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6921U - 一种tws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tws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6921U
CN211296921U CN202020213928.9U CN202020213928U CN211296921U CN 211296921 U CN211296921 U CN 211296921U CN 202020213928 U CN202020213928 U CN 202020213928U CN 211296921 U CN211296921 U CN 211296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hole
groove
storehouse
shel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39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te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39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6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6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6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WS耳机,包括耳机和用于放置耳机并为耳机充电的的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由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支杆、按键体、配件体、动圈单元、调音纸、防尘网、第一电源、耳机PBA、第一磁性件组成;耳机充电盒由第一仓体部、第二仓体部、第三仓体部、透光按键体、充电仓PCBA、第二电源、第二磁性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所述动圈单元作为所述TWS耳机的发声单元,从而使得所述TWS耳机具有音域清晰、低频有力,人声饱满,音质还原出色。

Description

一种TWS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WS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为一种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电讯号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的音频输出装置。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通过耳机既可独自聆听音响,又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耳机也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装置。耳机通常可分为有线耳机与无线耳机。由于有线耳机佩戴不方便,使得无线耳机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其中,包括真实无线立体声耳机(True Wireess Stereo,TWS),简称TWS耳机。TWS耳机是一种基于蓝牙技术传输立体声信号的设备,即左右耳机在没有任何电线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蓝牙接收来自手机等播放设备的立体声信号,实现重放。
但是现有的TWS耳机存在有缺陷,比如佩戴后舒适度不高,音域不清晰,音质方面还有待提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TWS耳机,便于携带,舒适度和音质等方面更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TWS耳机,包括耳机和用于放置耳机并为耳机充电的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由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支杆、按键体、配件体、动圈单元、调音纸、防尘网、第一电源、耳机PBA、第一磁性件组成;第一壳体部上设置有凹槽、出音通道及调音通孔,所述凹槽和所述出音通道及调音通孔连通,凹槽内安装有动圈单元,调音通道的内侧设置有调音纸,出音通道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网,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动圈单元下端的凹陷处,第二壳体部内设有支杆,支杆上设置有耳机PBA、按键体、配件体;耳机充电盒由第一仓体部、第二仓体部、第三仓体部、透光按键体、充电仓PBA、第二电源、第二磁性件组成;第一仓体部上设有按键导光孔、转轴凹槽、仓体固位卡扣槽,第二仓体部上设置有通孔凹位、固定凹槽、磁吸凹槽、通孔凹位用于放置耳机,第三仓体部转动连接第一仓体部和第二仓体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壳体部上设置有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一卡槽,所述支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第二壳体部;第二壳体部通过所述卡槽和第一壳体部连接,第一电源安装第二壳体部上;支杆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通孔和挂钉;所述支杆通过第二壳体部的第一通孔跟第二壳体部连接;按键体通过所述支杆挂钉安装在支杆的第二通孔内;PBA安装在支杆的第二卡槽;配件体安装固定在支杆的端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壳体部设置有收容空间以及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安装口,第一卡槽是由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