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6470U - 一种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6470U
CN211296470U CN201921925320.2U CN201921925320U CN211296470U CN 211296470 U CN211296470 U CN 211296470U CN 201921925320 U CN201921925320 U CN 201921925320U CN 211296470 U CN211296470 U CN 211296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heat dissipation
output shaft
flang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53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亚平
张世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EITE SPECIA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EITE SPECIA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EITE SPECIA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EITE SPECIAL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6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6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的输出轴,输出轴输出端与电机壳体之间的输出轴侧壁上设有散热板。散热板随输出轴旋转时,能给输出轴风冷散热,以改善其在输送高温物料时的散热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用于输送高温物料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用于输送高温物料的电机,如输送高温物料的辊输送装置上使用的电机,如图1所示,其是通过电机驱动输出轴旋转来驱动输出轴连接的辊上的被输送物料进行移动。现有的辊输送装置在输送高温物料(如刚出炉的螺纹钢)时,高温物料会将热量传递至电机输出轴处使其升温,并进一步将热量传递至输出轴和电机壳体连接的轴承处,导致轴承发热损坏,影响辊输送装置的正常使用。
目前尚无一种能够很好的解决输出轴输送高温物料时散热问题的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以改善其在输送高温物料时的散热问题。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其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的输出轴,输出轴输出端与电机壳体之间的输出轴侧壁上设有散热板。
上述方案中,散热板包括围绕输出轴周向布置的散热叶片。
上述方案中,散热板还包括环形散热座,散热座套在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散热叶片固定在环形散热座靠电机壳体一侧的侧壁上。
上述方案中,散热板还包括环形散热筒,散热筒套在输出轴上并固定在环形散热座靠电机壳体一侧的侧壁上;散热叶片的根部与散热筒之间留有缺口。
上述方案中,散热板还包括环形挡风板,挡风板设置在散热叶片靠电机壳体一侧并与散热叶片连接,挡风板的内环与所述散热筒之间留有缺口。
上述方案中,电机还包括法兰盘和轴承,法兰盘和电机壳体连接,轴承设置在输出轴和电机壳体的轴承座之间,法兰盘位于散热板和轴承之间。
上述方案中,法兰盘和轴承座之间留有联通法兰盘两侧的风道。
上述方案中,轴承座内开有联通法兰盘两侧的引导通道。
本申请的电机的优点在于:
1、输出轴侧壁上设有散热板,能给输出轴风冷散热,以改善其在输送高温物料时的散热问题。
2、散热板包括散热座、散热叶片,增加了散热板的表面积,散热效果好。
3、散热板还包括环形挡风板,挡风板设置在散热叶片靠电机壳体一侧并与散热叶片连接,挡风板的内环与散热筒之间留有缺口以形成进风口,散热叶片和挡风板形成散热通道,散热叶片顶端为散热通道出风口;散热板随输出轴旋转时,由于散热板的设计兼顾风机的原理,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散热通道后从出风口排出,排风口排出的风又可对输送辊进行冷却,散热效果好。
4、现有电机上,法兰盘和轴承的相对位置中轴承更加靠近输出轴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中,法兰盘更加靠近输出轴的输出端,使得轴承尽量远离输出轴的输出端,能够有效的降低轴承的温度。
5、法兰盘和轴承座之间留有联通法兰盘两侧的风道,或在轴承座内开有联通法兰盘两侧的引导通道,能够引导风依次经轴承座表面、法兰盘、散热板进风口、散热板内通道、出风口排出,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能够提高输送高温物料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电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电机中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电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电机中散热板未装配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电机中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电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电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电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电机的输出轴和散热叶片连接的结构式意图。
图中:001、电机;002、电机;003、电机;004、电机;005、电机;100、输出轴;200、电机壳体;210、轴承座;300、散热板;310、散热通道;320、进风口;330、出风口;340、散热筒;350、散热座;360、散热叶片;370、挡风板;380、负压区;400、法兰盘;410、引导通道;411、引导槽;412、引导腔;413、连通孔;420、空隙;430、连接板;50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001,其包括电机壳体200及电机001的输出轴100,输出轴100输出端与电机壳体200之间的输出轴100侧壁上设有散热板300,散热板300包括环形的散热座350、环形的散热筒340和围绕输出轴100周向布置的十三条散热叶片360,散热座350套在输出轴100上并与输出轴100固定连接,散热叶片360固定在散热座350靠电机壳体200一侧的侧壁上,散热筒340套在输出轴100上并固定在散热座350靠电机壳体200一侧的侧壁上;散热叶片360的根部与散热筒340之间留有缺口。
