊带1的内腔连通,泄压组件安装于第二通道22,泄压组件能让气囊带1内空气流出,气管接头安装于第三通道23,气管接头在充气时能够自动打开。止血部包括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第三固定座7、气囊8、压力表9、调整螺栓10,气囊带1中部设置有安装孔11,第一固定座5固定安装于气囊带1的安装孔11中,第一固定座5中部设置有螺纹孔51,调整螺栓10安装于螺纹孔51中,第二固定座6顶部与调整螺栓10的底部铰接,第二固定座6底部内凹形成安装腔61,气囊8安装于安装腔61中,气囊8的高度大于安装腔61的深度,第三固定座7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第三固定座7通过开口能移动的套设与第二固定座6的外部,气囊8位于第二固定座6于第三固定座7之间,压力表9设置于气囊带1的顶部,压力表9通过导管与气囊8连通。通过气囊带1的固定扣4将气囊带1连接成环形套设与患者出血点的肢体上,止血部位于出血点的正上方,充气泵或者充气加压球通过导管与气管接头连通,对气囊带1进行充气,气囊带1充气后膨胀将止血部固定于出血点处,在压力表9指数达到合适值时停止给气囊带1充气,通过用给气囊带1充气的方式可以稳固的将止血部固定于患者出血点的肢体,气囊带1膨胀实现了对出血点进行压力的施加,同时气囊带与患者肢体通过空气软连接,不会影响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通过旋转调整螺栓10转动带动第二固定座6及第三固定座7以及位于第二固定座6及第三固定座7之间的气囊8向下移动,实现对患者出血点的局部进行压力调节,通过调整螺栓实现了患者出血点处的压力的精准施加。第二固定座6底部内凹形成安装腔61,气囊8安装于安装腔61中,气囊8的高度大于安装腔61的深度,第三固定座7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第三固定座7通过开口能移动的套设与第二固定座7的外部,气囊8可以对第三安装座7与第二安装座6之间实现缓冲连接,在旋转调整螺栓10转动时,不至于伤害患者肢体。气囊9与压力表9通过导管连通,可以间接的通过气囊8内的气体压力获得肢体的出血点与第三固定座7之间的压力值,避免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压迫感,同时也防止压力过小,起不到应有的止血效果,同时让压力可视化方便医护人员的观察与调整。第三固定座7底面覆盖有止血贴膜3,止血贴膜3属于现有技术能够释放底物,使周围环境产生正电荷,吸引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能更快的促进血栓形成,提高压迫止血效果。第二固定座6顶部设置有限位杆62,第一固定座5上设置有限位杆孔52,限位杆62穿过限位杆孔52,第二固定座6上下移动时限位杆62能够沿限位杆孔52的轴线移动。限位杆62可以限制第二固定座6在调整螺栓10旋转时第二固定座6不能够转动,不会让出血点周围皮肤受旋转力扭曲变形。气囊带1的顶部设置有计时表组件18。
具体的,泄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本体12、第一弹簧13、第一柱塞14,第一固定座本体12呈管状,第一固定座本体12内壁设置有环状凸台一121,环状凸台一121中间形成通孔一122,第一柱塞14截面呈“工”字形,“工”字形的顶部水平段为限位盘一141,“工”字形的底部水平段为密封盘一142,“工”字形的竖直段为连杆一143,第一柱塞14设置于第一固定座本体12的内腔中,连杆一143套设与通孔一122内,密封盘一142位于环状凸台一121的底部,密封盘一142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座本体12内腔的直径,密封盘一142的直径大于通孔一122的直径,连杆一143的直径小于通孔一122的直径,第一弹簧13套设与连杆一143上,第一弹簧13位于限位盘一141与环状凸台一121之间。密封盘一142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通孔一122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密封盘一142的侧壁能与通孔一122的内壁贴合密封。
具体的,气管接头包括第二固定座本体15、第二弹簧16、第二柱塞17,第二固定座本体15呈管状,第二固定座本体15内壁设置有环状凸台二151和环状凸台三152,环状凸台二151位于环状凸台三152的顶部,环状凸台二151中间形成第二通孔153,环状凸台三152中间形成第三通孔154,第二柱塞17截面呈“T”字形,“T”字形的水平段为密封盘二171,“T”字形的竖直段为连杆二172,第二柱塞17设置于第二固定座本体15内腔中,连杆二172套设与第三通孔154内,密封盘二171位于环状凸台二151的底部,密封盘二171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座本体15内腔的直径,密封盘二171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53直径,连杆二172的直径小于第三通孔154的直径,第二弹簧16套设与连杆二172上,第二弹簧16位与环状凸台三152与密封盘二171之间。密封盘二171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第二通孔153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密封盘二171的侧壁能与第二通孔153的内壁贴合密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止血部,其中:
固定部包括气囊带(1)、安装座(2)、气管接头、泄压组件,所述气囊带(1)为条形,所述气囊带上设置有固定扣(4),所述固定扣(4)能将气囊带(1)连接成环形,所述安装座(2)设置有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所述第一通道(21)与气囊带(1)的内腔连通,所述泄压组件安装于第二通道(22),所述泄压组件能让所述气囊带(1)内空气流出,所述气管接头安装于第三通道(23),所述气管接头在充气时能够自动打开;
止血部包括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第三固定座(7)、气囊(8)、压力表(9)、调整螺栓(10),所述气囊带(1)中部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第一固定座(5)固定安装于气囊带(1)的安装孔(11)中,所述第一固定座(5)中部设置有螺纹孔(51),所述调整螺栓(10)安装于螺纹孔(51)中,所述第二固定座(6)顶部与调整螺栓(10)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座(6)底部内凹形成安装腔(61),所述气囊(8)安装于安装腔(61)中,所述气囊(8)的高度大于安装腔(61)的深度,所述第三固定座(7)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三固定座(7)通过开口能移动的套设与第二固定座(6)的外部,气囊(8)位于第二固定座(6)于第三固定座(7)之间,所述压力表(9)设置于气囊带(1)的顶部,所述压力表(9)通过导管与气囊(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座(7)底面覆盖有止血贴膜(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本体(12)、第一弹簧(13)、第一柱塞(14),所述第一固定座本体(12)呈管状,第一固定座本体(12)内壁设置有环状凸台一(121),环状凸台一(121)中间形成通孔一(122),所述第一柱塞(14)截面呈“工”字形,“工”字形的顶部水平段为限位盘一(141),“工”字形的底部水平段为密封盘一(142),“工”字形的竖直段为连杆一(143