表面朝所述收容空间下凹形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三仓体部设置有转动轴位,所述转动轴位用于连接第一仓体部和第二仓体部,第二仓体部内安装有透光按键体、第二电源、充电仓PBA、第二磁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所述动圈单元作为所述TWS耳机的发声单元,从而使得所述TWS耳机具有音域清晰、低频有力,人声饱满,音质还原出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分解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分解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的分解图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的分解图2。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6所示,包括耳机100和耳机充电盒300。
所述耳机100包括第一壳体部110、第二壳体部120、支杆130、按键体140 以及配件体145、动圈单元150、调音纸160、防尘网165、第一电源170、耳机 PCBA180,第一磁性件190组成。
所述第一壳体部110,设置有凹槽101,并且,所述凹槽101的底部设置有调音通孔102,出音通道104,所述凹槽101和所述调音通孔102及所述出音通道104连通。所述动圈单元150收容于所述凹槽101内。所述调音纸160收容于所述调音通孔102处。所述防尘网165收容于所述出音通道104端口处。所述调音纸160可以通过不同的音质要求选择不同的规格材质,方便调校出优质的音质;同时可以起到防尘作用。所述动圈单元150产生的声音可以经过所述调音通孔102及所述出声通道104向外传播,进而使得所述声音可传入用户的耳朵。通过将所述动圈单元150作为所述耳机100的发声单元,从而使得所述耳机100具备音域清晰、低频有力,人声饱满,音质还原出色等特点。
所述第一壳体部110设置有磁吸凹槽103,所述第一磁性件190收容于所述凹槽103处。所述第一磁性件190为长方体结构,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90还可以为其它合适的结构,例如,正方体,圆柱体等。
所述第二壳体部120设置有收容空间106和第一通孔(未图示)。
所述支杆130设置有第二通孔108,定位柱114,灯孔109,连接套位107 和收容空间111。
所述按键体140设置有定位通孔113。
所述配件体145设置有卡槽位115、连接套位116。
所述耳机PCBA180设置有按键117、LED显示灯118以及充电铜柱119。
第二壳体部设置有收容空间以及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安装口,第一卡槽是由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表面朝所述收容空间下凹形成。所述第二壳体部120 通过收容空间106收容所述第一电源170,通过第一通孔收容所述支杆130。
所述支杆130通过第二通孔108和定位柱114收容所述按键体140,通过收容空间111收容所述耳机PCBA180,通过端口112收容所述配件体140。
所述按键体140通过定位通孔113收容于所述支杆130设置的第二通孔108 处。
所述配件体145通过设置的卡槽位115,连接套位116收容于所述支杆130 的端口112处。所述耳机PCBA180收容于所述支杆130设置的收容空间111,通过设置的按键117连接收容于所述支杆130的所述按键体140,通过所述按键体 140实现人机之间的启动和配对等功能;所述耳机PCBA180通过设置的ED显示灯118的点亮,使灯光通过所述支杆130设置的灯孔109,通过显示灯光的不同颜色实现人机对话。所述耳机PCBA180通过设置的充电铜柱119,连通充电仓来实现续航充电。
所述TWS耳机100还包括耳机充电盒300;所述耳机充电盒300包括第一仓体部310,第二仓体部380,第三仓体部320,透光按键体350,第二磁性件330,第二电源340,充电仓PCBA370,螺丝360组成。
所述第一仓体部310设置有转轴301;第一仓体部上设有按键导光孔、转轴凹槽、仓体固位卡扣槽。
所述第二仓体部380设置有转轴凹槽308,通孔309以及收容空间311。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转轴301收容于所述第二仓体部380所设置的转轴凹槽308内。所述透光按键体350收容于所述第二仓体部380所设置的通孔309处。所述充电仓PCBA370通过所述螺丝360固定在所述第二仓体部380设置的收容空间311 处。所述第二电源340,所述第三仓体部320收容于所述第二仓体部380设置的收容空间311处。
所述第三仓体部320设置有通孔凹位302,用于收容所述耳机100;所述第三仓体部320还设置有磁石凹槽位置303,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磁性件330。设置有收容杆312,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电源340。第三仓体部设置有转动轴位,所述转动轴位用于连接第一仓体部和第二仓体部。
所述透光按键体350收容于所述第二仓体部380设置的通孔处。
所述第二磁性件330,收容于所述第三仓体部320设置的磁石凹槽位置303 处。
所述第二电源340,收容于所述第三仓体部320设置的收容杆312处。
所述充电仓PCBA370,设置有充电弹针304、固定通孔305、功能按键306,指示灯307;所述充电仓PCBA370通过固定通孔305和所述螺丝360固定于第二仓体部380设置的收容空间311处。
所述螺丝360用于固定所述充电仓PCBA370。