相邻的两条散热叶片360之间分别和散热座350限定形成十三条散热通道310,相邻的两条散热叶片360的两端分别和散热座350围合形成半开放的十三个进风口320和十三个出风口330,且十三个进风口320分别位于散热通道310靠近输出轴100的一端,十三个出风口330分别位于散热通道310远离输出轴100的一端,散热座350朝向电机壳体200的一侧形成位于各个散热叶片360和散热筒340之间的环形的负压区380,该负压区380即为散热叶片360的根部与散热筒340之间留有的缺口处,散热板300随输出轴100旋转时,使空气从负压区380经各个进风口320进入对应的散热通道310后从对应的出风口330排出;散热板300为铝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001在输出轴100靠近电机壳体200的一端连接有散热板300,当电机壳体200驱动输出轴100旋转输送物料移动时,旋转的输出轴100带动散热板300转动,从而通过套设于输出轴100上的散热筒340带动环形的散热座350旋转,进而带动散热座350上沿周向布置的十三条散热叶片360旋转,散热叶片360旋转时推动两条散热叶片360之间的散热通道310内的空气转动,并将散热通道310内的空气从对应的出风口330向远离输出轴100方向甩出,从而使散热通道310内形成负压将空气从负压区380的进风口320处吸入散热通道310中,如此循环以利用流经十三条散热叶片360的空气将输出轴100传递至散热板300上的热量带走,实现快速高效散热的作用,避免热量经过输出轴100传递至输出轴100和电机壳体200连接处的轴承500导致轴承500发热影响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002,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001相比,它的散热板300还包括环形的挡风板370,挡风板370设置在散热叶片360靠电机壳体200一侧并与散热叶片360连接,挡风板370的内环与散热筒340之间留有缺口,散热座350朝向电机壳体200的一侧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二十四个散热叶片360及与散热座350同轴连接的挡风板370,相邻的两条散热叶片360之间分别和散热座350、挡风板370围合形成二十四条散热通道310,相邻的两条散热叶片360的两端分别和散热座350、挡风板370围合形成二十四个进风口320和二十四个出风口330,且二十四个进风口320分别位于散热通道310靠近输出轴100的一端,二十四个出风口330分别位于散热通道310远离输出轴100的一端,散热通道310的横截面随着远离输出轴100逐渐减小,散热座350朝向电机壳体200的一侧形成位于各个散热叶片360和散热筒340之间的环形的负压区380,散热板300随输出轴100旋转时,使空气从负压区380经各个进风口320进入对应的散热通道310后从对应的出风口330排出;散热板300为铜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002与实施例1提供的电机001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机002在散热座350朝向电机壳体200的一侧设置有覆盖于二十四个散热叶片360上的挡风板370,从而利用挡风板370配合相邻的两个散热叶片360和散热座350围合形成二十四条两端开口的封闭式散热通道310,在输出轴100带动散热板300转动将散热通道310内的空气从外侧的出风口330甩出后,保证散热通道310内产生足够大的负压将负压区380的空气从内测的进风口320吸入,从而充分的利用流经二十四条散热通道310的空气将输出轴100传递至散热板300上的热量交换带走,具有更稳定和高效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003,其与实施例2提供的电机002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电机003还包括法兰盘400和轴承500,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连接,轴承500设置在输出轴100和电机壳体200的轴承座210之间,法兰盘400位于散热板300和轴承500之间,法兰盘400和轴承座210之间留有联通法兰盘两侧的风道,使得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之间形成一条环形的引导通道410,法兰盘4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一连接板430与电机壳体200连接,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之间围合形成引导槽411,引导通道410两端分别与引导槽411和负压区380连通,法兰盘400和散热板300之间具有空隙4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003设置有位于电机壳体200和散热板300之间的法兰盘400,且该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的外壁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的引导通道410和两个半圆环形的引导槽411,且引导通道4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引导槽411和负压区380连通,当电机壳体200驱动输出轴100旋转时,输出轴100带动散热板300转动将散热通道310内的空气从外侧的出风口330甩出后,使散热通道310内产生足够大的负压将空气从负压区380的进风口320吸入,进而利用负压区380内产生的负压将引导槽411内的空气经引导通道410吸入,从而利用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外壁之间形成的引导通道410在引导槽411和散热通道310之间形成散热气流,从而对电机壳体200、输出轴100及位于电机壳体200和输出轴100之间的轴承500同时进行散热,并提高空气流动范围,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在法兰盘400和散热板300之间具有空隙420,能够避免散热板300处的热量传递至法兰盘400上后进一步传递至电机壳体200内部,降低输出轴100处的热量向电机壳体200传递的速度。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004,其与实施例3提供的电机003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电机004的轴承座210内开有联通法兰盘400两侧的引导通道410代替电机003中的引导通道410,且电机004内不具有挡风板370。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004中,电机壳体200还连接有位于电机壳体200和散热板300之间的法兰盘400,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之间围合形成封闭的引导腔412,引导腔412为环形且与输出轴100同轴布置,法兰盘400开设有十个沿输出轴100径向延伸的连通孔413,连通孔413的两端分别连通引导腔412和法兰盘400外部,电机壳体200的轴承座210内设有与引导腔412连通的引导通道410,引导通道410的两端分别与引导腔412和负压区380连通,法兰盘400和散热板300之间具有空隙4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004设有位于电机壳体200和散热板300之间的法兰盘400,且该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的外壁之间围合形成封闭的引导腔412,法兰盘400开设有连通引导腔412和法兰盘400外部的连通孔413,电机壳体200开设有连通引导腔412和负压区380的引导通道410,当散热板300随输出轴100旋转时,输出轴100带动散热板300转动将散热通道310内的空气从外侧的出风口330甩出后,使散热通道310内产生负压将空气从负压区380的进风口320吸入,进而利用负压区380内产生的负压使空气依次穿过十个连通孔413、引导腔412、引导通道410后进入负压区380,从而在利用流动空气对散热板300和输出轴100进行散热的同时,利用流动空气对电机壳体200和位于电机壳体200和输出轴100之间的轴承500进行有效的散热。