),所述第一柱塞(14)设置于第一固定座本体(12)的内腔中,所述连杆一(143)套设与通孔一(122)内,所述密封盘一(142)位于环状凸台一(121)的底部,所述密封盘一(142)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座本体(12)内腔的直径,所述密封盘一(142)的直径大于通孔一(122)的直径,所述连杆一(143)的直径小于通孔一(122)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13)套设与连杆一(143)上,第一弹簧(13)位于限位盘一(141)与环状凸台一(1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一(142)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通孔一(122)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述密封盘一(142)的侧壁能与通孔一(122)的内壁贴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接头包括第二固定座本体(15)、第二弹簧(16)、第二柱塞(17),所述第二固定座本体(15)呈管状,第二固定座本体(15)内壁设置有环状凸台二(151)和环状凸台三(152),所述环状凸台二(151)位于环状凸台三(152)的顶部,环状凸台二(151)中间形成第二通孔(153),环状凸台三(152)中间形成第三通孔(154),所述第二柱塞(17)截面呈“T”字形,“T”字形的水平段为密封盘二(171),“T”字形的竖直段为连杆二(172),所述第二柱塞(17)设置于第二固定座本体(15)内腔中,所述连杆二(172)套设与第三通孔(154)内,所述密封盘二(171)位于环状凸台二(151)的底部,所述密封盘二(171)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座本体(15)内腔的直径,所述密封盘二(171)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53)直径,所述连杆二(172)的直径小于第三通孔(154)的直径,所述第二弹簧(16)套设与连杆二(172)上,第二弹簧(16)位与环状凸台三(152)与密封盘二(17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二(171)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述第二通孔(153)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侧壁为锥面,所述密封盘二(171)的侧壁能与第二通孔(153)的内壁贴合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为子母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为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充气头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6)顶部设置有限位杆(62),所述第一固定座(5)上设置有限位杆孔(52),所述限位杆(62)穿过限位杆孔(52),第二固定座(6)上下移动时限位杆(62)能够沿限位杆孔(52)的轴线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带的顶部设置有计时表组件(18)。
CN201922202825.2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Active CN211300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2825.2U CN211300180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2825.2U CN211300180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0180U true CN211300180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2825.2U Active CN211300180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0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951A (zh) * 2022-03-21 2022-05-10 青岛市中心血站 一种浅动脉采血止血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951A (zh) * 2022-03-21 2022-05-10 青岛市中心血站 一种浅动脉采血止血带
CN114451951B (zh) * 2022-03-21 2024-04-30 青岛思拓新源细胞医学有限公司 一种浅动脉采血止血带及其存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00180U (zh) 一种可调式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WO2010102426A1 (zh) 动脉压迫止血器
CN110179583B (zh) 一种起搏器术后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63672A (zh) 一种心内科用可调节压迫强度的止血压迫装置
CN114052817A (zh) 一种心内护理用止血压迫器
CN2776301Y (zh) 股动脉压迫装置
CN211834748U (zh) 一种穿刺固定装置
CN210785015U (zh)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
CN215079245U (zh) 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
KR20180075851A (ko) 신장조직검사에 따른 지혈장치
CN207506604U (zh) 一种甲状腺手术用加压止血装置
CN217285951U (zh) 一种picc置管后渗血压迫止血装置
CN219070494U (zh) 桡动脉止血装置
CN109864784A (zh) 一种双气囊止血装置
CN219846685U (zh) 一种血管压迫止血器
CN219764251U (zh) 一种固定鞘管用充气手环
CN219846690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造影术后压迫装置
CN109864789A (zh) 一种适用于止血装置的双气囊及其应用
CN218419949U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10644117U (zh) 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
CN215606006U (zh) 一种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辅助装置
CN21698502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捷式桡动脉止血器
CN219183959U (zh) 一次性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14907643U (zh) 一种股动脉气动安全止血装置
CN211270972U (zh) 一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