所述耳机充电盒300,通过所述第三壳体部设置的通孔凹位302,分别收容所述耳机100;通过所述第三仓体部320所设置的磁石凹槽位置303收容的第二磁性件330,通过磁吸的方式和所述耳机100中的第一磁性件190产生吸引力,通过此磁吸力把所述耳机100固定在通孔凹位302位置处;通过所述充电仓 PCBA370上所设置的充电弹针304和所述耳机100收容的耳机PCBA180上的充电铜柱接触,产生连通充电。通过所述充电仓PCBA370上所设置的功能按键306 连通收容于所述第二仓体部380上的透光按键体350,配合所述充电仓PCBA370 上所设置的指示灯307,实现人机互动;指示灯307产生的指示灯通过透光按键体350来实现灯光显示,即美观又别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TWS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和用于放置耳机并为耳机充电的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由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支杆、按键体、配件体、动圈单元、调音纸、防尘网、第一电源、耳机PCBA、第一磁性件组成;第一壳体部上设置有凹槽、出音通道及调音通孔,所述凹槽和所述出音通道及调音通孔连通,凹槽内安装有动圈单元,调音通道的内侧设置有调音纸,出音通道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网,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动圈单元下端的凹陷处,第二壳体部内设有支杆,支杆上设置有耳机PCBA、按键体、配件体;耳机充电盒由第一仓体部、第二仓体部、第三仓体部、透光按键体、充电仓PCBA、第二电源、第二磁性件组成;第一仓体部上设有按键导光孔、转轴凹槽、仓体固位卡扣槽,第二仓体部上设置有通孔凹位、固定凹槽、磁吸凹槽、通孔凹位用于放置耳机,第三仓体部转动连接第一仓体部和第二仓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WS耳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部上设置有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一卡槽,所述支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第二壳体部;第二壳体部通过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一壳体部连接,第一电源安装第二壳体部上;支杆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通孔和挂钉;所述支杆通过第二壳体部的第一通孔跟第二壳体部连接;按键体通过所述支杆挂钉安装在支杆的第二通孔内;耳机PCBA安装在支杆的第二卡槽内;配件体安装固定在支杆的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WS耳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部设置有收容空间以及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安装口,第一卡槽是由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表面朝所述收容空间下凹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WS耳机,其特征在于:第三仓体部设置有转动轴位,所述转动轴位用于连接第一仓体部和第二仓体部,第二仓体部内安装有透光按键体、第二电源、充电仓PCBA、第二磁性件。
CN202020213928.9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tws耳机 Active CN211296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3928.9U CN211296921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tws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3928.9U CN211296921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tws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6921U true CN211296921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3928.9U Active CN211296921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tws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6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0103B1 (ko) 헤드셋
JP5638103B2 (ja) 係合コネクターの特定方向に応じて信号を選択的に転送するヘッドセットコネクター
US20060262949A1 (en) Cable-connectable stereo headset
US20060126882A1 (en) Earphone
US20070230735A1 (en) Selective type headset
KR101755320B1 (ko) 교체 가능한 넥밴드 구조를 갖는 블루투스 헤드셋
US20060234780A1 (en) Speakerphone with detachable ear bud
JP2010530180A (ja) 小型無線イヤリング型ヘッドセット
CN110519671A (zh) 无线耳机
CN103067816A (zh) 一种360度音效的蓝牙音箱
CN211296921U (zh) 一种tws耳机
CN202998435U (zh) 一种360度音效的蓝牙音箱
KR101710379B1 (ko) 블루투스 스피커
CN209930430U (zh) 一种音箱
CN107995551B (zh) 一种tws耳机
CN108156547B (zh) 一种tws耳机
CN205545772U (zh) 新型多功能头戴式无线耳机
CN215581605U (zh) 一种便携式话筒音响
FI121908B (fi) Laite matkapuhelimen käytön helpottamiseksi kuulovammaisille
CN216625985U (zh) 一种多声道麦克风
KR101673940B1 (ko) 각도조절 기능을 갖는 블루투스 헤드셋
CN210120649U (zh) 一种耳饰耳机
CN216795191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的蓝牙音箱
CN108156548B (zh) 一种tws耳机
CN108156549B (zh) 一种tws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