实施例5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005,其包括电机壳体200及电机001的输出轴100,输出轴100输出端与电机壳体200之间的输出轴100侧壁上设有围绕输出轴100周向布置的十二个散热叶片360,散热叶片360焊接固定在输出轴100外壁上,散热叶片360由铝材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005在输出轴100靠近电机壳体200的一端连接有围绕输出轴100周向布置的十二个散热叶片360,当电机壳体200驱动输出轴100旋转输送物料移动时,旋转的输出轴100带动十二个散热叶片360转动,从而通过套设于输出轴100上的十二个散热叶片360推动空气扩散,使流过十二个散热叶片360的空气将输出轴100传递至散热叶片360上的热量带走,实现快速高效散热的作用,避免热量经过输出轴100传递至输出轴100和电机壳体200连接处的轴承影响使用寿命。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10还可以设于散热板300的内部,且散热通道310的一端贯穿散热板300远离输出轴100的一侧表面形成出风口330,散热通道310的另一端贯穿散热板300与电机壳体200相邻或相对的一侧表面形成进风口320。可选的,每条散热通道310均可以连通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进风口320;可选的,每条散热通道310均可以连通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出风口330。可选的,散热通道310的数量可以为2-5条、5-10条、10-15条、15-20条或20条以上;可选的,散热筒340和散热座350可以连接成一整体,也可以分开布置并分别固定于输出轴100上;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座350还可以和挡风板370连接成一整体。可选的,法兰盘400和电机壳体200还可以连接成一整体。可选的,引导通道410还可以贯穿法兰盘400布置,以将引导槽411或引导腔412内的空气引入至少一个进风口32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其包括50个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或实施例5中提供的电机及支架,50个电机的输出轴100并排平行布置且两端均可旋转的与支架连接。该输送装置能够输送高温物料,且能够将高温物料传递至输出轴100上的热量快速高效的通过流动空气带走,从而有效的避免热量传递至输出轴100连接的电机壳体200处,延长了输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机,其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输出轴输出端与电机壳体之间的输出轴侧壁上设有散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包括围绕所述输出轴周向布置的散热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还包括环形散热座,散热座套在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叶片固定在环形散热座靠电机壳体一侧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还包括环形散热筒,散热筒套在输出轴上并固定在环形散热座靠电机壳体一侧的侧壁上;所述散热叶片的根部与散热筒之间留有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还包括环形挡风板,挡风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叶片靠电机壳体一侧并与散热叶片连接,挡风板的内环与所述散热筒之间留有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法兰盘和轴承,法兰盘和所述电机壳体连接,轴承设置在所述输出轴和电机壳体的轴承座之间,法兰盘位于所述散热板和轴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法兰盘和轴承座之间留有联通法兰盘两侧的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轴承座内开有联通法兰盘两侧的引导通道。
CN201921925320.2U 2019-08-07 2019-11-10 一种电机 Active CN2112964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2455 2019-08-07
CN2019212724553 2019-08-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6470U true CN211296470U (zh) 2020-08-18

Family

ID=6911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5320.2U Active CN211296470U (zh) 2019-08-07 2019-11-10 一种电机
CN201911091644.5A Pending CN110690791A (zh) 2019-08-07 2019-11-10 一种电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1644.5A Pending CN110690791A (zh) 2019-08-07 2019-11-10 一种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129647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222A (zh) * 2020-08-07 202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座组件、驱动电机、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0791A (zh)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3551B (zh) 带有增强的空气冷却的具有切向结构的电机
US20160233742A1 (en) Cooling arrangement
CN110313117B (zh) 电动机
US9410532B2 (en) Cooling arrangement
CN211296470U (zh) 一种电机
CN110535291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全封闭电机
CN216056619U (zh) 一种带有控制风扇的电机
CN110768414A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冷却结构
CN219643715U (zh) 发电机双风道散热结构
CN112994323B (zh) 电机轴承冷却结构
CN210111754U (zh) 一种新型电机散热结构
CN219420500U (zh) 一种电机内循环风冷散热的结构
WO2023165249A1 (zh) 矿用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滚筒
CN108880101B (zh) 一种永磁调速器的散热结构
CN216904522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防爆电机外壳
CN116418147A (zh) 一种全封闭牵引电机及车辆
CN209844725U (zh) 一种内置有冷却装置的电机
CN114094766A (zh) 发电机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发电机
CN203984164U (zh)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TWI627821B (zh) Motor with cooling function
CN21750933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通信盒体
CN219802086U (zh) 永磁耦合器和传动系统
CN217354920U (zh) 风机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17335477U (zh) 变频调速一体机
CN220291818U (zh) 高速风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